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字數:8436   加入書籤

A+A-


    第九百四十八章;

    公元640年冬。

    李鈺帶南衙禁軍一萬二,左武衛大營的兵馬一萬二,兩衛大軍浩浩蕩蕩出了長安城,往北方進軍。

    李世民玩了個花樣,李世績統領的六衛人馬裏,隻給了四衛。

    明顯是包含了李鈺這兩衛兒郎的,可是又不說清楚李鈺到底歸哪一路行軍大總管管製。

    偏偏其他幾個行軍大總管, 手下的兵員全部整齊協調到位,連朔州行軍道副總管李道宗的兵,都給確定好了地方,和數目。

    所以李鈺這兩衛兒郎,明顯不屬於其他的道府,因為隻有李世績這一路人馬缺少了兩衛。

    偏偏李世民和三省六部, 都像是遺忘了李鈺似的!

    李世績大軍行動兩天後,好巧不巧的, 兵部下令, 叫李鈺也要動身,帶著手下的兵去馬邑殺敵報國。

    黃昏十分,李世績的帥帳。

    “報。”

    “報大總管,李鈺帶領的兩衛兒郎,總算是出了長安城,行走四十五裏安營紮寨。”

    “密切關注李大將軍的動向。”

    “得令!”

    作為一方統帥,李世績當然有自己的參謀和部下,皇帝和朝廷也都給力,把李世績的手下聚會整齊了。

    這會兒守在帥帳裏的全是李大總管的心腹大將。

    “仆射,李鈺行軍也太不講究了,走了一天就四十裏?”

    “是啊大帥,明擺著就是咱們這邊統管的六衛,末將以為,應當叫他快速前進,至少作為後軍跟上來,距離咱們五十裏上下最美,不知大帥以為可否?”

    “末將附議。”

    “末將也附議。”

    “我等附議。”

    李世績沒有說話, 安靜的坐在案幾後頭揮了揮手;

    “莫要著急, 諸位將軍們莫要著急,且放心行事。”

    “仆射,不著急不行啊,他李鈺不上來,咱們隻有四衛!”

    “可不是嘛,大帥要想好了,別的總管手下都是人馬整齊的。”

    “就是,別叫他人指揮了去?”

    李世績不經意的笑了;

    “不會的,都放寬心,誰也不會越界到咱們這邊,真要說這些,本帥是可以伸手去調動他處人馬的,畢竟這次的總統領是咱們這一路。”

    “那是,皇帝陛下雖說叫幾處大總管協調作戰,可是給咱們的兵權最大,且又是正麵抗敵,傻子都知道是以咱們為中心的。”

    “越是這樣,他李鈺越是可以肯定, 應該是歸在咱們賬下的,仆射您說是不是這樣?”

    李世績的出身, 決定了他的群體都是以平民,或者沒落家族出身的,畢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嘛!

    李世績平靜的看了看手下兄弟們,笑著開口解釋;

    “也是也不是!”

    “嗯?”

    “這仆射末將”

    “大帥?這是什麽道理?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怎麽還”

    “說他不是歸在咱們賬下也對,畢竟朝廷對他李鈺,沒有交代歸在何處,他是唯一一個另類。”

    “可要是說歸在咱們這邊也對,因為隻有咱們中路大軍,缺少了兩衛!”

    “所以說也是也不是!”

    “莫要來抬杠。”

    李世績回收打斷了一個想要說話辯解的兄弟!

    “末將不敢!”

    “你們想想就明白了,這是製衡本帥的存在,同時又是這回將軍戰鬥的奇兵,絕對的奇兵!”

    “沒錯,末將也是如此想的。”

    “這個說法嗎,末將是讚同的。”

    “我也讚同。”

    “那不就得了?既然是奇兵,當然是不能限製他自由的,按照老一套來的話,那就不是奇兵了!”

    一群大將軍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不約而同的點頭。

    都是帶兵的行家,一點就透的,畢竟也不是什麽多難猜測的答案!

    “那仆射的意思是,隻盯著就行?其他的放任自由?”

    “沒錯,隻要知道他在何處,隨時可以調整兵馬就行,其他的不必去約束他什麽,我也想看看這個奇兵怎麽行動起來,怎麽給創造戰機。”

    “嗨!仆射您又不是不知道,他結拜兄長哪裏,已經被吐蕃國的大將軍帶兵堵在家門口,自己都一屁股屎擦不淨呢,能顧得上他?”

