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三晉之韓,已成曆史

字數:5664   加入書籤

A+A-


    &esp;比起其他事,這比什麽都重要,這關係到列國的存亡!

    &esp;見趙偃唯唯諾諾,麵色驚恐,哪裏還有了堂堂一國大王的氣度!

    &esp;此時被人的目光逼迫,不由便看向了韓倉和郭開。

    &esp;不僅如此。

    &esp;就是趙國的不少臣子,也根本不知道這件事,關於李牧的事,那是郭開,韓倉,等人一起的密謀!

    &esp;韓倉頓時走了出來,說道:“大王早就知道武安君會謀反,所以才讓郭信和顏聚前往東郡,如今果不出大王所料,趙長戈等人已然證明了其早有反心,至於李牧,畏罪自殺了。”

    &esp;“什麽?”

    &esp;“畏罪自殺!”

    &esp;“怎麽可能。”

    &esp;李牧,那是趙國的基石,什麽趙偃,什麽趙偃是趙國的中興之主,那都是恭維之語,至於各國能聯合趙國,那也是因為李牧。

    &esp;朝中的老人,幾乎都快昏倒。

    &esp;使臣們也心頭也是狂變!

    &esp;李牧謀反?李牧畏罪自殺?開什麽玩笑這是。

    &esp;一個人老人,顫顫巍巍的走出來,恨不得直接摔倒在地,一步一步都是那麽的小,然而,此時卻通紅著雙目,厲聲說道:“大王,你,你糊塗啊!老臣雖老,但眼睛看的明白!這是自毀社稷啊,大王!!”

    &esp;趙偃瞠目不答!

    &esp;國老淚目的說道:“李牧對趙國,有社稷之恩,護衛趙國不受邊關之亂,孑然一身,家無橫財,唯一的老母都過世多年,他謀反?他為什麽謀反,為誰謀反?”

    &esp;拐杖杵在地上,發出砰砰的響聲。

    &esp;三問,讓趙偃是啞口無言。

    &esp;國老將目光看向郭開,韓倉指著二人又問道:“是不是你們這些小人,在大王身邊汙蔑武安君你們知不知道武安君之死,一旦傳到了代郡傳遍趙國,百姓會如何去看待大王百姓會如何看待趙國?我趙世家兩百年社稷毀於小人之手大王,你有罪啊!”

    &esp;此時。

    &esp;列國使臣,無一不是才智高絕的人,想到這一幕想到這一切很容易,李牧為什麽會被殺,到底是謀反才被殺,還是殺了李牧,趙長戈等人才謀反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esp;國老指著郭開和韓倉。

    &esp;此時郭開腦海裏還想著郭信的事,他想不到蘇劫為什麽這麽狠心,為什麽要殺他的弟弟!

    &esp;然而韓倉被眾人目視頓時心頭火起道:“荒唐李牧雖然有功但謀反在前,難道因為有功,就能藐視王權,無視大王嗎?此人擁兵自重,坐擁趙國七成的兵馬,以得民心而生不臣之心,投靠秦侯,求取厚祿,若是沒有證據,豈敢捉拿此人?再說了,此人確實是自盡,大王並沒有誅殺他,至於證據,我這裏多的是。國老,不信我的話,難道,還不信禦史大夫的話嗎。”

    &esp;隨即,韓倉將李牧的罪證一一道明!

    &esp;禦史大夫此時也覺得事情出乎意料了,李牧的死前前後後他是知道的。

    &esp;確實是畏罪自殺了。

    &esp;但是,如今這一碰,回頭在一想,很多地方都很牽強,也很迷離!

    &esp;國老聽完,無力的搖了搖頭,便轉身朝著殿外走去,口中還依舊喃喃的道:“趙國休矣,趙國休矣!”

    &esp;那蒼老的背影,似乎讓趙偃都不由清醒了一些。

    &esp;各國使臣,此時紛紛開去。

    &esp;頓時有人說道:“趙王,如今秦國大變,我等原先的計劃,怕是就要另行商定了,還請大王贖罪,我等要回國稟報吾國大王。”

    &esp;說完,便迫不及待的想要離開。

    &esp;他們不難看出,趙國沒救了,若是說丟了東郡,可依舊有幾十萬大軍在!

