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二次蕭條》
字數:12578 加入書籤
紐約此刻的民眾德性跟幾年以後的華夏差不多,一方麵,總是無知地被各種輿論牽著鼻子走,另一方麵,則是本能地對大部分“權威專家”有著有著逆反心理,尤其是歲以下的年輕人;
丫丫的,全部都信你了,我怎麽凸顯我自己的個性?我怎麽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
在這個不酷就會被人鄙視的年代裏,我可不想平庸地當個傀儡!
出於這種心理,哪怕媒體上對《第二次蕭條》諸多貶低和不看好,但依舊有著不少人反而堅定了要去觀影的的信念;
別忘了,帝國廣場那醒目的巨型,那不斷跳動的數字,時時刻刻提醒著路過的人們,這分明是一部性質與其它電影不同,而且自信心爆棚了的電影。
就算這種題材的電影自己不太感興趣,但這麽大個瓜,這麽大個熱鬧,自己怎麽可能不去湊一湊?
……………………
月日,《第二次蕭條》的首映日;
人們一小團一小團地斷斷續續來到電影院,嘴裏還不停地打著賭,賭電影具體講述了一個什麽故事,竟然敢預言美國經濟破產;
戰爭?自然災害?外星人入侵?
是的,無怪這些人調侃似的胡亂猜測。
電影的預告片全部運用了春秋筆法,幾乎全部的鏡頭都給了民眾的暴亂,隻是些許一閃而過的畫麵展示了美國財政部私底下無力地表示,美國經濟即將崩潰的情節。
不久後,所有的觀眾入座,偌大的放映廳中竟然有七成是有人的,這在美國,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少傾,燈光一暗,電影開始了……
………………
本傑明是華爾街一家投資銀行的投資經理,傑弗遜則是這家投行的風控經理,兩人之間有著不錯的私人交情;
這一天,傑弗遜跟本傑明在家裏喝酒的時候,忽然神神秘秘地問他,想不想私底下大賺一筆。
原來,作為風控經理的傑弗遜,早就在一年前發現了,公司主營的(房貸證券),裏麵的客戶逾期情況越來越嚴重,一年前隻有少部分客戶小規模輕度逾期,
但到了上個月,則有以上的客戶有著嚴重逾期,其中逾期超過個月的,已經達到了客戶總量的,並且這部分客戶直接查不到職業和收入等信息,這是個極為危險的信號;
接著,他普及了一下美國各大金融機構是如何在利益的驅使下,把房貸業務轉化為(房貸證券)的,以及信用評估造假後,將的次貸資產(不良資產)包裝成新的產品,打包賣給各大投資者,
於是在這種虛假繁榮的刺激下,大家都開始瘋狂地把自己的錢投入到房地產市場裏,他曾經秘密調查過,公司的客戶裏,許多都是收入微薄的低薪階層,甚至有一個收入完全不穩定的舞女,名下都有處房產。
最後,他拿出自己的盤插入電腦,打開自己私底下建立的數據模型,指著上麵的數據說道別看著給投資者看的明麵上的數據,那些數據都很光鮮亮麗,但其實現在這些客戶的逾期貸款,都是由房貸公司墊付的,就是因為這些房貸公司對未來一廂情願的樂觀,不擔心那些人還不上錢,但事實上,美國經濟,尤其是房地產的泡沫即將破碎,
因此他想邀請本傑明一起,借助他的客戶資源,私底下弄一個私募基金,做空美國房地產。
本傑明不以為然,說道美國的房價怎麽可能下跌?除非出現百萬人級別的房貸斷供。
傑弗遜很嚴肅地說道,美國的房價在最近半年內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跌趨勢,
其根本原因就是這些房貸裏有相當大一部分使用的是高風險的可調利率,相當於前幾年利息貸款,但隨著時間推移,利率不斷上升,到後麵幾年,利率則會調到以上,
以這個利率為基準,民眾的每月還款額飆升到美元以上,這對於美國那些基層民眾來說,是個極為高昂的數字;因為美國的階層固化嚴重,他們的收入一直沒有得到增長,何況許多人名下不止一處房產,兩者相加,導致他們的還款壓力超過了自己的薪資水平;
在這種情況下,才會出現越來越多的逾期;而美國的房價,正是因為他們想要通過拋售房產來回籠資金,產生了大規模的拋售現象,才會出現不斷下降的情況的。
所以,傑弗遜預計,最多再過個半月,美國的房貸斷供人數就會超過萬人,到時候,一係列的連鎖反應必然會引發金融海嘯,雖然公司很可能會破產,但是如果兩人聯手做空的話,可以狠狠賺上一大筆。
