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阿爾卑斯山

字數:4441   加入書籤

A+A-


    大家嘻嘻哈哈地歡快了一陣後,山東大漢劉總將頭扭向窗外,好象發現了新大陸一般,突然指著高速公路遠方的一座大山,驚異向導遊小羅問道:

    “小羅,遠方那座是什麽山?又高又大,連綿不斷,至少有幾百公裏吧?看大山的腳下,是一片片清澈的湖水!大山的山腰,是鬱鬱蔥蔥的森林;大山的頂峰呢,卻又是皚皚的白雪!三個層麵,三種顏色,三種生態!這、這簡直是世界上最天然、最優美的自然風光啊!”

    “劉總,你說的很對!那座大山,就是聞名世界的阿爾卑斯山!”

    導遊小羅聽了劉總的詢問後,幹脆拿起話筒向大家介紹說:

    “阿爾卑斯山脈坐落在歐洲的中南部。它覆蓋了意大利的北部、法國的東南部,同時覆蓋了瑞士、列支敦士登、奧地利、斯洛文尼亞全境,以及德國的南部。”

    “噢,我說怎麽會這麽漂亮呢!原來,這就是令人久仰的阿爾卑斯山啊!呃,小羅,既然它就是阿爾卑斯山,你能為我們介紹一下嗎?”

    “當然可以!”

    導遊很爽快地笑著說:

    “剛才,大家剛吃完張美女買的巧克力,趁各位嘴裏正甜,我就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阿爾卑斯山吧!

    阿爾卑斯山脈從北非的阿特拉斯向南漫延,穿過南歐和南亞,一直延伸到喜馬拉雅山脈;同時,它又從亞熱帶的地中海海岸、從法國的尼斯附近向北,一直延伸到日內瓦湖;然後,它再向東北延伸,一直伸展到多瑙河畔的維也納。

    實際上,它是歐洲最大的山地冰川中心!

    在阿爾卑斯山區,覆蓋著厚達1千米的冰蓋!

    世界上各種類型的冰川地貌,在這裏發育得都很成熟。而冰蝕地貌尤為典型!

    在整個阿爾卑斯山脈,共有一千二百多條現代冰川,總麵積約有四千平方公裏。

    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人飲水、灌溉和水力發電的主要發源地。

    阿爾卑斯山的總麵積,雖然隻占歐洲大陸的百分之十一,但卻提供了歐洲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水源;

    在阿爾卑斯山的河川流域中,共有五百座以上的水力電廠,發電量達到2900千瓦以上!”

    “哎喲,真沒想到,阿爾卑斯山對歐洲這麽重要呀?是不是可以說,沒有阿爾卑斯山,就不會有歐洲的存在?”

    聽導遊說阿爾卑斯山脈為歐洲提供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水源後,山東大漢劉總又忍不住插話了。

    “是的,劉總,你很會歸納問題!”

    導遊小羅讚同地朝劉總點頭說:

    “你說的完全正確,沒有阿爾卑斯山脈,就不可能有歐洲的繁榮發達!

    所以,許多的歐洲人,都將阿爾卑斯山親切地稱為歐洲的母親山。

    現在,我再向各位介紹一下阿爾卑斯山脈的地理位置。

    阿爾卑斯山脈地處溫帶和亞熱帶之間:

    它的植被呈明顯的垂直變化狀,可以分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森林帶、高山草甸帶三個氣候帶。

    在高山草甸帶以上,多是裸露的岩石,以及終年積雪的山峰。

    阿爾卑斯山景色迷人,是世界最著名的風景區和和旅遊勝地!

