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反向割韭菜
字數:15688 加入書籤
好容易放晴了一天,帝都再度變成灰蒙蒙的;
楊鑄坐在沙發上,仔細地看著剛送過來的資料;
送材料過來的林大太子坐在另一邊,情緒不高地摳著自己領帶夾;
楊鑄看了幾頁資料後,這才發現了林圖的不對勁;
“林大太子,怎麽了,莫非是跟你們家的司馬青措鬧別扭了?”楊鑄開口問道。
林圖有氣無力搖搖頭“不是,我跟青措的關係好著呢。”
楊鑄看了看他神情,有些明白了“怎麽,你這個項目投資人又被反向割韭菜了?”
林圖鬱悶地點點頭,長長歎了口氣“去年月不是投了一個當下很火的項目麽,結果就在前幾天……哎不說了,你也想的到的。”
楊鑄樂了一下,項目?又剛好過去一年半,人家這時間卡的夠準的啊。
當下問了句“投了多少?”
林圖悶聲悶氣地說道“天使輪加輪,一共投了個億。”
楊鑄哦了一下,也不算投的很多,看來林大太子這些年的諸多失敗經驗,已經讓他不敢再放開手腳了,這也算好事。
林圖鬱悶地說道
“楊大大,你說我是不是真的一點天賦都沒有啊?”
“你以前在大華投資投項目的時候,成功率都在以上,而我呢,做了快三年,總共也就成了筆。”
楊鑄笑了笑“你也不用太過揪心,你失敗率這麽高,跟你有沒有天賦沒有太多關係;”
“而是因為你的身份特殊,所以才這麽容易被反向割韭菜。”
林圖有些不能理解“跟我的身份有什麽關係?”
楊鑄笑了笑“因為你是大華投資的太子爺啊,所以許多投資人會遇到的事,你反而不會遇到,因此,這才會造成你根本摸不清被投項目裏麵的坑坑道道。”
林圖滿臉問號“???”
楊鑄哈哈一笑“咱們大華投資本質上是資金母公司,尋找投資項目是底下的相關工作人員去做的事,也就是大家口頭裏的【投資人】,是吧?”
林圖更加疑惑,這麽簡單的事情,楊大大為什麽要提起?
楊鑄不管他,繼續說道
“實際上,一般的工作人員,也就是投資人,因為他們畢竟是打工的,所以就有了被被趁空間;在與項目接觸過程中,那些創業者難免會使出各種誘惑或者手段,來為自己爭取各種利益,甚至與投資人勾搭起來,一同牟利;”
“不管這些投資人最後有沒有同流合汙,但是遇到的多了後,自然也就知道這些創業者的一些手段和項目書上麵的貓膩,”
“有了豐富的經驗後,再去尋求新項目,肯定會避掉那些坑,投資的成功率也就自然而然逐漸高了起來;”
“而你,作為大華投資的太子爺,出去跟那些創業者談的時候,人家肯定不會傻到會來賄賂你,你自然也就沒有機會見識到這些創業者種種的手段,”
“而你整天不在公司裏,下麵的人想拍你馬屁,或者旁敲側擊給你提供建議的機會都沒有,你丫的投資的失敗率居高不下,自然是再正常不過了!”
林圖聽的眉頭皺起“你的意思是,那些創業者在故意坑我?”
楊鑄嗤笑一聲“多稀罕啊,就隻允許資本占便宜,就不允許創業者在投資方身上割塊肉?”
“這年頭,市場競爭這麽激烈,老老實實做事多難啊;遇到你這種一問三不知的投資人,有現成的便宜不占,對創業者來說,簡直天理難容。”
看到有些傻掉的林大太子,楊鑄有些於心不忍
“這樣吧,看在你這兩年整天跟著我廝混的份上,本官人就大發慈悲,稍微給你講一講那些創業者的手段,好讓你以後不要再跳坑;”
“不然,你年年投資成功率墊底,我臉上也沒有光彩。”
林大太子連忙打起精神來,就算自己對投資這事不感興趣,但年年墊底,誰還沒能有點自尊了?
