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撞見

字數:4126   加入書籤

A+A-


    安慰了老婆婆一番,又將帶來的瑤草交給她,文舒便出了熊家後院。

    那瑤草她隻說從別處得來的,聽說對眼睛有用,便帶來給她試試,至於有沒有用她不敢保證。

    老婆婆本就因為眼瞎誤了事導致孫子被人擄走,心中內疚已,雖經過文舒一番開解,已然放棄了輕生的念頭,但心裏對自己的眼疾還是痛恨又自責。

    此時聽得瑤草或許能治她的眼疾,哪怕文舒說她也是聽來的,不確定,她也決定試一試。

    治不好,大不了還是如此。

    可若治好了,她起碼不會成為老頭子的拖累,他日說不定還有再見孫子的那天,到時她的眼疾若是好了,也能親眼看看孫子長什麽樣。

    就這樣,在文舒走後,熊婆婆毫不猶豫的吃下了那六根瑤草,連果子帶根莖全吃了。而文舒想起老兩口失去孫兒那痛心淒楚的模樣,同情歎氣的同時,也決定多來看看他們。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兩天過去,第三天,是文家請左鄰右舍吃飯的日子。

    福青酒樓位於五丈河畔,從二樓包廂的窗子往外望,能遙望整段五丈河,河上共座落著五道橋,而福青酒樓大門正對著的這道橋叫“青暉橋”。

    此時文舒便趴在窗口朝外望。

    橋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很多,吸引她注意的卻是一個身背書簍,手裏拿著畫板的年輕書生。那書生年紀約在二十上下,他神情專注的望著前麵,手裏的畫筆偶爾在畫板上劃動。

    這是在寫生麽?

    文舒嘀咕了一句,便聽得身後包廂門開了,文老爹有些喘氣道“菜點了麽,剛才鋪子有人來買壽材,拉著多問了兩句,來晚了。”

    文舒搖頭“菜口還沒點,隻點了些鹹酸果子和酒水,菜品我有些拿不準,想等爹來一起參詳。”

    “那就開始吧,再晚些鄰居們就都來了。”文老爹點頭朝外招呼了一聲。

    沒得片刻,便有四五個年輕小廝托二三十盤五顏六色的看菜上來。看菜是隻能看不能吃的菜,它有別於尋常菜單的是,能更加直觀的知道菜肴是由什麽材料做的,做出來之後的“色香”如何。

    至於味道那隻能嚐過之後才能知道。

    文家父女是頭一次來正店吃飯,但看菜的名頭也是聽說過一些,此時看著那些小廝將一盤盤色澤鮮亮,香味撲鼻的菜肴放在麵前,隻覺得大開眼界。

    經過好一番參詳比較,最後父女二人定下了八葷十二素的菜單組合,酒水自然是福青酒樓的招牌“玉樓春。”

    不過這玉樓春可不便宜,一小壇子得三貫錢,所以文舒掰著指頭算了許久,最後也隻點了一壇玉樓春,外加三壇子別的酒。

    點完菜,又過了一刻鍾,被邀的鄰居們便陸陸續續的到了,一共五家,大大小小來了快三十號人,好在文舒一早開了兩桌,否則都要坐不下了。

    文老爹招呼眾人落座,文舒想幫著倒倒酒水,誰知經過窗口時的無意一瞥卻讓她怔住。

    午時將近,青暉橋上行人少了很多,是以當那個穿深些禙子的婦人抱著包袱從橋上經過時,文舒一眼就瞧見了。

    將剛拿起的酒壺放下,文舒瘸著腿快速奔出了包廂。

    “哎,阿寧”文老爹張口喊道,奈何文舒已經奔出門去。

    “這丫頭,急匆匆的是要去哪?”左鄰右舍好奇的發問。

    “興許是碰見什麽人了吧,你們先吃。”文老爹招呼眾人,同時探頭從窗戶往外瞅。

    文舒雖然以最快的速度往樓下趕,但她的腳傷未愈,跑起來的速度肯定比不上平日,是以當她跑出酒樓的時侯,那個穿深紫禙子的婦人已經下了青暉橋,並且上了一輛棕色馬車,從她的角度隻能看到車廂後背。

    那此馬車已經跑動起來,雖然速度不快,但以她現在的速度也萬萬及不上,幸運的是這次的馬車並不是普通的青蓬馬車,而且車身上還有一個圓形標誌。

    雖然她並不認得,但不妨礙她記住。

    汴京城很大,卻也很小,原本以為大海撈針才能找到的人,未曾想兩日後竟然這般巧的遇見了,所以日後她還有可能再碰見。

    並且這次她手頭的線索多了起來,那輛馬車便也是線索。

    汴京城內雖然高官雲集,富商如流,但是能有馬車的也在少數,那車廂上又有印記,如此隻要認真打聽一番,想要找到不過是時間問題。

    便如當下,她便去尋了剛才馬車停靠附近的小販,詢問可有人認得方才走了的是哪家車馬。

    雖然小販們都說不認得,但文舒亦沒有失望,好歹多了一個線索不是麽。

    方才那穿深紫色禙子的婦人正是那日文舒撞到的那個,也是抱走順子的重度嫌疑人,雖然此翻沒抓著她,也沒問出順子在哪,但有了蹤跡總能找到的。

    順子雖然於她毫無關係,但那對老夫妻失去孫兒的痛心迷茫她卻是十分同情,若能幫忙尋回來,她自是願意伸把手。

    回到酒樓,文老爹問她幹嘛去了,文舒隻說以為看見同窗了想問兩句話,沒想到看岔了,認錯了人。

    文老爹沒有懷疑,點點頭招呼她坐下一起吃飯。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過了七天。

    這七天文舒除了去城西看了兩趟熊婆子及老丈就沒再去別的地方,她第一次送去的瑤草在第三天她再去探望的時間就已經起了效果。

    她一去,老婆婆便興奮的拉著她手說,眼睛能看見東西了,雖然有些模糊,但是已經能真真切切的看見人影了。

    文舒聽了也很高興,當下便應承說再去問給她草的人看能不能多弄些,然後第二天她便又送了一小把瑤草去,合共十來根。

    而等她第三次去時,老婆婆已能清楚的看見她了,還一直誇她,說她長得俊俏。

    許是眼睛能看見了,老婆婆的心情也跟著好了很多,她沒再憤憤自責想著輕生,生,但神情裏多少還是有些落寞和傷懷。

    文舒想了想,便將她撞見婦人的事說了,還說以後會幫著留意,讓他們好好保重,等著祖孫相見的那一天。

    熊婆婆聽後激動無比,一直拉著她的手懇求她幫忙,然後又問她,那馬車長得什麽樣?車廂上的標誌是何模樣?他們有空也好去找找。

    文舒便找了張紙,把圖案給他們畫了下來,熊婆婆小心接過,然後直說要送去官府。

    文舒點點頭,也覺得送去官府是個好法子,官府找起人來總比她們容易些。

    熊婆婆的這次親身試驗,讓文舒對瑤草的功效以及用量都有一個概念,再加上手腳的傷也好的差不多了,除了掌心留有兩道淺淺疤痕外,與平常幾乎無異。

    是以這天早晨,吃完早飯後,文舒便迫不及待的試驗起來,想將山海經裏得到的那些“奇花異草”製成可口美味的美食。

    瑤草,崗草,祝餘草,栯木,天楄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