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二合一章節)

字數:11069   加入書籤

A+A-


    &esp;元大都,又名北京城。

    &esp;此地為魔元人入住中原之後於神州以北創立而成的京城,座座樓殿高入雲霄,一幢幢樓台,或有懸空,或幹脆就是建立在雲層之中……

    &esp;在大地之上,每隔十數裏,便有一尊參天而起的魔神雕像,單單是腳踝以下,便達到了九層樓的高度,再往上,普通人根本看不清楚形貌,被雲層所隱藏。

    &esp;以魔元皇宮中心的視角往外擴散,去地百萬,盡是無邊無盡地魔宮廣廈,千千萬萬,京城之外,被數以億萬的平民百姓家的燈火圍繞,形成了這半是天宮神殿,半是俗世王朝的盛大圖景。

    &esp;在皇宮中央的一座雲上神宮當中。

    &esp;因瀚海大漠的陳希象出手波動已經消散。

    &esp;魔元帝國之中的諸多強者,也是紛紛收回了眸光,然,心中卻仍是止不住的忐忑和凝重。

    &esp;此時,一縷淡漠深邃,好似從九幽深穀之中傳來的厚重嗓音,由皇宮之上的九十九層龍椅上傳遞而下:

    &esp;“對於這張三豐的實力,諸位可有什麽想說的嗎?”

    &esp;魔元帝國之中的諸多強者,紛紛心中一凜,微微低頭,不敢去直視蒙皇。

    &esp;說話之人,便是為蒙皇忽必烈。

    &esp;也是既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之後,終於將蒙元版圖擴建到了天下萬方之地的一代帝皇。

    &esp;殿間,一眾臣子收斂剛才對於陳希象修為的震撼之色,微微平靜心神之後拱手道:

    &esp;“這張三豐的修為以至參天之境,本以為中原漢人氣數將盡,卻不想,竟還能催生出一位半似天仙的角色,這種人,絕不可留於世間,否則將會成為漢人心中的一道新的信念支柱,我大元帝國欲要開啟新時代,便一定要粉碎掉一切舊時過往的觀念,不僅要滅掉漢人的國與家,還要滅掉他們心中的華夏氣節,這樣我們才能完全統治這個天下。”

    &esp;“所以,懇請吾皇傳信九幽,請六天之主降臨誅殺此人,避免以後成為大患。”

    &esp;此言一出,殿中的魔元群臣,全都表示讚同。

    &esp;“請吾皇傳信九幽,奏請六天之主臨凡。”

    &esp;一刹那之間,一眾高手紛紛如此說道,全都是在看到了剛才那一幕之中,對於陳希象的實力有了足夠的忌憚。

    &esp;那少林三渡本身已經是三位陸地神仙級數,再加上金剛伏魔圈,就更是相當於九位地仙一齊出手的戰力。

    &esp;卻居然被張三豐一人一拳一掌鎮壓。

    &esp;這還有可能不是那老道的真正實力,他們魔元雖說在爭霸天下這近百年之間,籠絡了神州天下和海外諸國巨量高手,單算陸地神仙已經足有二十多位。

    &esp;可架不住對方有可能不是地仙一級的,那要怎麽辦。

    &esp;唯有這世間亙古以來誕生的十二位“參天”之境的存在,才可以出手降服鎮壓。

    &esp;這十二位,有六位是昔日天庭的,但伴隨著天帝隕落之後,其餘五帝也死的死,殘的殘,遁入了天地裂縫,不知所蹤。

    &esp;最後這天地間,便就隻剩下了九幽之中的幾位天魔王,在九幽之中沉睡。

    &esp;聽到了殿中的群臣建議。

    &esp;高高在上的龍座之蒙皇,眼簾微垂,看不清楚情緒:

    &esp;“不過百年修行一道士,竟需要驚動六天魔神大駕,這中原漢人之中,當真氣數如此綿延?一個個驚世絕才居然層出不窮……當年那個一劍殺入皇宮,立於朕前的女劍仙如此,現在,又多了一個張三豐……”

    &esp;聽到此言。

    &esp;殿中的群臣,紛紛眼前恍惚,仿佛依稀又回到了八十年前的那一日。

    &esp;也是這皇宮大殿。

    &esp;大軍山呼海嘯一般,朝著皇宮拱衛圍攏而來,卻擋不住一道清光劍影。

    &esp;皇宮中的大軍士兵,名為天魔兵,每一人無不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精英,上陣之後,隻需百人,便可與修行界之中的人仙一戰,五百人便可直殺當世的任何一位掌門人仙。

