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何去何從(二)
字數:5980 加入書籤
何去何從。
這便是劉備死後,新野集團的文武們麵臨的最大的問題。
這不是打遊戲,劉備戰死,關羽就可以繼位了,集團內的文武頂多掉一點忠心度,然後照常運轉。
這不是。
便是趙雲也是疑慮,關羽能否扛起大旗。陳到則是一心要為劉備複仇,比喻一下就是張良之流。
張家五世相韓,張良為報強秦滅韓之仇,刺始皇帝於博浪沙。
每一個人的性格不一樣,目的也不一樣。劉備能統籌眾人,使得眾人忠心耿耿,但是關羽卻是不行。
無獨有偶,甘寧也在想這個問題。
隆冬大雪,使得天地間白茫茫的一片。新野城門樓屋頂瓦片上,也鋪滿了厚厚的積雪。甘寧身披甲胄,手按劍柄,率領一批親兵巡視城牆。不久後,甘寧回到了城門樓內,抖了抖身上的積雪,又讓親兵幫忙除掉了甲胄,大氅。
城門樓內,審更置了溫酒,以待甘寧。見甘寧回來,審更連忙從酒桶中勺起了一碗酒,遞給了甘寧。
“哥哥。”
甘寧接過酒碗,一飲而盡。然後來到了主位上坐下,審更也是坐了回去。兄弟二人坐好之後,卻是無言。
甘寧受了關平的影響,率領所部數百人投奔了劉備,受封為校尉,統帥一營四千兵丁。
隨行的兄弟審更,便成了營司馬,仍舊做甘寧的副手。
劉備十分禮賢下士,使得甘寧猶如如沐春風。劉備更待甘寧不俗,越過許多人,提拔甘寧為領兵大將,領兵四千人。
為新野的五位步軍大將之一。
甘寧非常感激劉備,願意為劉表效死力。博望坡一戰,甘寧也是盡力拚殺,能留下夏侯惇許多兵馬,甘寧也是出了大力的。
博望坡之戰結束,劉備率領大軍追擊夏侯惇,於禁。甘寧更是摩拳擦掌,打算更進一步建功立業,追隨劉備攻破宛城。
想不到卻折戟沉沙,將校沒死一個,主公卻是傷病而死。
如今劉備戰死,關羽繼位。甘寧跟關羽不是太熟,頂多是在宴席上一起吃過酒。但是甘寧卻知道,關羽此人不好惹。
難以親近。
將軍會好很多,文官則是避之如虎。
作為一個將軍,一員武將,與文官搞不好關係,也會有問題。更別說是身為一方諸侯,一個勢力的主人了。
甘寧對於關羽能不能坐穩左將軍的位置,十分懷疑。
說起此事,甘寧真的十分無奈。他先給劉焉父子打工,又投奔劉表,再之後是黃祖,最近才投奔了劉備。
人都說呂布乃三姓家奴,他甘寧換了不知道多少姓了。
難道是跟誰都不成?或者說是跟誰誰死?我甘寧難道什麽黴運纏身不成?
“哥哥,漢壽侯雄壯,為世虎臣,但以我看之,卻不是人主啊。我看應該早尋出路。”審更見甘寧將酒喝完,便又給添了一碗。
甘寧卻擺了擺手,示意不要了。
這酒是烈,甘寧雖然也喝習慣了,但這連續兩碗酒,卻也是扛不住。
甘寧點了點頭,表示讚同。但卻也歎息道:“我也知道,但是我受主公厚恩,主公臨死前將印信交給漢壽侯,而現在主公屍骨未寒,我卻是不能離漢壽侯而去啊。再等等觀望觀望吧。”
“哥哥情深義重。”審更點了點頭,心想,不愧是我家哥哥。
又沉默了一下,審更放下酒碗,起來打開城門樓的大門探出頭,對守衛的親兵說道:“不管誰來了,都先擋著。”
“諾。”兩個親兵應諾一聲。如此之後,審更有關上門,來到了甘寧身邊,低聲問道:“若漢壽侯實在是不堪,那哥哥打算去投誰?”
