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第六次危機

字數:9537   加入書籤

A+A-


    中午,見自己boss心情不好的小白兔和柳豔,使出渾身解數,弄了一盤辣子雞、一盤蒜香排骨、一盤麻辣牛肚;讓楊鑄這個重口味的肉食動物好過了一番嘴癮,

    第二大腦的心滿意足下,狠狠賞賜了一波多巴胺,楊大官人總算心情好轉起來。

    吃完飯,林可染自告奮勇地煎起茶來,楊鑄有些心疼地看著砂罐裏的八達山古樹,很想對她說,普洱又不是綠茶和白茶,不適合拿來煮;

    但是看著她一副認真的樣子,又想起早上人家對自己表達的善意,終究忍了下來;

    算了,就當領略普洱的另一番滋味吧。

    分茶之後,楊鑄品了品,果然,這麽一煮,哪怕是古樹,那股澀味依舊讓人直皺眉頭,要不是澀味化的還算快,他直接就能吐了出來。

    不過還別說,八達山的茶本來就比較苦,經過這麽一煮,滋味更濃,苦味更持久;除了澀味重一點,其實也蠻對像楊鑄這種老茶客的口味的。

    “感覺怎麽樣?”林可染有些期待地看著楊鑄,無視了皺眉苦臉的其他人;

    “嗯,別說,還真的別有一番滋味。”楊鑄點點頭。

    林可染莫名的就有些歡喜起來。

    林大太子有些受不了這味,半天後才緩過來,為了不再被自家妹妹戕害,他連忙轉移了話題

    “楊大大,今天早上說的,其餘的我都能理解,但是你說到西方國家之所以戒備我們,其中有條原因竟然是因為我們是現今唯一使用象形文字的國家,”

    “這個……我就有點鬧不明白了,這個理由有點不沾邊吧?”

    楊鑄笑了笑

    “日不落有個研究華夏的專家,叫馬丁雅克;他說過一句我很認可的話,”

    “那就是【華夏從來不止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文明偽裝成了國家的存在】;”

    “你仔細翻翻世界通史,同為四大文明古國的其它三個國家有什麽共同特點?”

    林大太子撓了撓頭,一下子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楊鑄也不為難他,徑直說道

    “這四個國家最大的共同點,就是有著專屬於自己的象形文字,或者是根據象形文字變形的楔形文字。”

    “華夏的文字根基是象形文字,在其基礎上又發展出了表意文字;在學術界,它是高度發達的一級文字,也是目前唯一通俗使用一級文字;”

    “至於英、法、德語之類的,都屬於【表音文字】,在學術上,是比漢字低了一級的二級文字。”

    “許多人會覺得這沒什麽大不了的,但是,文字對文化/文明的重要性遠遠超乎你的想象。”

    “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麽不約而同采用了象形文字的四大古國會發展出如此高度的文明?為什麽西方國家會因為方塊漢字對我們抱有這麽大的戒心?”

    “因為,文字的級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文明的上限;同等發展周期,同等發展環境下,使用一級文字的國家/文明一定會比使用二級文字的國家文明強大許多。”

    四人有些一頭霧水,完全弄不明白中間的邏輯是什麽。

    楊鑄看了看他們,歎了口氣

    “很簡單,兩個原因”

    “第一,漢語每個字的信息包含量遠遠超過以英語為代表的的二級文字,因此它的溝通效率也遠遠超過那些二級文字;”

    “你們在看繁體漢字時,是不是感覺就像看一幅畫,哪怕是認不得這個字,讀不出音來,也能大體猜得出來它想表達什麽?”

    四人點點頭。

    楊鑄說道“這就是漢字的牛叉之處!”

