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字數:10334   加入書籤

A+A-


    第九百三十八章;

    李世民麵無表情的看著下頭,出來蹦躂的毫無例外,都是對立的那幾個派係的人馬,也正是千方百計想要拿捏秦瓊手裏那一衛兵權的家夥。

    李世民怎麽可能叫這些黑心的人,如願以償?立刻扭頭看著武將陣營,裝模作樣的詢問大臣們的意見;

    “諸位大將軍們,以為如何?”

    李道宗可不是傻子, 侄子李鈺明擺著要保舉他上位的,他當然得投桃還李不是?所以他第一個站出來支持;

    “啟稟皇帝陛下,臣以為不算框外之題,左武衛大營的兒郎,驍勇善戰,所向披靡,倘若是弄個生人過去, 恐怕不好帶領的,李郡主熟悉左武衛大營的事務, 又是本部統領大將的侄子,多有方便之處,請皇帝陛下明鑒。”

    不隻是李道宗看出來了,秦王府出身的大將軍們幾乎都立馬反應過來了。

    這情況明擺著的,皇帝是要當場確認秦瓊的兵權歸屬問題了。

    自從左武衛大將軍,翼國公秦瓊重病不出這兩年多來,為了爭搶他手裏的兵權歸屬問題,滿朝文武明爭暗鬥,吵鬧也不是一回兩回了,連秦王府出身的這些將軍們都忍不住下水了,可還是遲遲沒有個定數。

    看樣子皇帝今天要借著混世魔王出來胡說八道的當口,快刀斬亂麻了!

    既然皇帝有了心思,繼續爭搶下去也是瞎折騰,還要招惹皇帝反感,不如順水推舟,得皇帝一個誇獎實惠。

    “啟稟陛下,臣以為, 李縣公正好合適帶領左武衛的兵馬上陣,倘若換做一個生人過去,恐怕多有變數,還請陛下快速決定。”

    “正是如此,臣附議。”

    “臣附議。”

    “臣等附議。”

    別說武將了,秦王府派係的文官都跟著附議讚同了,幾個想要蹦躂的,被淹沒在了人海聲音裏。

    李世民點了點頭,裝作一副不太情願的樣子來;

    “本來以李鈺的年齡和經驗,是不足夠帶領左武衛的,然,事急從權,隻能勉強如此了。”

    “也罷,秦國公重病在榻,左武衛的領頭羊也不能一直懸空不決,那就叫李鈺暫時掌管帶領,收拾了薛延陀部之後,再選賢能之士任之。”

    “遵旨。”

    “陛下聖明。”

    “李鈺!”

    “啊?叫我, 哦,臣在。”

    “命你暫且代掌左武衛大營人馬, 跟上三軍出關。”

    “遵旨。”

    “陛下, 臣以為,總攬大局之帥,不可等閑視之,李世績和李道宗皆能勝任,代州都督薛萬徹、左驍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營州都督張儉,靈州道行軍總管李大亮,還有

    朝廷命營州都督張儉統率所部直逼薛延陀東境。李勣被授為朔州道行軍總管,率步卒六萬、騎軍一千二百人屯駐羽方,與靈州道行軍總管李大亮、涼州道行軍總管李襲譽等分兵抵禦。

    有事請見諒明天補充修改

    李鈺被關在後院書房已經三天了。

    按照秦瓊的命令,在書房裏關兩天就行了的。

    奈何實在餓的是不行,就托前來看他的程處亮,給他偷偷的弄了個燒雞。

    當然是用李鈺的製作方法,烹飪出來的。

    平日裏七個盤子八個碗的,也沒覺得這燒雞有什麽吃頭!

    但是餓了一天半的李鈺,吃起平時滿不在乎的東西,

    那叫一個美味,恨不得把自己舌頭咬下去。

    本來李鈺也沒犯什麽十惡不赦的滔天大罪,

    再加上程處亮十分會來事兒,給兩個看守的護衛,各塞了一百文大錢。就糊弄了過去。

    隔著門縫將燒雞塞給李鈺!

    也合該他倒黴,秦瓊終究念及他是個還未束發的孩童,也怕他餓壞了身子,

    就在夫人的勸說下,前來書房查看。

    卻將正在吃燒雞的李鈺給抓個正著。

    “嗯嗯,處亮,你說平時也沒覺得這燒雞多好吃,怎麽這會兒,

    就感覺說不出來的香甜呢”

    李鈺狼吞虎咽的吃完一整個雞,還舔了舔幾個手指頭!

