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五、源能戰甲

字數:3781   加入書籤

A+A-




    淩礫簡單看了一下協議,開頭羅列了十幾項保密條款,規定十分嚴格,另外後麵還附了一份聲明,規定個人在研究院學習期間的研究成果,也歸研究院所有,學院按照貢獻多少,一次性給予補償。

    這等於是一次性買斷了知識產權,有點霸王條款的意味。

    不過淩礫認為現階段自己還是以學習為主,應該不會有什麽大的研究成果。想想學校這邊應該不會往死裏坑自己的學員,於是就把名字給簽了。

    錢主任在檢查過所有人的簽名之後,將協議收好後遞給了自己的助理,然後宣布說道“歡迎大家正式加入新型機甲研究院,現在到禮堂外麵上車,大家直接去研究院。”

    外麵停著兩輛墨綠色的軍用中巴車,淩礫在上車後,以為路程很遠。

    隨知道汽車直接開到了學校後山一處戒備森嚴的基地。

    即使是他們這些學員,也是被仔細檢查後才放行入內,不準帶任何拍照和通訊設備。

    在通過嚴格的安檢後,兩輛中巴車直接開進一座巨大的山洞內。

    看建築風格,這裏應該是大災變前的一處大型地下軍事基地,大家分乘兩部升降電梯,下到地下約五十米的地點。

    出了電梯,走過二十多米的走廊,錢主任領著大家從一處打開的大門,進入一處高約十五米,巨大的地下工廠內部。

    一進大門,在兩側擺放著幾具人形的機器裝具,或者用藍星上的“變形金剛”這個詞來形容它們可能更貼切一些。可是這玩意足有六米多高,重量怕是超過了一噸半,外觀造型有些像是古代全身盔甲的武將。

    這種體型,想不引人注目都難。

    這玩意是單兵作戰機甲?!

    能用麽?

    淩礫感歎了一下,隻看外觀就給人一種沉重和笨拙的感覺。

    他看了看,這機甲巨人應該是在大災變前各方所研製的所謂“超級戰士”。原本是想用智能芯片來操控,後來認為這種“戰爭機器人”用人來操控更加合適,就改成了這副模樣。淩礫在製造學院,刷了一部分這方麵的資糧。

    感覺有些摟,比玄宸仙府裏的靈儡要差了好幾人檔次。

    淩礫使用係統對眼前這人形機甲進行分析

    三代“超級戰士”(戰鬥型)

    類型低級的人工智能控製可操作源能動力機器人

    防禦力2600

    攻擊力1200(弩箭)3300(30毫米源能機關炮)

    移動速度112公裏/小時

    高度613米,重量163噸

    操控方式低級智能源能芯片組輔助人工操作

    動力高能源能晶體組x6

    (備注下界低級的人儡機關術所製造出來的產物)

    這次製造的三代機甲戰士,在技術上比上一代履帶式單兵機甲已經是進步了一大截,源紋能量轉導、仿生學裝甲肢體,配備智能芯片輔助操作係統、鈦銥鈺鎢合金裝甲、高性能源能晶體組能源與相對猛烈的遠程火力。

    眼前的鋼鐵機甲外形和淩礫認知裏的機甲相去甚遠。

    它高大笨拙的體型看上去非常強大,而且還有類似人形的軀幹和腦袋,但是上肢實際上是刀刃和樁機,腦袋頂上也是一門30毫米源能機關炮,弩具則是胸前的24箭發射裝置,武力倒也算是很強大。

    至少從數據上來看,對付五階異獸應該沒有多大問題。

    但在速度上,卻是要落後三階異獸,甚至連有些二階異獸都比不上。

    這玩意隻適應執行防禦和集團式清剿任務。

    倒是有個好處,係統在分析檢測幾具靈儡時,給出的製造圖紙和製造技術,包括材料技術實在是遠遠超出了他目前的認知和知識儲備,而這具“三代超級戰士”,係統則不光是生成了全套製造圖紙和材料說明,而且還給出了一百餘種改進方案。

    既來之則安之,老段是淩礫正式拜過的師父,這和尋常的師生關係還不太一樣,最起碼認為老家夥把他給調到這新型機甲研究院,並不會坑害自己。

    淩礫願意過來,主要是眼饞那玄宸仙府的幾名靈儡的製造技術。

    靈儡的製造,應該是從最基本的智能機器人開始發展起來的。

    稍微感到遺憾的是,有關二零七的製造技術,因為係統並沒有完成全部升級,他目前的權限不足,還不足以解鎖這種製造技術。

    這說明二零七的等級應該還在貴伯之上。

    淩礫原來以為這新型機甲研究院是新成立的,他們這批人應該是最先調入的一批學員。誰知在這裏簡單地參觀了這戒備嚴密的地下研究院外圍,就發現卻根本不是這麽一回事。

    在這地下空間裏,還有許多身穿工作服工作人員,正圍著一些造型各異的機甲忙碌著。看樣子這新型機甲研究院是早就存在著,隻不過是才在學校內部公開而已。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他們這批剛招入的學員,隻是在學習仿生機甲的基本結構和基本操作知識。

    淩礫在刷著相關方麵的書籍,新型的源能戰甲是依靠仿生機械和芯片感器官來進行操作,智能芯片相當於是動物的神經元,而傳輸能量源紋陣法相當於是身體的血液係統。這種源能戰甲必需是到了先天境武者,能夠實施源力外放,才能進行操作。

    “關於單兵戰甲這方麵的研究其實早在大災變之前就已經開始了,當初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智能作戰機器人方麵。在大災變之後,人類根據大災變前的研究成果,再結合新的源能技術和武者源力的運用,這才發明了新的源能戰後裝具。第一代裝具高達十多米,而且還采用履帶式行走方式,實際上相當於是一輛單兵戰車……”

    課堂上,梁教授正在為新加入的學員,講授著仿生戰甲的誕生和衍變曆史。

    在這五十多名學員當中,隻有淩礫一名一年級的新生,顯得也是非常突出。

    在這件事情上,歸根結底還是段天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難道老段早就察覺到了自己在製造方麵的與眾不同?!

    從這件一上也能看出來,老家夥在這個研究院裏還是有著相當大的發言權。

    至少上麵有人罩著,應該辦事方便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