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第三場,十分鍾
字數:11847 加入書籤
在監考人員的帶領下,10個考生,來到院落最深處的一個套房。
走入房間。
“接下來是辨證論治。”
監考官看著眼前的十人說道:“候考的再次等候,考試的進入裏間進行考核,裏麵有三個誌願病人,三個主考官。”
“在你們看病的過程中,主考官會關注你們四診的全過程,你們需要把四診的情況全說出來,然後辯證的情況以及開出的治療方案寫到答卷上。”
“考核完,不準交頭接耳,直接離開跟隨引導員去其他房間喝茶。”
“時限,半小時。”
“現在從報名時間編號最早的開始,第一個考生請準備。”
聞言,一個考生主動站了出來。
“第三場,考核開始!”
隨著一聲令下。
站出來的考生主走向裏間,開始辯證論治。
蘇燁看了一下自己的位置,排在了最後,於是直接一心二用,進入修煉狀態。
二十分鍾後,第一個考生從裏間走了出來,神情一臉平靜,眼神中卻散發著興奮。
為避免泄題,他連看都沒朝這邊看一眼,就被請到一旁的房間裏麵喝茶去了。
第二個考生進入。
半個小時後,第三個……
雖然規定是每個人隻有半小時的時間,但是辯證開方的過程有長有短,大多人的速度都在規定時間以內。
蘇燁看看一個個考生進入,一個個考生出來。
有的人出來的時候一臉平靜,有的人卻愁眉苦臉,各種複雜的情緒,不一而足。
下午四點半。
“何以辰。”
監考老師喊道何以辰的名字。
何以辰豁然起身,大步流星走進裏間。
速度很快,隻用了十五分鍾的時間,就已經出來了。
走出來的時候,還一臉自信的看了蘇燁一眼。
“蘇燁。”
隨著監考老師的喊聲,蘇燁邁步走進裏間。
發現裏間坐著三個病人,每個病人麵前擺著一張診桌。
而三個主考官分布在左右和前麵三個方向,從側麵的視角來觀察整個四診的過程。
一個考官對著蘇燁伸手示意了一下,表示可以開始了。
蘇燁點點頭,微笑著走到了第一個看起來五十多歲的病人麵前的診桌前坐下。
“您好。”
蘇燁微笑著開始問診。
“請問哪裏不舒服?”
“最近頭暈,斷斷續續都半個月了。”
“頭昏之前發生過什麽,突然頭昏還是什麽事情導致的?”
“我在街邊和人下象棋,都說觀棋不語真君子,結果有人tmd瞎指揮,還上手亂走棋,結果對方把我給將軍了,這下把我給氣的啊,直接幹昏了,醒來之後就開始頭暈還脹-疼,我去找那孫子醫藥費,結果那孫子死活不賠,所以我來這當誌願者,順便看個病,這不也省點錢不是。”
蘇燁:“……”
“還有其他症狀嗎?”
“咋沒有,還心煩,特別易怒,昨天有人看了我一眼,我差點跟人幹起來,晚上還睡不好……”
“胃口怎麽樣?排便呢?”
……
聽著蘇燁的問診,周圍三個考官暗暗點點頭,很細致。
“伸出手,把一下脈..”
“張嘴,看一下舌苔。”
蘇燁把完脈,迅速開始記錄。
男,53歲。
主訴病情是頭暈,已經持續半個月。
病發前跟人吵了一架,雖然自行清醒過來,但是從當日開始就一直頭暈並伴隨腦袋脹痛、心煩易怒,睡眠質量差等諸多症狀。
舌苔薄黃,脈弦數。
記錄完,蘇燁開始在下麵個的診斷欄、辯證欄等等開始填寫。
診斷:眩暈病。
辯證:肝鬱化火,輕竅被擾。
治法:采取泄熱平肝,潛陽息風。
處方:柴胡9克,黃芩9克,槐花9克,菊花15克,龍膽9克,鉤藤15克,葛根15克,生龍牡各0克,白芍12克,鬱李仁15克,青皮12克加磁石15克,琥珀粉3克。
用法:水衝服,每日一劑,早晚飯後分服,7劑。
開方思路:肝為剛髒,性喜調達,如情誌不遂,肝鬱化火,上擾清竅,所以當治以疏肝解鬱,以調達肝氣。用槐花、黃芩、龍膽瀉肝清熱,龍骨牡蠣、平肝潛陽,鉤藤、菊花清利頭目,葛根舒筋以之項背疼痛,柴胡疏肝解鬱,珍珠母、磁石安神鎮靜。加白芍、鬱李仁乃考慮肝火旺,必傷陰,故加滋陰柔肝,並改善排便。因氣血相關,氣鬱必致血行不暢,故加琥珀以活血化瘀,並安神。諸藥配伍,以達平肝泄熱之效,並改善睡眠、飲食、二便等……
寫的很詳細,寫完之後蘇燁禮節性的對著病人點了點頭,說道:“問題不大。”
“我知道,前麵九個也是這麽說的,不用你多說。”病人撇嘴說道。
蘇燁:“……”
果然易怒。
蘇燁將寫好的記錄交給考官,然後走到第二個病人麵前。
然後起身走向第二個病人。
等蘇燁坐下
,開始看診。
三位考官已經快速看完了蘇燁剛才的辯證開方。
看向蘇燁的眼眸裏,不禁湧現出些許的驚訝。
從問診到脈診,再到病理分析,每一個步驟都做的規規矩矩,一絲不苟。
便是以嚴謹聞名的三位考官,對蘇燁的表現也不禁連連點頭。
第二個病人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
“請問有什麽不舒服。”
“咳咳,嗬tui~。”
女人幹咳幾聲,衝著地上吐了口痰,然後才舒服的說道:
“醫生,我咳嗽。”
蘇燁:“……”
我看到了。
這都是哪找來的誌願病人?