    靠著書房門,坐在裏頭的李鈺,沒聽見程處亮回話,

    也不大在意;“我說處亮,這燒雞似乎有點太鹹了些,鹽巴放多了呀,

    你家的廚娘可比我府裏的,差的太遠了!”

    說完就拿起地上的皮袋子,又灌下去一大口水酒,狠狠的長出了一口長氣。

    “籲”

    一直不聽程處亮說話,李鈺開始覺得怪異無比,

    這家夥平時就像話癆一個,怎地這會兒就卡住了呢?

    拿過一邊的布巾,擦了手裏的油漬,

    李鈺趕緊從地上爬起來,轉過身,從門縫裏往外看去,這一看不打緊,

    直看的小心肝兒,那是亂撲騰撲騰的直跳!

    隻見書房門外,秦瓊背著雙手看了過來。

    程處亮低著頭,站在旁邊不敢吭聲。

    兩個看守的護衛,自知有錯,大氣都不敢喘上一口!

    “便是兩日都經受不住,汝可知曉,將士們在外拚殺的處境,是何等艱難了?”

    “回叔父的話,侄兒知錯了,想來將士們餓著肚子,還要拚殺,肯定是及難受的!”

    “恩,不錯,總算還知道將士們的難受,看來這兩日之功,也並非真的無用,”

    “處亮”

    “伯父,侄兒在。”

    “汝不知某家要將他餓上兩日之事?”

    “回伯父,侄兒知道的!”

    “恩,既然知道,就是犯錯,來人呐!”

    “在!”

    隨著兩聲慷鏘有力的答應,秦瓊身後,立馬站出來兩個戴著甲胄的兵士,

    今日下值,金吾衛大營從新調動了大將軍的防務,

    按期更換了這十六名護衛,

    這些人個個彪悍,一身殺氣騰騰,

    可不會給你講什麽情麵的!

    “將程處亮拉下去,就地抽上十鞭子!”

    “是”“是”

    兩個軍漢,咧著嘴,一臉奸笑,就像終於找到了布娃娃一樣,

    上去就把可憐的程處亮,兩隻胳膊按住,不由分說就拉去了旁邊,

    另一個軍漢,也不知道從哪裏找來一個木紮,

    程處亮知道今天是在劫難逃,就乖乖的爬了上去。

    兩個軍漢一個打,一個數,分工倒也明確!

    刷的一鞭子落下去,鞭子抽在身子上的悶聲,立刻就傳進了書房門裏的李鈺耳朵,

    隻聽得李鈺渾身一顫抖,好家夥,來真的??

    前世的李鈺,見過不知多少家長對自家的孩子,那是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心裏怕掉了,那叫一個稀罕!

    何曾見過這種場麵!

    還真的抽啊,這程處亮也夠硬氣,一聲都沒坑!

    “四,五,六”

    一次次的報數,夾雜著皮鞭落在肉上的聲音,

    清楚的傳進十米開外,李鈺的耳朵裏,

    每一聲下去,李鈺都不由自主的抖一下,再抖一下

    秦瓊臉無表情,就那樣直盯盯的看著門裏頭的李鈺。

    “八,九,十。”

    “報大將軍,程處亮,行刑十鞭,已畢。”

    “哼!你們四個留下,每兩人輪值一隊,

    今日起,三日內不準任何人靠近書房,隻能給他清水,不可給予吃食,

    穀飪

    不得有誤,否則軍法從事!”

    “是!”

    聽著門外傳來整齊的答應聲,李鈺的心涼透了,

    家裏的護衛還好糊弄,這行伍裏的漢子,可一點情麵都不會跟你講的!

    程處亮今日也是倒黴,給兄弟偷拿一隻雞,

    就被抓了現形,平白的跑來挨了十鞭子,這叫什麽事兒?

    兩腿岔開一步一步挪了過來,“伯父,若是沒事兒,侄兒就回去了!”

    “恩,回去告訴你家那些兄弟,三日內不準來探視!”

    “是,侄兒知曉了。”

    “來人,帶程二下去處理一下傷口。莫要見了風!”

    後邊走上來兩個秦府的侍女,攙扶著程處亮,一步一挪的離開!

    兩個放行燒雞的秦府護衛,也被連累,罰了二十鞭子!

    至此,整個燒雞風波,徹底落下帷幕!

    看著離開的眾人,秦瓊動都沒動,“汝這兩日,可有收獲?”

    “額!回叔父,侄兒這兩日,額一直在檢討自身,嗯也有思索這為將之道!”

    “哦?說來聽聽!”