楊鑄把手上資料放好,點了一根煙,輕飄飄地說道
“許多人呢,認為資本是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這其實就是個笑話;所以你作為資本界的一員,一定要戒掉這種蜜汁自大,”
“要知道不少創業者和項目,就是專門坑你這種人的。”
“在他們眼裏,錢就是最終目的,從用戶手裏割也是割,從投資人手裏割也是割,”
“在白嫖黨即將一統天下的現在,老實講,割投資人的韭菜可比割用戶的韭菜容易多了!”
“這些人整天逢人就跟你講夢想、講情懷,你這種幼崽估計一個小時就能被忽悠暈;”
“嘿嘿,什麽狗屁的夢想、情懷,假不假?老老實實地說為了名聲和金錢不就完了麽?”
““記住一點,但凡給你大講特講這些東西的人,你最好趕緊遠遠地躲開;”
“這種虛偽又裝的人,很容易遭雷劈,你要是坐到他旁邊,被老天爺誤傷就不好了。”
先是吐槽兩句,楊鑄繼續說道
“這兩年,互聯網創業項目大火,大華投資這段時間貌似也以投注互聯網項目為主,那我今天就主要給你講講互聯網項目裏麵的貓貓道道。”
“首先,你要明白互聯網項目割投資人韭菜主要是在哪一個環節,”
“我們從頭捋起,”
“正規的投資人做投資,是有明確利益訴求的,”
“資本的錢通過專業的投資人的手,投給創業公司,其目的是用於公司的運營和增長,以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與業務規模,然後在下一輪估值中讓公司的股權變得更值錢,從而實現讓自己獲利的目的;”
“至於這個變現的方式是通過割下一輪融資,騙下一輪接盤的資本;”
“還是上二級市場割散戶的韭菜;”
“或是通過被收購來割大公司的凱子,”
“或者強製創業者對賭,靠業績來吃自己人,”
“對於資本方來說,就不重要了,反正隻要有人接盤就行;”
“嘿嘿,是不是特別像擊鼓傳花的傳銷?”
“如果創業公司一切順利,大家一起發財上市割散戶,那自然大家高高興興的稱兄道弟。”
“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下來看,這條路實在太難了,”
“絕大部分中小企業,都挺不過創業後的頭三年,可以說,成功率低的可怕,說是萬裏挑一都是高估;”
“這種情況反過來影響一些實力弱的投資人,絕大部分投資人投的第一期資金,就是他們投的最後一期資金,因為投出去的項目都死光了;”
“所以,在一些創業者看來,既然好好做公司不容易成功,那幹脆做點容易做的事,”
“比起騙賊難搞的用戶,還是騙騙幾個跟你一樣的,什麽都不懂的投資人比較容易;”
“尤其是大量投資人都不太懂,也不太專業的互聯網項目,”
“因為對於互聯網項目來說,在【法務】、【稅務】這些投資人熟悉的戰場也就罷了,在【網絡推廣】、【互聯網戰略布局】、【人才結構】、【技術壁壘升級】等更複雜的業務場景,許多投資人其實是完全不在行的;”
“在這種情況下,創業者要想坑你們這些投資人的錢其實並不困難;”
“嘿嘿,本官人見過不少互聯網創業者,他們的創業項目雖然都屢次失敗了,但他們自己卻越來越有錢;還在公開場合哭著訴說【創業不易,不忘初心】;”
“然後……扭頭就進了會所,去支持線下高端服務業去了。”
“這種精神……”
“嗯,委實令人動容啊!”
說完了這些,楊鑄抖了抖煙灰,繼續說道
“互聯網項目創業者怎麽割投資者韭菜的呢?”
“在一般人想來,以為他們會把投資人的打來的錢轉到私人賬戶上,然後溜走;”
“這種想法其實非常蠢!”
