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誰要叛逃

字數:3264   加入書籤

A+A-


    牛吏!
    吳原確實很能幹,邯鄲在長安的間人被他鏟除了十幾個,但肯定仍有落網之魚,比如這個西市的窩點,雖然被搗毀了,但是沒有抓到人,不能確切地知道他們的叛逃計劃,不知道到底涉及到哪個朝臣。
    吳原道“陛下,臣會加派人手,盯緊各個朝臣,斷不會讓他們有機會逃脫。”
    “閉嘴!”皇帝斥道“你要把朕的朝堂搞得烏煙瘴氣嗎?朕讓你去做這些事了嗎?那都是朕的骨肱之臣,不準你隨意盯梢!”
    吳原撲通一聲跪下了,反手批了自己一記耳光,“陛下,臣糊塗,臣愚蠢!”
    吳局長一向頗能領會皇帝的“聖意”,像這樣被訓之事少之又少,都怪他一時立功心切,表現太過主動,錯會了皇帝的意思。
    皇帝不想大搞恐怖主義,靠酷吏和密探來控製朝臣。對於吳原的使用,皇帝一直比較克製,生怕讓他坐大,淩虐朝臣和百姓。
    吳原這種人,能力非常強,野心也很大,若是太過放任,難免像明朝的廠衛一樣,權力無限擴大,搞得人人自危。
    皇帝說道“這件事朕自有道理,你隻需盯緊了各個城門,關注最近出城的朝臣,知道嗎?你先下去吧!”
    吳原鬱悶地出了宮,不知道除了盯朝臣的梢,還有什麽法子解決叛逃之事。可是陛下已下了旨意,他隻有遵從。
    皇帝卻不急不忙,帶著自己的一幫子侍從郎官去城外打獵去了。
    這了兩天,朝堂中突然暗流湧起,空氣中仿佛都流動著傳言,大家紛紛議論,說是有人要叛逃,有的說是逃到關東去,有的說是逃到蜀地去,甚至有人說,叛臣要穿過北部邊郡,叛逃匈奴。
    皇帝從城外回來,剛剛坐下喘口氣,便有更始舊臣,太倉令李淑來拜見。
    “陛下,臣有罪,請陛下責罰。”
    “卿有何罪?”皇帝打了個哈欠,他打了兩天獵,天天駕鷹走馬,有點困乏了。
    李淑奉上一封帛書,說道“曾有人夜間將此書送到臣的府上,臣沒有及時向陛下稟報,故而臣有罪。”
    皇帝拿過來一看,見是邯鄲的更始舊臣,也就是李淑的舊同僚寫給他的信,信的內容無非是誇讚建武皇帝英明,勸他“去暗就明”,早日轉投過去。
    皇帝道“李卿可要去?”
    “臣想去邯鄲,”李淑語出驚人,“但臣不想偷偷地去,臣願執戟矛,隨陛下之戰車,直入邯鄲城!”
    皇帝笑了,“卿之忠心,朕已明了,卿退下吧!”
    李淑剛走沒多久,突然有人來報,說是虎牙將軍劉順在家中自縊身亡。
    劉順是劉秀的族兄,在更始皇帝投降之後,他也隨之歸降。
    “就這個心理素質,還想叛逃?”皇帝歎道“自行了斷,也算知趣之人,朕便不追究了,厚葬了吧!”
    劉順的自縊如此突然,讓朝臣們都有些驚嚇,但是真正驚嚇的還在後頭。
    劉秀的族侄,原更始朝定陶王劉祉失蹤了,連同他的兩個兒子一道不知去向,這個真是毫無疑問的叛逃了。
    可劉祉沒有逃出多遠,就被漢情局捉拿歸案,看來這父子三人是免不了挨刀了。
    原來劉祉趁著皇帝出門狩獵未歸,帶著兩個兒子出了長安。吳原在城門處布置了許多人手,一見劉祉父子相繼出城,立即去追了回來。
    幾天的功夫,更始舊臣一個自殺,一個叛逃,還有一個來向皇帝坦白,這樁朝臣叛逃案沒費什麽刀兵,就這麽神奇地破了。
    小班登奇怪極了,又追著皇帝問道“陛下,您到底做了什麽?怎麽這些人全都一個個自己跳了出來?”
    皇帝道“朕知道有人要叛逃,也沒做什麽,便向那些可親的郎官放了點風聲出去,表明朕知道了這件事。那些人本就是驚弓之鳥,一聽到這些傳言,自己就先亂了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就這麽簡單?不用盯梢,不用審訊,就讓叛逃之人自己跳了出來,這可真是邪了門了。”小班登抓了抓頭發,怎麽也不理解那些人是怎麽想的。
    皇帝笑道“就這麽簡單。”
    烏蓋道“說是簡單,其實也並不簡單,這個風放到什麽程度很難把握。既不能明說,又要讓眾人知道陛下知道了此事。”
    “太複雜了,你講我也聽不懂,唉,我這個腦袋根本就不是腦袋,就是個大瓜!”小班登有點自卑了。
    其實這事兒也沒有多了不起,皇帝那麽多郎官和侍從,都出自朝廷權貴之家,每天跟在皇帝身邊侍奉,盯著皇帝的一言一行,隻需皇帝稍稍露點口風,自然有人加以分析、猜測,把消息傳遞出去。那些本來心裏有鬼的人聽了,自然就會驚恐惶急。
    叛逃可是要滅族的大罪,沒有人敢拿全族人的性命去冒險,因此不管皇帝是否知道,知道多少,他們得了消息,肯定會有所行動,以求自救,劉順選擇了自盡保全家,而劉祉則選擇了提前發動,直接跑路。
    這場轟轟烈烈的叛逃案開始得突然,結束得幹脆,朝臣們還沒有什麽心理準備,事情已經結束了,朝堂中迅速恢複了平靜。
    這時關東傳來消息,劉永沒有頂住岑彭的攻擊,死了,一同死去的還有他的兒子,一度強大的睢陽漢滅亡,劉秀終於消滅了一個強勁的對手,打開了關東的形勢。
    但是他的周圍依舊是強敵環伺,齊王張步、海西王董憲、建世漢狐奴侯彭寵都在其身側,再遠一些還有鄧奉、秦豐等人,一旦他將這些人全都平定,那麽必定會揮兵西向,與長安劉鈺一決雌雄。
    此時建世漢的一大重心都在漢中,漢中馬援麾下已匯聚了精兵強將,磨刀霍霍準備南下蜀地。
    而劉鈺也沒閑著,他的目光瞄向了東方,那個他一直覬覦,但是遲遲未到手的東方大城洛陽。
    “朱鮪的土皇帝做得夠久的了,他在東麵為大漢守土,勞苦功高,也該回長安享享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