    “是啊大帥,他女人的部落也被鐵嘞部族看的緊緊的,他就是想鬧騰出來一些動靜,恐怕也很難的。”

    “表麵上看是這樣的,不過以本帥對李鈺的了解看來,就是不動用這兩個部落的勢力,他照樣能鬧出動靜,或許還是不小的動靜裏,咱們拭目以待吧。”

    “那大帥,馬邑那邊,咱們還用不用布置兵力?”

    “是啊大帥,哪裏可是重中之重呐,直接麵對夷男的大軍”

    “不用管,你們都想多了,他不是有兩衛人馬在手裏捏著嗎?咱們就當派出了兩衛重兵,看守馬邑,方圓三十裏內不用派去一兵一卒的。”

    “這樣的話,就隻能靠他自己了。”

    “是啊。”

    “兩衛人,麵對夷男的左軍七萬,不是末將杞人憂天,勢力很有些單薄的呀大帥!”

    “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

    “嗯?大帥為何發笑?換成我等過去駐守,自然是不怕的,李鈺嗎太年輕了些,經驗上就不一定那個”

    “我笑你們倆想的太不全麵了。”

    “啊?”

    “不全麵?”

    李世績笑著點了點頭,手下最厲害的三個大將軍也是微笑不語的看著兩個兄弟。

    “你倆呀,這是把自己帶進去了,還用得著大帥來解釋嗎?”

    “是啊,你倆也不想想,那李鈺是誰教授出來的高徒?”

    “啪!”

    倆人都在同一時間裏拍了拍自己的腦袋瓜子!

    “可不是嘛,殺將秦瓊唯一的親傳入室弟子呢。”

    “是啊,人家前頭還是隴西李氏二房的族長呢,從小到大,看不完的兵書戰冊,身邊又有林家的能人輔佐,這次又帶著虎賁軍首領梁大家長隨行,說到這裏了,嗨我倆剛才可不就是杞人憂天了?”

    三個老將這才點頭;

    “總算你倆還不笨。”

    “想明白了吧?別的不提,隻說虎賁軍首領梁大家長,和他梁家姓裏另外兩個能人,三才客全部跟隨,些三人就能頂住夷男的左軍了。”

    “沒錯,諸將說的都是事實,虎賁三才客都在李鈺的兵營裏,不是本帥誇口,再調他三五萬軍,夷男的左中兩軍屁股都不敢亂動一下的,哈哈哈哈!”

    李世績到底是個少壯派,還帶著許多銳氣,掩飾都掩飾不住!

    “仆射的意思是,李鈺要從隴西調動族人過去?”

    “趙二你這話恐怕不好說的很了,據我所知,隴西李氏上三房的族人,一直沒有任何動靜,聽說是這次他李鈺就動用了梁家的虎賁軍和閩州衛裏的五千土著人。”

    眾人剛說到這裏,其中一個將軍後悔死的樣子;

    “我的娘耶,剛才隻說李鈺帶著兩衛人馬,怎麽把梁家族人和那五千土著蠻夷給忘記了?”

    “嗨!也就是你一個人忘記了,我等可沒有啊!”

    “那,如此算來,李鈺這次帶著三萬多軍呢,更不可能調動隴西上三房的族人過去了。”

    “不一定。”

    李世成績在中軍帳裏不緊不慢的練習官步,順口插了一句。

    李世績的習慣所有人都知道,典型的放羊模式,任由手下自由發揮,沒有大事的時候,手下的將軍,有坐著嗑瓜子的,也有靠在帳篷柱子上的,更有許多將軍和主帥說話沒大沒小,像是兄弟手足一樣。

    這些簡直和米國大兵一樣的款式,都是無為而治,寬鬆至極!

    “別說什麽人足夠了,也別說使用朝廷的兵馬,就該節省自家的力量這些話,以李氏上三房的小心翼翼,不可能不派人保護領頭羊的。”

    “更何況,本帥有小道消息,之前幾個月,李鈺就安排了禁軍林家的好幾個大管事回去了控製老窩。”

    “如此看來,人家提前一年多就布置好了一切呀,不愧是殺將秦瓊親自教授的人物,名不虛傳呐!”

    “提前一年多?大帥!真要是提前一年多算準今天的局麵,然後從容不迫的安排妥當,末將都要害怕了,這還是人嗎這?這就是典型的妖怪呀?”

