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好眼光
字數:6285 加入書籤
強烈推薦:
“姑娘,真是好眼光,不要說這是普通的料子,雖說不是進貢的東西,可是,這些的料子,可都是有著蒙古哈達的美稱。”店裏的女老板笑著走了過來,連連誇獎。
“你倒是說說看,這薄薄的綢子倒是有什麽奇特之處?”她笑著問道,想要打趣這個女老板,生平,她最厭惡的就是店家昧著良心說自己的東西好,想要出售自己的東西,那固然是好,可是,那股子吹噓的勁,竟是讓她好生厭惡。
“這倒不是我吹噓,想來,我曾今也是那管家的小姐,這不,為了那個死鬼,從家裏逃了出來,開了這樣的綢緞子,作了這麽久的綢緞生意,我是不會騙你的,不然我就不會在這京城裏開子了。”老板娘看似是在哭窮,可是,明眼的人都看得出來,這個老板娘是在炫耀自己的生意。
“老板娘的生意好生然人羨慕,不過,你還是說說我手裏的這快布料吧,我不太懂,嗬嗬。”她笑著說道,心裏,卻是對這個老板娘的所問非所答產生了不良的情緒,可是,覺得手上的布料實在是好,於是,硬著頭皮說道。
“要說不是我吹噓,姑娘手裏的布料確實是好,雖說這料子薄吧,但是並不就是說擋不住風,不然我也不會在冬天買這個啊,這個料子是用北方的綿羊肚子上的絨毛研碎了,做成線,然後細細的織上去的,別看薄,但是你看看這個密度,絕對是好貨。”老板娘笑著介紹著自己的東西,好生得意。
“是麽,不過誰又知道你說的是真是假。”她很是輕蔑的說道,怎麽也感覺不出來這個老板娘會是大家的小姐,看那情形,完全的一副老江湖麽。
“姑娘你這可就說笑了。”顯然,老板娘很不高興,看著她,端詳了好久,然後淡淡的說道,“想來姑娘是不了解情況吧,我謝大娘說過的話什麽時候假過,我生意可以不做,可是,不允許你誣蔑我的誠信。”
“得了,謝大娘,雪兒出來不知道狀況,還望你消消氣。”鍾離看到這樣的情形趕緊走上前來,笑著對老板娘說道,然後,走到她的跟前說道,“謝大娘一般是不說假話的,這家店麵講的就是誠信,雪兒,隻要是大娘說的,那必是真的了。”
“那是,我謝大娘好歹也是名門之後,打的就是一個招牌。”老板娘聽到鍾離這麽說道,趕忙補充道,生怕別人不了解情況似地。
“好,大娘,是我錯了。”她看了一眼老板娘,很是不情願的說道,心想,要不是轉完了整個大街都沒有找到這樣的料子,那裏會給這個老板娘台階下,想來,的確,來到這裏,還沒有甘心的認過錯呢。
“也罷,看在醉鄉樓頂牌小姐阿離的份上,我也就不計較了,省的別人說我謝大娘難說話,想來,我也是以善人的姿態讓大姐認識的,我就不和你計較了。”這個老板娘,給了一個台階下,反倒是有些的得寸進尺。
“我謝謝老板娘的不計較了。”她笑著說道,心裏早就恨得牙癢癢,心想,這個委屈她一定要找回來,不過,這方法麽,可不僅僅隻是這個口舌之快,而是另有其他。
“嗬嗬,算了。”老板娘轉過頭去,不再去看她,而是望著鍾離陪著笑臉說道,“阿裏小姐,您覺得這匹絲綢怎麽樣?”
“還是問雪兒,今日的東西,都是由雪兒全權負責的,有什麽問題問她就是了。”鍾離看了一眼她,轉過臉去淡淡的說道。
“雪兒姑娘。”老板娘臉上的表情突然間變得很嚴肅,她看的出來老板娘很是不高興,她想,老板娘是擔心她報複吧,“你看呢?”