本傑明聽完後,看著電腦上的數據仔細思考了很久,最終跟他說道,自己需要認真考慮一下……
………………
第二天,傑弗遜被人力資源經理叫到辦公室,然後被告知,自己因為違反公司規定,被開除了。
傑弗遜這才知道,本傑明把昨晚上的事情告訴了邀功,他得到了漲薪嘉獎,而自己則被掃地出門。
傑弗遜被保安監督著離開公司,嚴禁帶走自己辦公室內的任何物品,
在公司門口,他看到了一臉微笑的本傑明,惡狠狠地啐了一口,卻什麽也沒說。
………………
傑弗遜走後,本傑明立刻帶著和交易部幾個技術專家進入了傑弗遜的辦公司,翻箱倒櫃後,在抽屜裏找到了那個盤,
插入電腦後,技術專家把所有數據導入那個模型中,最終得出結論,傑弗遜這個數學模型是正確的,而銀行現在所使用的風險價值模型和交易模型,因為風控參數不合理,存在著巨大的漏洞;
簡單來說,就是交易量和風險係數相疊如果控製在一個特定的臨界值內,損失是可以控製的,但一旦超過這個臨界值,風險就會無限放大;
如果繼續買進交易下去,一旦出現任何問題,銀行的損失就會超過自己的市值,瞬間破產;
而事實上,通過本傑明的風控數據模型計算,兩個多月後,民眾的房產資產就會下跌,到時候,就是引起連鎖反應,大規模暴雷的時候;
技術專家提醒,如果自己家的投資銀行不在這兩個月內做出相應的對策,那麽兩個多月後,就是銀行破產之時。
聽完技術專家的話後,先是下了封口令,然後緊急召開了高層會議,商討解決辦法;
會議上,各個高管開始甩鍋,但卻沒有任何辦法。
這時候,被破格邀請參加會議的本傑明提議,為了保全公司,公司可以在這兩個月內利用那些客戶對他們的信任,把手裏的和產品全部脫手,這樣下來,雖然有些不擇手段,也會在事後失去所有客戶的信任,但是至少保全了公司。
各個高管極力反對,說如果公司失去了客戶的信任,即便度過了這次危機,也離破產之日不遠了。
聽後,麵無表情地對一眾高管警告,不要整天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光想著自己的職業生涯和薪酬,如果公司現在破產了,你們一樣沒有任何職業未來可言,華爾街不接受任何失敗者!
隨即拍板,接受了本傑明的這個提議。
………………
第二天,投資銀行所有交易員在製定了交易指標,並砸下了重金激勵後,神色複雜地開始給自己手裏的客戶打起電話來。
則把本傑明邀請到了自己的辦公室,熱情地給他倒了杯酒,先是拿出一張一百萬的支票,作為昨天他提議的獎勵,然後問起了有沒有讓銀行擺脫不擇手段後的負麵影響的辦法,並且表示,如果有切實的當的辦法,將會再給他萬美金的獎勵。
本傑明眼睛放光,開始苦苦思尋起來,最終提出了一個想法,
那就是利用這兩個月回收過來的資金,在危機發生後,反過來注資美國的重要民生機構,打著拯救美國的名義捆綁政府,逼迫政府救市,不但可以化解自己的信譽危機,還可以反過來倒賺一筆;
他說,美國幾乎所有的經濟行為都是從上遊的銀行機構發放資金,然後開始進行經濟循環的,當上遊銀行缺錢的時候,中遊的企業怎麽可能有足夠的流水進行運營?
而每個中遊的大企業後麵都有著無數的關聯企業,對於美國政客來說,這些才是真正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敏感點,也是他們票倉的最重要來源,
對於華爾街的銀行,美國政府的一些官員可能樂見其死亡,但是中下遊的那些企業,政府官員卻絕對不敢讓他們大規模倒閉,這會引起社會大規模暴亂;所以,注資那些能保證社會正常運轉的企業,才是最明智的避險選擇。
苦苦思尋起來,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是卻一下子不知道該找哪個目標比較好;
本傑明提議,不如到時候注資(美國國際集團),並給出了自己的理由;
他說,的業務太多,到時候肯定會瀕臨破產,但美國政府是絕對不敢讓他破產的,除去有大量的抵押資產不說,它牽扯到了太多美國的民生環節;
想想看,我們坐的飛機是從租賃的,紐約市中心的大樓是承建的,上百億美元的教師退休金是由處理和發放的,就連賬麵價值兆美元的全美萬份壽險保單也是承保的;
業務涉及麵這麽廣,營業內容這麽敏感,美國政府怎麽可能敢讓它破產?