    “這也不難的,李鈺之能確實高瞻遠矚,少有人及,他又管著天下最大的買換之城,閩州新城?”

    “隻要有個過得去的腦袋瓜子,就能從銀錢上和吃穿用度上,推測出未來多年的事情局麵,並不是登天之難。”

    “管他呢,咱們隻管好自己,其他的睜隻眼閉隻眼算了。”

    “好了好了,不用討論了,隴西那邊鐵定會出兵的,否則那李氏上三房的一大群老頭們,就會心裏不踏實!”

    “散了吧散了吧,今晚都要好好的休息,有事明天再討論吧。”

    “唯!”

    不說這裏的各種猜測,隻說離開長安後的李鈺,走的不緊不慢,上午行軍20裏,下午再走二十多裏,一直如此慢吞吞的不當一回事兒”

    “報族長,已經走夠了今天的路程,大管事們叫來請教,可否能安營紮寨?歇息歇息?”

    第一百一十八章仔細應對

    滿屋的朝廷重臣,對李鈺這般從容不迫,對應如流的灑脫,不禁點頭讚許,甚至很多都在心裏拿自家的崽子來對比。

    程咬金又轉身看著旁邊的文士介紹道;

    “賢侄快來見過中書令,這是你房叔父,可了不得了,這可是咱們大唐的第一謀士,不可等閑視之”

    隻見杜如晦旁邊一個年齡稍大一些的白袍文官,微笑的看著程咬金和李鈺:

    “老夫智力平平,可當不得知節的抬愛,賢侄莫要聽你程叔父胡言亂語!”

    李鈺行禮後站直了身子,好奇的看看杜如晦又看著房玄齡,

    這二人果然如史書裏所說,形影不離,如今來秦府做客,都同坐一邊,這房玄齡看起來似乎大了杜如晦七八歲的樣子,卻紅光滿麵,明顯身體更為健康,

    三縷胡須幹淨利落,垂於胸前,一身白袍,塵土不染,說話不吭不卑,禮數周全。

    李鈺微笑著麵對;

    “房叔父大名,侄兒早已知曉,汙泥難掩美玉,叔父善謀,這天下人皆知,複有謙謙君子之風,實是吾輩楷模,叔父又何必過謙。”

    房玄齡手撫三寸美髯,隻微笑不語,隻看樣子就知道,李鈺這馬屁定是拍到了心坎裏去!

    程咬金看房玄齡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鼻子立馬發出“嗤”的一聲輕響,擺出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

    “賢侄別搭理他,瞅把他美得!”

    說完程咬金轉過身看著另一邊陪著秦瓊相坐的兩個武將,

    “這位是兵部尚書衛國公,你要叫李伯父,

    你李伯父可是大名鼎鼎的軍中戰神,你以後出仕定是武將陣營裏的,需向你李伯父多多請教!”

    能叫程咬金衷心佩服的軍方大佬,實在不多,即便程咬金隻提了李伯父,未說名字,李鈺也猜到了,

    這五六十歲的小老頭兒,應該就是隋朝名將韓擒虎的外甥,名震大唐四方的戰神~李靖!

    “侄子拜見李伯父,”

    “賢侄無須多禮,賢侄那三國的故事,可是轟動長安呐,

    期中的各種計謀層出不窮,水攻,火攻,斷糧草,抄後路,當真是叫人大開眼界。”

    “伯父切勿繆讚,不過是說一些奇聞趣事罷啦,當不得真,

    倒是伯父,於行軍之事,進退有據,張弛有度,總攬全局,

    當真是我大唐軍方之中流砥柱,令人欽佩不已!侄子以為,末學後進當以伯父為準,三省其身,以期早日成長,方能建功立業!”

    這李靖戎馬半生,家學源源深厚,又是貴族出身,養氣的功夫爐火純青,且身居高位,什麽恭維的話沒聽過?

    對李鈺一個少年郎的馬屁,自然是無動於衷,不過少年人胸有所學,還能如此恭敬長輩的,確實叫李靖對其好感上升。

    今日不過是私下裏聚會,也不必擺什麽架子,李靖笑嗬嗬的回道:

    “賢侄言過了,老夫半生戎馬,隻占了生性謹慎的便宜,行事不敢貪功,但求無過耳!”

    “來,來,來,伯父與你引薦,這位是左侍郎並州都督,與老夫同為李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