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埋骨之處

字數:3723   加入書籤

A+A-




    “還有力氣不?再隨某衝一陣如何?”

    田爾耕拖著自己的鉤鐮槍,看著對麵依舊在整理著自己隊伍的建奴騎卒,有些興奮的問著。

    郭懷禮苦笑著搖了搖頭,從馬匹上直接摔到了地上,而他坐騎焦躁不安的嘶鳴著低著頭,看著郭懷禮的情況。

    “死了沒?”田爾耕用自己的鉤鐮槍戳著郭懷禮的兜鍪,嬉笑著問道。

    郭懷禮躺在地上艱難的揮了揮手示意了下自己還活著,不過離死不遠了。

    田爾耕一陣苦笑,別說衝殺了,這廝連坐在馬上的力氣都沒了,不過他自己也比郭懷禮好不到哪裏去。

    不過是早一會兒,晚一會兒的區別罷了。

    “建奴!爺爺來了!”田爾耕用力的抻著身子讓自己像個老鷹一樣,不斷的驅動著馬匹,哪怕是隻剩下他一個人,他也不是不能衝陣殺敵!

    田爾耕剛要催馬向前之時,就聽到了一陣驚雷般的馬蹄聲響起,一股大紅色的鋼鐵洪流,旌旗招展,如同一道匹練從山道上順流而下,若奔騰的江水一般,將建奴全部淹沒,徹底拍的粉碎。

    是西山的誅邪隊到了。

    “田都督!你沒事吧!是鄉間山民看到了此處打鬥,與誅邪隊同樣著裝,到了營地報信,我們才得以趕來!”一個緹騎驅馬到了田爾耕的麵前,看著脫力躺在地上的郭懷禮,匯報著他們為何會到此處。

    田爾耕露出一個勉強的笑容,看到是自己人,直接和郭懷禮一樣,歪倒在了地上,氣喘籲籲的看著灰蒙蒙的天空。

    活著,真好。

    田爾耕用力的錘了一下郭懷禮的兜鍪,算他們這十幾個人命大。

    朱由檢得到緹騎們的稟報之後,第一時間驅動禦駕來到了戰場,他的出巡的所有計劃,全都被打斷了。

    朱由檢站在滿是殘肢斷臂的戰場,並沒有感到多麽的不適,因為死掉的建奴兵卒一點都不可惜,死掉的大明軍卒一點也不可怕。

    仵作們將建奴的屍體除了耳朵切實割下來之外,其餘的屍首隨意的堆在一起,而大明軍卒的屍體,仵作們小心的一幅幅拚好,放在了擔架上,用白布蒙上。

    朱由檢在戰場上一邊走動,一邊對王承恩說道:“將這些屍體收斂好,全都葬在西山吧,記得把撫恤發放到位,還有這些軍功,都要算好,送到這些軍卒的家中。”

    “切記,要挑一些機靈的人,能說會道的人,去各軍卒家中傳達這些軍卒的死訊,葬了之後,立塊碑,回頭讓文淵閣和司禮監…算了,還是朕親自寫悼文吧。”

    “王伴伴你記得提醒朕,莫要讓朕把這事給忘了,記下來。”

    朱由檢一邊歎氣的看著這些屍體,對於他們的死,朱由檢除了痛苦、可惜之外,還有驕傲。

    大明軍卒依舊是極其精悍的精銳!一百對上其一牛錄三百餘人,大明的軍卒完勝之!

    大明有忠貞愛國、能征善戰的軍卒,大明也有一片赤誠、拳拳報國的百姓,也有一心為了國朝變好的官員,耿如杞、孫傳庭、盧象升等等,在甲申國難之中,就有超過八千餘有名有姓的官吏聽說皇帝自縊之後,緊隨其後殉國。

    大明怎麽亡的?

    難道就是因為原來的崇禎皇帝是個昏君嗎?

    崇禎皇帝下加征三餉,一方麵刻剝百姓,致天下民亂四起;一方麵又薄涼寡恩,殘害官僚,致君臣離心離德。

    對官僚,崇禎皇帝無疑是個“獨夫”,對百姓,崇禎無疑是個“民賊”,合獨夫民賊為一者,天下必亡?

    當真如此嗎?

    原來的朱由檢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來理解大明朝的滅亡,覺得自己隻要幹得好,大明朝就可以順吉永昌。

    哪怕是做的不是很好,也可以保大明江山社稷的周全。

    直到他今天看到了這些死難的軍卒,他們直到最後一刻,都在砥礪戰鬥,有很多的屍首分離,但是緊握著武器的手,仵作們怎麽掰都掰不開,隻能把這些武器,跟他們的主人放在一起安眠。

    可以想象,盧象升的天雄軍在巨鹿賈莊被建奴八旗圍困,戰至力竭的那一刻,也是如此驍勇。

    可以想象,孫傳庭的秦軍,在潼關出關作戰,被李闖王的百萬大軍層層圍剿,最後死難,也是如此堅韌。

    可以想象,鬆錦大戰中,十幾萬大明精銳,在鬆山城被圍困至死的時候,同樣也是戰到了最後一兵一卒,戰鬥了最後時刻。

    否則,黃台吉也不會在鬆錦之戰後,撒手人寰,戰場肯定異常的激烈,連黃台吉這個已經登基稱帝的皇帝,都帶病,親上前線,因為不救下錦州,建奴就真的完了。

    直到這個時候,朱由檢才徹底明白,並不是大明的皇帝,出現了巨大的問題。

    朱由檢登基以後,很認真的想要記住每個朝臣的麵孔,他們的名字,他們的官職,他們需要負責的事物,但是京師約有一千餘京官,偶爾朱由檢和朝臣奏對,還要問王承恩這個人是什麽官員。

    這是最基本的工作,隨後通過各種奏疏,利益往來,根據臣子們的背景,確認對方所代表的的利益,最終確定他的立場。

    還在各種講經中,了解大明帝國的運作,起運轉承的規律,各種政策,有朝廷推向全國的政令,都是誰參與,誰製定,誰草擬,誰審查,誰執行,誰監督。

    這些都是朱由檢登基以來,他一直在做的事,也是一個皇帝的本職工作。

    而現在的朱由檢,也在逐漸的涉及到軍政、財政、吏政的問題。

    軍隊如何征調,駐紮何處,指揮者、將領是否忠心,軍卒們士氣是否旺盛,軍紀是否嚴明。

    大明帝國的稅收大明稅收的由來,收支如何?如何開源節流。

    人才選拔的規則,考成法的種種細則,明年的春闈應考人員的擴大,題目的製定,考成法吏治的反腐核心等等。

    當朱由檢一步一步的學習如何做一個明君的時候,才逐漸對自然經濟、國朝製度、階層分化、土地兼並、財政危急、農民起義之間的邏輯聯係理清楚之後,他終於在這些軍卒死難的這一刻。

    理解了什麽叫做:幾百年、幾萬萬人丁的運動累積的蓬勃的力量,理解了什麽叫做曆史的浪潮,理解了什麽叫做不可阻擋的力量。

    大明亡的不冤,韃清亡的也不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