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驚喜

字數:4566   加入書籤

A+A-


    把竊脂鳥叫醒,文舒將鳳凰蛋塞到它肚子下麵,想讓它幫著孵孵,畢竟帶都帶出來了,總不能就這麽浪費了。

    誰料紅影對這事似乎很排斥,她才把蛋塞進它肚皮下,它就用翅尖把蛋推了出來。她不信邪的又塞了幾次,它也依舊如此。

    幾番下來後,文舒總算徹底明白,它是真的不想“孵蛋”,隻得無奈的將蛋收進置物籃。

    就在她對此趟山海之行略感失望之時,另一頭的儲郭氏卻沉浸在喜悅之中。

    半個時辰前,她和四侄女才從茶棚回來,便被自家官人拉著去書房看帳。雖說她此次出來,已將管家權交給了老太太和侄媳婦,但汴京的管事聽說她來了,又都賣巧的說要把帳給她過目。

    官人也讓她瞧瞧,說看看有沒什麽貓膩。

    偏生這些帳本又等著用,三天內得核完,所以這兩天除去上香吃飯等必要活動,其餘時間她都在書房核帳。

    兩天的帳目看下來,真是頭暈眼花。

    又是一個時辰的伏案,可這次抬頭時,儲郭氏驚訝的發現自己的眼睛並不酸澀,頭也不怎麽暈了。

    更重要的是,她竟然能看清對麵牆璧上掛著的青山圖了!

    青山圖是她父親從一位大儒手中求得,後又作為嫁妝隨她進了儲家,她一直珍之愛之。這次來京也特意帶了來,每日盤完帳或寫完字,都會習慣性的看上一陣,放鬆放鬆眼睛。

    可今日這一抬頭,她卻發現自己能看清圖下印章上的小字了!

    不怪她驚訝,要知道這樣的距離還能看清上頭小字,已是十年前的事了。

    那時她剛嫁進儲家,還沒有掌家,也不需要夜夜挑燈看帳。

    可隨著一年後掌家的牌子交到她手裏,成摞的帳本堆在案前,她便再沒離開過燭火,眼睛也不日不如一日,漸漸變得模糊起來。

    後來得心應手之後,雖也注重過這方麵,盡量將核帳的事情移至白天,但模糊的視線卻也沒能重新變得清晰,隻能控製不再更壞。

    可眼下,模糊了近十年的小字,突然在她眼前清晰起來,怎由得她不激動。

    “官人,官人,這書案,你可曾移動過?”盡管從四周的布置來看,不像是移動過,但儲郭氏還是想再確認一下。

    “沒有啊。”正埋頭寫字的儲三叔停下握筆的手,問“怎麽了?”

    “我又看見了!”儲郭氏興奮的指著畫,“那上頭的小字。”

    “哦,是嗎?”儲三叔也很驚訝,他是知道儲郭氏眼睛比常人差些,看稍遠些的東西會模糊的。

    “我果然不是多想,那盞渴水真的有用。”那邊儲郭氏已開始自言自語起來。

    儲三叔聽得一頭霧水,“渴水,什麽渴水?”

    “文家茶肆的渴水,文小娘子親自調的。”儲郭氏激動的把今天的事說了,“我當時就感覺眼前清晰了許多,可問四娘,她又說沒什麽感覺,我還當自己多想了呢。”

    儲郭氏說的激動,儲三叔卻有些懷疑,“真有這麽見效?不能吧,你最近是不是還吃了別的什麽?”