“若是漢壽侯實在是不堪,那就隻能沿著老路,去投奔江東吳侯了。”說到這裏,甘寧又歎道:“可是就算是要投奔吳侯,恐怕這四千人馬,也帶不走啊。”
劉備購買僮客,奴婢充作庶民,都是一家家的買。劉備命令將軍們擴軍,都是在新野征兵。
這些兵馬,家眷都在新野。
甘寧雖然撫恤很厚,對待士卒很好,但時間太短,如果離開新野的話,恐怕也帶不走多少人。
這也是甘寧不想離開新野的原因之一吧。畢竟甘寧在新野劉備麾下,才是人生第一次做了大將,領兵四千人啊。
之前從未有過。
“哎。”審更也跟著歎息了一聲,兄弟二人都是悶悶,鬱鬱。這情況大好,正是摩拳擦掌的時候,主公卻是病亡了。
真是無可奈何,無可奈何啊。
另一處城門樓前,城門樓上掛著“劉”字帥旗,帥旗猶如往常一般威風凜凜,但是主人卻已經不在了,隻是被將軍固執的繼續掛著而已。
帥旗旁邊是一麵“魏”字旌旗,旌旗下方,士卒或是站崗,或是巡邏,有條不紊。
多虧了將軍們都是能幹的,關羽也是有雄名,所以能夠約束士卒,不至於軍隊立刻嘩變。
大雪紛飛,城門樓前,魏延光著膀子拿著一把斧頭,正在劈柴。
馬步紮好,腰部用力,斧頭從高處落下,將一個圓滾滾的木頭砍成兩半,待兩半落地後,魏延又取出其中一半,繼續劈。
直到將一顆圓木,劈成八份。
魏延已經劈了一個時辰的柴,木柴堆積猶如小山一般高了。
四周的親兵,士卒竇是很擔心的看著魏延,誰都知道魏延心情不好,但沒有人敢勸,因為他們都知道魏延之所以心情不好的原因。
目前的情況下,若是勸的不好,恐怕是要遭殃的。
雖然將軍平常對他們很好,沒事不會教訓我們,但是現在不平常啊,要是將軍腦袋抽風了,用鞭子抽我們該怎麽辦?
先不說士卒們都是膽戰心驚,魏延本人卻是十分平靜。魏延平靜的拿起大斧頭劈柴,又劈了大約一刻鍾的時間。
魏延才結束了劈柴之旅,將斧頭放在地上,然後說道:“備馬。”
“諾。”士卒們先是驚訝,隨即一位親兵應諾一聲,匆忙下去了。魏延則是轉身進去了城門樓穿上了衣裳,這才走下了城牆,翻身上馬,來到了漢壽亭侯府。關羽聞得魏延來了,親自將魏延迎入了侯府,二人來到了書房坐下。
魏延與關羽的關係並不尋常,以前魏延叫關羽兄長,關羽叫魏延大弟。
“主公!”此刻,魏延落座之後,便對關羽拱手,叫了一聲主公。
關羽吃了一驚,搖頭道:“文長。”
“主公不必推遲。既然老主公臨終之前將印信交給了主公,那您便是主公了。”魏延一臉認真道。
關羽少見的欲言又止,最終卻是歎息了一聲。
魏延與關羽的關係並不簡單。
魏延是第一個來叫關羽做主公的人。但這不代表魏延不忠心,相反魏延很忠心,此刻劉備的帥旗,他都還掛著。
他打算回去後將帥旗取下,好生保存,留作紀念。
但魏延是進取之人,進取之將,他不會如陳到一般,沉浸在劉備病死這件事情中無法自拔。
魏延想了幾天,劈了許許多多的柴,終於想通了這一點,打算向前看。
“主公。您既然拒絕了劉表,拒絕了曹操,那便隻剩下一條路可走,自立。老主公曾經說過,北取宛城,可張形勢。在曹操討伐袁氏兄弟的時候,可以趁機偷襲許都,牽製曹操的力量,保存袁氏兄弟。我覺得您應該堅持這個方略,依靠糜氏酒集結糧草,物資,訓練精兵,收集戰馬。明年繼續討伐宛城。”
魏延說道。
魏延是進取之將,既然已經放下過往,全心投入到關羽麾下,那自然要為關羽謀劃。
他政治上不是巨人,沒辦法為關羽提供一個可用前景遠大的戰略藍圖,但是從軍事角度來看,他覺得可取宛城。
依靠之前博望坡一戰,夏侯惇二萬精兵損失過萬,元氣大傷。反而新野軍沒有多大的損失,而且趁機讓新兵上了戰場,來日隻會更加精銳。
此消彼長。
新野的力量,已經比夏侯惇要強了一些。
當然魏延也知道夏侯惇那人雖然不太會打仗,但是守城卻是非常可靠,於禁,李典更不是等閑之輩。
要想戰勝這幫人,奪取宛城十分困難。
但既然深絕曹操,劉表,那就隻能單幹這一條路了。奪取宛城至關重要,就算再艱難,也得謀劃籌劃。
雖然夏侯惇很穩,於禁,李典很行,但是真上了戰場,魏延也是不虛。
正如孫子兵法所說,敵則分之。
夏侯惇養精蓄銳之後,仍有二萬精兵鎮守宛城,強攻絕對是打不下的,但可以引誘其出城,或是別的計謀。
魏延會絞盡腦汁想辦法。
總而言之,魏延的想法是過去的就隻能過去,現在他魏延坐在關羽這條船上,便要想辦法讓關羽自立,並且建功立業。
關羽雖然對魏延的主公稱呼十分別扭,也十分傷感,因為以前都是他聽別人叫大哥主公的。
但是對於魏延的提議,關羽卻是十分讚同的。
宛城必須要打下來。先不說宛城的重要性,便是宛城曹軍諸將,關羽也想一一殺掉,因為便是這幫人害死了他大哥。
“我會督促文官,加急收攏糧食,物資,更進一步征召兵馬,短時間內要將兵馬擴充至三四萬,哪怕窮兵黷武,也要打下宛城。”
關羽冷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