    &esp;拱衛守護皇城的這般士兵,總共兩萬,是魔軍中的魔軍,精銳中的精銳。

    &esp;但不過一時三刻功夫,竟被那身著青衣的女劍仙斬甲九千,直接逼入了皇宮龍椅之前。

    &esp;當時。

    &esp;若非是蒙皇之師赤行先生多年來,始終恪守著保護曆代大漢的約定,關鍵時刻攔住了那一劍,隨後與那名為郭襄的女劍仙於皇宮之中血戰一場。

    &esp;即便如此,也是在剩下一萬多天魔兵的幫助下,才將那女劍仙斬殺。

    &esp;玄冥二帝、血海道人等一眾魔元高手,念頭中微微閃動,隱隱間似乎明白了蒙皇的意思。

    &esp;竟是……

    &esp;帶有一絲絲的冷漠,不渝。

    &esp;轉念一想。

    &esp;眾多高手都明白了,當年一個女劍仙,不過一一人之力,便敢殺入他帝國皇城,甚至於隻身殺到了他們的蒙皇麵前。

    &esp;這等可怕之事,怎能允許再度發生。

    &esp;如今雖然張三豐亦有可能成為這種人,但是,似乎蒙皇並非特別情願奏請九幽……

    &esp;宛若,帶有一種,若事事都請九幽臨凡,他這偌大的王朝帝國本身威嚴何在。

    &esp;別人還未出手,自己首先便亂了陣腳,慌得要奏請六天魔神,何來的大王朝之氣象?

    &esp;所以……

    &esp;蒙皇垂眸不語,眸光一一落在殿中群臣臉上。

    &esp;直到,看到一人站了出來。

    &esp;“吾皇,六天魔神乃我王朝之最後底蘊,再加上諸位魔神自伐天之後,各自都在養傷,若無重大事情,實在不好輕易打擾,但這張三豐終究需要正視……”

    &esp;是國師八思巴,他如一尊站在廟堂間的菩薩一般,麵容無喜無悲,肌膚上散發著寶光,微微躬身:

    &esp;“可先以王朝之力試探清楚此道人之實力底線,隨後再做下一步打算。”

    &esp;蒙皇聞言,臉色微微緩和一些:“哦?欲如何做?”

    &esp;“而今赤行先生隨軍南下,在崖山督戰,以我朝龍運抗衡最後一份南宋氣運……那大宋龍運,乃當年太祖宋匡胤以身化道形成,本身有天仙之力,是為宋朝最後根本的庇護之力。”

    &esp;八思巴雙手合十:

    &esp;“但因天庭墜落之故,其天仙龍力在大戰中散去了大半,氣數流逝……而今,我帝國如日中天,氣數之強,更勝於當年的宋王朝,卻無奈氣數散亂,未能聚攏成型。”

    &esp;蒙皇眼神之中無有波瀾,似乎已經明白了:“你的意思是……”

    &esp;“吾皇應該還記得日前,老衲請求將那拘禁在大牢之中的文天祥放出,帶往崖山一事……”

    &esp;八思巴眼眸平靜:

    &esp;“陸秀夫在崖山仗著宋朝龍運之中的最後一點力量負隅頑抗,然,一國之龍運是為舉國上下之兆億生民個人氣數之總和,聚則為運,散則為數,宋王朝每一人在龍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而官至丞相,總理陰陽的文天祥,就更是舉足輕重,打個比方的話,便相當於大宋這頭老龍的內丹……”

    &esp;整座殿中的魔元高手和群臣,都安靜了下來,聆聽著國師八思巴那似輕緩,如同能把任何人帶入夢裏的聲音,卻是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氣數、氣運的關鍵點。

    &esp;所以,這就是為什麽帝國俘虜了文天祥這位大宋丞相,卻始終不殺,隻是幽禁的原因嗎。

    &esp;八思巴嗓音如佛祖講經:

    &esp;“文天祥與在崖山抵抗帝國的陸秀夫,身為宋王朝的左、右丞相,也是宋朝那最後一縷龍運中的關鍵支撐,現在文天祥在我們手中,隻要稍加巧用,將會反過來變成吞噬宋朝龍運的一把關鍵利器。”

    &esp;這涉及到一門陣法,名為“大鵬吞龍”。

    &esp;“以文天祥為龍餌,完全吞噬了宋朝的最後一點龍運,也將吞掉他們的太祖龍魂,繼而變成受我帝國駕馭的新的‘天仙龍魂’。”

