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論忽悠還得看咱
字數:4061 加入書籤
王不餓萬萬沒有想到,陳鐵山的思想覺悟竟然已經進步到這種程度了。
簡直都會舉一反三,還會總結講話精神了都。
再看其他人,經過陳鐵山的講述,一個個瞬間露出恍悟的表情。
“公子大義,吾等羞愧不已……”
“公子,吾等這便回去狠狠的操練士兵。”
“對,哪怕他們在暗處罵吾等,吾等也要狠狠的操練他們,為建設新國家狠狠的貢獻一把力量!”
人心都是肉長的。
這些人雖然此刻身居高位,但當下的地位無法掩飾他們出身貧寒這一現狀。
大多數人在半年以前,還隻是一位普通的士兵。
在這短短的半年內,通過戰功的積累,慢慢的走上高位。
他們知道,自己隻不過是占了先入為主優勢,就他們目前這點能耐和戰功,放在秦軍,亦或者放在現在的起義軍中,是絕對走不到現在這個位置的。
看到大家瞬間被激起的士氣,按理說王不餓應該高興才是。
但是現在,他卻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
自己絞盡腦汁的講了半天,大家一知半解。
陳鐵山把自己的話總結了一下,然後用簡短的內容表達了出來,最後,大家全都明白了。
對於王不餓來說,這簡直就是大型翻車現場啊。
不過很快,王不餓便找到了翻車的原因。
自己想講的高大上一點,深入一點,前提是手下將領要有足夠的文化底蘊來支撐。
否則的話,他們隻不過是坐在五百主,千人位置上的普通士兵。
所以,花裏胡哨的講了那麽多,還不如直接告訴他們該咋來比較實在。
“不是享福,若誰是抱著享福的態度來的,那麽現在就可以離開了。”王不餓板著臉教訓道。
“站得越高,肩膀上的責任變越大,隻有付出的多了,收獲才會更多,這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也不可能會有,倘若都是抱著推翻暴秦之後便開始享福這個想法,那我們幹這個事業是為了什麽?”
王不餓的訓斥讓陳鐵山心中猛一咯噔,暗道壞事。
本以為能夠理解王不餓的想法的,結果最後還是錯了一步,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步。
而本來已經被激起士氣的軍官們,此刻再一次陷入了迷茫。
推翻暴秦不就是為了我們自己上位呢嗎?
當官了不享受還能幹啥?
話說當官的不是天天吃香的喝辣的,住著大宅子,摟著大美人呢嗎?
看到大家都迷茫了,王不餓心裏麵這才算是好受了一些,總算是扳回一城,差點陰溝裏翻了車。
“我們的使命是推翻暴秦,我們的初心是代表諸夏向這不公的天下表示抗議,用自己的生命去與強大的敵人進行抗爭,奪回本該屬於我們諸夏的尊嚴,讓每一個諸夏子民,都能幸福,快樂,無憂無慮的活著。所以,本公子希望爾等可以牢記使命,不忘初心!”
“諾,吾等必定牢記使命,不忘初心……”不少人這一刻似乎都感覺到了自己的靈魂似乎得到了洗禮一般,整個人瞬間念頭通達了都。
看著下方的反應,王不餓很是滿意。
不錯!不錯!
忽悠了新人,加強了老人的思想建設。
唯一不靠譜的是陳鐵山,王不餓總有種感覺,這個貨現在是可以去當政委的。
他的思想覺悟,應該是全軍僅次於自己的人了。
不過,在古代搞政委這一套,王不餓還是覺的想想得了,根本不現實。
“嗯,回去之後,一定要把今日的會議精神傳達給每一位士兵,要讓每一個人都能清楚的知道,我們現在在做的是什麽事情,別整天出去一說就是造反造反的……”王不餓巴拉巴拉的講了一大通,算作是對會議最後的總結。
最後留下了灌嬰,陳鐵山,以及宋軼三個人。
灌嬰就不用說了,絕對是王不餓現在最值得期待的人。
陳鐵山作為自己的小迷弟,能力每天也都在進步。
宋軼這個人雖然能力有限,但就屬他的命最好,灌嬰是在他的提拔下起來的。
民間有母憑子貴,軍中同樣有將憑兵貴。
所以,哪怕王不餓沒打算立刻提拔宋軼,但是在職務的安排上,也要稍稍的多偏向一些宋軼。
若不然的話,以後大家手底下有牛逼人物都偷偷的藏起來了。
“目前滎陽共有兵力十二萬餘人,宋軼,接下來滎陽這邊就交給你了,本公子給你留下五萬兵馬!”王不餓看著宋軼說道。
這個提議的確有些冒失,灌嬰這種腦子比較靈活的顯然更適合幹這種活。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去外麵折騰的,才更需要腦子。
兩者權衡利弊,王不餓還是選擇了讓宋軼留守,至少滎陽是有城牆作為保護的。
而正常情況下,城牆上安排一萬五千人左右就差不多能夠無差別防守了。
所以五萬人可以讓城牆上的守軍三班倒以外,還能提供五千預備兵。
“滎陽這邊你繼續招募士兵,前期若非必要,就一直讓他們訓練,就算是上戰場,也要悠著點,最好一個新兵身邊有兩位老兵帶著,上去的時間不要超過一天。”王不餓接著說道。
“公子,這是為何?”灌嬰有些不太理解,這不符合當下的環境。
“這種仗雖然很磨練人,一場下來新兵就成老兵了,但新兵的傷亡也出錯率也是最高的,滎陽必須萬無一失,所以,減少新兵數量,又讓新兵可以得到鍛煉,唯有這種方法。”王不餓說道。
“公子所言有道理,雖然一場戰鬥可能效果不會太如意,但是下一次戰鬥的時候,他們便算是半個老兵了,適應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灌嬰猛的點點頭。
當兵打仗,除了本身武藝以外,最最最重要的便是心態,沒有經過惡戰的士兵,是不會徹底發生蛻變的。
但惡戰並非天天有,前麵適當的經曆一些戰爭,也同樣有益於他們的成長。
灌嬰不止嘴上這麽說,心裏麵也是這麽想的,他打算觀察一下,若是可行的話,以後自己也這麽帶兵。
“灌嬰,你領兵三萬,直取函穀關!本公子親率三萬兵馬在外遊走,伺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