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卡拉格山口之戰(下)

字數:4996   加入書籤

A+A-




    意大利傘兵空降山口背後,這對於法軍而言無疑是一個相當震驚的消息。
    因為這將意味,卡拉格山口這個非常重要的關隘,將陷入背腹受敵的局麵。而如果丟掉該山口,那麽意軍將源源不斷的通過這裏進入薩伏伊地區。
    這對於法軍而言,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所以就在得到消息的當天,駐紮在莫達納的法軍39師一個團就急匆匆趕了過來。
    想要把從天而降的意大利傘兵給驅趕走。
    此時作為重要地點瓦斯科坡地,已經被意軍傘兵占據了。英勇的傘兵憑借這塊坡地,與到來的法軍進行著周旋。
    “嘭、嘭、嘭……”
    攜帶了火炮而來的法軍步兵團,推著引以為傲75毫米速射炮,向著固守在瓦斯科坡地的意大利傘兵發起了炮擊。
    不過炮擊的距離很微妙,其距離陣地有三公裏。這打不了法軍殺傷力最大的榴散彈,因為駐守在瓦斯科坡地的傘兵,也有自己的火炮,那就是81毫米迫擊炮。
    雖然這款炮根本沒辦法與75小姐相比,但是至少能防止法軍炮兵的抵近射擊。
    沒錯,法軍的75毫米速射炮絕技就是抵近射擊,在距離敵人一公裏的地方,利用超高的射速將敵人撕碎。
    雖然這些膽小鬼不敢與英勇的法軍戰士肉搏,但是這並不意味法軍拿其沒有辦法,大炮的運用早在拿破侖時代,法軍上下就玩明白了。
    當然現在75毫米火炮最大的作用,是清除固守陣地傘兵手中威懾力最大的機槍。
    沒錯,對於目前崇尚刺刀衝鋒的法軍來說,機槍的威力早就領教過了。而對於法軍來說,想要解決作為火力支撐點的機槍也有辦法,那就是憑借火炮的優勢對其進行點名。
    這一招對於以馬克沁為首的重機槍,還是很有效果。畢竟一挺馬克沁重機槍近百斤重,其發射的彈雨,足以讓最勇猛的士兵感到畏懼。
    所以法軍的火炮需要優先清除掉那些阻擋士兵衝鋒的機槍,其次才是其他目標。
    所以這就解釋了為什麽,法軍火炮會優先對著機槍這種火力點開火。
    當然,75小姐從實質上來說是一款加農炮,其也有加農炮的特點,彈道筆直射程遠就是其優點,這也注定了其對於戰壕的攻擊能力很差。
    所以一通火炮襲擊之後,陣地上的機槍也沒怎麽少。
    “讓一營發起進攻。”
    眼見火炮洗地沒啥用,帶隊的米勒皮中校隻能讓步兵發起進攻。至於為什麽隻放一個營進攻,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戰場寬度不夠,隻能放一個營,多了就是浪費。
    隨著他的命令,黑壓壓的法軍士兵邁著步子,傾斜著身體一路小跑著陣地衝了過來。
    “開火。”
    駐守陣地的傘兵們,在軍官的命令下,趴在陣地上向著進攻的法軍士兵進行著射擊。
    “呯……”
    小口徑的8卡爾卡諾騎槍,發出清脆的槍聲,這款卡爾卡諾騎槍雖然比起步槍要短一些,但是其精準度並沒有降低多少,再加小口徑的彈道較為筆直,雖然在殺傷力上偏弱,但是依然是一款很不錯的槍。
    在加上傘兵都是各部隊抽調精銳士兵訓練而成其槍法普遍都不錯。,更別說一路上還有雷維裏輕機槍、馬克沁重機槍的射擊。
    這也導致進攻的法軍官兵,在衝鋒過程中傷亡很大。在衝鋒到兩百米時,進攻的法軍一個營已經傷亡過半。
    遭受如此巨大的傷亡,進攻的法軍士兵們吃不消了,他們無視軍官嗬斥,直接向後麵退去。
    其實帶隊的軍官也好不到哪裏去,甚至可以說在傘兵們精準的槍法下,軍官的傷亡比士兵更高,所以在裝模裝樣嗬斥幾句之後,軍官也跟著退了下去。
    看著退回來的士兵,米勒皮中校臉色陰沉。
    “命令二營進攻,三營準備,在二營退下來的時候立刻進攻,一營做好接替二營進攻的準備。”
    米勒皮中校這話,讓一旁的副團長趕到驚訝。
    “米勒皮團長,這樣做很容易引起士兵的反彈。”
    作為一個知兵的人,米勒皮中校怎麽會不知道這樣讓士兵輪番不停的進攻會讓其不滿,但是現在他必須這樣做。