    “有句話叫下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句話同樣適合漢字;”

    “華夏文字一共有近十萬個,但是常用的也就一千個左右,而如果你能熟練使用三千個漢字,他們組成的文字信息就能滿足你99的需求;”

    “而英語呢,目前有60萬個單詞,除了極少部分外,每個單詞都單獨指一個意思,並且,牛津詞典每年以1000-3000不等的速度,在收錄新的單詞;”

    “這說明什麽,這說明同等閱讀能力下,如果美國人要花上一分鍾,看完整段數百個單詞,上千個字母,才能明白這段話的內容,而我們可能隻需要花上幾秒鍾,看完三五十個字就能明白它想說什麽了,而如果我們接受的古人的教學方式,這段話甚至可以控製住十個字以內。”

    “信息接收速度的差異,必然導致個人能力成長速度的差異;”

    “因此西方人總是會說我們華夏人聰明、狡詐、能力強,其實無非是我們現在的信息儲存量比他們高的外放表現罷了;”

    “當一個國家所有成員的能力成長速度都超過另一個國家時,哪怕這個成長速度隻高上10,都能量變引起質變,何況繁體漢字帶來的成長增幅要遠遠超過10;”

    “這時候,你猜那些西方國家會不會害怕?”

    “如果你還不能理解的話,你就想象是lol裏兩個蓋倫裸裝pk,一個每級增長10點攻防血,另一個每級增長30點攻防血;最多猥瑣發育三五級後,第二個蓋倫哪怕不適用技能,也能活生生地把第一個蓋倫砍死。”

    眾人點頭,這才明白漢字的威力。

    楊鑄抿了口茶

    “第二,繁體漢字的綜合素質培養能力。”

    “這裏說的綜合素質,可不是你們平時理解的狹義上的綜合素質;”

    “它是指能極強地鍛煉每個人的意誌力、情緒控製力、以及審美能力;”

    “首先說意誌力和情緒控製的鍛煉;”

    “以前寫字,都是用毛筆懸空而揮,要求坐姿正、凝全神、下筆準、不停斷,用力穩;”

    “真正練過毛筆字的人都知道,這個過程堪比站軍姿;”

    “而要想把字拿出去見人,沒有個三五年功夫根本不可能,其後更是要苦練終生;”

    “由於在寫字過程中,人必須隨時全神貫注,調控全身的肌肉和精神力,長期如此鍛煉,意誌力的韌性和情緒管理能力必然得到極大增強;”

    “所以你們仔細觀察,真正的書法愛好者和練過三年以上毛筆的人,他絕對不會如此浮躁;”

    “而我們都知道,除非是真正的專業人才;一個人踏入社會後,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做事的態度和心性的堅韌度,而不是大學裏學的哪些皮毛知識。”

    “再來說審美能力;”

    “記得馬先生說過一句話,隨著人工智能的突破和發展,未來三十年後,如果年輕人在哲學、文學和美術藝術上有著一技之長,那麽可能連份工作都找不到。”

    “這句話,我是認可的,”

    “如果當真有人工智能大範圍參與社會做工的那一天,量子計算機必然已經得到了普及應用;下至掃地炒菜做賬本,上至科學研發做試驗;這些機械的、理性化的工作,都會將由機器人代替;”

    “而我們人類呢,在ai還沒有真正成為【人】之前,除了極少數的管理崗位外,也隻就這些創意型的工作可以去幹幹了。”

    “因此,即便西方國家想要【去全球化】,但在這種曆史性的技術革新浪潮下,也不得不讓ai大麵積介入社會做工;”

    “在這種情況下,除非他們打算戰爭;不然他們必然需要在文化產業這一塊與我們直麵競爭,用以給他們的國民保留一塊生存的土壤;”

    “這時候,繁體漢字的另一層威力就顯現出來了;”

    “要知道,在華夏傳統裏,琴棋書畫是並列的,【書】和【畫】更是一體;”

    “因為繁體漢字本來就是象形文字為基礎,所以看起來本身就是一幅畫,書法練到一定階段,更是需要寫出自己韻味才算小成,這時候,再去作畫也是水到渠成;”

    “而我們都知道,藝術這東西,最重要的就是【韻】了,不然梵高的塗鴉也不會被人視為珍寶,而那些畫的栩栩如生的素描則無人問津;”

    “而且,如果我們每天都麵對著各種如同畫一樣的、韻味各異的數十種形體的繁體漢字,在這種氛圍培育下,我們的藝術審美基線是不是要比西方國家高?”