    &esp;玄冥二帝、血海道人等人,全都心神一顫。

    &esp;而後,眼中閃爍出了刺目的光亮。

    &esp;天仙。

    &esp;這意味著,帝國將會擁有除過那六位九幽魔神之外,真正屬於自己的天仙級戰力。

    &esp;此時,他們小心的抬起眸子試探的打量起龍椅上的蒙皇。

    &esp;心中狠狠一顫。

    &esp;卻是都發現了一點,蒙皇從始至終都在他們之中淡淡掃尋著什麽。

    &esp;任何一個偉大的帝皇,都絕不會允許自己的王朝和帝國,是基於自己之外的任何力量上建立,更不會允許一個帝國之中有除了自己以外的第二種神明,何況還是六位之多……

    &esp;雖然魔元是在九幽的支持下建立了帝國和王朝,橫掃了天下……

    &esp;但是,他們此時似乎明白了蒙皇的心思,蒙皇,要做一個比‘蒙皇’更偉大的人。

    &esp;有這種想法不足為奇。

    &esp;任何一個有雄心大略的帝皇,都會這樣想的。

    &esp;不會甘於在某種力量的掌握之下。

    &esp;所以這“大鵬吞龍”“以文天祥為龍餌”“養成帝國自己的天仙龍魂”蒙皇全都清楚。

    &esp;之所以是國師此時開口。

    &esp;顯然是在利用“張三豐”這個人在試探一批帝國朝中的人,看看有多少人,是忠於九幽魔神,而非是自己……

    &esp;“那張三豐按照國師的說法,隻是半似天仙,還不是天仙……”

    &esp;一些人明白了蒙皇心思的人,全都心中暗道:

    &esp;“隻要帝國龍魂成型,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天仙級存在,不可能鎮殺不了張三豐。”

    &esp;所以,現在隻需要等崖山那邊傳來好消息就是了。

    &esp;隨後在殿中蒙皇與諸位大臣和麾下再說一些什麽,沒有了政事之後,便宣布了退朝。

    &esp;…………

    &esp;高入雲層的神宮大殿中,燃燒著利用上好的妖獸骨骼製成的獸碳,以及用一種仙靈級的靈獸香囊製成的香,在香爐中嫋嫋升起……

    &esp;煙絲飄蕩而過蒙皇的麵龐。

    &esp;“這次不光要將朝中的魔神黨派全都找出來,還要將那些被中原所謂‘義軍’收買的奸細也都找出來,一一丟進魔坑之中喂欲魔。”

    &esp;說話的,是蒙皇之弟,名為思漢飛。

    &esp;是蒙古皇庭之中的重要角色,地位不在國師八思巴,帝師蒙赤行之下。

    &esp;而欲魔,是從九幽之中帶出來的魔種,可以鑽入人身上,放大人的各種感官和**,如酸甜苦辣,喜怒哀樂,疼痛等等,而後以吸食人類的情緒為生。

    &esp;被欲魔吸食自身情緒和精神的過程,痛苦無比,乃是魔元帝國之中的第一殘忍刑罰。

    &esp;這裏一共三人,退了朝之後的蒙皇將八思巴叫留了下來。

    &esp;此時,八思巴就坐在蒙皇對麵,在皇弟思漢飛的左下手。

    &esp;其雖然閉目在二人對麵,但是奇異的魂光精神之力,卻似乎已經蔓延而出了億萬裏,覆蓋了整座皇城:

    &esp;“如吾皇和王爺所料一般,一些人已經開始行動了,此次崖山,將是吾皇一舉掃清任何異己、敵手,絆腳石的重要所在。”

    &esp;八思巴入定如同一個老僧,卻又聲音在蒙皇二人耳畔傳出。

    &esp;顯然,在之前殿上的一切,除了眾人一同目睹陳希象的實力而表露出的震驚不假之外,餘下的一切,都是蒙皇和國師八思巴借陳希象這個話頭,而表現在殿堂上的一場戲。

    &esp;除了大概判斷朝中有多少魔神的死忠信屬之外,真正的意圖,卻又是更深入了一層……

    &esp;帝國目前的另一絆腳石。

    &esp;在魔元鐵騎橫掃天下,幾十年間,將中原宋室逼入崖山絕境的同時。

    &esp;大地上,也不斷突起各種抗元之軍,多是漢人,舉著所謂的“義軍”旗幟,在多處反抗,比起明麵上隻差最後一口就能吞下的宋皇室。

    &esp;這些層出不窮,聚散不定的“抗元義士”們才是最難下手的。

    &esp;這些人多是修行界出身,個人修為強大,自願結成的一些聯盟,為了守護漢人的山河,在各處刺殺他們帝國的官員和大將……

    &esp;“就看文天祥這個餌,能釣出多少人了……”

    &esp;蒙皇輕舉茶盞,淺淺飲了一口冰極雪山上采摘的仙茶,眸光深邃如大海。

    &esp;從始至終,一直就表現出了很深的心思,讓人看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麽。