“要了。”看了一眼老板娘,她淡淡的回答,此刻,若是報複,倒是顯得她有些的小肚雞腸了,至於她麽,還是有著別的辦法,於是,她走到店麵的後麵,看到裏麵成套的衣服,笑著問道,“老板娘,你這裏連帶著是做衣服的吧。”
“這是當然,綢緞莊真是因為估衣這一套本領獲利不少,你別看這間店的門房不是估衣的,但是,我們這家綢緞莊可是要比京城裏所有估衣訪厲害得多,想想,多少達官貴人穿的衣服都是出自我這裏。”老板娘很是高興地說道,滿臉的得意。
“那邊很好了,今個就在這裏估衣了,阿離姑娘,你可以要求丫鬟們把我們今天買到的衣料都帶進來,我們就在這裏估衣了。”她笑了,心想,這倒是很好,一舉兩得,兩全其美。
“香兒,把衣料都送進來。”鍾離疑惑的看著她,心裏可能不明白她的意思。
“不用麻煩阿離姑娘了,我的夥計們就可以幫忙。”老板娘笑著示意自己的夥計去幫忙,一麵笑著問道,“行了,你們回去吧,我們這裏的老夥計隻會按照阿離姑娘的尺寸製作衣服。”
“這倒不用,有老您了。”她笑著回答,心想,等會看你要怎麽後悔今天你的輕蔑。
“什麽,你的意思是?”老板娘看起來很是意外。
“是這樣,我們來這裏,有了自己的設計,也就是我我們將衣服設計好,你給我們一個好的裁縫就好了。”她回答。
“這怎麽成,我們這裏一直可都是”老板娘似乎很不樂意。
“不管這裏以前是什麽規矩,我們銀兩照付,隻要一個好點的裁縫記好了。”她淡淡的說,然後將一大塊銀子放到老板娘的手裏。
“也好也好。”看到銀子,老板娘趕緊笑著答應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這話還真是不錯,在這裏就很實用,“李師傅,你就幫著阿離和雪兒姑娘吧。”
“雪兒謝謝謝大娘了。”她看了一眼走過來的老師傅,說完,就跟著師父進了估衣間。
“不過,雪兒姑娘,你會做衣服麽?”看到她拿著尺子在哪裏丈量,老板娘似乎很吃驚,猶豫著,但是最終,還是問了出口。
“當然,不然我在這裏幹什麽。”她抬頭笑著說道,然後底下頭去,有認真的丈量著絲綢,似乎很專業。
“可是,你這是要做什麽衣服。”老老板娘還是很疑惑的問道,像是對她很感興趣。
“阿離,露肩裝你敢穿麽?”她沒有回答老板娘的話,而是,轉過臉去,望著坐在不遠處發呆的鍾離,問道。
“露肩裝?”鍾離頓了頓,然後回過神來說道,“你看著辦吧,什麽都無所謂,交給你,我就放心。”
“那好吧。”她又低下頭去,她知道,露肩裝,這個鍾離肯定不知道的,但是,既然全權交給了她來處理,她就不多說什麽了,隻是,她心裏卻是有地。
她想要做一件露肩的上衣,然後,底下的裙子用絲綢來做,再用這樣一件白色的絲綢做披肩,再配上自己想到的簡單頭飾,她想,鍾離這個樣子登場,必然會驚呆全場的。於是,她很熟練的將衣服做好,然後任著李師傅縫製,隻是,她要求衣料的出口都必須是用雙麵的刺繡繡上去。
“姑娘,這衣服露著袖子可不好啊。”老師傅在刺繡的時候,突然抬起頭問她。
“不礙事,你先縫製,這件衣服的特色就在這個露肩上,師父,麻煩你用繡花針在兩個袖子的肩頭刺上兩個梅花的骨幹,弄一個帶子。”她笑著說道,這樣一來,這件衣服宛如一件來自雪地裏的絲帶,柔軟輕盈。
“恩,好,不過我還是擔心出來的效果不太好。”老師傅用布拭擦著自己的眼睛,然後,繼續專心的往衣服上弄刺繡。
“雪兒姑娘是來自哪裏,想來這衣服的製作,還真是有些的奇特,想來,滿洲的人,穿的可都是旗袍,可這間衣服倒不像是漢服,說不上來是來自哪裏。”老板娘看著師傅認真的在縫製衣服,笑著問道。
“雪兒是漢人,但是這件衣服貴在創新,倒不是什麽漢服,當然了,也可以算是了。”她笑著說道。