    “而且,所謂【觸類旁通】,我們有近十萬個繁體漢字,我們在深入學習繁體漢字的時候,在看那些反映生活、自然、行為、原始哲學的象形素材的時候,是不是有更大的幾率觸碰我們腦中的某根弦,從而誕生一些哲學或者文學感悟?”

    “嘿嘿……”

    “想想看,本來我們的知識信息接收速度就比西方人快了,如果我們的各項綜合素質和根基還比西方人高,時間稍長,你讓他們怎麽混?”

    “這就是為什麽他們會因為漢字而忌憚我們!”

    ………………

    楊鑄說完,幾人有些瞠目結舌,貌似他說的很有道理,但偏偏又覺得這些完全是在開腦洞,一時之間有些拿捏不準起來。

    楊鑄yy之後,很是得意了一番,但旋即又歎了口氣

    “可惜……”

    小白兔看了看自家boss有些沮喪的臉,開口問道“boss,可惜什麽?”

    楊鑄撓了撓頭,然後偷偷摸摸地瞟了瞟四周,沒發現蟹鉗,這才說道

    “咱們華夏自有史書以來,到現在,文化正遭受第六次危機,你們應該都知道吧?”

    林氏兄妹搖了搖頭,小白兔則是舉起手來“前麵五次我聽你說過,可是怎麽現在又遇到第六次危機了?”

    林大太子頓時虛心請教“萬靜,前麵五次是什麽啊?”

    小白兔微微回憶了一下,然後背了出來

    “第一次文化危機呢,在始皇帝統一六國後,因為形成了大一統國家,沒有了時局刺激;同時由於始皇帝不喜歡太多派係學家的手伸到朝堂上來,所以百家爭鳴的局麵戛然而止,不過boss說過,這次危機不算嚴重,頂多是各派學說由朝入野而已;”

    “第二次文化危機呢,是西漢的“獨尊儒術”,從此以後儒家一枝獨秀,把百家的生存土壤幾乎擠沒了,華夏成了儒家的【一言堂】,沒有了當初的活性;不過還好,儒家並未斬盡殺絕,後來也吸納了不少其它學派的觀點,這次危機也不是特別嚴重;”

    “第三次文化危機呢,是南宋崖山之殤,十萬子民硬著骨頭跳海自盡後;華夏璀璨的文化被腰斬,那些所謂的繼承者奴膝元朝後,腰杆子卻也站不太直了,這種風氣下,以至於明朝的文人成為社稷的一大毒瘤;”

    “boss說過,雖然島國人的那句【自宋以後,再無華夏】說的很難聽,但嚴格來說,還是沾了些邊的;”

    “崖山之殤,對華夏的文化打擊是非常嚴重的。”

    “第四次文化危機呢,則是滿清入關,在馴奴手段下,華夏的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患上了軟骨病,被人從下麵狠狠割了一刀,從此各種糟粕層出不窮,更有文字獄和燒毀四庫全書這種文化慘案;這次危機,對華夏文化的打擊完全不亞於崖山,甚至尤有過之。”

    “第五次文化危機呢,大家也很清楚,1840年列強扣門到建國前這段時間,這時候,全華夏都都患上了嚴重的自我懷疑症,開始了全盤否定自我和全盤尊夷的進程;”

    “其中,作為華夏文化根基的漢字都差點被廢掉,改成全拉丁文,boss說,要不是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寫了那篇《同音文》,指不定漢字還真的要被廢掉,從這一點來說,大眾雖然對趙元任先生所知不多,但是其功勞足以閃耀史冊。”

    “這一次的危機,對我們華夏文化簡直是要了大半條命,從此西學東漸,我們的文化自豪感蕩然無存,從【蔑視蠻夷】變成了【仰望洋大人】,開始了長達百餘年的文化自卑。”