    &esp;以文天祥當做龍餌,演大鵬吞龍之陣,事成之後,魔元帝國將擁有屬於自己的天仙級戰力。

    &esp;而同樣,這一件事被朝堂上那些奸細也會傳出去。

    &esp;那些一心為了收複河山的漢人義士,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會去選擇營救文天祥,然後,就正好步入了帝國的圈套和翁中。

    &esp;蒙皇坐在雲端之上,執茶笑看雲海盡頭。

    &esp;耳邊,不斷聽著來自八思巴之佛門精神**對於整個天下的監察信息。

    &esp;密宗老佛八思巴,將密宗的“阿賴耶含精神經”,修煉到了“搜天索地”之境,號稱在乾坤之間,無所不知,能夠感應到兆億大地之上,無盡生靈的秘密。

    &esp;此經書據傳為佛門“大日如來佛祖”親傳人世間,搜天索地還不是最頂尖層次的神通,最巔峰一層,名為“變天擊地”,練成之後,可將人直接拖入千百世的輪回之中,從輪回中窺見彼岸的真諦。

    &esp;是一門傳聞能夠突破天仙層級,證就傳說的神功。

    &esp;嗡嗡~~

    &esp;八思巴的精神無限擴散出去,這一過程中,有意的繞過了天庭殘垣、九幽深處,以及那位行走在天地間的道人。

    &esp;天庭殘垣為當年的天、魔大戰之地,有許多仍未揭開的秘密。

    &esp;九幽則是六天魔神的居所,他不敢窺探。

    &esp;最後的那道人張三豐,雖說在帝國得到了天仙龍魂之後,便可有底氣去壓製,但目前而言,八思巴自身沒有多少勝算,所以主動避讓開了。

    &esp;………………

    &esp;龍旗義軍。

    &esp;是為在以龍尊義為領袖成立的一批聚集了許多中原義士,修行高手的反元大軍。

    &esp;雖然人數不足以成軍,但其中俱是高手。

    &esp;單單是人仙級別的高手,就已經不下於兩個手掌。

    &esp;雖然稍遜於五大宗之中的高手,但比起五大宗隻是勉強救助百姓,而始終未有正麵率門人抗元,以龍尊義為首的義軍,論愛國抗元之心,更勝於五大仙宗。

    &esp;此時,一共十多位義軍頭目,匯聚於鏡湖雲莊之中。

    &esp;身軀都是殘影,透過某種陣法聚在一起,真身沒有出現在這裏。

    &esp;一個平靜的聲音說道:

    &esp;“受到了魔國之中傳出的消息,文丞相於數日前,被秘密壓往崖山,他們想利用文丞相做龍餌,引誘大宋最後的龍運上鉤,完成大鵬吞龍之計,徹地滅絕大宋氣數,完成天地一統。”

    &esp;一人道:“但又怎知,這不是圈套?”

    &esp;然而,那平靜的聲音道:“即便是圈套,我們也不得不入,因為文丞相必須要救,他已經是我大宋最後的氣節所在,就算犧牲千萬人,我們也絕不允許魔元在文丞相身上做文章,更不能坐看大宋國滅。”

    &esp;氣氛沉默之中,那聲音道:

    &esp;“這已經是我中原漢人最後的一次機會,成,則我漢人山河還有最後一絲氣數,敗,則我漢人徹地淪為魔元口中的第四等奴畜,人都不能做,地位比畜生等同。”

    &esp;在魔元帝國已經占據了天下九成九之後,最先推出的規矩,就是人種論,以九幽魔族之中的魔神血統最貴,其次是草原魔人,而後是半魔人,最後才是中原的人。

    &esp;此種規矩之下,中原百姓的地位淪為和昔日家中的牛羊牲畜一般,可隨意被魔人屠殺。

    &esp;“好!決定了,救文丞相,於崖山共赴國難!”

    &esp;“成則成矣,敗,則與諸位血灑崖山,與我漢人的最後一絲尊嚴,一齊長埋於那裏吧!”

    &esp;“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esp;“文丞相這句詩道盡了所有漢人之聲,大丈夫死則死矣,若能與國同亡,與漢人的萬年氣節一齊同葬,又有何不值得的。”

    &esp;“好!同去!”

    &esp;“為了此行,厲某特地為諸位推薦一人,便是小甥,名為傳鷹,已半步踏入陸地神仙之境……”

    &esp;在這說話之人的推薦下。

    &esp;他之殘影身側,走出了一個麵容英俊瀟灑的青年,眉宇之間透著一股強烈的男子陽剛之氣,發絲飛揚間,渾身流露出一種強大的力量感,仿佛隨時都能破碎周圍的空間,出現在任何人的麵前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