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皇帝的支持

字數:3640   加入書籤

A+A-


    不過對於何時需要將海鯨骨搬運下來,沈溫作為一個小小的鴻臚寺丞,他也決定不了。

    按理說,早一點兒從船上搬下來,可以避免以後有事的時候手忙腳亂。

    不過,沈溫不願意這麽做。

    從船上搬下來之後,這保存海鯨骨的責任就是他們鴻臚寺了,萬一出現什麽損壞,到時候可說不清楚,倒不如就放在船上,即使出現了問題,那也是進貢之前就有的。

    對此,陳正也能理解,畢竟這關乎到一個部門的聲譽,在規則範圍內,靈活操作,也是一個官員必備的技能。

    沈溫降低了鴻臚寺的風險,自然就加大了陳正他們的風險,所以有些過意不去,主動提出來要帶他們在鴻臚寺裏麵逛一逛。

    這鴻臚寺也不單單是一個院子的機構,它占地麵積甚廣,寺卿、少卿、寺丞,還有主簿、錄事等職,一共將近兩百人的機構。

    沈溫還在那裏誇誇其談地介紹,陳正卻有些無語,將近兩百人機構的單位,竟然隻派了沈溫一人前去迎接他們,就算他們是東陽縣的進貢隊伍,無足輕重,可這也太不重視了。

    久在京中做官的沈溫,察言觀色的能力非同一般,一下子就看出陳正臉色不對勁。

    回想了一下剛才自己說的話,沈溫立即就發現了問題的所在,他也不由得有些尷尬。

    “我們這裏人員雖多,可是各有分工,實在是騰不出人手。”沈溫解釋道。

    陳正心裏不太痛快,而且他也沒有太多尊卑的觀念,於是停下腳步,問道:“沈大人,咱們之前聊得也比較投機,您跟我們說實話,是不是京中有人針對我們,才故意冷落的?”

    沈溫摩挲著手裏陳正送他的拐杖,有些欲言又止的樣子。

    “沈大人不用顧忌,這裏都是可靠的人,話從您的嘴裏出,到我們的耳中止,再不會有其他人知道。”陳正繼續說道。

    沈溫猶豫了片刻之後,似乎是下定了決心,將幾人領導一處涼亭之中,各自坐下,然後一開口卻反問道:“各位可知這鴻臚寺隸屬於六部中的哪一部?”

    “鴻臚寺掌接待禮儀,自然屬於禮部。”李爽答道。

    沈溫點點頭,繼續問道:“那各位可知道如今的禮部尚書是哪一位?”

    這個李爽就不知道了,長史範博想了片刻之後,有些不確定的答道:“這位禮部尚書好像也姓沈,叫做沈東成,我記得州府馮大人提起過他。”

    “不錯,就是沈東成。”沈溫肯定道。

    陳正眉頭一皺,問道:“沈大人,這禮部尚書跟我們這些人有什麽關係嗎?我們初來京都,好像並沒有得罪過他啊!”

    沈溫輕笑一聲,道:“爾等自是沒有得罪過他,可是東陽縣令李崗得罪了他。”

    “什麽?我父親得罪了禮部尚書大人!”李爽很是吃驚,“他又沒來京都,如何得罪的禮部尚書?”

    “你們可知道禁海令?”沈溫又問道。

    禁海令?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

    當沈溫提到禁海令的時候,陳正和李爽就有些明白了。

    當初,為了賑濟災民,陳正在縣令李崗的支持下,造船出海捕魚,災情過後,卻遭到了原洪江府刺史陳熙誠的彈劾,原因就是這個禁海令。

    當初這個事情還鬧得沸沸揚揚,聽說在朝堂之上吵得不可開交,可最後卻隻是將提出彈劾的陳熙誠給遷到了黔陽府,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本以為這事就這麽過去了,沒想到,如今還有後續。

    “禮部尚書沈東成是支持禁海令的?”陳正問道。

    沈溫點點頭,道:“不止是禮部尚書沈東成,還有戶部尚書俞有光,以及尚書令許益陽。”

    陳正聽了,心中不由得一驚,竟然連尚書令都是支持禁海令的,那麽可見當時東陽縣令李崗和洪江府知府馮學永麵對的壓力有多大了。

    “沒人又支持廢除禁海令嗎?”陳正問道,總不會一個人也沒有吧。

    “倒是有一個。”沈溫道,“兵部尚書唐奕是堅決主張廢除禁海令的,他認為如今海上匪患嚴重,不能放任不管,必須要加強海上防務,才是治國上策。”

    陳正點點頭,這個兵部尚書到還有一些遠見卓識。

    不過,陳正隨即又想到,唐奕一個人怎麽也不可能對抗的了三個人,何況那三人當中,還有一個是尚書令。

    這到底是為什麽呢?事情的結果可是主張禁海的陳熙誠被左遷了,從這一點來看,是主張廢除禁海令的一方獲勝了。

    一個兵部尚書肯定沒有這麽大的能力,能夠抗衡三人,唐奕的背後肯定還有人支持,而且這人的權利比之尚書令還要大。

    那結果隻有一個了,主張廢除禁海令的可不止兵部,還有那位高高在上、坐在龍椅之上的大梁皇帝——蕭定!

    想通了這一點,陳正感覺身上輕鬆了許多,

    看來這一次進貢之行,不會那麽簡單,必然會有很多阻力,不過現在這些在陳正開來,一切都是浮雲。

    皇帝蕭定既然主張廢除禁海令,就不可能讓他們這些人吃虧,若是他們吃虧了,那禁海令就不可能廢除,那麽之後的政令就無法執行,就會進一步影響大梁國的國策。

    沈溫見幾人默然不語,道:“鴻臚寺既然隸屬於禮部,所以上麵打過招呼,對你們不可過於熱情。說來也巧,正好趕上宋國派團來使,寺卿便將大部分人手抽調過去了,隻派了本官與你們接洽。”

    “那既然如此,沈大人為何還對吾等這麽熱情呢?”陳正笑道,他現在心情輕鬆了,又開始開起玩笑來。

    沈溫輕哼一聲,道:“大丈夫立世,行得正站得直,本官的工作就是招待好來使,不論是外國來使,還是州縣進貢,都是一般,本官豈能分而視之?”

    “好!”陳正讚道,“那麽沈大人對於禁海令有什麽看法嗎?”

    沈溫一愣,道:“本官對禁海令沒什麽看法啊?禁不禁的與本官無關,本官才不去操這個心。”

    陳正無語,剛才還感覺形象高大了幾分的沈溫,又小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