所以,到時候,美國政府肯定會收購的大部分股份,力保它不破產,自己銀行隻要切入的時機對頭,簽訂的協議合適,就可以從中大賺一筆,
至於民眾,美國普通民眾很好忽悠,有了“保大棄小”這個名義,到時候花點錢輿論公關一下,很容易就擺平。
聽完後,很高興地拍了拍本傑明的肩膀,當場又給他簽了一張萬的支票,對他說道,等到事情成功後,會承兌剩下的萬。
………………
時間一天天過去;
隨著電腦屏幕上違約數字和總金額的不斷增加,無數私人銀行和次貸公司都慌了,每個公司每天都要開上半天的會,然後發了瘋似地派出業務人員和委托的催賬公司去那些貸款人家裏拜訪、懇談,甚至恐嚇;
然而事情並沒有出現好轉,電腦屏幕上的違約數字依舊在瘋狂跳動;
私人銀行和次貸公司終於使出了最終的殺手鐧——沒收房產!
無數的基層民眾被趕出家門,看著銀行的工作人員在原本屬於自己的房子上貼上封條,然後卻隻能拖家帶口地備著大包裹,露宿街頭,臉上滿是麻木與絕望。
晚上,一個次貸公司的年輕業務人員在回公司的路上,看著滿大街的帳篷,有些惶恐地對著同事問道“這樣真的好麽?或許,我們應該跟上級反映一下,采取一些更柔和的手段,這樣隻會造成更嚴重的恐慌。”
他旁邊年齡稍大的業務員麵無表情地說道“你還是太年輕了,資本家都是隻管自己的兜裏的錢的,社會責任是什麽?他們字典裏跟沒有這個詞;隻要能讓他們的損失稍微小一點,別說這些區區恐慌了,就算讓他們炸了五角大樓,他們也絕對不會手軟。”
說完,他告訴年輕業務員,還是考慮考慮自己的退路在哪裏吧,按照他的經驗來看,接下來,“性價比不高”的年輕人一定會被裁掉,但是至少有一些補償,比起普通的民眾來說,卻又好的多了,不算這些留宿大街的人,那些普通民眾,資產縮水至少不說,還要承當降薪和失業的風險。
接著,年紀稍大的業務員臉上也露出一絲譏諷,總結道,包括自己在內,美國的這些普通民眾每隔十幾年就要被割一波韭菜,早就習慣了,對於華爾街來說,自己這票子人不就隻有這點價值麽?
年輕業務員聽完,臉上露出惶恐的神色,為自己的未來感到不安起來……
………………
公司裏,本傑明麵帶微笑地應付走了一位自己以前的老客戶,看著他憤怒離去的身影,就看了看辦公室裏各個交易員電話裏不斷傳來的喝罵聲,眼中露出些許不耐;
走了過來,問他感覺如何,本傑明諷刺地笑了笑,說道
“這個國家的人總是如此,總想著不勞而獲;”
“底層的那群傻子總想著鮮衣怒馬,就算他們承擔不起,卻還妄想過著國王般的生活;”
“而這些一天隻能夠接受銀行卡賬戶數字不斷往上漲的投資者們,卻不斷地逃避著【有賺必有賠】這四個字;”
“看,人們就是如此愚蠢,連小學生都知道的道理都不理解!”
“他們卻忘了,他們現在所有的這一切,隻不過是我們以前把財富的天平往他們的那一邊撥動罷了;”
“而現在,是該把天平撥回來的時候了!”
看著一副俯瞰眾生模樣的本傑明,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鼓勵他好好幹!
