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諸子百家小說家

字數:6621   加入書籤

A+A-


    “怎麽著?”
    被七副部長這麽一吊胃口,林凡還真有些好奇了。
    “他是家!”
    林凡:“(⊙o⊙????”
    這還用你說?!都是人家寫的,他不是家是啥?若是沒出名的就算了,出名的怎麽著也得給人家放一個‘家’字啊。
    他險些沒忍住吐槽。
    “然後呢……?”
    “……,他真的是家!”
    “我知道啊,然後呢?”
    “咳,不是,你沒明白我的意思,他是諸子百家中的家!!!”
    林凡略微一愣,隨即回過神來。
    諸子百家中的家?
    這這這這這……
    “所說,古時候的諸子百家裏,就已經出現家了?!”
    他有些發懵,作為一個理科生,對於這類古時候的記載、文獻等,看的還真不多,最多也就是聽別人提過幾句而已。
    所以,諸子百家林凡知道,可諸子百家到底有哪些‘家’,他還真是搞不明白。
    此刻驚聞家,不由錯愕的厲害。
    不過這時候也不能表現出來,否則豈不是太丟份了麽?
    是以,這廝眼珠子一轉,平靜回應:“我知道是諸子百家中的家,然後呢?”
    “……”
    七副部長頓了兩秒,回應道:“沒然後了。”
    “沒了?”
    “我們的確是見過,但他不肯說,或者說,他說自己什麽也不知道,隻是隨便寫寫而已。”
    “我們這邊也沒任何證據能證明他所說的是假話,而且人家也沒犯什麽事兒,我們總不能一直限製他的自由吧?”
    “所以……也就僅僅是見過。”
    “我去~”
    林凡吆喝道:“給安排一下吧,我跟他見一麵,或許是覺得跟你們說不太合適呢?”
    “沒問題!”
    七副部長應下:“馬上給你們安排,應該今晚左右就能見到。”
    “好!”
    電話掛斷。
    林凡卻是摸著自己的下巴陷入沉思:“看來,我終究還是遺漏了很多細節……”
    “居民幸福生活部作為官方,還有不知道多少高智商人士作為智囊團,很多東西,考慮的都比我更細,更深入一些。”
    “這一點,不容忽視……”
    他略為警惕了些。
    就比如這事兒,在這之前,他還真沒想過修仙為什麽跟真正的修仙那麽像!
    巧合?
    書太多,難免會有些比較像的地方?
    可問題是,那位家做為修真流開創者,他所創作的作品就已經很像了!
    可自己卻一直忽略了這事兒。
    也是直到現在,跟七副部長談起時,七副部長自己說了,林凡才知道他們早已經想到這一點,甚至都已經見過了。
    倒不是他們不能見,而是給林凡提了一個醒。
    三個臭皮匠尚且頂個諸葛亮,那若是三個智囊,乃至三十個、三百個呢?
    正正得負?哪裏看的毒雞湯?
    就這種智囊湊在一起,隻會讓他們近乎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分析出所有細節,從而針對這些細節提出適應方針。
    所以……
    不要小看任何人!
    哪怕現在是合作對象,哪怕對方的個人武力並不出眾,也是如此。
    尤其是在阿無姐和齊紫霄接連提醒他‘別死’之後,林凡便更為謹慎了。
    “不過話說回來。”
    “家……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他打開千度,搜索了一番,很快得到結果。
    家,諸子百家的其中一家,其書多已亡佚。據班固所著《漢書·藝文誌》曰:“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
    家者能代表平民社會之四方風俗。然亦因其之小道,而不為世人所重,終致弗滅。
    家的代表性人物為虞初。
    西漢河南洛陽人。其事跡多已散佚。據《史記》、《漢誌》所載,虞初於武帝時,以方士侍郎,乘馬衣黃衣,號黃衣使者。
    而在《郊祀誌》有載:「雒陽虞初等以方祠詛匈奴、大宛。」
    “原來,家所做的事以記錄民間街談巷語,並呈報上級等為主,然而家雖然自成一家,但被視為不入流者,故有“九流十家”之說……”
    看了不少相關記載和文章、分析之後,林凡逐漸明了。
    “簡單來說,相當於記載野史的,順便寫一些關於民間的傳說?”
    “不過記載中,寫的是家已經消亡?”
    “……”
    “好在隻是記載而已,不可盡信,一切如何,見過便知道了。”
    ……
    夜。