“幹咳,咳痰,痰少且為白色。”
蘇燁看了一下地上的痰說道,其實是說給三個考官聽的,他們要嚴審四診的每一步。
“咽喉感覺怎麽樣?”
“癢,還幹疼。”
“還有其他地方不舒服嗎?”
“吃飯怎麽樣?”
“大便呢?”
一係列問診下來,蘇燁把完脈和看完舌苔,迅速開始記錄。
女,35歲。
主訴病情:咳嗽、咳痰。
以陣發性幹咳為主,咳少量白色黏痰,咽癢幹痛,納寐尚可,二便基本正常,舌淡,苔薄,脈浮滑。
辯證:咳嗽,風邪犯肺證。
治法:采取疏風宣肺、利咽止咳。
處方:蟬蛻10克,百部10克,荊芥10克,紫苑10克,款冬花10克,前胡10克,白前10克,桔梗10克,甘草8克,玄參10克,木蝴蝶10克,山豆根10克,浙貝母10克,北沙參10克,蘇葉10克,7劑。
用法:水煎服,早晚溫服。
寫到這裏。
蘇燁微微頓停頓了一下,又加上了一段文字:若服用之後咳嗽、咳痰明顯減輕,無咽喉癢痛,則原方去玄參,山豆根,續服7劑。
開方思路:患者風邪犯肺,肺失宣降,肺氣上逆,發為咳嗽,故擬止嗽散合桔梗湯加減,以疏風宣肺、利咽止咳。方中荊芥、蟬蛻、蘇葉疏風宣肺,兼具有抗過敏止痙之功效。紫苑、款冬花、百部潤肺止咳化痰……
寫完,將記錄教給考官,接著走向第三個病人。
三個考官再次看了一遍記錄,眼神中的滿意之色更濃。
第三位患者是一個肥胖患者。
“請問,有什麽不舒服嗎?”
“胖。”
“具體的不舒服的感覺?”
“胖的頭疼,胖的不想動,隻想吃,對了,你們有吃的嗎,我有點餓了,能不能一邊吃一邊看病?”
考官:“你已經吃了九次了。”
蘇燁:“……”
……
男,46歲。
蘇燁四診完,快速記錄起來。
主訴病情:左側頭痛,困倦乏力。
患者自訴高血脂肥胖20餘年,大腹便便,形體臃腫,體重已達103公斤。頭額有包塊隆起,麵紅油光,常感困倦乏力,舌苔黃薄膩,舌質暗紫,脈細滑數。
辯證:痰瘀阻絡。
治法:采取化痰祛瘀通絡。
處方:熟大黃4克,炒萊菔子12克,生楂肉15克,澤蘭瀉各15克,荷葉15克,決明子15克,海藻15克,天仙藤15克,炒蒼術10克,大腹皮15克,鬼箭羽15克,川芎10克,法半夏10克。
開方思路:中醫向有胖人多痰之說,從患者大腹便便,形體壅腫,頭額有包塊隆起,辨其為痰濁內盛不難然有形痰濁留內,阻滯脈絡,血行不暢則瘀血易生,從患者左側頭痛、舌質暗紫,進而辨其為痰瘀阻絡;“凡淤積之處,皆有伏陽”。從病人麵紅、苔黃、脈數,又進而辨為痰瘀化熱。選用法夏、蒼術、萊菔子、大腹皮、荷葉、海藻運脾燥濕化痰,執中央以運上下;加用生楂肉、鬼箭羽、川芎、天仙藤、澤蘭瀉祛瘀通絡,化痰利水……
寫完,將記錄教給考官。
蘇燁的第三場考核結束。
那邊,樓閣二層。
“我說的沒錯吧,我學生辯證開方的速度絕對是所有考生中的第一名。”
張從義一臉得意的對著一群老中醫說道:“在參加這場考核的考生中,誰能15分鍾看三個?”
一群老中醫聞言,嗬嗬一笑,裝作沒聽到。
你學生厲害,不就是說我們學生不厲害?臭顯擺!