    小白兔說完後,林氏兄妹點了點頭,這些事情他們都知道,隻不過沒有歸納而已。

    楊鑄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周圍,終究故意跳過了某次更嚴重的文化危機,開口道

    “第六次文化危機呢,就是現在了,”

    “我們現在已經被西方的各類文化產品和理念包圍,在某些外來勢力和帶路黨的努力下,我們連呼吸中都帶著西方的味道;”

    “與此同時,我們年輕一代的一些人已經有逐漸香蕉化的傾向,而整個社會的中堅層依舊理所當然的樣子,並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對,甚至中堅層的香蕉化比年輕一代更嚴重;”

    “許多人竟然對自己國家的曆史和傳統文化一無所知,更是把胡編亂造的清宮狗血劇當正史看,”

    “整天動則國外名著、西方哲學、歐美經濟理論掛在嘴邊,簡直可笑;”

    “文化基因不同,社會運行潛規則不同;西方的那一套,不管是文學也好,社會研究報告也好,市場經濟理論也好,哪一個能在華夏的土壤上真正站穩腳跟?”

    “在行為學上,如果當真那些經驗能有用,咱們就不會數著羊,卻越來越精神了;”

    “在管理學上,如果當真那些理論有用,當初那些運用了超模型、jit模式的中小公司就不會連自己的內褲都賣了;”

    “在市場經濟學上,如果歐美的那些理論能有用,當初全球no1的麥肯錫谘詢也就不會在收了一群金主的重金後,連番失敗,最終隻能灰頭土臉地離開華夏了……”

    “這樣的案例多不勝數,但是可笑的是,至今國人依舊不願清醒,依舊迷信國外所謂的【權威】;”

    “哎……”

    “說到底,還是沒有文化自信惹的禍;”

    “因為沒有文化自信,一些人攀比成風,就為了那滿足那可笑的虛榮心;”

    “因為沒有文化自信,一些人整天幻想著自己能成為【上流人士】,還在網上胡吹海吹;聊起包包、化妝、奢侈品和娛樂圈八卦比誰都精通,感覺是掌握了了不得的技能似的;但你問她點曆史和文化常識全然不知;”

    “問她華夏第一個皇帝是誰,她告訴你是雍正;”

    “問她【昨夜雨疏風驟】是誰寫的,她告訴你是她的愛豆;”

    “問她四大發明是什麽,她告訴你是智能手機、麵膜、整容術和美顏相機;”

    “這種事……要不是你親眼所見,你敢相信!?”

    “更別提什麽視漢服為奇裝異服啊,什麽國外的空氣充滿著自由的味道啊,人生的終極目標就是拿到一張美國綠卡啊這些令人作嘔加悲哀的事了;”

    “但偏偏……”

    “我們的傳承已經斷的七七八八;”

    “我們的學習機構依舊在朝著西方拋媚眼;”

    “我們的輿論環境依舊急功近利,不少企業依舊拿著半截餌料釣紅眼魚;”

    “就連我們文化的根——漢字,都已經被狠狠剪了一刀,不複當初的模樣;”

    “當【親不見】、【愛無心】、【產不生】、【麵無麥】的時候……”

    “我們的文化複興,何其艱難……”

    “在外部環境趨於緊張的時候,如果我們內部依舊是如此扭曲和混亂的話,”

    “稍有不慎,便是彌天大亂;”

    “因此,我們也隻能通過各種手段和文化作品,希望能讓大眾看到華夏文化的閃光點,”

    “也希望通過國內外現狀對比的方法,讓大家開始反思,逐漸找回文化自信,逐漸扭轉這些扭曲的價值觀……”

    “同時,為了給我們贏得足夠的【自療】時間,我才會跟林董事長講述我的那個計劃,讓我們的主要對手身上起火,無暇外顧……”

    ps這一章是昨晚看到某位書友的疑問後的一些感慨,因為某些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許多地方不敢攤開講,也一時講不完;大家就姑且當我水了一章吧。

    一家之言,不用往心裏去,見諒!

    頂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