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風雲變幻(第二更)

字數:4702   加入書籤

A+A-


    達奚長儒重傷而亡,對賀若弼來說如斷一臂。

    並非他弱,而是敵人太強。

    達奚長儒算是一流名將,但曹彬絕對是超一流。

    曹彬以逸待勞擊退達奚長儒後與支援而來的李繼隆配合左右進攻擊退賀若弼。

    賀若弼雖敗卻不慌亂,有條不絮向後撤退,隻是之前攻下的城池被宋軍奪回不少。

    與此同時。

    大隋內部起義軍已經徹底爆發。

    瓦崗寨氣勢如虹,成為大隋內部勢力最大的反賊。

    雖然少了秦瓊、程咬金、單雄信等人,但瓦崗寨的勢力依舊恐怖。

    以翟讓為首,李密為副。

    手下有大刀美髯公王君可,七星神射王伯當,神射手謝映登,史大奈,張公瑾。

    同時瓦崗寨還吞並了李子通、薛舉、孟海公等起義勢力。

    如今已經席卷數州之地,聲勢越發浩大。

    雖然被隋朝誅滅了不少反賊勢力,但還是有另外幾股大的反王勢力影響很大,諸如王世充、杜伏威、劉黑闥、竇建德。

    也有幾支反賊勢力被大隋朝廷撲滅。張金德、羅鐵漢、高談聖被大隋軍隊絞殺。

    為首首領全家斬絕,滿門上下一個不留。

    楊廣最初並不願召集西伐、北伐大軍返回大隋,但隨著賀若弼落入下風,楊廣最終決定召回北伐大軍,令賀若弼和丁延平返回大隋平定叛軍。

    而西路大軍繼續討伐南北域。

    西伐軍中,魚俱羅趁夜登城,於城樓上斬殺北周大將宇文護。

    北周大軍出現破綻,大隋軍隊大舉進攻北周,同時派人遊說北齊不支援宿敵北周,韓擒虎很狡詐的用南燕的城池作為誘餌誘惑高歡。

    高歡與宇文泰為舊仇,雖然之前暫時和北周心有靈犀的配合,但這隻是在強敵下不得已的聯合而已,如今隋朝用南燕的疆域作為陷阱,雖然知道這是陽謀,但高歡還是選擇了同意。

    他也想看看宇文泰那個老東西吃虧的模樣。

    北周陷入險境,雖然宇文泰和韋孝寬全力防守,但在隋朝的猛攻下還是節節敗退。

    在這期間宇文泰四子宇文憲異軍突起,這個以往不被重視皇子在宇文護死後綻放出自己的光芒。

    ......

    南北域西北部,呂布在陳宮的建議下決定向西北方向的五涼殘國發起進攻。

    “主公,如今南北域占據紛爭,東邊北齊北周前燕與大隋相抗衡,而南方與北方之間相隔有大河,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避開東部的紛爭,以最快的速度平定西北。”陳宮向呂布說出建議。

    對呂布來說,他其實是想攻打前趙的。

    因為前趙有袁紹。

    雖然都是從北方中漢而來,但在呂布眼中卻是沒有什麽所謂的老鄉見老鄉,惺惺相惜之類的想法。

    反倒是因為袁紹也是從北方而來,肯定知道自己不少黑曆史,所以呂布倒是想要迫不及待的對袁紹滅口。

    隻是陳宮給呂布分析告訴呂布攻打前趙並非良策,因為拿下前趙之後就會與後趙發生直接衝突。

    而後趙實力和前趙不同,呂布同時麵對後趙和前秦的話加上後方前涼的威脅,他的處境將會非常糟糕。

    呂布失敗過後變得願意聽從建議。

    於是呂布趁著後趙攻打前趙的時機趁機攻下了南涼,禿發烏孤被呂布梟首示眾。

    之後繼續南下掃平吐穀渾。

    呂布的勢力範圍擴增至北涼、南涼、後涼、吐穀渾四國之地。

    雖然四國在南北域中都算不上大國,但四個小國的疆域加起來卻也足以堪比南北域一個大國的麵積了。

    拿下南涼後呂布繼續親自領軍攻打前涼。

    但這一次呂布終於碰壁。

    謝艾領軍將呂布拒之門外,這場戰役持續了兩個月。

    呂布麾下將領郝萌攻城時被謝艾指揮軍隊圍剿戰死。

    城破之後呂布殺謝艾泄憤,陳宮“來不及”勸阻,謝艾最終就義而死。

    謝艾戰死之後前涼再無扛鼎之人,自此西北區域大局已定,呂布接連攻破前涼以及南北域西涼國。

    西北五涼以及吐穀渾六國之地盡入呂布囊中。

    而前秦也趁機向西吞並西秦、後秦兩國。

    北魏吞並南方翟魏。

    後趙攻破前趙都城,袁紹被俘,石虎欣賞袁紹能力,袁紹成為後趙臣子。

    ......

    前燕。

    周瑜和慕容評領軍攻打北燕。

    大軍壓城。

    黑壓壓的軍道煞氣之雲若垂天之霧。

    雖然慕容評一開始瞧不起周瑜,但如今見到周瑜的本事,對周瑜也是客氣了不少。

    這亂世終究是弱肉強食,見識了周瑜本領的慕容評對周瑜惺惺相惜起來。

    他明白以周瑜的本事很快就能進入陛下的眼簾,到時候被重用用不了多久就會成為朝中重臣。

    慕容評傻了才會平白無故的去得罪一個未來的同朝之臣,倒不如現在就交好。

    麵對慕容評的示好,周瑜選擇接受。

    因為他也需要保護孫權等人,慕容評也是皇室中人,周瑜不能與其發生矛盾,事情鬧大之後對他和孫權等人的處境不利。

    而距離大營十幾裏外的城樓上。

    孫策和淩統並肩而立。

    兩人身上穿著北燕校尉的甲胄。

    他們二人當初躲過一劫之後逃入北燕,在打聽好北燕和前燕的恩怨後果斷加入北燕軍中,想要借助北燕的力量對前燕實施複仇。

    “兄長,敵軍主將的風格有些眼熟。”淩統說道。

    參軍時淩統是冒充孫策的弟弟的身份參軍。

    兩人因為武功高強被任命為校尉之職。

    評?

    孫策站在城樓上,望著遠方前燕軍中的評字軍旗。

    “敵軍主將是前燕慕容評。聽說是宗氏名將。”孫策說道。

    他眼睛微微眯起,握著長槍的手掌緊了幾分。

    殺意在心底醞釀,複仇之路就從慕容評開始。

    慕容評即是前燕大將,也是前燕宗氏,就用他的腦袋成為自己在北燕的跳板。

    淩統感知到了孫策的想法,他轉頭看向主公。

    又轉過頭看向軍營的方向。

    不管主公做什麽,他都會堅定不移的追隨主公的腳步。

    嗚~

    敵軍發起進攻。

    號角聲在軍中響起。

    前燕大軍浩浩蕩蕩的殺向城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