“因為投資人是分批打錢的,而且打錢也是打在對公賬戶上,”
“如果創業者膽敢把對公賬戶上的錢轉到自己私人卡上,稅務部門和法務部門會非常開心地請你去吃牢飯。”
“我就曾經見過幾個小項目的創業者,傻到這樣幹,”
“結果就是,這些人進去撿肥皂後,他們的家人朋友,含著淚,瓜分了他的錢,然後咬著牙、流著淚,在會所裏肆意揮霍著,從此過上了痛苦的快樂生活。”
“嗯,這個場景,不得不說,非常溫馨感人啊!”
“所以呢,聰明的創業者,就會把坑錢這種行為本身,掩藏在真實的業務邏輯中;”
“業務是正當的,邏輯是流暢的,資金流是隱蔽的;”
“總之,一切咋眼一看,一點毛病都沒有;”
說到到這,楊鑄想起了另一個世界裏“扇貝去哪兒了”這場遊戲;實際上之所以有許多投資人罵他們,不是罵他們造假,而是罵他們水準太差,顯得投了他們的自己跟弱智一樣可笑;
諷刺的笑了笑,楊鑄繼續說道
“,開始講重點!”
“那麽這些互聯網項目如何用合情合理的方式把投資人的錢花掉,然後隱蔽地將其中一些錢集中收回在某幾個人手中呢?”
“最常見的方法主要有五種。”
“第一、耗材采購;”
“這個是最常見,也最不容易露餡的方法;”
“開公司必然是要有辦公采購耗材需求的;”
“紙張、辦公桌、水筆、板、衛生紙、椅子、投影儀等等,統統把價格漲上一截;”
“當然,這些東西雖然能做手腳,如衛生紙等也能長期刮油水,耗材量也能操控,即便是創業者指定某家有貓膩的供應商,但畢竟金額不大;”
“所以重點來了;”
“既然是互聯網項目,不玩有用沒用,高端的設計電腦總要有幾台吧?每台好幾萬的服務器總得弄上一兩台吧?”
“還有業務接待用品,為了公司業務的門麵和業務的順利開展,一套名貴紫砂壺茶具、一兩斤名貴的茶葉總得準備吧?”
“上麵林林總總的加起來,以一個人的小公司為例,光辦公耗材第一期能刮下萬左右的油水;”
“後麵的紙張、資料打印、水筆、其他耗材、茶葉等帶來的細水,辦公耗材每個月也能刮個萬左右。”
“知道為什麽賣茶的、複印的、賣紙的,為什麽從賬麵看來毛利率這麽驚人麽?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專門為這些采購人員服務的,裏麵的貓膩多著呢。”
“尤其是耗材公司,許多公司的親戚或者他本人,就在裏麵有股份,許多就幹脆是把股份直接送給這些負責人的;不然你以為為什麽耗材行業會流傳那句【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和甲方的關係】這句話?”
“曾經有一家知名的,全國布局的公司,一切耗材都是指定的某供應商采購,外麵市價塊錢的東西,那家供應商的報價是塊,後來直接漲到了塊,持續了正正五年;”
“雖然這家公司從都到位都在賠錢,但是不妨礙創業者和管理層賺了大錢;”
“不過做的太過明目張膽的話,很容易被察覺,最終被送進去撿肥皂,所以一般初創的公司,不會像我剛才說的那家一樣明目張膽;”
“嗯,整體來說,辦公耗材這塊雖然這些不是坑投資者的大頭,但也夠惡心人的。”
……………………
“第二、宣傳物料”
“這一塊,其實跟辦公室耗材的模式差不多,隻不過這塊物料的用量更大,吃的錢更多;”
“如果你有那個時間去看看,就會發現,這些物料的供應商報上來的價格雖然正常,但批量采購沒有明顯的單價降低,也就是說,吃的是批量優惠的價差;”
“或者更聰明一點,在采購量上做文章,【開源節流】同步進行,原本隻需要份物料,但是采購了份或者份,多出來的采購量,嘿嘿,要麽完全就隻是賬麵上的數字,要麽就是多出來的物資是縮水版的,比如彩色變成黑白,銅版紙的克數進行削減,該鍍膜的不鍍膜等等;”
“不要小看每張紙隻拿了毛錢或者幾分錢,但是長期下來,積少成多,吃的錢可真不少;”
“不然為什麽在營銷推廣中,物料的貪腐向來被稱為重災區?”
