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用人之道

字數:3788   加入書籤

A+A-


    牛吏!
    “這個鄧曄,太冒進了!”小皇帝劉鈺拍著大腿,心疼自己的兩軍精兵,“劉秀是什麽人物?他也敢如此輕視?”
    不過人家怎麽也是為國戰死,必須要給烈士待遇,皇帝下令道“為國捐軀,一定要厚待其家屬!他有兒子嗎?讓他來朕的身邊,官職有的是!”
    劉鈺第一次吃這麽大虧,足足兩萬人,全是精銳,就這麽全軍覆沒了。
    其實這也不算什麽意外,畢竟鄧曄麵對的是大魔導師劉秀,人家隻帶幾千人就把四十多萬直接滅了,何況鄧曄這兩萬兵。
    那麽現在要不要和大導師死磕呢?
    劉鈺想來想去,決定目前還是不去碰河北,畢竟那是劉秀的老巢,逼急了別人會拚命的。他們兩個目前最大的勢力先鬥得兩敗俱傷,劉永等人會趁勢而起,天下一定會更亂。
    欲速則不達,小皇帝不想冒這個險。
    他要先把現有地盤治理好,不斷增強自身實力,用軟功夫先慢慢地削弱對方,然後再一擊致勝。
    劉鈺覺得,如今隻要能守住太行山一線,時刻在劉秀老巢旁邊保持軍事存在,就是一種戰略上的勝利。要發力的話,還是琢磨一個離河北稍遠一點的地方為好。
    洛陽是個好選擇,離河北不遠不近,從洛陽向東直突過去,占據整個河南之地,可以與梁王劉永連成一片,劉秀南下之路就會被阻斷。
    隻是洛陽的朱鮪太不得力,不僅無能,還貪戀權位,不肯放手,讓小皇帝無法在關東大展拳腳。
    劉鈺在心裏反複掂量如何把朱鮪踢開,把洛陽攥在自己手心裏。
    除洛陽外,南陽也是一個發力點,雖然離劉秀的統治中心遠了點,可南陽是他起家的地方,有著超乎尋常的政治意義。
    劉鈺思來想去,琢磨該怎麽讓劉秀後院的火燒得旺一些,沒想到,他自己的後院反倒起火了。
    這一天,皇帝陛下正在與寇恂在宮中閑聊,兵曹尚書羅由覲見。
    寇恂要回避,卻被皇帝止住,他笑著道“無妨!寇卿可一道聽聽!”
    寇恂有點意外,兵曹尚書緊急求見,想必是有什麽兵事發生,皇帝竟絲毫不避諱,讓他這個敵方的俘虜一道來聽,就不怕泄露什麽消息嗎?
    如果他知道皇帝每次見吳原的時候,身邊連個太監都不留,恐怕就不這麽想了。
    寇恂雖然堅持住在牢中,但是卻時不時奉詔入宮,陪皇帝聊天。皇帝的話題很廣泛,從日常生活小事到國家大事無所不談。開始時寇恂還小心在意,生怕皇帝是為了從他口中套取什麽秘密,後來聊的時間久了,便慢慢放鬆下來。
    寇恂在下首默坐,看著兵曹尚書羅由進來,向皇帝行禮。
    他驚訝於這個尚書的年紀,看樣子不過二十幾歲,竟已擔當如此重任,由此想到上次見過的工曹尚書楊延壽,也不過二十歲年紀。
    小皇帝的身邊有許多年輕人,每個人都精神煥發、野心勃勃,讓長安朝廷充滿活力,洋溢著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寇恂看著他們,覺得自己仿佛也回到了年輕的時候。
    羅由來是向皇帝報告西北羌人反叛的事。
    在這個缺衣少食的冬天,西北暴發了羌亂,以先零羌為首的數支部落強渡湟水,占據金城數縣之地,並侵犯隴西,四處劫掠。
    羅由請示要不要發兵救援。小皇帝卻一點也沒著急,隻是嗬嗬一笑,說道“不用管,金城有竇融,至於隴西,讓馬援去操心好了!”
    “陛下,隴西如今隻有三萬兵,要防備南麵的公孫述,又要小心著河西竇融,能騰出來平羌的恐怕一萬都不到,可臣聽說,叛亂的羌人足有幾十萬。”
    皇帝道“一萬?太多了,給馬援三千兵馬就夠了!”
    寇恂默不作聲,心裏暗暗盤算,一萬人確實不多。羌人算是一個比較善戰的民族。若是他寇恂,用一萬人平羌可能會比較吃力,隻是不知馬援的能力如何。
    羅由不知道皇帝哪兒來的自信,一萬人麵對數十倍的敵人,真的能應付嗎?隴西剛剛平定,若是兩郡之地被羌人劫掠,百姓可能會對皇帝產生懷疑,民心若動,隴西不穩。
    可是劉鈺毫不在意,堅持不再派兵,隻下旨給馬援,讓他便宜行事,不必事事請示,這等於是授權了他全權。
    羅由死活勸不動皇帝,隻得無奈地走了。
    寇恂問道“陛下用人都是如此麽?”
    皇帝回答了八個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作為漢朝人,寇恂第一次聽到這話,不禁暗暗點頭。這種用人態度很有帝王氣魄,這氣魄他在小皇帝身上屢屢看到。有時他竟然在想,劉鈺這樣的主上,確實能讓手下一展所長,人盡其才。
    寇恂又問道“陛下說馬援三千人便可平定數十萬人的羌亂,想必陛下對羌人很了解。”
    皇帝笑道“朕不知羌,朕知馬援耳!”
    寇恂有點服了,他甚至暗暗地羨慕起馬援來了,被主上信任,能從自己的心意行事,為國守邊,無人掣肘,能盡情施展胸中所學,不正是他們這些人夢寐以求的事麽?
    他當初隻是懲處了一個上書的人,就被人告了一狀,銅馬帝劉秀將他就地免職。論起信任來,他和劉秀之間的互信與劉鈺對馬援的信任不可同日而語。
    可是他聽說馬援並不是小皇帝的嫡係,而隻是他平定隴西後收的將領,皇帝為何會給予他如此大的信任?馬援真的能如皇帝預測的那樣,輕鬆平定羌亂嗎?
    對這一點,寇恂有些將信將疑,他雖然聽說過皇帝陛下神奇的預測能力,卻認為那不過是一些阿諛奉承之徒對於上位者的吹捧而已,他們慣常用這種方法造勢,讓人們相信皇帝不是凡人,而是所謂的天生龍種。
    這種事都是胡弄老百姓罷了,寇恂這種見識高超的人雖然嘴上也偶爾跟著說說,心裏是不相信的。
    可是有的事由不得他不信。
    過了幾天,漁陽和南陽叛亂的消息傳到長安。
    “什麽?彭寵造反,圍攻朱浮?鄧奉起兵,擊敗吳漢?”
    寇恂大吃了一驚,彭寵心中不平,他早有所察覺。可鄧奉是南陽人,與皇帝陛下是姻親,鄧家有數人都是朝中重臣,鄧奉怎麽會反叛朝廷呢?
    真是不可思議!
    寇恂猛地想起,小皇帝曾經說過“建武見武,北寵南奉。”
    北方有彭寵造反,南方有鄧奉作亂,北寵南奉,原來如此!
    寇恂在他的單人牢房中呆坐,望著狹窄的窗戶中透過的斑駁陽光,心裏翻滾著各種念頭。
    小皇帝為何能早早得知彭寵、鄧奉的反叛?難道他真有超乎常人的預見能力?難道那個城陽景王托夢的傳說竟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