第二十八章 吊高湯
字數:3808 加入書籤
“羊排,沒想到你們家原來是開飯店的,這事兒你居然瞞著不告訴我們,太不局器了!”何尚超今天進門就一直盯著楊振興看,好像要把他看出花兒來似的。
李國慶在一邊點頭,十分認同何尚超的話。
“那是以前,我爺爺說都三四十年前的事兒了,早就揭片兒了有什麽好說的。”楊振興倒覺得沒什麽,用手推著何尚超說道:“你進門老盯著我幹嘛?”
“讓我好好??未來飯店掌櫃的小時候長什麽樣,到時候好出去跟別人侃的時候有話題。”
“哎呀,什麽掌櫃的啊!你別亂說了,我什麽時候說以後要做飯店掌櫃的了。”看到小夥伴又亂騰,楊振興假裝推他出門。
看到自己正一點點被推著往大院門口走,何尚超這才覺得不對勁,趕緊掙紮起來。
怎奈楊振興就算營養上再比不過他,好幾年摔跤的基本功練下來也不是他能掙脫的了的,“你這是想把我推哪兒去啊!別推了,我不說了還不行嗎!”
楊振興手上勁頭稍微一鬆,滿是懷疑的問道:“真不說了?”
“不說了不說了!我什麽時候騙過你啊!”
何尚超趕緊趁機掙脫開鉗製,整理因為推搡起皺的衣服,不過嘴上還是沒把住門,禿嚕了一句:“掌櫃的有啥不好的?出去說你是老板別人都尊敬你。”
“嘿!我就知道你絕對不消停!”楊振興一瞪眼,再次抓住何尚超,繼續往外推。
“唉!你慢點!慢點!我剛整理好了衣服!再說我也沒說錯什麽話啊!”
楊振興一琢磨,好像確實是這麽回事,當掌櫃的也沒什麽不好的。
他們去副食店還是食品店或者是路過胡同口的那些飯店,總會見到一些買東西的人恭維那些售貨員。
售貨員都要被這麽維著,那她們的掌櫃的豈不是更受人恭維?
隻是楊振興不知道,這年月還真沒幾個老板,外麵的店麵也大多都是合營性質,基本沒幾個私營店麵,而什麽掌櫃、老板更暫時無從談起。
雖然去年開始國家鼓勵扶持集體和個體經濟發展。
直到今年,也就是一九八零年十月七號,京城第一家個體戶‘悅賓飯店’才會在東城區翠花胡同34號正式開業,同年十一月四號,京城才做出決定允許個體戶經營飲食小商品的決定。
一九八零年一年時間,京城登記的個體戶數量才隻有一百九十二人,一直等到五年後,也就是八五年,經過整整五年發展,個體戶數量才剛剛過萬。
正思量著掌櫃的事兒,結果還沒深入想下去,楊振興的思路就被小夥伴們打斷了。
何尚超再次趁其不備,掙脫開來,瞬間跑回了院子裏,楊振興顧不得思考,立刻追了上去。
幾個小孩又一如既往的在玩鬧中,度過了一天時光。
約定好的試菜不過隻隔了一天而已,並沒有拖太長時間,到了這天,爺爺楊興盛早上出門賣完菜後立刻回到了家裏。
這次回來,他還帶了兩隻雞鴨和一根大骨頭。
“振興!人呢?快過來!”一進門,楊興盛就把楊振興喊了過來。
“來了爺爺,您回來啦?”楊振興聽到喊聲,立刻跑了過來,劉建業也跟在後麵,倆人見到那些雞鴨眼睛立刻一亮。
劉建業十分積極的圍了上去,眼睛就沒離開過那些東西,“爺爺,您回來啦!有什麽要幫忙的嗎?我什麽都能做,隨便支使我就行!”
楊興盛看見這小子的模樣就氣不打一處來。
“你小子真沒對不起你那小名,真的跟狗一樣,鼻子靈還嘴饞,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平時我支使你你難道不願意嗎?”
被說的有些訕訕,劉建業本能的閃到了一邊,閉嘴不再說話。
看到他消停了,楊興盛才繼續說道:“今兒晚巴晌要去何家試菜,咱們楊家做菜的東西得提前準備好咯。還記得當初我給你說過嗎?
咱們楊家是憑著一手高湯本事吃飯的,不然外麵也不會喊咱們家‘高湯楊’。我這就給你們演示一邊最基本的高湯怎麽吊,你們倆在一邊好好看好好記好好學!”
“知道了爺爺!”x2
“恩,去,把我前幾天帶回來的那口鍋搬出來刷一遍,然後蹲爐子上。”
指揮兩人去幹活,楊興盛把手裏的東西放好,回身換了一套衣服,準備吊高湯,等他換好衣服,楊振興倆人也已經把鍋洗好。
用水把材料清洗一遍,楊興盛開始手把手教授他們製作高湯。
“咱們家的高湯最高級的要經過一天一夜的功夫吊製才能吊出來,食材上也十分講究,不過平時製作一些普通的菜,根本用不到工序太複雜的高級高湯,使用一般高湯就足以。”
從如何清洗雞鴨,再到切去翅尖,脖子,敲斷腿骨,楊興盛邊處理邊教學,手上速度不快,完完整整的演示了一遍,讓兩人能看的更仔細些。
“記住,處理完之後,要把雞的雞胸肉切下來,一會兒製作成肉茸後麵要用到,這個到時候再跟你們說,要做更好的高湯,還需要把雞腿肉也切下來做茸,這次用不到,以後有機會再教你們。”
鍋裏用骨頭墊底防止糊鍋,雞鴨分別碼在上麵,然後在鍋裏倒入適量清水。
楊興盛完全提開爐檔,讓爐子的火燒到最旺。
“大火把鍋裏的水完全煮開打滾,然後在調到七成火力持續熬一個小時。期間看到表麵浮沫變多後就那勺子撇出來,這些浮沫是雞鴨還有骨頭裏的血水,是髒東西,不能吃的,水開後等一到兩個小時撈出鍋裏的雞鴨骨頭,那時候才是真正開始吊高湯的時候。”
隨後三人守著爐子,控製著火候,開始了漫長的等待。
不出預料,雖然鍋裏飄出來的香味兒開始越來越濃,但一直能看不能吃,就在邊上眼巴巴的看著,很快他就覺得無聊,甚至打起了瞌睡。
孩子年紀還小,沒耐性並不奇怪,但是讓楊興盛感到意外的是,自己孫子楊振興居然沒有像劉建業一樣。
反而整個人依舊炯炯有神,在旁邊仔細的觀察著鍋裏和爐火的情況,看著他的每一次操作。
孫子的反應讓楊興盛滿心喜悅,他認為楊振興對烹飪是感興趣的,決定按照順序慢慢傳授給他烹飪技巧。
可突然想到自己兒子的遭遇後,楊興盛明亮的眼神瞬間變得暗淡,剛剛心裏生起的念頭也隨之消散,仿佛從來都沒有出現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