“更重要的是,在這一塊,投資人根本沒法查,投資人這麽忙,怎麽可能天天盯著你?”
“還有,就算你去查,你怎麽查?”
“如果你跟我一樣,曾經做過兼職,發過傳單的話,就會發現,其實根本沒有人在意你的傳單發了多少,發給了誰,甚至你偷偷把大量的傳單丟到垃圾桶裏也沒人管,”
“是那些管理層當傻,不知道你的小動作麽?不是,因為他們在上遊早就賺到了足夠的錢了,誰也不會在乎傳單發了多少這點小事的。”
“所以你知道這幾年為什麽湧出這麽多公司麽?”
“知道為什麽你現在走到大街上,到處是各種亂七八糟公司的地推麽?”
“因為需要大量地推啊!”
“這麽多地推,光吃物料這塊就能賺多少?”
“至於公司倒不倒閉之類的……嘿嘿,對創業者和高層來說,重要麽?”
“反正這些錢都是你們這些投資人買單,不這麽做才是傻瓜!”
“正是因為這些方法太好來錢,所以不少創業者硬是編出來了不少侮辱智商的項目;”
“今年不是共享單車挺火麽,人家就接著來了共享籃球、共享板凳、共享電棍,甚至還有共享電腦的;說實在的,這丫的不就是網吧麽。”
“之所以出現這麽多的奇葩項目,就是要趁著你們這些投資人,對互聯網這玩意還沒有徹底搞懂之前,趕緊地騙幾個傻瓜,然後吃物料采購這塊肥肉。”
“嘿嘿,你們這些投資人也夠傻,一輛號稱定製版的爛單車,成本,這你也沒看出問題來?”
………………
“第三,人員招聘”
“前麵說到物料,既然物料上可以賺錢,那人呢?”
“你丫的太年輕,沒接觸過這一行,”
“你隻需要知道,招聘本身就是個很容易出現貪腐空間的領域;”
“首先是吃空餉,”
“前兩年外賣大戰的時候,全國範圍內都出現了吃空餉的行為;”
“今年剛掀開的共享單車大戰也肯定跑不了;”
“許多城市的運營崗位,一直有人在領工資,但實際上這些人並沒有來上班,”
“這些人是城市經理用假身份證入職的,工資呢……全流入領導的口袋了;”
“還有些規模稍大的公司會請外包崗位,也會存在大量的吃空餉行為,明明隻有人幹活,但是外包付了人的錢出去;”
“但是在給投資人看的計劃書裏,卻寫著,為了不浪費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我們必須要在周內完成品牌館的搭建,所以需要人三班追工;”
“嘿嘿,這種情況下,你能說什麽?”
“至於把自己親戚招進來,拿工資或者掛靠吃空餉的,那簡直再正常不過了;”
“就在三年前,我見過一家創業公司,把自己快八十歲的奶奶招進來當倉庫搬運工,還瞞著不肯寶貝,為的就是拿退休金和補貼;嘿嘿,這完全是把投資人當傻子看啊!”
“除了吃空餉,招聘這一塊也有其它吃錢的手段;”
“現在互聯網公司,招人特別喜歡走獵頭,知道是為什麽麽?”
“因為獵頭要收費,隻要有收費,隻要成本不透明,其中就有操控空間;”
“一般來說,創業公司每通過獵頭成功招聘到一個人,都要給獵頭公司一筆獵頭費用;”
“一般是年薪的到之間,看崗位的稀缺性和獵頭難度來定;”
“由於現在互聯網挺火,所以從業人員的工資水平挺高,所以這是一個很客觀的數字,不黑一把,簡直對不起自己的十年寒窗;”
“那麽如何操作呢?”