    “是,侄兒覺得,這為將之道,必要先學會愛兵如子,

    倘若將士用命,同心同德,奮勇殺敵,首先便勝了半籌,

    若是克扣糧餉,惡待士兵,等需要之時,又軍心潰散,互相遲疑,

    以致令不能行,行不能止,必不戰而潰,”

    “不錯,愛兵如子乃是帶兵的第一要緊之事,

    若不善待,兩軍陣前,兵士怨言衝天,

    稍有差池,便是大敗。

    昔日裏,老夫也曾對陣兩軍陣前,

    兩軍尚未接觸,賊子就先自亂了陣腳,

    待老夫衝殺上前,將賊兵擊潰,卻不見對陣之主將,

    詢問了一圈,方從潰兵口中得知,主將克扣軍餉,又不看重兵士性命,

    那陣前之亂,卻原來是兵營嘩變,

    那對陣的主將,尚未出兵,就先被自己的手下兒郎,斬殺在自己的營帳裏!

    如此,你還敢小看此事乎?”

    李鈺聽到此處,也是頭皮發麻,

    那死了的將軍,真是倒黴透頂,還沒有打起來,

    自己就先被手下殺死在軍營裏。

    這該有多鬧心?多悲催?又何其倒黴!

    不過,也是他咎由自取!怪不得旁人!

    隨即又想到,可不是嘛,這裏可是古代的大唐,

    不是前世了,以前的思維方式必須通通改變,

    否則,恐怕將來真的會害了自己!

    想到這裏,李鈺心平氣和的拱手行禮;“叔父,侄兒知曉了,叔父放心,

    三日裏,侄兒定要遵守叔父定下的規矩,不再偷吃!

    如今在自家府裏,還能偷吃,將來倘若遇到困境,又該當如何!

    到時候,又去何處偷吃!”

    “然也,你能如此想最好,

    不過這兵法一道上,愛兵如子隻是一點,

    想要貫通其中精要,還需學會很多才行,

    光是知道愛兵如子,卻不知天文地理,亦不查山川地脈,又不會審時度勢,終究是難成氣候。

    武侯有雲;為將者,而不通天文,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為庸才也!

    孫武兵法也是提過的: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其中複述太多,暫時不與汝說!

    但將者,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

    若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

    而勢者,因利而製其權也。

    總歸言之;兵者,詭道也。”

    這些咱們以後慢慢來,如今你且先將心性磨煉,

    汝要明白,這將有多種,

    一曰衝鋒,二曰陷陣,

    三曰前鋒,四曰壓糧,

    五曰攻城,六曰斷路,

    七曰破敵,八曰打劫,

    九月坐鎮中軍,統籌為帥!

    你別看前日裏,來府中的二十多員將軍,

    其中真正可坐鎮中軍,統籌三軍為帥者,

    以老夫觀之,還以衛國公李靖,與兵部左侍郎李績,首當其衝!

    此二人,謹慎穩重,縱觀全局,審時度勢,查山川,辯地理,知人善用,又張弛有度,進退有據,

    行軍之事,皆有章法可尋!

    實乃不世出之人傑也。

    汝日後當以此二人,為師,

    嚴律己身,學習兵法,鍛煉體魄,

    以成大器,方能了卻大兄未竟之功!汝可知曉?”

    “侄兒知曉了,叔父放心,侄兒定當以兩位李叔父為樣,

    刻苦修己,將來必定出仕行伍,完成阿爹的將軍之願!

    使阿爹在九泉之下,也好瞑目。”

    “如此甚好,老夫拭目以待,

    望你能信守諾言,以慰大兄在天之靈!

    老夫別的本事沒有,

    卻於這兵法戰陣,頗有些心得體會,

    必定傾囊相授,大朗你若是用心刻苦,必不會差了那二李多少,”

    秦瓊說到這兵法戰陣上的事,一股威嚴之氣悄然而生,

    那種強大的自信,讓李鈺也是感染的心潮澎湃。

    李鈺嚐試著問到;“叔父,侄兒有一事,不知當問不當問?”

    “何事?你且說來!”

    秦瓊一臉微笑的看著李鈺!

    “額,侄兒想問,以叔父之能,是為何將?

    不知是衝鋒陷陣,還是押糧,斷路,又或是攻城破陣?

    叔父與那二李相比卻又如何?”

    看著李鈺嬉皮笑臉的模樣,秦瓊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你這滑頭的崽子,老夫之能,那些皆可為之,

    當真以為老夫隻會斬將,奪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