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坐實鬼穀弟子身份…

字數:8846   加入書籤

A+A-




    “難道還有蜥蜴人?”

    蘇燁眉頭一皺,立刻全速趕過去。

    其餘16位門主,也都在第一時間全速趕往。

    很快。

    翻過一座山後。

    蘇燁來到了一個很奇怪的地方。

    看起來像是一片廣場,廣場上豎立著一塊石碑,石碑的後方有著兩根極為粗壯而高大的石柱,或許是因為年代太過久遠的緣故,石柱都已經蒙上了厚厚的一層灰塵。

    石柱有三十米高,刻有龍鳳。

    像一道門。

    遠遠的看到書生站在石碑前,沒有遭遇到任何危險,蘇燁這才稍微鬆口氣,繼續趕過去。

    很快,其餘16位門主也盡數趕到。

    “你們看這石碑。”

    書生趙國瑞指著石碑,說道:“上麵的文字是小篆,距今應該有超過1000年的曆史了。”

    聞言。

    大家把目光集中在石碑上。

    “八?九?之?鬼?”

    剃刀門主沙默凡皺著眉頭,想要把自己認識的石碑上的文字念出來,結果卻隻認識其中幾個字。

    “這到底寫的什麽?”

    掛門門主劉一守一臉疑惑的問了一句,然後笑嗬嗬的看向趙國瑞,說道:“你有文化,你給大家翻譯一下。”

    “我來吧。”

    平門門主單羽,笑嗬嗬的走出來,說道:“別的文字看不懂,這小篆我還是略有研究的。”

    趙國瑞伸手示意。

    單羽對著趙國瑞抱了抱拳,然後開始念道:“此為八門九流祖傳之地鬼穀之門,凡能開啟鬼穀之門者,可聚八門九流為一宗,稱宗主。”

    念完。

    單羽愣住了。

    其他16位門主也都愣住了。

    鬼穀之門?

    開啟者,可為宗主?

    不對!

    “這秘境不是後來發現的?而是一直存在的?”

    大家懵了。

    “不對啊,門中記載傳承秘境就是當初八門九流的祖師爺們一起發現的啊?”

    “門中也記載,八門九流為鬼穀分支。”

    “鬼穀之門?莫非,這裏是鬼穀的入口?”

    說話間。

    “唰!”

    大家齊刷刷的轉過頭來盯著蘇燁。

    蘇燁也愣住了。

    鬼穀門人不過是自己的情急之下想到的一個身份,沒想到竟然還真讓自己遇到了鬼穀遺跡。

    “我們鬼穀一脈沒有古籍記載。”

    蘇燁立刻說道:“如果我想的沒錯的話,這裏應該是遠古時期的鬼穀遺跡,這個遺跡的存在應該不止1000年了。”

    “那該如何打開鬼穀之門?”

    “誰能開啟,誰就是八門九流的宗主?”

    ……

    17位門主互相對視一眼,全都躍躍欲試。

    這可是一個大號的機會啊!

    要是真能借此機會一統八門九流,在加上傳承歸位,將來必能發展成為武林中的頂尖宗門。

    如此大好的機會,誰不想抓在自己手裏。

    一時間。

    大家立刻各施所學,用盡所有方法不斷的嚐試要如何開啟鬼穀之門。

    結果全都無果。

    “都別白費力氣了。”

    以修煉精神力為主的丹青門主鄭中雲從盤坐中睜眼醒來,苦笑著說道:“這是鬼穀之門,隻有使用鬼穀術法才能引動石碑,從而打開鬼穀之門,也隻有身懷鬼穀術法的人才能穿過鬼穀之門,進入鬼穀。”

    聞言。

    眾人苦笑一聲。

    紛紛拋開心中那分不切實際的想法。

    然後。

    “唰!”

    齊刷刷的轉頭看向蘇燁。

    蘇燁沉吟了一下。

    走到石碑前,調動先天一氣在掌心朝石碑摸去,試圖打開鬼穀之門。

    結果,沒有任何反應。

    “嗯?”

    攻無不克的先天一氣都沒用。

    有點意思!

    “是觸發的方式不對?”

    蘇燁走向石碑後麵的兩根石柱,如果石碑上記載的是真的,那麽這兩根石柱有極大可能就是鬼穀之門的所在。

    畢竟,周圍一片空曠。

    調動先天一氣覆蓋周身,想往兩根石柱中間的區域走去。

    依舊沒有任何效果。

    蘇燁更愣住了。

    “稍等。”

    心念一動。

    蘇燁折返到石碑麵前盤坐下來。

    看似是在感悟石碑,實際上則是直接進入記憶宮殿深處,把所有春秋戰國時期的書全部找出來,然後不停的從中尋找關於鬼穀的所有一切。

    最終,還真拚湊出來一部分鬼穀的殘卷。

    然後。

    立刻開始修煉學習。

    有各門術法為基礎,蘇燁學習起來並不覺得困難。

    很快。

    就學會了鬼穀術法之合縱、連橫。

    也就是鬼穀一脈的縱橫之術。

    雖然沒有精通,但至少是可以用了。

    “呼……”

    在17位門主的焦急等待下,蘇燁深吸一口氣從閉目修煉中清醒過來,然後當著17位門主的麵,把手伸向前方石碑。

    剛一伸出去。

    蘇燁的掌心中就就湧現出來一絲絲金色的能量絲線,隨著手掌的前伸,這些能量絲線快速的在手掌前方環繞幻化出一個圓形圖文。

    圖文以奇門八卦為中心穿插著各種不同的縱橫線條,看起來頗為神秘。

    看到這一圖紋,眾人眼前一亮。

    而當蘇燁把手上按壓在石碑上的一瞬間。

    “咻!”

