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我想拿的逃不掉

字數:7007   加入書籤

A+A-




    新皇楊卓登極之後,改國號為建始,今年是即位第二年,是為建始元年。

    這個年輕的皇帝,在準備實現自己理想的路上剛剛邁出幾步,迎麵而來的卻都是阻礙。

    建始元年冬,十一月,沒有什麽好消息傳來。

    大楚十三州,先是揚州節度使抗旨不尊,皇帝下令節度使康仲進剿薄衫軍,康仲上書說請求朝廷發兵援助,並且要求大量軍械糧草物資。

    消息被薄衫軍李兄虎得知,李兄虎幹脆在南疆一帶宣布稱王,名為順王。

    節度使康仲不想攻打他,他便出兵攻打各州縣,一時之間,南疆戰亂再起。

    似乎是為了響應李兄虎,蜀州楊玄機發檄文,親率十八萬大軍出山。

    蜀州節度使林雲甘本來就是楊玄機的人,直接宣布歸順,被楊玄機封為蜀王。

    這天下,似乎沒打算給楊卓徐徐圖之的時間。

    楊卓無奈,隻好下旨,調武親王大軍離開豫州,往蜀州攔截楊玄機。

    這位滿懷壯誌的年輕皇帝,再一次感慨手中無人可用,除了他的老王叔之外,竟是再無一人可以委以重任。

    北境這邊情況看似平靜一些,隻是看似,所有人都在等著武親王離開豫州,現在時候到了。

    在北境,沒有人敢與武親王正麵抗衡,青州節度使崔燕來和豫州節度使劉裏,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得知武親王大軍剛到豫州就要南下的消息,北境的人也就開始蠢蠢欲動。

    皇帝楊競設計殺三位節度使的影響,很快就開始浮現出來,而且越來越大。

    青州節度使周師仁正在謀劃率軍第二次出征,這一次,不會再有羅耿在半路橫插一腳。

    幽州羅耿本來就不是個好惹的,從朝廷始終沒有任命幽州節度使就能看出來。

    朝廷對羅耿的態度,向來是想用也不得不用,更想打壓,唯恐他做大,如此矛盾之下,羅耿的耐心也已經到了極限。

    可是北境不隻是地方官軍之間的矛盾,青州還有得渤海國扶持的白山軍,擁兵十餘萬。

    青州軍一走,白山軍這頭凶虎就沒有了麵前的圍欄。

    原本冀州最大的叛軍燕山營兵敗之後,造成了另外一個紛紛亂亂的局麵。

    燕山營在冀州兵敗,潰兵大部分成了俘虜,但不是全部。

    有幾千人的隊伍,幾百人的隊伍,大大小小十來個,在冀州各地尋地方做老巢。

    建始元年十一月,敗走的燕山營六當家西籬子跑到了西北臨兵縣,竟是被他收服了一支燕山營敗兵,有千餘人,他們占據了縣城。

    整個天下,就好像是一個巨大的池塘,暴雨不來,水平如鏡,此時暴雨來了,起漣漪的地方也就不是一處。

    信州。

    李叱仔仔細細的把之前虞朝宗想的計策又推敲了一遍,大體上的思路就是如此,但細節之處需要他去深思熟慮。

    若萬一黃金甲不開營門呢?或是開了營門,卻先調集大軍圍住,讓信州兵馬繳械呢?

    其實主動權,在黃金甲手中。

    李叱帶著柳戈的兵馬冒充信州兵馬到燕山營,黃金甲若在城門上讓他們把兵器都放下,脫下甲胄,輕裝入城,又該如何應對?

    戰場上的事,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

    想了許久,李叱雖然覺得這法子可行,但成功的概率也許最多隻有三成。

    可是三成也要試,信州城小,存糧有限,現在所用的糧草,還是以往燕山營的分派,這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些糧食用不了一個月也就耗盡。

    所以在十一月的第一天,李叱帶著他的隊伍出征了。

    按理說,北方的冬天是最不適合出兵的季節,若非必要,沒有人會在這樣的天氣中行軍作戰。

    現在這時局,就讓出兵成了必要。

    騎著馬,餘九齡好像一直都在思考著什麽,難得的格外安靜,這是很反常的事。

    所以連李叱都覺得不對勁,他問餘九齡道:“你這一會兒皺眉一會兒歎息的,是在想什麽?”

    餘九齡聽到李叱問他,看向李叱有些自嘲的說道:“看來沒學問,確實想不出什麽漂亮的名字。”

    李叱沒理解,他問:“想什麽名字?”

    餘九齡道:“這可是你第一次正式出征,這隊伍也是你的第一支隊伍,不是別人的,是你的,如此重要的事重要的時刻,你不覺得缺了點什麽?”

    他繼續說道:“這支隊伍,得有一個名字,要威武霸氣,一聽就令人膽寒的那種,而且還一聽就讓人知道,這是你李叱的隊伍。”

    餘九齡說的沒錯,這是一支打著綠眉軍旗號,卻沒有一點綠眉軍血統的軍隊。

    聽到餘九齡說起這個,其他人也都覺得有理,於是眾人開始商議起來。

    唯有將軍柳戈笑了笑,回頭吩咐道:“把大旗拿過來!”

    手下人將背囊打開,從中取出一麵烈紅色的大旗,柳戈將這疊的整整齊齊的戰旗雙手捧著遞給李叱。

    “這是昨天高姑娘給我送過來的。”

    柳戈道:“高姑娘說,這大旗上的字,是高院長親自所寫,是夏侯夫人一針一線繡出來的。”

    李叱動容。

    他們兩個將大旗展開,這紅色大旗上隻有一個字,如刀般淩厲,字上邊有凜然戰意。

    叱!