    &esp;如今,東郡的戰略之地丟了,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這歌舞升平的景象是來也快,去的更快。

    &esp;趙偃呆呆的不敢說話。

    &esp;此時,他也在想,李牧到底是怎麽判的。

    &esp;趙軍的幾十萬人,李牧的部將如果真的對趙國忠心耿耿,怎麽會投秦了,趙偃喃喃說道:“李牧是叛將,是叛將,寡人不會冤枉他的。”

    &esp;然而,現在,百官們都已經不再願意多想了。

    &esp;李牧的事,自然要先行放在一邊。

    &esp;現在最重要的是,失去了二十萬大軍的趙國怎麽辦。

    &esp;怎麽去麵對趙國的百姓。

    &esp;怎麽去挽救大廈將傾的困局。

    &esp;忽然殿外一聲大喝傳來:“魏國龍陽君求見大王!”

    &esp;頓時,魏國,燕國,楚國,韓國,齊國的使臣紛紛停下了腳步。

    &esp;眾人看向魏國的使臣,目露驚色,這魏國不是有使臣嗎,怎麽會讓龍陽君前來呢。

    &esp;不等趙王偃宣見。

    &esp;隻見大殿外便走來了一紅衣貌美的男子,龍陽君迎麵而來,看向眾位使臣,神色嚴肅,道:“諸位先行進殿一敘。”

    &esp;眾人麵麵相視,又跟著龍陽君重新回到了殿中。

    &esp;龍陽君一來到大殿,簡單的說了句:“趙王!外臣奉魏王之命,有要事相商。”

    &esp;眾人看著龍陽君的模樣,心生極大的不安。

    &esp;而龍陽君也注意到了一邊的三個渾身是傷的士卒,說道:“龍陽奉魏王增之令,前來趙國傳訊,前線之事,我魏國已經知曉,但是,還有一事,諸位恐怕還不知道。”

    &esp;趙王偃吞了吞口水,見龍陽君如此鄭重,那要說的事情,豈是小柯,便順而說道:“還請龍陽君賜教!”

    &esp;大殿頓時一陣緊張!

    &esp;各個屏息靜氣。

    &esp;看著龍陽君的神色,就知道,怕是出現了什麽天大的事情。

    &esp;龍陽君看了一眼韓國的使臣,那使臣頓感不詳。

    &esp;龍陽君深吸一口氣,環視了一圈,說道:“趙王,還有諸位,天下諸侯之一韓國,已然失了社稷,被秦國所滅,三晉之韓,已成曆史!”

    &esp;一言如驚天霹靂。

    &esp;蒼雷咆哮。

    &esp;趙國,韓國,魏國都是三晉之一的國家。

    &esp;當年,三家分晉。

    &esp;魏國也成為了天下最為強大的諸侯,而後,便是趙武靈王振興了趙國,趙又成為三晉最強的諸侯,雖然韓國從未強大過,但是卻一直都是韓國抵禦在秦國的胸口。

    &esp;韓國沒了,這意味著什麽?

    &esp;對天下,和天下諸侯已經不言而喻。

    &esp;仿佛一座看不見的大山,終於落在了諸侯的頭頂,讓他們感受到了死亡的滋味。

    &esp;就像本來是幾個兄弟。

    &esp;忽然被人給殺了一個。

    &esp;那種心緒又驚恐,為畏懼,又極為憤怒,卻有無可奈何。

    &esp;隨即,便是畏懼會隨著時間的延續而逐漸占據。

    &esp;讓所有人渾身巨震,兩眼驚駭欲絕。

    &esp;瞪著龍陽君,心如錘擊。

    &esp;趙偃和郭信等人傻眼了。

    &esp;韓國和東郡,是合擊之勢,攻東郡,則韓國救,攻韓國,則東郡救。

    &esp;秦國想同時攻克兩地。

    &esp;那是不可能。

    &esp;可是,如今這一看,兩地似乎是被同時攻克。

    &esp;那聞言而膽顫又悲憤韓國的使臣聞言,情緒激動!呆滯的臉頰寫滿了疑惑和震怒,他看著麵前的龍陽君,問道:“君上,你剛才說什麽,韓國被秦國滅了?”

    &esp;魏國雖然沒有參與這次戰役。

    &esp;那也是因為魏安釐王薨逝,新君魏增在如此局麵下是非常難以有所建樹的,一旦行錯差池必然會被其他人覬覦之人給謀害,推下了王位,甚至性命不保。

    &esp;盡管如此,但不代表魏國不會去看天下發生的大事。

    &esp;韓國,是魏國的家門口。

    &esp;相愛相殺多年。

    &esp;此時,龍陽君才將那一切戰事,紛紛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