“什麽叫算是漢服,也不算是,你這個姑娘說話,還真是顛三倒四啊。”老板娘說道,當然了,這個老板娘怎麽可能知道真相,想來這間衣服來自現代的靈感,當然算是漢服了,可是,在這大清朝,當然不能算了,因為當時還沒有這樣的衣服,還未從外國引進這項靈感呢。
“嗬嗬,那這就算是我的秘密了。”她淡淡一笑,不想去解釋,說了,她們也不會理解,那又是何必浪費口舌。
“好了,姑娘你看看是不是這樣子?怎麽我覺得這件衣服,看著有些奇特,和我們平常穿的衣服相差太大。”老師傅突然間發話,猶豫了一下,將衣服遞到她的手裏。
“不錯,真不錯,應該是這個樣子。”還不等她說話,老板娘就笑著說道,快速的將衣服拿在自己手裏,仔細的端詳,久久的不願意放下,想來,這個老板娘倒是個識貨的人,這件衣服,想是這大清國還不曾有吧。
“謝謝師傅了,這刺繡的功夫真是好,時的這間衣服一下子高貴了很多。”她接過衣服,看著上麵的刺繡,全是用銀白的線刺上去的雪梅,很是美麗,很有一番傲骨的含義,本想著衣服出來定會出眾,竟沒想到這個師傅的手藝,使得這間衣服清麗當中不失俗套,美麗但是卻並不單純。
“還是姑娘的創意好,我一個老頭子,不過就是會些手藝罷了。”老師傅罷了罷手,然後離開了估衣房。
“雪兒姑娘,這個銀兩我不要了,這衣服我重新做一件留在店裏,不知你是否同意?”老板娘掏出她剛剛送到老板娘手裏的一大塊銀兩,快速的放到她的手裏,滿是微笑的說道。
“不用了,老板娘,我們這間衣服追求的是獨特,所以,不好意思,請恕我不能同意。”她將銀兩返還到老板娘的手裏,閑著說道,心想,現在你求我的時間到了吧。
“雪兒姑娘,您看著”老板娘看著她,一臉的不甘心。
“不是我難說話,隻是,我真的是沒有一點的辦法。”她繼續推脫,想來,也不是不願意,而是,今晚的太妃宴,不如馬虎,可不能讓人知道了這件衣服的妙處,不然恐怕今晚可都是這樣的衣服了,畢竟,在八大胡同這樣的地方,流行起來,可要不了一天。
“這個,雪兒姑娘,算是謝大娘我有眼不識泰山,剛剛也並不是看不起你,我在這裏給你認錯了,你看這個”老板娘看著她,一臉的殷勤。
“這樣也好,不過要在一個月後才能夠將這件衣服擺出來,否則的話,我可是會告你侵權的,這件衣服現在可是我的專利。”說這句話的時候,她有些心虛,想來這件衣服還不知道是誰的專利呢,她不過是借來用用罷了,不過,山寨那麽多,即使是用了,想來也是不會有人找她的麻煩,更不要說是在古代了。
“這個,侵權,專利?”謝大娘看著她,眼睛睜得老大。
“沒什麽,就是說,給你也行,但是要在一個月之後。”她吐了吐舌頭,怎麽又說了現在的名詞了。
“那是必然了,姑娘放心吧,就一個月後。”看到她鬆了口,老板娘趕忙笑著說道。
“好了,那我們帶走了,這個銀子你拿著,這是衣服的錢,應該拿著的。”她笑著說道,“一碼事歸一碼事,要是以後我有了新設計,我會找你,當然,那是我可是要收取報酬的。”
“恩恩,也好也好,要是有了新設計,一定要拿過來啊。”謝大娘滿臉的殷勤,連站在一邊的鍾離都被忽視了,可見,這人要是看到利益了,那股子勁可是很難比擬的。
“當然,那我們告辭了。”說著她跟在了鍾離的身後,接過早已經被夥計打包好的衣服,匆匆告辭。
“常來啊。”她們已經走出了很久,老板娘還是站在店門口,大聲的說道,可見,那股子希冀是有多深。
隻不過,來到這裏看到最好的,不過隻是人與人之間的阿諛奉承,不管熟悉也好,陌生也罷,人和人缺少了一種叫做真誠的東西。
都說古人是早熟的,再此看來是不錯,十幾歲的心智,在大清國,需要承受的是多少人的虛情假意,想必,這樣的結果是二十多歲的人也難以忍受的,隻是,一種生活的環境促成一種生活的方式,在這裏她所需要做的就是承受,就是去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