………………
危機終於爆發了;
公園裏、大街上,擠滿了無家可歸的欠款者;
美國的股市連日暴跌,無數撤資申請發到各個銀行,數不盡的公司破產,到處是裁員;
短短一個月,美國的小型次貸公司就消亡的七七八八,小型的私人銀行也因為民眾的恐慌擠兌不斷破產;
傳導反應下,其餘的投資銀行,也因為民眾和私人銀行的擠兌而損失慘重。
各大機構都不斷地爆出負麵新聞出來,損失慘重;就連華爾街的巨頭投行——“雷霆兄弟”,也馬上麵臨著破產;
而則趁著這次機會,如願以償地以的投資回報率,注資了億美元給,用於幫助償還部分不良資產的債務;
這時候,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的官員終於坐不住了,聯合美聯儲的官員召集了各大銀行的,商討起如何挽救“雷霆兄弟”;
在第一次會議上,財政部部長仔細地闡述了“雷霆兄弟”一旦破產,所導致的惡果和社會動蕩,並用著懇求的語氣讓各大銀行認購“雷霆兄弟”的股份,讓他度過難關。
底下的一眾銀行卻一副不情願的樣子,大家都是競爭對手,憑什麽要出手相救?
唇槍舌戰地討論了一番,各大銀行隻願意收購“雷霆兄弟”的優質資產,與地產和、相觀的資產完全不願意接受。
財政部長冷冰冰地出言嘲諷,說都這時候了,你們卻還隻顧著自己賺錢?一旦美國經濟完蛋了,你們也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一眾銀行的無動於衷,隻是用略帶輕蔑的眼神看著財政部長,一句話也不說。
會議休息期間,各大銀行的交頭接耳,各懷心思,一些本身有著債務危機的銀行趁機與其它銀行達成了合作,卻隻字未提關於救助“雷霆兄弟”的事情;
接下來的會議裏,任憑美國財政部部長怎麽苦口婆心地說服,這些銀行的卻自顧自地商討起了彼此間如何互助的事情,看的財政部長雙眼冒火。
第一次會議不歡而散。
………………
過了兩周,華爾街排名前列的投行,“雷霆兄弟”終於破產了,這引起了美國社會的極大震動和恐慌,擠兌、拋售情況愈加嚴重,不少絕望的證券經紀人選擇從樓上挑了下去,而社會已經出現了動蕩,打雜鬥毆、燒毀商鋪的事情逐漸出現,而抗議示威的人群更將華爾街和白宮圍的水泄不通。
這時候,被炒掉魷魚的傑弗遜出現了,他找到那些無家可歸的人,挑選了幾個看起來性格暴躁的人聚在一起進行詳談,然後用誘惑的語氣問這些人,像不像鹹魚翻身,趁這次危機發財?
被叫過來的幾個人麵麵相覷,然後表示完全不信任他。
他首先很正式地介紹了自己的身份——風控專家,然後拿出一疊以前媒體采訪的報道文章遞了出去,用以證明自己的身份;
看到幾個人相信自己的身份後,傑弗遜很篤定地告訴他們,自己經常跟美國政府打交道,所以很清楚美國政府在這種特殊時段的容忍底線在哪裏,隻要操作得當,在做的幾個人,短短半個月就能當上百萬富翁,而且還不用承擔多大風險。
看著略有些猶豫的眾人,傑弗遜開始用家人來打動他們,最終,這些人點頭答應了,表示願意嚐試一下。
…………
隨後的幾天,這些人開始不斷地組織和煽動同樣境遇的人,號召大家開始抗議示威,讓美國政府給出解決的辦法,從而挽救自己這些人,不再像條狗一樣流落街頭。
這個提議很快得到了無數人的擁護;
兩天後,無數人湧上街頭,拉著抗議的橫幅,高呼著口號,讓美國政府出麵解決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維持秩序的警察全程盯防,頭兩天並沒有發生什麽問題;
結果就在第三天,警察照例維持治安的時候,一個看不見的角落裏忽然扔出幾塊石頭,狠狠砸在警察頭上,遊行人群裏也不知道是誰大喊,說這些警察就是那些資本家的幫凶;
隨即,兩邊開始推攘起來,當初被聚集的幾個人一馬當先,一副情緒失控的樣子,號召大家“展示自己憤怒的力量”,有了帶頭煽動的,遊行人群與警察發生了肢體衝突,事情很快就演變成,上百名警察被打傷,遊行人員也被逮捕了幾十個,其餘的則一哄而散。