見大家不接自己話茬,立刻轉頭看向李可明,看著李可明眼神不斷向外瞄,笑著說道:
“我說老李,別著急,畢竟你學生才剛學了不到一個月,考的慢點也是情有可原的,隻要不超過30分鍾的規定時間就可以。”
說完,不忘補了一句:“不過,還是要保證辯證開方的準確性才行啊。”
話音剛落。
“考核結束。”
一個工作人員傳來消息。
聽到這話,整個房間裏麵的所有人頓時一愣。
“我沒記錯的話,李醫生的學生進去才十分鍾左右吧?三個病人都看完了?”
“十分鍾看三個病人,以他們的水準根本不可能,追求速度沒問題,但精準度……”
後半句沒說,但大家都知道什
麽意思。
精準度就很難說了。
“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張從義對著李可明說道:“這次可能又要重複上一次了,你學生敗於我學生手上的場麵了。”
說著大笑著起身,下樓朝後院走去。
其他人也紛紛走出去,各自找各自的學生。
李可明根本沒心思跟張從義鬥氣。
他心裏,確實很著急。
十分鍾看三個病人,這種速度對他來說不算什麽,但是於蘇燁而言可就不一樣了。
他之前義診都是平均五分鍾一個病人,難道出什麽茬子了?
急忙快步來到後院。
全部考核完成,10個考生都從茶室裏被放了出來。
“怎麽樣?”
李可明三步並作兩步來到蘇燁身邊,急忙問道。
“應該沒問題。”
蘇燁思忖道。
“你怎麽出來得這麽快?之前沒這麽快啊?”
李可明又問。
周遭各個參與考核的考生以及前來陪考的老中醫們,紛紛轉過頭來,好奇蘇燁要如何解釋。
“我想著速度會不會是成績其中一項考核指標,於是加快了一下速度。”
蘇燁微笑著說道。
李可明:……
眾人:……
你想的有點多。
“各位。”
中醫協會負責人走過來,說道:“為避免一會除了成績之外,出現其他的什麽意外情況,趁著三位誌願者病人都在,各位又都是中醫界的中流砥柱,不如一起去診斷一下,也好心理有個數。”
大家點頭,立刻前去紛紛上手。
他們都是中醫,自然不用一個個問診,一個人問診即可,其他人隻需要聽和把脈看舌苔即可。
很快一群老中醫重新回到院中。
“10位考生的最終成績已經批改出來了。”
協會負責人拿著所有人的答題卷走來,笑著說道:“接下來,我隻公布通過考核的考生成績,成績第三場權重0.2、0.1、0.7計算的總成績。”
“本次方醫考核,一共有六位考生通過。”
“第六名:楊立軍,筆試93分,辨藥98分,診斷88分。”
“第五名。”
……
“第二名:何以辰,筆試98分,辨藥100分,診斷90分。”
聽到這個分數。
全場頓時一愣,何以辰是第二名,那第一名是誰?
瞬間,所有人都集中剩下五人身上。
重點是落在蘇燁身上。
但不敢確定,因為第三場用的時間太短了,而且第三場在總成績中占比七成之多。
以他們剛才四診的情況,十分鍾看完這樣三個病人,能辨證論治準確對一個中醫學生而言很難。
所以,即使蘇燁第一場第二次表現很驚豔,他們也不敢確定他是第一名。
何以辰緊皺著眉頭。
“我怎麽隻是第二名,還有比我分數更高的?”
何以辰暗自疑惑,轉頭看向一臉平靜的蘇燁。
難道是他?
之前對方10分鍾就從第三場考核中走出來的緣故,他早已經把對方從自己的競爭對手中給排除掉了,難道對方真的十分鍾就辨證論治的成績比他還好?
李可明心卻提了起來。
現在這種情況,蘇燁不是第一名就是被刷下去的四名之一。
現場,隻有蘇燁一臉的平靜。
“第一名。”
協會負責人頓了一下。
所有人立刻都把注意力轉移過去,想要看看這個第一名到底是誰?
負責人笑著看向蘇燁,讚賞的宣布道:“
“蘇燁!”
聽到這個名字,現場眾人都愣了一下。
真的是蘇燁啊!
“筆試100分,辨藥100分,診斷99分。”
聽到分數。
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三場考核,距離滿分隻差1分?
而且第三場十分鍾竟然滿分?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方醫的實力了,已經逼近明醫了!
怎麽可能?
“有你小子的”
李可明開心極了,猛地拍了蘇燁一巴掌。
“不可能。”
張從義猛地站了出來道:“我要看診斷答卷。”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附和,他們也想看。
想看看第三場蘇燁怎麽答的。
“好。”
協會負責人點點頭,把蘇燁的答卷拿出來,驚豔的看了蘇燁一眼,然後朝眾人遞過去。
“看吧。”
——————
【大家可別說我用四診、辯證、開方等內容灌水啊,這章4600字,去掉這些四診內容,和之前章節字數差不多,所以不存在灌水,別說我啊!我上本書《醫品宗師》可被大家吐槽我用歌詞灌水吐槽怕了,可我用歌詞真心沒占多少字。為了避免再出現這種情況,我特意加長章節,這下你們不能說我灌水了吧,嘿嘿。之所以不去掉這些內容,因為我覺得去掉了展現不出來蘇燁的中醫水平,想了想,還是寫上吧,特此解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