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9】 彗星之日
字數:1811 加入書籤
符文之地的人類很早就開始觀察彗星、記錄彗星了。
當拖拽著長長尾焰的彗星劃過天際之時,還在蒙昧之中的人類就會匍匐在地,向這從未見過的奇詭天相祈禱。
在那時候,因為人類的記錄能力遠遠不足以囊括一個完整的彗星周期,導致彗星更多的像是一種神秘的天文象征——不同的文明將其視為不同的代表,用自己的方式,在自己的角度上解讀彗星。
後來,隨著人類文明的誕生和發展,他們終於發現,彗星拂過這種看似偶然的行為,背後也有著自己的規律,大致上每隔162年零幾個月,彗星就會劃過天空,給符文之地的人類留下這驚鴻一瞥。
得益於文明所帶來的記錄能力,雖然大部分人類都不可能活到162歲,幾乎也沒人見過兩次彗星,但通過曆史記錄,人們還是總結出了這一規律——自此,彗星神秘的麵紗似乎被揭開了一層。
雖然彗星的到來依舊在很多神秘學流派之中代表著某些隱喻,但至少不少人已經將其視為了一種規律,一種和每天日出日落一樣,有著普世性的客觀規律。
然而,在恕瑞瑪帝國,飛升者們卻知道,彗星從來都不是它看起來都那麽簡單,那麽人畜無害。
在那個崇拜太陽的國度,很少有人知道,恕瑞瑪皇室對於彗星的崇敬遠勝對太陽。
雖然飛升儀式的基礎是太陽圓盤,但實際上,飛升武後卻早在接受飛升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儀式的關鍵——並不在於太陽的力量,而是在於更加關鍵的彗星之力。
與其說這些太陽圓盤是“吸收了太陽的力量,灌注於飛升者體內”,倒還不如說它們“積蓄了彗星的力量,由每162年一次的彗星進行特殊的充能”。
也正是因為這個發現,導致了最終恕瑞瑪王室和巨神之間的關係逐漸冷淡,在中古時代甚至爆發了幾次皇室的內亂。
最終,恕瑞瑪保持了自己對太陽的崇拜——不過這在某種程度上更像是一種政治正確的權宜之計,結合著整個國家的重心不斷東遷可以看出,恕瑞瑪似乎在拒絕著這份影響。
總之,彗星和太陽,這二者的“競爭”幾乎貫穿了整個恕瑞瑪的曆史,在很多自稱是“阿茲爾後裔”的拙劣模仿者處,他們都狂熱的擁抱太陽,但實際上,恕瑞瑪中古之後,對於太陽的崇拜倒更像是一種掛在口頭上的口號……
這部分內容無論是恕瑞瑪的民俗學者,還是皮爾特沃夫的“考古專家”,其實都並不怎麽清楚,他們很難想象,被無數騙子用作幌子的彗星,實際上卻是一個真正的力量之源。
而作為亞托克斯記憶的傳承者,亞索很清楚這一切背後的原因。
他知道,飛升者的力量來源從來都不是太陽,更不是烈陽巨神——烈陽無法給予飛升者如此強大的力量,也不可能給予飛升者如此強大的力量。
飛升儀式對於巨神來說,本質上就是“通過吸血對奧瑞利安的削弱”——在彗星降臨,奧瑞利安的力量最為靠近符文之地的時候,將這份充盈的力量灌輸給飛升者,以免這位鑄星龍王削弱巨神族施加在祂頭上的惡毒法術。
狡猾的巨神們一方麵免費的使用的奧瑞利安的力量,用它來強化那些忠誠於他們的仆從,用以掌控更多的人;另一方麵也用這種抽取能量的方式,降低奧瑞利安對符文之地的影響,以免鑄星龍王突破枷鎖、將怒火降臨在自己的頭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