這種衝突事件連續幾天發生了好幾起,民眾變得更加暴躁,開始大規模地打砸商鋪,哄搶商品,無數人喜滋滋的抱著不勞而獲的商品和少許金錢,望向其它店鋪,尤其是奢侈品店鋪的眼神裏,逐漸出現了“貪婪”二字。
布滿濃煙和火焰的街道上,傑弗遜和當初聚集的幾個人正躲在暴力破開的珠寶店裏,喜滋滋地把一件件的金首飾和珠寶塞到自己的包裏;
傑弗遜得意洋洋地對他們說道,我說的沒錯吧,隻要社會聲勢夠大,隻要不是大規模殺人,哪怕是這種嚴格越線的行為,美國政府也會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予以足夠的忍讓。
幾個人一臉信服地看著傑弗遜,計劃號召更多的人參加暴力遊行,然後再多撈一點;
一時間,珠寶店裏充滿了得意而張狂的笑聲……
………………
隨著大規模暴動的不斷出現,美國政府坐不住了,召開了第二次麵談會。
這次,美國財政部長放寬了條件,要求各大銀行放貸救市,但美聯儲也會出手兜底,除了收購的股份維穩外,還會放出高達億美元的資金給各大銀行,用於幫助救市;
但唯一有個條件,就是要求這些銀行必須把這億美金全部貸出去,用以盤活各個企業的資金流,挽救美國的經濟正常運行。
一眾銀行眉開眼笑,紛紛開始報出自己的心理預期,討要自己資金份額,市儈而醜惡的麵容讓觀眾看的惡心。
把資金份額瓜分完畢後,會議結束,
美國財政部長有些無力地癱在座位上,神色複雜而擔憂;
一旁的助手問他在擔心什麽;
美國部長長長歎了一口氣,說他擔心這億美金,會有很大一部分不會放貸給那些企業,這樣美國的經濟依舊會受到重創。
助手難以理解,說這可是美聯儲的錢啊,而且還是美國財政部專門用於救市的錢,那些銀行怎麽敢不把這些錢貸出去?
財政部長麵無表情地說道“是啊,美國政府的錢,無償地借給這些銀行,卻在實質上無法強製他們怎麽使用這些錢,這……就是美國!”
………………
果然,借來的兩周裏,雖然陸陸續續的有銀行開始放貸,但是經過統計,隻有不到億放了出去,而剩下的億,則又是回到了金融市場,開始用於新一輪的金融資產優化。
美國部長看著助手拿過來的這則統計信息,沉默了半晌,然後狠狠地將辦工桌上的杯子砸到地上,無力地閉上了眼睛……
接下來,美國的經濟依舊沒有好轉,
各個企業為了生存,不得不繼續裁員;
許多失業的民眾,又因為身上沉重的債務,不得不申請破產,然後流落街頭;
各種各樣的抗議和遊行示威活動越演越烈,打砸燒事件層出不窮,警察疲於奔命……
…………
一個月以後,一身高檔西裝的傑弗遜開著敞篷跑車,緩緩經過蕭條無比的紐約街頭,看著街上隻有零星開門的幾家店和大街上擠的密密麻麻的帳篷,對著那一張張麻木而絕望的臉,麵上露出了高人一等的不屑笑容;
街頭的顯示屏上,正播放著新聞“今日,道瓊斯指數繼續暴跌點,全國失業統計人數已經超過了萬,美國的經濟進一步惡化,而原美國財政部長引咎辭職……”
這時,他忽然看到街邊一副暴發戶打扮的傑弗遜,臉上閃過一絲調侃,然後很熱情地在車上打了個招呼,眼睛卻不由自主地瞟向了副駕駛上壓著的一張支票;
傑弗遜則仿佛完全記不起曾被出賣的樣子,一樣仿佛見了老友的模樣,熱情地揮了揮手,陽光照耀下,袖子裏拇指粗的金手鏈熠熠生輝……
全劇終!
………………
看完這部看似平平無奇的電影後,裏麵許多觀眾遲遲不肯起身,
他們呆住了,裏麵的各項情節和邏輯演繹,包括各方的處置態度,都跟他們認知中的美國完全相符;
就連那些多次提及的數據,看上去也有模有樣的,感覺完全經得起推敲。
這真是華夏導演拍的片子?
想到電影裏仿佛真實無比的各種場麵和演繹出來的可怕後果;
這些觀眾忽然覺得背上冷的有些厲害……
:這些電影情節是融合了《大空頭》、《大而不倒》、《利益風暴》三部電影的某些情節,外加一些原創內容而成,畢竟是根據實事改編的電影,可以改動的餘地不大,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這三部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