    燕先生對李叱說道:“這塊紅布,本是你幹娘為高希寧準備的嫁衣布料,高希寧說,你首次出征,當有戰旗,於是將這嫁衣紅布做成了戰旗,這字是高院長寫的,你幹娘親手縫製,我想著,這世上再無一麵旗幟如此重要了。”

    李叱深吸一口氣,手在戰旗上輕輕拂過。

    餘九齡大笑道:“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兄弟們,從今日起,李叱的隊伍就叫叱軍!”

    便是此時此刻,李叱心中卻已有另一個想法。

    他將戰旗交給餘九齡道:“先收好,等咱們打完了燕山營這一仗,得勝之時再掛起來。”

    餘九齡應了一聲,小心翼翼的把戰旗疊好,然後珍重的裝進包裹中。

    他背著這樣一麵戰旗,感覺自己心裏都熱血沸騰一樣,恨不得仰天大吼一聲。

    幾天後,隊伍到了燕山下。

    山門之外,隊伍停下來,趙敘帶人上前高聲呼喊,說是信州的隊伍回來了,請開山門。

    消息很快就報知黃金甲,聞訊之後,黃金甲立刻趕了過來,登上城牆觀看。

    見山道上的隊伍人數大概應該不會錯,再看城下的趙敘,似乎也並無不妥。

    但黃金甲卻沒打算就這樣把隊伍放進來,他在城牆上大聲說道:“趙敘,讓你的人把兵器全都放下,所有馬匹也都留下,然後你帶兵後撤十裏。”

    趙敘喊道:“當家的,你這是什麽意思?信不過自家兄弟嗎!你這樣說,難道就不怕寒了兄弟們的心?!”

    黃金甲道:“你們的兵器和戰馬,我隻是暫為保管,我先收進山寨裏,等給你安排了營地,你們收拾妥當之後,所有東西我都會如數奉還。”

    (本章未完,請翻頁)

    趙敘怒道:“你這樣不信任,又何必派人去找我回來!”

    黃金甲道:“你若按照吩咐做事,我自然信你,若連這樣的要求都不能做到,我又為什麽信你?”

    趙敘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做,轉身離開。

    他回到隊伍裏,將黃金甲的話如實說了一遍,這些其實在李叱預料之中。

    李叱帶兵來,是因為這事有三成的可能,若真的是打開了山門隊伍進去,那便成了。

    “我去吧。”

    虞朝宗緩緩吐出一口氣道:“試試看,我能不能把這山門叫開。”

    李叱有些擔心,他猜測著,黃金甲絕對不會那麽輕易的把已經到手的大當家位置讓回來。

    他伸手要了一麵盾牌,親自推著虞朝宗的木輪椅向前,順著山路到山門外停下,李叱持盾站在虞朝宗身側。

    虞朝宗抬頭看向城門上方,緩一口氣,積蓄了力量後喊道:“黃金甲何在?”

    城牆上,黃金甲聽到聲音就嚇了一跳,臉色瞬間發白,他雙手扶著城牆邊緣探頭往下看,仔仔細細的看。

    “黃金甲,連我都不認識了嗎?”

    虞朝宗大聲道:“為何不開山門?”

    黃金甲臉色變幻不停,他身邊的人已經亂起來,認出來那是大當家,又不隻他一個。

    黃金甲深知,如果此時不盡快做決斷,消息一旦傳遍整個隊伍,軍心必亂。

    “弓!”

    黃金甲喊了一聲。

    有人連忙將弓箭遞給他。

    黃金甲拉弓搭箭,大聲喊道:“居然敢找人假冒大哥,趙敘!你試圖搶奪山寨,還敢褻瀆大哥亡靈,對不起大哥往日恩德,該死!”

    一聲喊完,那箭脫手而出。

    虞朝宗心裏長歎一聲。

    啪!

    羽箭被李叱用盾牌擋住。

    虞朝宗大聲道:“黃金甲,我是不是虞朝宗,難道你看不出來?城牆上的兄弟們,難道你們也看不出來?!”

    黃金甲嘶吼道:“這些人褻瀆大哥在天之靈,如此無恥,如何能容?放箭,給我放箭!”

    那些弓箭手猶豫著,一時之間沒有人敢第一個動手,黃金甲暴怒,抽刀砍死一人。

    殺人後黃金甲大聲喊道:“大哥已經在冀州戰死了,西籬子親眼所見,你們難道相信城下這個妖言惑眾之人?!”

    這話說的本就矛盾,他說城下的人不可信,之前也說過西籬子不可信。

    他劈死一人後,抓了弓再次放箭,又被李叱擋住。

    城牆上的士兵們最終還是扛不住壓力,羽箭一開始零零散散,後來便密集起來。

    李叱在有人跟著放箭的時候就護著虞朝宗後撤,等到羽箭密集起來,他們已經退出去很遠。

    虞朝宗歎道:“其實想到了,也不該試,隻是又不死心。”

    李叱道:“大哥不用想那麽多。”

    他回頭看了一眼燕山營山寨,嘴角微微一揚。

    “開不開門,這山寨也會拿回來。”

    他朝著山下吩咐一聲:“換回戰甲,讓山寨裏的人看清楚。”

    柳戈一聲令下,士兵們將披在戰甲軍服外的衣服都脫了,城牆上的人看到居然是府兵,一個個臉色大變。

    李叱對餘九齡說道:“九妹,輪到你上場了。”

    餘九齡哈哈大笑,催馬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