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成功改製
字數:3934 加入書籤
看著張狼口瞪目呆的樣子,趙家老爺子一瞪眼,“你瞅啥?”
張狼差點沒順嘴來一句,“瞅你咋地?”
想想怕挨揍,又咽了回去,豎了豎大拇指,“老爺子!了不起啊!您還真有存貨!”
“咋著?我老頭子攢倆錢不行啊?我可告訴你,為了支持你小子的改革,我可是把我的棺材本都拿出來了!”
“謝謝!謝謝老爺子鼎力支持!”張狼雙手抱拳給趙老爺子鞠躬。
趙老爺子這一番舉動,又激起新一輪的搶購。
192萬股,一股不剩,全部被酒廠的職工,或者說趙家購買一空。
也算是為張狼的股份製改革開了個好頭。
西龍山釀酒廠有了這192萬,以後再也不用村裏貼錢購買釀酒的糧食,基本走上了自給自足的道路。
募股結束,接著就是酒廠管理層的競聘,和村民委員會選舉一樣,公開投票決定出酒廠的廠長、副廠長和車間主任。
張狼的改革還有一點就是村委不在直接委派或者直接由村委委員擔任,全部改為民主選舉企業領導人。
有了第一個成功的經驗,接下來的改革就順利的多了。
村委委員們幹勁十足,陽曆年都沒歇著,接連把工程總公司、柳編工藝品廠、石雕工藝品廠、連帶著把還沒開始建廠的家具廠也一塊進行了股份製改革。
張狼把柳編工藝品廠和石雕工藝品廠合並成立了西龍山工藝品股份有限責任公司。
張狼把村裏持有的福德工藝品貿易公司的股份注入西龍山工藝品公司,依然是持股百分之五十一。
家具廠則因為還沒有建廠,村裏則是以現金的形式入股!
村裏以一千萬零貳拾的現金入股,占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之所以要一下子投這麽多錢,是為了把家具廠建造成全現代化的,中國最大的家具廠。
東北是中國的木材主產地,每年光是木材出口就幾十萬立方,像水曲柳、柞木出口價3000美金一立方,國人感覺沾了大便宜,不斷地加大出口份額。
可是誰知道,這些木材到了日本價格一下子就漲到了20000美金起的地步。
其實這也不願國人沒有遠見,水曲柳、柞木在國內的價格一立方才800到900人民幣,出口日本的價格達到了3000美金,這個賬沒讓誰算都會選擇出口日本。
就算是張狼處在那個位置上,也不敢保證能夠拒絕這麽大的誘惑。
當然了張狼成立家具廠,投資兩千萬,可不是為了和日本爭奪木材,他有自知之明,想掙也爭不過。
除非他調用香江的資金過來和日本爭奪貨源。
不然,就算是幾位關係很鐵的老班長也不會支持他。
張狼建家具廠是把目光是瞄準了集成材的市場。
東北大量出口原木,自然就會造成大量的木材下腳料的堆積。
原木下腳料,非常的便宜,便宜到什麽地步,你不用管認識不認識,開著車隨便去一家林場,讓顆煙,就能讓你拉走滿滿一大車。
這些下腳料沒人要,但是經過切割、烘幹、製成板方條、斷料、選料、指接、拚接、後續處理等一係列工序而製成具有一定寬度、厚度、長度的集成材就成了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
集成材也就是咱們現在家裏實木家具上用的實木板材,又叫膠合木。
這裏普及一個知識,不要以為集成材就不好,或者實木家具就不好。
其實集成材無論是抗壓、抗彎、抗變形、抗開裂等方麵都要比原木好的多。
而且他的強度也是原材的1.5倍。
不是國人不知道集成材的好處,隻是集成材加工設備全部需要進口,而且價格昂貴,一套加工設備就要五百多萬人民幣,八十年代的國營林場就是有這個魄力,也沒這個錢。
就算有這個錢,可是沒有這個外匯,這個年代,所有國營廠出口賺取的外匯,他們自己說了不算,到了銀行,就被強行扣下,中國銀行直接兌換成人民幣和國營廠進行結算。
同樣這個年代想要使用外匯采購進口設備,那一層層的審批手續就讓很多人打退堂鼓,因為往往跑上一兩年終於把外匯申請下來了,可是需要采購的設備漲價了,怎麽辦?再從頭一步步的打報告申請。
這樣的事,對於八十年代中等規模以下的工廠來說一點都不新鮮。
就算是到了九十年代,全國範圍能夠加工集成材的工廠也超不過一掌之數。
家具廠對職工募股980萬股,這個數字對於村民來說是絕對的天文數字。
村裏拿出1020萬來,都把全村人辛苦一年的積蓄給消耗一空。
但是目前家具廠和釀酒廠、工藝品廠一樣,結構單一,全部都是由張家的人組成。
張家的人拿不出來,但是張狼拿的出來。
他借錢給自家人,誰也說不出別的來。
關鍵是這些個企業改製,張狼自己沒有要一分錢的股份,他手裏隻有代表村委持有的百分之五十一。
相反對於村委委員,張狼也都進行了照顧,基本上每一個改製的企業,他們都持有一部分股份,雖然一個企業持有的不多,但是幾個加起來也非常可觀。
對內說是對他們的照顧。
但是對外就不能說是照顧了。
官方的說法,這叫村委委員起帶頭模範作用,村委牽頭改製,你自己都不敢購買股份,怎麽去勸說群眾購買?
這就叫官字兩個口。
怎麽說都是理。
改革完家具廠,西龍山莊的企業改製就算是告一段落了,剩下的蔬菜大棚和養殖場要等明年再搞。
很多盼望著改製的村民,尤其是承包蔬菜大棚的和養殖場的村民紛紛找到張狼抗議,抗議張狼區別對待。
張狼笑著問了一句,“你們家裏還有錢嗎?或者說在村裏還能借到錢嗎?”
一句話把大家問的啞口無言,就算還有點錢的也不敢吱聲。
大家都把錢借出去了,你不借,人緣先臭了。
以後在村裏還怎麽混。
在農村很多時候,混的就是個好人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