“首先,要和獵頭公司的人達成一致,”
“一般合作協議都是正常的,隻不過私底下會有返點;”
“比如合作協議上寫的是獵頭費用為年薪的,私下協商的數字是,那麽其中的就可以流入私人腰包了,”
“說白了,就是陰陽合同;”
“當和獵頭公司達成一致後,就要在候選人這裏動動手腳了,”
“如何動手腳?很簡單,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就是原本沒有獵頭費用的人,掛到獵頭公司那邊去吃費用;”
“第二種,把其它獵頭公司推介過來的人,掛到有回扣的獵頭公司名下;”
“中間過程非常容易,隻需要把這個人的簡曆透漏給有回扣的獵頭公司就行了;忽悠那個人過來麵試的事,完全不需要你自己張口;”
“第三種,調整候選人的年薪,在不違反常理的情況下,把候選人的年薪盡可能做高,這樣總體的回扣數字也會增加;”
“互聯網從業者的高工資中,有多少是為坑投資人而吹出來的泡沫?”
“嘿嘿,那些獵頭公司心照不宣罷了;”
“所以現在有許多奇葩事,許多互聯網行業的高端求職者落選,不是因為你要的薪水高,而是你要的薪水太少了!”
“對於創業者和高管來說,同樣的崗位,不同的薪水,它創造出來的【利潤】是完全不同的;”
………………
“第四、廣告投放”
“這個才是黑投資人錢的大頭業務;”
“不管是不是互聯網公司,談到黑錢,廣告投放是繞不開的;”
“尤其是以電梯、寫字樓和公交站牌這些傳統廣告為坑人之首;”
“因為這些廣告根本沒有辦法量化效果,”
“這些形式的廣告,對於廣告公司來說,成本極低,但價格卻是死貴死貴的,因此向來是吃虧口的重災區;”
“一筆百萬級的廣告投放,能返利返到以上,”
“而如果你是長期客戶,大額投放;返利返到以上也不是什麽問題,畢竟人家成本就在那放著;”
“除非是才成立的菜鳥,不然每一家廣告公司都有專門的預算,來應對甲方的吃拿卡要,這個你隨意找個業內的人都能問的出來,我就不多說了;”
(說到這,各位書友,你們小區電梯裏的廣告,按照道理,物業賣出去是要給業主錢的,因為大家買房的時候,已經公攤麵積付過錢了,理論上這裏麵的收益是可以分的;
不過嘛……哈哈哈,這個世界就是這樣讓你添堵的!)
“線下廣告坑人,那麽線上廣告會好點麽?”
“嘿嘿,很不辛的告訴你,並不會,並且讓你被坑的更慘!”
“這些初創公司,都會給自家的網站、或者公眾號來投放廣告拉新;”
“隻要有拉新投放,就一定會有刷量;”
“在現在,刷渠道注冊量是一個被默許的行為,簡單來說,就是用機器人和接碼平台來注冊有效賬號,然後算錢;”
“說到這裏,給你個建議;”
“有一些有經驗的投資人,在做風險排查的時候,有一個簡單的否決條件,”
“就是如果一家公司的注冊節點,沒有注冊反欺詐產品的話,那麽這家公司就不值得看了;”
“因為誰也不知道,這個所謂的【注冊用戶】裏麵,有多少是真人,有多少是機器人;”
“甚至這些企業都不一定真的知道;”
“如果是更有經驗的投資人,直接會看手機的型號分部以及注冊來源;”
“有幾個特定的手機型號和來源是可以直接幹掉的;”
“嘿嘿,當然現在技術不斷地發展,互聯網的知識也在不斷普及;”
“這些手段,也隻能騙騙你這種什麽都不太懂的沙雕投資人了;”
“現在稍微手段高明點的創業者,基本都是通過積分牆來操作,純人工操作、刷單眾包、做兼職啊等等手段來發揮大家的智慧和力量,然後開開心心地分錢;”
“你隻需要知道,對於一家創業公司而言,刷量簡直是必修課,不僅僅隻是為了回扣,更是為了數據好看,能夠從投資人那裏繼續騙錢;”
“兩個公司,一個日活一百,都是真人;另一個日活一萬,但都是機器人;”
“你猜像你這樣的沙雕投資人會怎麽選?”
