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班子擇官

字數:3262   加入書籤

A+A-


    牛吏!
    河西的歸附對大漢來說是一件大喜事,劉鈺十分高興,多次宴請河西使者團,對他們撫慰有加。
    皇帝對竇融的從事班彪格外看重,眾人都以為是因為班彪的才能。因為班彪為人謙遜,博學多才,引起皇帝的注意是理所應當的事。
    隻有劉鈺自己知道,他對這個有名的古人更多的是好奇。班彪不僅本人有名,他的兒子更是大大的有名。
    班彪的兩個兒子,一個是班固,繼承了父親的遺誌,修成,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而他另一個兒子班超則棄文從武,毅然遠赴西域,為大漢開疆拓土,留下了一個“投筆從戎”的著名故事,激勵了後世成千上萬奔赴邊疆的人。
    班彪的女兒班昭比起兩位兄長也不遑多讓,她博學高才,替被殺的班固續寫了,是當時有名的才女。皇後和貴人們都視她為老師,稱她為“大家”。臨朝聽政的鄧太後更是特許班昭參與政事。因為政事處理得好,鄧太後特意破格封她的兒子為關內侯。
    班家兩代人除了班超這個例外,其餘都是史學大家,雖然班彪的政事能力也能強,但他的誌向就是著述修史。
    皇帝向班彪道“向來百官任命都出自君上。但朕今天卻想為卿破個例,朝中四百石至六百石之位,任卿自擇,朕無有不允。”
    班彪伏首道“臣不敢,為臣子者,君王有命,不敢推辭,臣唯陛下之命是從。”
    “朕命你自選。”
    班彪遲疑片刻,低聲道“臣鬥膽,願為太史丞。”
    皇帝哈哈大笑,向著旁邊的鄭深道“子淵,你輸了!”
    原來君臣兩個暗地裏打了個賭,皇帝的意思是班彪此人就是個純粹的文人,寧願著述也不願當官,鄭深不信。
    皇帝說如果非他當官,那麽班彪最願做的官就是太史令或者太史丞。因為太史令丞可以隨便查閱國家藏書,這是有誌著述的文人夢寐以求的事。
    當年司馬遷就是在太史令任上得以修成。如果沒有這種國家資源為後盾,完全依靠個人,修史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結果果如皇帝所料,鄭深和具有先知能力的皇帝陛下打賭,輸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皇帝道“朕久欲作漢書,以續漢史,班卿可願為朕修史乎?”
    話說完了,半天沒有得到回應。
    原來班彪拜伏於地,肩膀抖動不止,竟是哭泣得說不出話來。
    他終於強抑住眼淚,哽咽道“陛下,請恕臣,失禮。陛下命臣修史,臣,太高興了,臣定竭盡所能,修成漢書,不負陛下重托。”
    著述修史是班彪自小的願望,他四處搜羅書籍,每日苦讀,寒暑不輟,為的就是不斷豐富自己的學問,做將來著述的準備。
    近些年,班彪開始有意搜集史料,為修史作前期工作,但是身在河西,史料當然沒有長安這麽豐富。
    班彪不敢輕易對人表達自己的願望,因為“私修國史”這事可大可小,很可能會犯朝廷的忌諱,被下獄論處,嚴重了甚至會掉腦袋。司馬遷的史記是他的外孫楊惲拿出來麵世,直到東漢時才得以公開,但已是刪減增補過的版本。
    如今皇帝命班彪修史,立即將此事由私修變為官修,班彪可以得到國家的支持,合理合法地搜羅資料,光明正大修史了。
    所以班彪心中十分激動,覺得自己命太好了,皇帝這個命令簡直是打到了他的心坎上,就像是預先了解到他的誌向,為他預設了一種理想的生活。
    世間最喜樂事莫過於此。
    皇帝將班彪留了下來,以他為太史令,主持修撰。這是一個破格的提拔,班彪不過二十五歲,年紀輕資曆淺,但已一步邁入朝廷中級官員的行列了。
    其實劉鈺還有一點擔心,怕自己的幹預改變了班彪的生活軌跡,會影響到他傳宗接代的大事,如果後世著名的班固、班超兄弟因此而被改命,幹脆就不出生了,那可怎麽辦?畢竟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偶然性太大了。
    他問道“班卿可有子嗣?”
    “臣膝下無子。”班固老實答道。
    完了完了,那哥倆還沒麵世呢,這事兒確實有點麻煩。
    皇帝糾結了一會兒,說道“卿不要隻為讀書著述,忘了傳宗接代的大事啊!”
    班彪心裏一暖,剛忍住的眼淚又差點掉了下來。他心裏感激得不行,皇帝人真是太好了,身為一個高高在上的帝王,卻充滿了人情味。不僅滿足了他著書修史的願望,而且還關心臣子的家族子嗣。這是怕他過於勞累,影響到正常的家庭生活。
    皇帝說了這句沒頭沒腦的話,讓班彪眼眶發熱,感動莫名,伏地拜謝。士為知己者死,他班彪為了報答陛下的知遇之恩,一定好好寫,讓它成為一部經典史書。
    君臣間的對話充滿了上位者的賞識和下位者的感謝,在旁人看來卻是另一番情景,竇融的長史劉鈞一起得到了接見,雖然皇帝授予他高官,但是卻沒有像對班彪這樣給予關注。
    其實在這個使團中劉鈞是正使,班彪隻是個從官,如今班彪因為皇帝的眷顧,竟隱隱淩駕於劉鈞之上,有些喧賓奪主的意思。
    劉鈞心裏多少有些不是滋味,看了看班彪,年紀輕輕,唇紅齒白,儀表出眾,再看自己,人到中年,風姿不再,他心中恍然大悟似的。
    哦,原來如此啊!
    漢代的皇帝可是出了名的好男色,使多少美男得以在史上留名,鄧通、韓嫣、張放,數不勝數。想來眼前這位陛下也是如此,畢竟根就是那樣。
    想到這,劉鈞心裏平靜了許多,此時再看眼前的君臣兩個,還感覺挺般配的。
    劉鈞的心裏翻騰著無數說不出口的想法,皇帝已揮手向他們退下了。
    這次會見在後世十分有名,以皇帝慧眼識才載入史冊,當然這史是班彪編的。由此還傳下來兩個成語“班子擇官”“世祖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