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學本事
字數:3210 加入書籤
何英華心裏感歎,這孩子被養的太良善了。
何英華拉著衛蘭寧的手說“蘭寧,你是好孩子,常年待在家裏很少出門,不知道世道的險惡。你也跟著嬤嬤們學規矩禮儀。當知道嫡庶有別,主脈和旁支有別吧?”
“家裏的姑娘們雖然都是國公府的姑娘。可是隻有你一個是國公的嫡女。這樣的身份在整個大夏也不多。更何況,你現在還是皇上封的郡主。閨閣中的女子, 地位最尊崇的就是公主,其次就是郡主了。你這個郡主和普通的宗室女還不同。你可是頂級勳貴衛家的嫡女。走出門去,這樣的身份,隻有旁人巴結的份。”
“就是在家裏,府裏這些姑娘哪個身份比得上你?隻有你一個是長房嫡女啊。她們還敢輕視你?”
“當然了,身份再怎麽尊貴,你自己要是立不起來,別人就會欺負你。”
衛蘭寧若有所思。
何英華知道這不是一天兩天能改變的。也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動她的。還是要讓她多見世麵才行。
接下來, 衛蘭寧就住在了公主府。何英華的公主府地方大, 富麗堂皇,但是主人隻要何英華夫妻兩個,所以很多院落都空著。衛蘭寧就被安排在主院旁的一個漂亮的院落裏,這裏地方大,布置雅致,比國公府她的院子還好呢。
另外,公主府裏有一個十分漂亮的園子,地方大,又有精心布置的亭台樓閣花草樹木,十分美麗。園子有門直接通往旁邊的何明輝家和何明揚家。
何芳華本來就住在何明輝家。後來,因為何明輝一家子都去上任了。何明揚夫妻就把幾個未成年的弟弟妹妹接到自己府裏,方便照管。何芳華前幾次和衛蘭寧見麵,年齡相仿,說話投機。此刻聽到衛蘭寧要在四姐姐家住一段時間,可是十分高興,忙忙的就趕過來找衛蘭寧玩。
何英華樂見其成,她每天忙著要上衙門, 特意囑咐三嫂,幹脆把衛蘭寧也接到她那裏,和何芳華作伴。一起教導她們兩個管理家務,管理生意。
衛蘭寧本來有些遲疑,但是,想著是大嫂的吩咐,也不好拒絕,隻能自己的院子和何芳華的院子輪流住著。兩個小姑娘同吃同住,感情急速上升。
喬疏影每天處理家務,就把兩個小姑娘都叫到身邊,幫著自己。衛蘭寧這才發現,何芳華雖然跟她同歲,甚至個子還沒有自己高,但是,她處理起家務來,頭頭是道。看賬本,算賬那叫一個快。頓時欽佩起來。
何芳華笑著說“我們何家是商戶人家出身。自然各個都會打算盤的。我這算什麽,我四姐姐那才算的快呢。”
喬疏影溫柔的說“蘭寧, 你可不要小看打算盤。商戶女是要學。官宦家的小姐們也是要學的。”
衛蘭寧有些奇怪“為什麽要學這個?我在家裏,母親也隻是教我學針織女紅,琴棋書畫,從來沒有教導我學過看賬本,打算盤。”
喬疏影笑著說“很多人看不起看賬本,打算盤。其實,這才是我們官宦家的小姐們應該正經學起來的東西。比如說詩詞歌賦,經史子集,我們學的再多能去參加科舉嗎?”
衛蘭寧搖搖頭。
喬疏影說“女紅針織倒是很有必要學。可是,咱們這樣的人家,哪家不是丫鬟婆子一大堆,哪家沒有針線房?正經自己穿的衣服,有幾件是自己做的?不過是打發一下時間罷了。”
衛蘭寧一想也是。
喬疏影說“可是,管家理事,這才是每個家庭主婦應該做的事情。男主外,女主內。你在娘家當小姐,自然是可以萬事不管。可是,嫁了人呢?難道不管家?那個不是嫁到大家子當宗婦,自己的院子是不是要管?自己房裏的賬目是不是要算?再說了,女子出嫁都有嫁妝。像我們這樣的人家,不但要給陪嫁嫁妝,還都會陪嫁莊子,鋪子,甚至還要陪嫁一兩門生意的。”
“這些難道去了婆家交給婆婆打理?”
說到將來嫁人的話,衛蘭寧雖然有些羞澀,但是,她還是被喬疏影的話給吸引了。喬疏影說的是對。原來自己學了那麽多年的東西,其實將來都用不上,真正管家理事,看賬本,算賬,管理庶務的本領自己一點都不會。
可想而知,這樣到了婆家,自己豈不是還像在娘家一樣被欺負?
衛蘭寧鼓起來勇氣說“三嫂,你說的對。我之前想差了。以後這些事情我也要學起來。”
喬疏影笑了說“成,其實,我的算盤打的也不精。你還是先跟蘭寧學打算盤,讓後每天早上跟著我學怎麽管家理事。”
衛蘭寧高興的點頭。
這邊衛蘭寧每日在何家學的很開心,進步也很快。那邊,何英華送給白瑩的藥材,讓白瑩十分興奮。她實在是沒有想到,何英華上一次給了她那麽多珍貴藥材後,還能又拿出來同等分量的珍貴藥材,真是太佩服何英華的能力了。
有了了這些年份久遠的珍貴藥材,她立刻動手給皇帝和太後製作了更多藥丸。然後,就去了國公府,給國公夫人梁氏看了病。
其實,國公夫人就是當年生產的時候傷了身子,這樣的病症並沒有太後那麽嚴重。如今有了珍貴的藥材,白瑩調整了藥方,重新給梁氏診治。
這些好藥就是神奇。梁氏不過使用一個多月,身子就好了很多。起碼坐臥行走都自如了。不像之前,說上三句話就累得不行。
身子好了,梁氏心情也好了起來。安國公衛劍鋒更是高興,對自己這個兒媳婦越發滿意了。
衛家後宅,蔣氏婆媳眼看著梁氏這個病秧子,居然身子好起來。她們十分惱怒。畢竟,這國公府女主人應該是梁氏的。楊氏這樣管著家務,隻是權宜之計。如果梁氏好起來,她也沒有理由握著管家權。這豈不是要把權柄交給大房去。這可是楊氏絕對不能容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