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嬴政:兵臨鹹陽亦不可勤王
字數:5982 加入書籤
&esp;鹹陽宮。
&esp;在蘇劫和嬴政百般盛邀之下。
&esp;李牧被二人拉到了甘泉宮的一處亭台裏。
&esp;酒肉尚溫。
&esp;景致典雅。
&esp;蘇劫率先拱手說道:“先生,此次校武,將軍風采,震撼鹹陽,百姓無不敬服,本侯想替大王邀請先生成為我秦國大將,鎮守雁門關,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esp;嬴政回過神,二人看著李牧,嬴政也道:“太傅所言,實乃寡人所思,秦國,需要先生相助!”
&esp;李牧看了看二人,道:“大王厚愛,隻是,在下心灰意冷,已然不想在理戰事!大王若是想學兵法,在下定然無所不言,出仕為將,實在不敢承受了。”
&esp;嬴政聞言,頓時麵露失望。
&esp;他不知為什麽眼前先生,言語之下,卻是沒有半點想要為秦將的心思,而是真的似乎對朝政失望。
&esp;要知道,成為雁門關守將,那可是位高權重。
&esp;嬴政不死心。
&esp;接著說道:“那先生可是認為,寡人會對先生不信任?”
&esp;李牧渾身一震,當初,不就是因為趙偃不信任他嗎。
&esp;李牧的不自然頓時落在嬴政的眼中,嬴政道:“先生,寡人封你封疆大將,前線戰事,由你自己做主,你隻對太傅和寡人,誰也不能調遣於你,如何。”
&esp;李牧不可置信的看著嬴政。
&esp;就連蘇劫也不由有些側目。
&esp;嬴政為什麽要這麽做?不就是因為百姓,因為秦國嗎。
&esp;李牧忽然冷笑道:“大王如此放權,就不怕我擁兵自重?”
&esp;嬴政頓時一愣,他萬萬沒想到,李牧居然如此直接。
&esp;嬴政半天沒說話。
&esp;李牧笑道:“大王,既然心有所疑,那又何必如此來說呢,到時,反而讓在下和大王生了間隙。”
&esp;說完,便將麵前的酒樽一飲而盡,隨即要告辭而去。
&esp;嬴政頓時站了起來,道:“先生留步,寡人並非是因為生疑而不言!”
&esp;嬴政走下亭台,看著李牧,說道:“寡人問先生,鎮守雁門,所謂何在?”
&esp;李牧道:“天下百姓。”
&esp;嬴政道:“既然是為了天下百姓,那先生若是為此而擁兵,又豈有自重一說,傭兵而不衛國,這才叫自重,若是君臣一心,皆為了天下百姓,讓百姓安居樂業,不再受顛沛流離,妻離子善之苦,那先生此言,不是自相矛盾麽?寡人若是為此而生疑,那不是對不起先君口中的,於能人將士共享秦國的大願?”
&esp;李牧心中震動。
&esp;他轉過頭,看著目光利芒乍現的嬴政,道:“大王心懷天下,趙牧心中敬仰佩服,可是,大王可知,自古君負臣,皆不在王,而在於王側!”
&esp;蘇劫和嬴政聽到這裏。
&esp;不由有些所思。
&esp;李牧所言自然是不爭的事實,千古以來,很少大王直接去刑罰臣子,反而多是,身邊的奸佞敬獻讒言,最終沒能死在沙場,而是死在刑場,讓天下為之唏噓。
&esp;孟嚐君,吳起,張儀,蘇秦,白起,李牧,等等等等,比比皆是!無一不印證著李牧的話。
&esp;李牧低頭拱手道:“多謝大王厚愛。”
&esp;嬴政兩眼銳利劍,似乎要一舉看穿李牧,說道:“先生再留步。”
&esp;李牧道:“大王不必在勸!我願為秦國,訓練胡服騎射!”
&esp;嬴政大喝一聲道:“寡人不要胡服騎射,寡人要先生你,有先生一人,寡人就能有百萬胡服騎射,這一點,寡人心中清楚。”
&esp;嬴政繼續重聲說道:“先生若是不信的話,寡人可昭告天下,不僅封先生為雁門關封疆大將,更於蒙氏並列於朝堂,不僅如此,寡人還會頒布一道詔令給先生和蒙氏,若是將來,寡人未能蕩平六國,或者,有朝一日,萬一秦國陷與危難之機,哪怕就是被敵人兵臨鹹陽,先生也絕不允許班師勤王,不管何時,都要替寡人守好長城,守好邊關。”
&esp;“什麽?”
&esp;“大王,你!”