“我敢打賭,你一定會投後者,因為你們這群沙雕投資人的邏輯是再怎麽假,總歸也得有點真的吧?”
“嘿嘿,有需求就有市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你們這群沙雕投資人反向刺激了這些破事的發生。”
林圖聽到楊鑄又在嘲諷自己,有心想反駁,但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這些東西的確是自己不知道的。
他很想說,楊大大同誌,貌似你也是咱們投資圈的一員吧,你剛才不是順道把你自己也罵進去了?
但是,長期被楊鑄淫威所迫,他是在不太敢說出這句話。
…………
“第五,也是最後一塊,營銷預算,”
“這個營銷預算,特指花在市場推廣中的非廣告預算;”
“簡單來說,就是搞拉新或者營銷活動時,送出去的各種優惠券、實物、可以提現的各種虛擬貨幣等等;”
“這部分預算,是當前比較流行的洗錢路徑;”
“尤其是隨著裂變營銷的火熱,這類支出會越來越多;”
“你隻需要記住,每一個瞎搞裂變營銷的公司背後,都是一群如你這般沙雕投資人流的眼淚!”
“先說實物,”
“想什麽注冊送什麽東西;或者注冊後元可以買什麽東西;或者消費滿多少送什麽東西之類的,”
“這類實物的數量和價格,本身就是有操作空間的,價格就是原本批量采購的,所以其中的貓膩嘛,我剛才也說過了的;”
“而且送出去的數據往往也是不可信的,他們完全可以通過調整後台來湊單,原本送出去個,硬生生地改成送出去幾大千個;”
“多【送】出的東西,就是他們的【利潤】了;”
“你們這群沙雕投資人,如果不懂業務和數據,最好就別去碰這類公司;”
“除了送實物之外,還有一些市場上比較緊俏特惠商品,比如低於市場價元的鴨梨手機;”
“創業公司隻要和供應商串通,直接可以通過【假發貨】來完成利益交換,”
“跟上麵的手段一樣,明明隻賣了個特惠商品,卻通過調整數據的形式,發出去一千個包裹;那多出來的個包裹,就又是一筆利潤;”
“而且你還不好查,因為人家發出去的雖然是空包,但都有正規的物流單號,上麵的貨品名也寫的規規矩矩;”
“今年某寶清理店的刷單,然後爆出來的瓜你都知道吧,那些店用的就是【假發貨】的形式;”
“反正從現在來看,大部分的低價牛奶、低價手機、半價爆款之類的,用的都是這種手段。”
“總而言之,如果你繼續想投電商和生鮮類的項目的話,這一塊你必須懂,不然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除了實物外,他們搞的什麽優惠券、虛擬貨幣,乃至各種話費獎品等等,”
“如果按照常規操作,這些東西是需要發給用戶的;但實際上,他們的確發了,但是發給那些用戶,就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
“有的公司會專門養一批官方假號,來專門接受這些禮物,然後再用把它們變現;”
“而且最妙的是,現在不是網絡羊毛黨很猖獗麽,正好可以拿來背黑鍋,到時候跟你們這群投資人一起痛罵羊毛黨,讓你們連哭都沒地方哭去!”
“至於一些比較懶的公司,就直接把假發貨和假補貼一起發了,然後與供應商形成閉環;當真是把你們當瞎子看!”
“嘿嘿,不得不說,這些人,不去混幣圈,簡直是浪費!”
林林總總說了大半個小時,楊鑄終於有些說累了,然後大手一揮
“好了,今天先說一部分,反正按照你的腦容量,說的太多,你也記不住,今天就這樣吧!”
把心不甘情不願的林大太子趕回去看書補課後,
楊大官人這才重新拿起那堆資料,認真地看了起來……
頂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