    石碑中突然爆發出來一股金色的能量,直接射向後方兩根石柱之間。

    “嘩啦……”

    宛若水流衝湧。

    兩根石柱上爆發出來金色能量與石碑中的金色能量相呼應,形成了一層金色的光幕,連天接地足足三十多米高。

    凝目看去。

    金色光幕的中心處,赫然就有蘇燁剛才施展出來的那一副能量圖紋。

    “開了!”

    “打開了!”

    “蘇先生果然是鬼穀門人!”

    “鬼穀之門,會通向傳說中的鬼穀嗎?”

    眾人激動。

    蘇燁嘴角掛起一絲苦笑。

    看來鬼穀一脈傳人,坐實了。

    也不遲疑。

    立刻站起身來,走到兩根石柱之間。

    再次施展縱橫之術觸摸鬼穀之門,結果那金色光幕上居然真的出現了一道門,甚至都不用蘇燁動手,這道門就自己打開了。

    一股極為蒼涼的氣息,自門中傳出來。

    蘇燁邁步踏入。

    身後,17位門主也緊隨而至。

    踏入門中的一瞬間,所有人眼前的一切就徹底變了。

    凝目看去。

    前方赫然是絕壁險境。

    足足有萬丈高的懸崖峭壁之上,僅有一條三十分的木板棧道,看起來極其的簡陋,棧道宛如長蛇一般,從峭壁底部一路連接到峭壁頂端,不知道通往何處。

    抬頭仰望一眼。

    蘇燁身形移動,立刻順著木板棧道,飛速的朝著峭壁之巔反衝上去。

    17位門主緊隨其後。

    很快。

    來到峭壁頂端。

    蘇燁看到了一座巨大的青銅宮殿。

    宮殿沒有大門,大路直接通向宮殿內部。

    一眼看去,殿中有許多大型青銅器,有觀賞用的青銅器,也有各種鼎、瓶、盅等物。

    大殿門口兩側,龍飛鳳舞的寫著兩行。

    左邊刻寫:其才無所不窺,諸門無所不入。

    右邊刻寫:六道無所不破,眾學無所不通!

    看到這四句話,蘇燁心中一震。

    抬頭,大門之上刻印四字:萬術之祖!

    “嘶……”

    “果然是鬼穀。”

    “這應該是鬼穀門人建造的鬼穀遺跡。”

    “真正的鬼穀不會如此張揚,定是後人為了紀念先師而建造的,不過從此地的氣息來判斷,年代非常久遠。”

    17位門主,都被這打氣磅礴的一幕給震住了。

    蘇燁也知道。

    這肯定不是最初的鬼穀。

    雖然這個秘境是仿照雲夢山建造的,但是跟真正的鬼穀有很大的差距,這張揚的青銅宮殿就絕對不是鬼穀子和他親傳弟子能幹出來的事。

    不過。

    這其中的一切,確實都是鬼穀一門的東西。

    走進大殿。

    “那是鬼穀八卦秘術。”

    身後,傳來驚門門主周一,以及風門門主楊天林的驚呼聲。

    隻見。

    大殿中的青銅鼎上,赫然刻印著鬼穀八卦秘術。

    “根據記載,這套鬼穀八卦秘術是我們八門九流所有功法的總源頭,我們各門各派學習的術法,都是從鬼穀八卦秘術中分支出來的,其中不但包含有靈氣、精神力、近戰、術法、陣法、八卦的修煉,還有各種神奇的雜書。”

    說評書的單羽激動的跳出來,說道:“這是根源啊,是我們八門九流的根啊。”

    沒有任何遲疑。

    17位門主立刻衝到青銅鼎前麵,努力的記憶學習。

    可是記了半天卻發現,一個字都記不住。

    這種情況。

    讓17位門主直接懵了。

    根本不知道,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無奈之下。

    大家隻能看向蘇燁。

    “你們沒有得到認可,所以即使看到了字,也記不住,最重要的是,這裏是……”

    “虛妄。”

    蘇燁皺眉,看著青銅宮殿中的一切,說道:“這裏的一切都是虛妄,並非是真實存在的。”

    說罷。

    右手一揮,施展縱橫之術。

    一掌拍打在地上。

    僅有巴掌大小的縱橫圖紋,立刻朝著四周快速的擴散出去,所到之處掃清一切虛妄,讓這一片遺跡空間中真實的一切,全部顯露出來。

    一瞬間。

    青銅大殿消失了,所有的青銅器也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看起來很雜亂的山穀,山穀四處的雜草中有著一張張石桌和石椅。

    此時。

    17位門主懵了。

    他們竟然著了虛妄的道。

    此刻正麵站在一張石桌前。

    剛才記載著鬼穀八卦秘術的青銅鼎,居然是一張石桌。

    驚疑中。

    眾人凝目一看。

    石桌上麵赫然懸浮著一件巴掌大小的器物,是一塊正在顫動的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