&esp;蘇劫要勸,被嬴政伸手製止。
&esp;李牧驚愕的轉過頭。
&esp;不敢置信的看著嬴政。
&esp;嬴政一步一步上前,神色鄭重而認真的說道:“寡人可以死,秦國亦可以亡,但中原不可亡矣,先生為秦國鎮守邊疆,便和寡人一心,寡人如何會不信之親之,如此一來,身側的奸佞又如何能威脅得了先生?隻要先生能做到寡人口中所言,不讓外邦侵占我華夏半寸土地,寡人就絕不會疑慮先生,此言,日月輪轉,天地可鑒,嬴政半句虛言,天地鬼神共戮之。”
&esp;李牧此刻,兩耳如被雷霆灌入。
&esp;蘇劫麵色亦不由幾經變幻,由震鑠變得釋然,接著緊張的麵容也緩緩鬆弛了下來。
&esp;感懷而驚歎的心道:“始皇帝,還是那個始皇帝!”
&esp;這等氣魄雄心,春秋戰國七百年來,是絕無僅有的,哪怕就是後世,也依舊沒有。
&esp;若非嬴政,換一個人,秦國即便有六世餘烈的積累,也做不到一統天下。
&esp;然而,曆史上,嬴政確實也是這麽做了。
&esp;項羽劉邦兵臨鹹陽。
&esp;秦國的主力其一在邊疆抵抗匈奴,未能勤王。
&esp;隻有章邯率著贅婿和罪人臨時組建的三十萬眾殺了出去。
&esp;其二,便是趙佗帶著秦國六十萬人,去了南越,亦未有勤王,曆史記載,趙佗去了南越後和秦庭貌合神離,但攥權的皇帝嬴政,居然沒有怪罪趙佗,亦沒有出兵征討。
&esp;然而,趙佗在離開鹹陽的時候,年老的嬴政告訴趙佗,說若是哪一日,朕的疆土麵臨了危難,你可自立為南越王,絕不可率兵勤王,在南越,完成朕未做完的事,趙佗跪地痛哭,領命而去。
&esp;秦可以滅。
&esp;隻要長城不失,南越不失!
&esp;天下,永遠都是秦國。
&esp;從這個程度和角度上去看,始皇帝生前所言的秦國萬世,也是真的做到了。
&esp;蘇劫從回憶中回過神。
&esp;目光有些發紅,心情亦有些激蕩!
&esp;李牧此時,已然說不出半句話來。
&esp;他一生,從未像現在這般觸動,哪怕就是二十年前,出征沙場,也沒有。
&esp;曆史上的李牧,實則還有二十年才會被害。
&esp;現在的李牧,反而是壯年之時。
&esp;正是大有可用的時機,蘇劫費勁心思,留下李牧,便是在於希望能讓其投效於秦,自然也讓後世的史書不在書寫遺憾。
&esp;便如,他心裏的趙姬那般。
&esp;嬴政忽然笑道:“寡人讓先生承此重任,安能自己無動於衷,先生,請隨我來,寡人有一份大禮,送給你。”
&esp;說完。
&esp;不等李牧繼續呆在那裏,而是朝著深宮走去。
&esp;蘇劫笑道:“李將軍,走吧,大王的大禮,必然頗和將軍的心意!可切莫冷落了君心啊。”
&esp;……
&esp;“咯吱……”
&esp;深宮中,藏匿的大殿門,被嬴政雙手推開!
&esp;李牧跟隨其後,被眼前的一幕給怔住了,兩眼放大,不自覺的走了幾步,隻見,他的麵前愕然出現一副巨大的中原地圖。
&esp;城池山水,一應具有。
&esp;其詳盡列國罕見。
&esp;李牧讚歎不已,目光直接落在了,秦燕趙三國戍邊的長城上。
&esp;因為,可以看到嬴政似乎在上麵用墨筆多畫了一些。
&esp;李牧問道:“大王,這是?”
&esp;蘇劫不由定睛看去。
&esp;忽然,神情大作!
&esp;嬴政道:“這,便是寡人送給先生的大禮!”
&esp;“地圖?”
&esp;嬴政搖頭,噌的一聲,將腰上的穆公劍抽了出來,隨即,用劍尖指向陰山和藍田所在。
&esp;嬴政也看著地圖,似乎在訴說,似乎也是在喃喃自語,但如何也掩蓋不住,眸子裏的迫切和期許,說道:“先生為秦國鎮守邊疆,寡人豈會無動於衷,寡人答應先生,隻要先生替寡人去鎮守雁門關,寡人便舉全國之力,十年之功,為先生將秦趙長城連起來,等到將來,寡人征服了燕國,便將燕趙再次相連,成為古往今來,唯一的萬裏長城,從此以後,後世萬歲,便可永絕匈奴之患,讓邊疆的將士們被後世銘記,成就不朽之功,即便有那勞民苦民之惡名,那寡人也一肩而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