    “我知道這位引的士兵們不滿,但是我們沒有時間浪費。意大利人花了這麽大力氣阻斷卡拉格山口與我們的聯係,就是為了拿下該山口。如果我們今天不能打通與卡拉格山口的聯係,那麽意大利人肯定會越過山口,到時候我們會被上級怪罪的。”
    雖然米勒皮中校沒有細說,但是副團長知道其話中的意思。他們要是今天不努力,那麽救援不力坐視友軍被圍殲的罪名,有很大可能落在兩人頭上。
    為了阻攔敵人攻破山口,也為了他們的軍銜,所以必須努力一把,哪怕是輸了,他們也可以理直氣壯的說他們已經盡力了。
    米勒皮中校等人可以用盡力了,但是對於卡拉格山口守軍指揮官貝爾薩上校來說,盡力了可不能形容他所部現在的處境,必須要用絕望來形容。
    沒錯,對於卡拉格山口的守軍來說,今天真的是一個讓人絕望的日子。在正麵一個師的部隊,正在輪番向他們發起進攻。綿延不絕的攻勢,讓防守山口的法軍壓力頗大。
    不過正麵可以用壓力來形容,那麽來自背後的攻擊就要用絕望來形容。
    千餘名意大利軍人不知道怎麽繞過了山口,出現在了他們背後。麵對突如其來的敵人,守軍錯不及防的情況下,被其奪取背後好多個工事。
    而除了前後都出現的敵人之外,今天在山口上空隨時都有好幾艘飛艇不斷在頭頂盤旋。其落下的炸彈以及彈雨,讓防守的法軍官兵膽戰心驚,沒有人能無視頭頂的威脅,專心致誌的應對來犯之敵。
    這種地空一體的作戰方式,讓卡拉格山口的法國守軍根本不知道該怎麽辦。背腹受敵就算了,這還有頭頂的機槍以及炸彈,你讓防守的官兵怎麽受得了。
    麵對這種局麵,別說普通官兵了,就連陣地指揮官貝爾薩上校同樣也是手足無措,他隻能一邊命令士兵拚命抵抗,一邊向外發出救援電報。
    不過對外的求救電報,並沒有帶來好的消息。首先是距離最近的莫達納,駐紮在該地的守軍已經向他們趕來,不過他們已經被意軍阻攔在瓦斯科坡地,根本沒辦法靠近。
    至於駐紮在格勒諾貝爾的第39步兵師,則要求他們堅持兩天。
    就目前意軍這種搏命的架勢,別說兩天,能在四麵圍攻中堅持一天,都是陣地官兵搏命來的。
    畢竟守軍官兵不是蘭博,能在敵人槍林彈雨中麵不改色的穩定命中敵人。在前後有敵人,兩邊是難以翻越的高山,頭頂還有飛艇攻擊的情況下,讓每個人都是沉著冷靜的應對,這太難為人了。
    在這種麵對絕境的情況下,官兵們惶恐不安才是正常的。
    所以最終在下午四點的時候,守軍官兵終於受不了,在這些官兵的逼迫下,陣地指揮官貝爾薩上校在意方保證遵守日內瓦公約之後,帶著一千多名法軍官兵向其投降了。
    沒錯,現在這些法國守軍隻有一千多人,要知道在昨天他們還有三千人。在這不到一天的時間內,其損失就過半了。
    不過如果山口的法軍知道為了他們,意大利軍方的準備,那麽他們就應該自傲了。
    為了突襲拿下該山口,意大利軍方準備數萬人的部隊,以及數千噸彈藥。除此之外,最精銳的傘兵部隊來了大半,飛艇八十多艘。
    除了準備之外,為了奪下該山口,意軍的損失也不少。光是陣亡就有1537人,受傷2976人,失蹤49人。
    從傷亡對比就可以看出,哪怕是意軍占據足夠的優勢,但是對山口的攻堅戰也比守軍損失要大得多。
    這也充分說明,在這種險要之地,不想些新的辦法,光靠人力消耗根本就沒用。
    而得到守軍投降的消息之後,負責指揮進攻的第9軍軍長帕斯卡中將,立刻將這個好消息向集團軍司令官菲利貝托親王匯報。
    當然除了匯報消息之外,帕斯卡中將隨即命令原本準備接替進攻的第21師,立刻越過山口向莫達納進發。他想在敵人沒反應過來之前,搶先為意軍占據薩伏伊地區的第一個據點。
    而他的命令其實很及時,當第21師越過卡拉格山口,向莫達納進發的時候,其先是一舉擊潰正在向瓦斯科坡地進攻的法軍大半個團。
    緊接著,該師組織一支精銳部隊,連夜向莫達納趕去。在第二天拂曉時分終於趕到了莫達納,隨後更是一舉將在該鎮殘餘的法軍一舉消滅。
    在該部占據莫達納之後,法軍39師的先頭部隊出現在莫達納郊外。
    對於莫達納飄揚著意大利的旗幟,39師在試探性的進攻了一次之後,就立刻向後退卻。
    很明顯39師的這位指揮官很謹慎,並沒有想要趁著意軍立足未穩的時刻,奪回莫達納的打算。
    當然不管怎麽樣,意軍的觸手伸向薩伏伊地區,卻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