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字數:4517   加入書籤

A+A-




    李超人這是陽謀。

    他算準了,21億港幣,這麽大數額的投資,不是所有人都能拿的出或者願意拿出來。

    前腳剛剛入股貨運港口,他們這些人,隻是先期投資多的拿了十個億,少的也拿了兩億。

    張狼的福德集團再賺錢,他們拿百分之三的股份,除了吃分紅,什麽都幹不了。

    最關鍵的是,這百分之三隻是日本公司的股票,不是整個集團的股票。

    日本公司,能夠給他們帶來的政治紅利低到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張狼再黑一點,他們可能永遠都拿不到分紅。

    至於說投資,等福德公司上市之後出手,那更不合算,現在日本股市上隨便一支表現都非常好。

    好像投資日本股市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李超人算準了,這些人裏麵最後接受條件的不會超過五個。

    而他最終能夠拿到百分之十左右的股份。

    這裏麵唯一能和爭奪股份份額的隻有何賭王。

    “行,我沒意見,你們自己商量,明天我讓霍建寧他們回來簽股權認購書。”就像他說的那樣,對於誰來認購,張狼無所謂。

    他已經計劃好了,87年之後,他會把持有的股票拋售,隻留下百分之五的股份。

    他一點都不擔心會被別人侵占,等90年樓市泡沫、股災的時候,再從股市上收購一部分股票,接著發起私有化收購。

    以上市時的價格把公司收回來,退市。

    一上一退之間,張狼不光賺足了鈔票,也賺足了口碑。

    賺錢的同時還能被日本感激。

    所以說,李超人他們的選擇,根本不在張狼的考慮範圍之內。

    讓他們提前認購已經是照顧他們了。

    新股上市,尤其是表現好的企業上市,市值翻倍不是問題,是翻幾倍的問題。

    “張生,你的賽馬也運過來時間不斷了,什麽時候露露麵,讓大家認識認識這些小夥子們。”說完正事,霍老爺子開口詢問起張狼的賽馬。

    “恐怕還要一段時間,你們知道,這些馬原本都是深山裏的野馬,還需要一段時間訓練才行。”張狼笑著回答道。

    “真期待看到張生的賽馬稱霸香江馬場的時刻。”霍老笑道。

    霍老有自己的賽馬,但是成績一般。

    他參加馬賽更多是一種愛好,講的是重在參與。

    所以對於張狼的賽馬出現在賽場上,一直持歡迎的態度。

    或者套用後世的話,霍老爺子已經準備好了西瓜,等著看戲。

    “合著您老不在乎成績,就等著看我們的笑話!

    我倒是不希望張生的賽馬這麽早進場比賽!

    等我尋摸到更好的賽馬再說!”何賭王笑道。

    其實這些都是恭維的話,馬沒有上賽場,誰知道勝負?

    張狼的賽馬賣相好不一定代表跑的快。

    賽馬場上,經常有其貌不揚的賽馬,最終取得冠軍的。

    所以他們雖然嘴上說擔心張狼的賽馬,其實心裏並不怎麽重視。

    再有就是,到了他們這個地位的人,自製力都非常強,不會對某一項東西喜愛成癡。

    像賽馬、足球、高爾夫、古玩字畫對他們來說隻是愛好,是彰顯身份的道具。

    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就和美女一樣,都是用來是點綴生活的。

    如果張狼的賽馬真的很厲害,能夠提示香江賽馬在國際上的地位,他的是樂見其成的。

    大家隨意聊著,聊的內容差不多離不開賽馬、足球、女人,世界各國的政治秘聞這些東西。

    氣氛還是很融洽的,最起碼表麵上是。

    這裏麵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張狼的公司雖然在香江,可是業務重心並不在香江。

    和香江十大豪門沒有什麽競爭。

    這也是張狼能夠融入香江上流社會的原因之一。

    ……

    福德大廈,張狼翻閱這段時間積攢下來的文件。

    大多數石莉娜都已經處理好了,呈報給張狼過目。

    小部分涉及資金量比較大的,重要人事調動的才需要張狼親自簽字。

    比如福德銀行的整頓,涉及到大額資金的流動。

    原來的匯豐銀行在世界各地都有分支機構,或直營,或控股地方銀行,或如果地方銀行,形成戰略合作關係。

    張梁對沈粥的要求是,所有控股銀行,戰略合作銀行,要麽並入福德銀行,要麽取消合作,或者出售。

    對外隻能有一個名字,福德銀行。

    整合後的各國支行分行,人事任命都要報集團人力資源部和助理團備案,張狼也要審閱。

    福德集團中高層最重要的身份憑證不是集團頒發的委任狀。

    而是張狼親自製作的玉佩。

    這是福德集團擺在明麵上的不成文的規定,隻有得到玉佩,位置才算是穩定。

    張狼拿起簽字筆,在一份文件上畫了個大大的叉號。

    這是福德銀行全資收購日本兩家地方銀行的報告。

    真是瘋了,一家隻有一百多家網點的地方性銀行,就敢報三百億日元。

    一家有三百網點的地方銀行敢報一千二百億日元。

    比廣場協議之前足足漲了百分之二百多。

    拿起電話,“喂,老沈,日本的計劃全部停止!

    公司在日本的網點從現在開始收縮貸款。

    隻針對高科技企業,有自助知識產權的企業貸款,其餘的地產、車貸,基礎行業一律不再放貸,以回收資金為主。”

    “boss,日本現在市場逐漸火熱,正是我們開拓市場的時候。

    我們這麽做,會很多客戶。”

    “老沈,一切偶然中隱藏著必然。

    就拿廣場協議來說,看似很偶然,很多人沒有想到,可是你如果仔細分析,這裏麵存在著必然性。

    日本經濟超過美國,貿易順差逐年加大。

    美國限製日本是必然的,沒有廣場協議,也會有自由女神協議或者其他的協議。

    現在日本市場的繁榮和火熱,都是假象,就像是一個氣球,當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嘭!’化為烏有。

    而曆次經濟危機中,損失最慘重的往往都是銀行業……”

    “boss,我明白了!”沈粥能擔任銀行主席,自然不用張狼多說,一點就知道該怎麽做。(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