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feel倍爽

字數:5715   加入書籤

A+A-


    事實證明,當利益足夠多時,是可以蒙蔽人的雙眼的,當誘惑足夠多的時候,是可以吞噬人的理智的。

    

    西夏的那些“鄉賢士紳”們的貪婪程度並不比大宋的那些“賢士紳”低到哪兒去,如果單純的就智商來說,這些人還遠遠不及大宋的那些鄉賢士紳。

    

    僅僅是通過《大宋皇家報》所謂的“官麵消息”,就讓西夏的鄉賢士紳們集體陷入了狂歡,大批的鄉賢士紳”開始打出“扶夏抗宋”的旗號。

    

    為了在“勝利即將到來”的最後關頭給自己撈到足夠的好處,這些鄉賢士紳們不僅給李乾順的軍隊送錢送糧,還把家中的子侄都送到軍中效力,以圖在“趕跑了大宋侵略者”之後可以論功行賞。

    

    還有些聰明人則是選擇兩頭下注——

    

    錢和糧食都藏起來一些,剩下的再給李乾順的軍隊送過去,家中的心腹子弟也分成了兩批,一批留在家中,另一批則是送到李乾順的軍中。

    

    留下來的錢財和糧食還有家中的心腹子弟,是為將來“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做準備,許多人還夢想著能搏一個從龍滅國的功勞。

    

    甚至還有人選擇了三頭下注,也就是在趙桓和李乾順兩方之外,還額外派出一派家族中的子弟前往李良輔的軍中效力。

    

    ……

    

    盡管特製版的《大宋皇家報》隻在西夏境內流傳,但是也正因為隻在西夏境內流傳,所以傳播的速度很快,遠比正版的《大宋皇家報》在大宋的傳播速度要快得多。

    

    李乾順自然也拿到了特製版的《大宋皇家報》,然而隻是跟手中唯一的那一份正版的《大宋皇家報》稍微一做對比,李乾順就發現了不對勁。

    

    與其說這是什麽特製版的《大宋皇家報》,還不如幹脆說這玩意是替西夏吹捧的戰爭檄文,其中某些對於西夏的誇讚和吹捧,就連李乾順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那不是吹牛,那根本就是在吹大象好嗎!

    

    “那狗皇帝想幹什麽?”

    

    李乾順隨手將特製版的《大宋皇家報》扔給斡道衝,疑道:“他這是在幫朕?”

    

    “按說不應該啊。現在我大夏境內流傳的盡是這什麽《大宋皇家報》,可是上麵寫的東西跟事實根本就是兩回事兒。”

    

    斡道衝拿著《大宋皇家報》翻來覆去的看了半晌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同樣疑道:“百姓要是信了這什麽《大宋皇家報》,怕不是會踴躍從軍?”

    

    “已經有人踴躍從軍了。現在民間群情洶湧,捐錢捐錢以助戰者也不在少數,幾乎整個大夏的所有鄉賢士紳們都在捐錢捐糧,還有許多人派遣自家子侄從軍,那狗皇帝卻是要搬起石頭……不對!”

    

    李乾順的額頭上忽然就冒出了牛毛細汗。

    

    在斡道衝一臉懵逼的目光中,李乾順忽的站起身來,一邊轉著圈子一邊道:“那狗皇帝沒這麽好心!他這不是在幫朕,也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他這是想要我大夏亡國滅種!”

    

    越說下去,李乾順就越發的肯定了自己心中所想:“沒錯!就是徹底的亡國,滅種!他這是在慫恿著朕的百姓都踴躍從軍,最好是所有的百姓都從軍,好方便他將來好一網打盡!”

    

    斡道衝目瞪口呆的瞧著李乾順,想要反駁李乾順的說法,卻根本找不出哪怕一丁點兒可以反駁的地方。

    

    身為西夏的尚書令,斡道衝自然也在李乾順這裏看過真正的《大宋皇家報》,也知道裏麵有多麽殺氣騰騰,又是如何的叫囂著要滅亡西夏,跟現在拿在手裏的這份《大宋皇家報》完全就是兩回事兒——

    

    如果說前者是一份要滅亡西夏的戰爭檄文,那後者幹脆就是大宋替西夏寫了一份“抗宋檄文”!

    

    斡道衝剛剛還在疑惑,想不通這兩份《大宋皇家報》裏麵的內容為何會如此背道而馳,甚至一度懷疑派去出使汴京的使者是不是已經收買了整個大宋的朝堂。

    

    可是如今把兩份《大宋皇家報》放在一起,再結合著李乾順的分析看來,斡道衝才發現,一切都是自己想的太簡單太美好了!

    

    “他怎麽敢?”

    

    驚出一身冷汗後,斡道衝有些失神的喃喃道:“他怎麽敢?這是數百上千萬的百姓,不是說踩死就踩死的幾隻螞蟻啊,這是活生生的人!”

    

    “是啊,他怎麽就敢?”

    

    轉夠了圈子,或者是已經沒有力氣再接著轉圈子,李乾順一屁股癱坐在椅子上,說道:“武安君坑降卒四十萬就已經遺臭萬年了,他這是打算徹底滅絕我大夏幾百上千萬的百姓,他就不怕史書上記他一筆麽!”

    

    “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誰贏了,誰就有資格寫史書。”

    

    斡道衝搖了搖頭,說道:“如今局麵已經成了這般模樣,陛下還是應該早做打算才是。”

    

    “打算?什麽打算?又打算什麽?”

    

    李乾順勉強笑了笑,隻是笑的比哭還難看:“如果朕早早西狩,倒也不會落得這般境地,如今……如今卻又該如何是好?”

    

    ……

    

    趙桓自然不關心史書上會怎麽記載自己。

    

    史書上怎麽記,那是史書的事兒,自己這個皇帝要怎麽幹,那是自己的事兒。吃飯還可能噎死人呢,那是不是就不能吃飯了?怕這怕那的,最終就是什麽都怕,也什麽都幹不成。

    

    相比之下,趙桓更關心西夏到底有多少沙雕們在給李乾順和李良輔送錢送糧。

    

    給李乾順和李良輔當孝子賢孫的沙雕越多,將來要抄的家也就越多,這也就意味著內帑的錢財會更多,同時還能加快長城的修建速度。

    

    趙桓甚至不擔心會有幾個聰明人在兩邊下注或者三邊下注——

    

    旗子顏色不對,字體不對,旗杆長度不對,用的線不對,插的角度不對……趙桓可以想出來一百種方法把這些聰明人也都抄家,而這些人卻隻能無可奈何的忍著。

    

    像這麽一舉多得的好事兒,那感覺,那feel,簡直比作者抄了書評還要讓讀者花錢訂閱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