    同時,它也被世人稱作大自然的宮殿和真正的地貌陳列館。

    在阿爾卑斯山冰川的作用下,在這座迷人的山脈周圍,形成了大大小小無數的湖泊。

    湖泊中最大的一個叫‘萊芒湖’;另外,較大的湖泊還有‘四森林州湖’、‘蘇黎世湖’、‘博登湖’、‘馬焦雷湖’和‘科莫湖’等。

    其實,在座的各位早就知道,阿爾卑斯山還是世界冰雪運動的聖地,是探險者的樂園。

    這裏的山地冰川,呈現出一派極地的風光,是登山、滑雪、旅遊的勝地。

    在我們中國,有句名言叫作‘人傑地靈’!

    在阿爾卑斯山呢,則可以把中國的名言改為‘地傑人靈’。

    為什麽這樣麽說呢?

    因為,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先後誕生了偉大的作曲家莫紮特、貝多芬、老約翰斯特勞斯、小約翰斯特勞斯,還有海頓、舒伯特等世界名人。

    當然,這裏還誕生了流芳千古的世界偉人!比如馬克思、恩格斯等。”

    “哎,等等!小羅,剛才你說什麽?馬克思、恩格斯也誕生在這裏嗎?”

    聽導遊小羅說到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山東大漢劉總感到十分驚奇,便插嘴問了一句。

    “對呀!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歐洲人,而且都是德國人。可以說,他們的祖祖輩輩,都是喝著阿爾卑斯山的水長大的!他們創立的千古不朽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就是用阿爾卑斯山的水澆灌出來的!”

    “哎呀,小羅,想不到你對西歐的人文地理,世界偉人,還有西歐的社會風俗,樣樣熟悉,樣樣精通!不管說到哪方麵的內容,你都能出口成章、滾瓜爛熟,太讓人佩服了!”

    山東大漢劉總聽導遊介紹阿爾卑斯山的情況時,如數家珍一般,中間連嗝都不打一個;特別是說到馬克思和恩格斯時,還表現出一種由衷的欽佩和讚美之情!他禁不住不由得發自內心地對導遊誇讚起來。

    “噢,謝謝劉總的誇獎。我這也叫‘敲鑼賣糖,各熟一行’吧?”

    小羅聽劉總在誇獎自己,便隨意自然地衝他笑道:

    “既然吃上了導遊這碗飯,我就必須熟悉導遊的知識,熟悉我所導遊的各國、各地的人文地理,以及各個景點的主要特色。不然,你們可要炒我的魷魚了!”

    “呃,不,不可能,我們不可能炒你的魷魚!而且,我相信沒有人會炒你的魷魚!我不是早就跟你預約了嗎?等你研究生畢業後,立馬上我公司去!我要用八乘大轎來歡迎你!而且,我還要提前把公司的大門升高一米!”

    劉總也用玩笑的口吻回應導遊小羅,趁機再次提到了請導遊畢業後,去他公司任職的約定。

    “謝謝劉總對我的青睞!如果有緣,我一定會去貴公司求職!那時候,你可別說不認識我啊!”

    小羅繼續用玩笑的口吻回答劉總的盛情預約。

    “沒關係的,小羅,劉總如果說不認識你,你馬上到我的公司去!”

    聽了小羅與劉總的玩笑話,劉總的一位姓李的老鄉馬上插進來湊熱鬧了。

    “怎麽,李先生也開了公司嗎?”

    小羅聽了劉總老鄉的插話後,馬上轉過臉向他詢問。

    “不光他開了公司,我還開了家公司呢!你別以為隻有劉總開了公司。在這個車上,不定有多少人開了公司呢!這叫什麽?這就叫真人不露相嘛!”

    這會,劉總的另一位老鄉小張也插進來開玩笑說:

    “你畢業後,隻要劉總不認你,我會第一個來邀請你!”

    “是呀,如果劉總不認識你,國內有的是公司聘請你呢!”

    隨著導遊與幾位山東漢子的說笑,車上另幾位同行者也跟著開玩笑了。

    嘻嘻哈哈地說笑一陣後,大家的談話興致逐漸淡化了。

    在汽車有節奏的平穩搖晃行進中,金秋團的成員們,又開始前仆後仰地打瞌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