    畢竟那渴水才吃一盞,娘子又說當時就有感覺,這世上哪有見效這麽快的東西,除非是仙水。

    “沒有,我能感覺的到,就是那渴水。”儲郭氏篤定道。

    見儲三叔仍麵有懷疑,又道“那渴水是茶肆的招牌,就叫“明目渴水”,三百文一盞呢。”

    “三百文!”儲三叔也驚了一下。

    他走南闖北十幾年,一盞渴水能賣上百文隻聽過一處,就是汴京的樊樓。

    可那京都七十二家正店之首,也是國朝最大最高端的酒樓,小小茶寮敢這般開價的,還真是頭一回聽說。

    見他麵有驚色,儲郭氏又笑,“嚇著吧,我一開始也覺得膽大,可如今看來,確是物有所值啊。”

    不,不隻是物有所值,簡直是超值。

    三百文,便讓她模糊了許久的眼睛變得清晰,實在是意外之喜。

    “既如此有效,你當時怎麽的不多喝幾盞?”儲三叔問。

    “你當我不想。”儲郭氏無奈瞥了他一眼,“我當時就讓小娘子再調一盞來著,可她說一天隻賣一盞,還說我若喜歡,明日送一盞到府上。”

    “一日隻賣一盞,這倒是奇了。”儲三叔點點頭,心裏又想,這會不會是文舒特意想出來吸引人的法子。

    畢竟連他都覺得驚奇,想要親自去瞧一瞧,試一試了。

    “奇吧,所以說啊,這渴水肯定有神效。”

    儲郭氏一邊說著,心裏卻在想,都說文小娘子遇見過土地爺,如今她能調製出等神效的渴水,想必也是土地爺保佑。

    如此說來,隻要她誠心些,多多供香,日後想要個自己的孩子還是有很大可能的。

    儲郭氏越想越心喜。

    與此同時,汴河大街的一家醫鋪前,正要往裏進的肖老太太突然拉住了身邊大兒的手,“大郎,大郎。”

    “怎麽了?娘。”

    老太太手指顫巍巍的指著前方道“這前邊是不是有人走動啊。”她手指不停的移動著,從左至右。

    “娘,您能看見了!”肖開遠又驚又喜。

    老太太點頭又搖頭,“隻能瞧見些模糊的影子,瞧不清人,也瞧不清衣料顏色。”

    “那也是好事,這證明娘你的眼睛有好轉了。”

    “是啊,是啊。”肖二郎抬頭看了眼醫館,喜道“看來這王大夫醫術不錯,娘才吃了三副藥就有如此的好轉,想來再吃幾副藥就能全好了。”

    老太太聞言,笑眯了眼,“那敢情好,到時娘也能親眼看著四郎和五郎娶親了。”

    “肯定可以,走走走,咱們快些進去讓大夫再瞧瞧。”四兄弟興高彩烈的攙著老太太往裏去。

    醫館裏頭已經有兩個人在看,其中一個也是瞧眼病的,症狀與老太太差不多,他們上次來時也碰到過。

    此時那老婦正問坐堂的王大夫,“大夫,那藥我已經吃了五副,可這眼睛還是不見一點好轉,近兩日太陽落山後,還會有針刺之痛,這是為何?”

    “針刺之痛?”王大夫眉頭微蹙,“持續多久?”

    “倒也不久,每次約摸半刻鍾的樣子。”

    王大夫微微點頭,又給老婦瞧了瞧眼睛,歎氣道“你這眼疾拖得太久了,若是一開始就來看,三兩副藥就能痊愈。如今拖了七八年,已成頑疾,治愈的幾率本就不大,是你看幾次相問,才試著開了一劑方子,如今看來這劑方子”他歎息的搖了搖頭。

    “就沒旁的辦法了麽?”老婦急道。

    王大夫搖搖頭,“老夫是沒辦法了,要不媽媽去別家瞧瞧。”

    老婦一聽,臉立時垮了下來,別處,哪還有別處。

    她能來王氏醫館就診,已是在家考量算計了許久,隻因此家醫館診金便宜,大夫醫術也還行。

    如今讓她去尋別的醫館,先不說能不能治好,就是能治好,那醫藥費肯定也不是自家出得起的。

    罷罷罷,都過了這麽些年,早該死心的。

    老婦頹然的起身,在兒子的攙扶下,慢慢往外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