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先給某人升升官

字數:4859   加入書籤

A+A-


    又是吵吵嚷嚷的一次早朝,跟以往也沒什麽不同,要非說有什麽不一樣,那麽大概就是呂琤發布了一個升官的聖旨。

    給雁門太守鄭祿升升官。

    即日起,雁門太守鄭祿榮升鴻盧少卿。

    這一次聖旨可是把不少人給搞蒙了。

    怎麽回事兒?

    怎麽還臨陣換帥了呢?

    臨陣換帥可是兵家大忌,這麽簡單的道理皇帝不可能不懂吧?

    而且這還是明升暗貶,鄭祿這是哪裏得罪皇帝了。

    呂琤鄭祿在未來得罪了朕。他對不起雁門百姓,對不起他身上穿的官服,也對不起大周。如果不是現在沒實錘,她都不想給鄭祿升官,直接黑獄伺候。

    太守棄城,可惜是發生在未來,也幸好是發生在未來。

    現在臨陣換帥還能好點,這要是仗正打得激烈的時候,傳出了雁門太守跑路的消息才是真正的要命。

    這一次呂琤決定將她身邊的魏大伴派過去,務必要讓鄭祿迅速進京。

    不論你想不想“高升”,想不想進京都都不是你能決定的。

    聖旨到了,你就必須要接旨,接了旨,魏大伴會全權協助你進京都的。

    呂琤的旨意砸蒙了滿朝文武。

    武勳想什麽情況?他們還以為皇帝會下旨,命令他們帶兵救青峽呢。他們都已經做好了反駁的準備。

    結果呢,就這?

    算不算是一拳打在棉花上?

    皇帝這個行為很讓人迷茫啊。

    文臣也在琢磨這個鄭祿是個什麽情況?怎麽就礙了皇帝的眼呢?

    不動武勳動雁門太守這操作……

    雖說雁門太守跟戰事有關,但是關係有那麽緊密嗎?

    鄭祿到底是動了哪塊蛋糕呢?

    皇帝為何在這個節骨眼要動雁門太守?

    文臣的腦海裏有很多的問號。

    沒人去為鄭祿發聲。這怎麽發聲,畢竟是升官啊。

    而且他們也想觀望觀望,看看後續的發展,皇帝動雁門太守到底目的何在。

    ……

    衛廣和雁門太守鄭祿的談話很不愉快,最後雙方是不歡而散。

    “憑什麽?就憑我是雁門太守。整個雁門我最大。”

    “你想調兵到青峽,那府城的安危你能保證嗎?”

    “說什麽,青峽失雁門危。這要是將雁門的兵在青峽拚光了,那府城怎麽保證安全?”

    “隻要我還坐在雁門太守這位置上一天,你就別想調一兵一卒到青峽……”

    雁門太守鄭祿的話一直回蕩在衛廣的腦海裏,他的拳頭越攥越緊,最後卻不得不鬆開。

    霍啟光看到衛廣回來後一張沉默而又憤怒的臉,就知道,這場談判失敗了。

    霍啟光並不意外,雁門太守是個什麽樣的人,整個雁門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

    鄭祿你的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我乃雁門太守,整個雁門都是我的後花園,是我的財產。

    有心保國卻無力的這種挫敗感幾乎已經快要湮沒衛廣了。

    如果鄭祿不再是雁門太守就好了……

    ……

    雁門青峽縣。

    底層的百姓就像是螞蟻,下雨前總能有點感知。

    下雨了,當然就要搬家啊!

    “曹大郎,你這是要去哪兒啊。”

    詢問的是曹大郎的鄰居。

    曹大郎一家在青峽縣定居起碼得有個十年了,為人和善,跟鄰居也處得不錯。

    據說曹大郎有親眷在府衙當差,消息靈通得很。

    周邊的鄰居跟在曹大郎一家得到了不少的實惠,因此曹大郎在鄰裏中還算是有些聲望。

    周邊的鄰居一聽到有人說曹大郎一家要走,他們趕緊就出來了。

    曹大郎要走,青峽縣是要出什麽事情了嗎?

    曹大郎也是個厚道人,畢竟大家有著這麽多年的鄰居情分“趕緊跑吧,青峽那邊開戰了。內幕消息,北狄人陳兵幾萬,虎視眈眈。我看依著青峽的守兵是守不住青峽的。青峽縣距離青峽最近,肯定是最先波及的啊。”

    所有人一驚,一提起戰事,所有人的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一些詞就是,流血,犧牲,殘酷,冰冷,傷亡大半……

    “真的假的?”

    “青峽要守不住了?”

    “嘶——你這麽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最近縣裏好像發布了一個公告,好像說什麽招兵之類,找勞工之類的。”

    “對了,我說一些糧鋪的糧食怎麽漲價了,對上了,對上了。”

    “我也想起來了,我姑姑的兒子的表姐的妹妹在府衙裏做文書,最近縣裏的箭矢一直在往青峽掉。”

    所有人一回憶,一對照得到了一個驚人的結論,戰火快要燒到青峽縣了。

    幾乎所有經曆過戰爭的老人,第一個想法就是先搬遷,能不能發生是一回事兒,逃不逃又是另一回事兒。

    現在不逃,以後就沒機會逃了。

    要是沒發生,大不了費點勁再搬回來就是了。

    經曆過北狄人南下的老人毫不猶豫地回家開始張羅,青峽危,速遁。

    但是還有一些人放不下在縣裏辛辛苦苦置辦的家業,打算再觀望觀望。

    也有一些人盲目地相信青峽堅不可摧,北狄人一定會被擋在青峽之外,他們就沒想著跑,最多就多儲備了點米糧。

    ……

    青峽。

    一名親衛看著己方的箭矢被消耗,但是敵人推出的替死鬼卻好像數之不盡的時候,不免有些絕望。

    “將軍,青峽還能守住嗎?”

    伍元紹故作輕鬆地回答道“隻要援軍到了,還怕他們?援軍隻要到了,我們說不定還能反攻,撈一筆功勳呢。”

    其實按照消息傳遞的速度,這時候就算沒援兵,也應該有一個準確的消息傳回了。

    但是到了現在,每個準信,伍元紹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了。

    就算是如此伍元紹也必須樂觀冷靜,至少在表麵上應該如此。

    伍元紹是主將,他決不能動搖,他一動搖,軍心也就散了。

    伍元紹看著東南方在心底默默感慨援軍啊,能不能到?何時能到?

    ————————————

    【小劇場】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解密曆史,我是主持人。

    上期我們說到青峽幾乎是孤立無援,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至少在雁門太守鄭祿卸任前,青峽是等不到援軍。

    而此時周中宗的聖旨還在路上,青峽卻已經快到了白熱化階段。

    青峽到底是怎麽堅守到援軍到來的呢?

    這期來給大家解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