    C市,一家茶室VIP廳內。
    林凡見到了這位家的傳人陳楚墨,作家名為‘顧憐’,而他當初開創修真流派的,名為《修真之旅》。
    (PS:知道蕭潛老哥和縹緲之旅,但這裏是世界,不一樣的哈,老哥們莫要較真,而且把人現實世界的人寫進來總是不好的。)
    “林先生。”
    陳楚墨笑著伸手,林凡也是如此,與之輕輕一握後,他輕輕看著對方。
    沒有真元波動,不是修仙者。
    甚至身體還很弱,不但沒有被靈氣滋養過,還全身都是小毛病,從建頸椎、到腰椎、腸胃等,幾乎沒有一處健康的。
    “冒昧打擾。”
    林凡開口,表示歉意。
    “哪裏的話?”
    陳楚墨依舊笑著:“其實很早以前就想跟林先生見一麵了,可惜沒有機會。”
    “今天能夠得見,實乃三生有幸。”
    “我們就別客氣了。”
    林凡哈哈一笑:“我這個人不喜歡那些彎彎繞繞,直入主題吧。”
    “陳先生你,應該知道我想見你的原因吧?”
    “能夠猜到。”陳楚墨點頭:“居民幸福生活部已經告訴我您的身份,所以……”
    “那就好。”
    林凡道:“我想知道,家對於修仙,或者說修真,到底知道多少?”
    “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他目光灼灼,直視陳楚墨。
    沒有逼迫,隻是安靜的看著,等待著,期待他對方的答案。
    “不瞞林先生。”
    陳楚墨有些唏噓:“之所以之前不告訴居民幸福生活部,是因為沒必要,而且我們家先祖,有祖訓遺留。”
    “我的確是知道一些東西,或者說……過往。”
    “消息來源,則是我們家先祖,曆朝曆代,都遺留了一些東西下來,雖然這些東西越來越少、越來越少,但終究還有一些有用之物與記載。”
    聽到這裏,林凡輕輕點頭。
    這並不多麽難以理解。
    家在古時候的定位便相當於是‘野史’書寫人以及民間傳記、傳說的‘記錄者’等,與現代的家有莫大區別。
    而如此家,會有一些記載、古籍傳到後世,其實非常合情合理。
    至於為何越來越少……
    幾千年過去了,保存的東西逐漸損壞,遺失,有問題麽?
    在記載中,家可是早已經消亡了。
    換言之,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未曾真正的出現過。
    遺失一些師門傳承之物,真的很正常。
    莫說是師門傳承了,就算是祖傳之物,流傳的時間太久、輩數太多時,也經常會遺失很多東西。
    見林凡隻是點頭,未曾打斷,陳楚墨便繼續道:“而在流傳下來的記載和古籍中,我得知了一些古時候的信息與傳說,其中便有著關於修真者的存在。”
    “不過,都是一些隻言片語罷了。”
    說到這裏,陳楚墨倍感唏噓,話風一轉:“林先生,鬥膽問一句,您可知當年始皇帝焚書坑儒的傳說?”
    “自然聽過一些,不過都是道聽途說,具體如何,並不知曉。”林凡實話實說。
    焚書坑書?
    是聽過啊!
    但具體事情都過去兩千多年了,誰知道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是啊。”
    陳楚墨點頭:“不過在我們家的記載中,‘焚書坑儒’也的確是存在的。”
    “但,始皇帝當年坑殺的不是儒生,而是諸子百家中,一些‘邪門歪道’的存在。”
    “不利於當時的統治也好,妖言惑眾、對天下有害的也罷,都被‘坑’了不少。”
    “這也就導致之後的諸子百家近乎人人自危,大多都逐漸沉寂,並消失在了曆史的舞台中。”
    “我們家,便也是其中之一!”
    “原來如此!”
    林凡驚歎。
    焚書坑儒……在現世,很多人都說是誤會始皇帝了,其實他坑的不是儒生,而是那些術士、方士。
    但具體如何,誰知道呢?畢竟誰也沒見過當年的情景。
    不過家本就是記載這些東西的,陳楚墨身為家傳人,從他口中所道出的消息,可信度會更高一些也就是了。
    “沉寂多年,雖然諸子百家都在暗中傳承,但實際上據我所知,也沒幾家仍然有傳承了,大多在曆史的舞台中斷絕。”
    “而關於修真的一些記載,還是我們家先秦之時的先祖,所記錄下的一些雜說。”
    “相關的著作、書籍,我都帶來了,林先生若是有興趣,可自己一觀。”
    “這應當也比我空口白牙,自說自話要值得信任一些吧?”
    說到這裏,陳楚墨直視林凡,就差直接把真誠二字寫在臉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