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十幾萬軍該誰掌控?

字數:7325   加入書籤

A+A-


    第983章 ;十幾萬軍該誰掌控?
    第九百三十七章;十幾萬軍該有來誰掌控?
    長安城太極殿。朝會。
    作為一方的主政大佬,李鈺當然要上殿參與朝會的。
    隻是李鈺這個一郡之主,自從被朝廷封上來之後,就壓根沒有回來過一次長安城,更別提什麽朝會了。
    所以今天是李鈺第一次正式參與大唐的朝會製度,他甚至連站到哪裏都不知道,還是內侍引領著他,站到了文官序列的中間。
    李鈺多少有些別扭的,他習慣把自己當做武將了,且他之前認識的文官,有些回家養老了,有些去世了,比如大理寺正卿戴胄,還有宰相杜如晦,都已經去了陰曹地府報道,所以說,朝會上許多麵孔他都不認識,陌生的緊。
    一連串官方的禮儀和規矩,折騰的李鈺煩躁至極,他幹脆閉上了眼睛,也不去聽那些聽不懂的臭屁。
    李鈺不認識他人,可不代表他人不認識李鈺,這個天下最特殊的家夥,想不注意都不行啊。
    所以李鈺周圍的文官,都在悄悄的注視著傳說中皇帝的私生子。
    文官們都在這裏嘀咕,李世民到底是厲害至極呀,把個親生嫡親兒子,狠下心送出去,果然是付出多少,就有多少回報!舍不著娃子套不到狼呀!
    看看人家多有魄力?
    雖說是狠下心丟棄了大兒子,可是收獲也很是匪淺呐,套回了隴西李氏上三房,算是把當今天下,五姓七望裏頭勢力最恐怖的一個家族,從內部輕輕鬆鬆的就給瓦解掉了。
    李鈺聽從長孫氏的勸解,收斂了脾氣,對身邊這些文官各種奇怪的眼神,選擇包容,選擇瞎子沒看見!
    總算是幾個文官大臣說完了官麵文章,李世民看著滿朝文武詢問;
    “諸位愛卿有何見解?”
    “啟稟陛下,薛延陀夷男部,無禮傲慢,輕待我天朝上邦的使臣,又重創我盟友俟力苾可汗阿史那思摩,倘若再坐視不管,縱容勢大,恐要養虎為患,臣懇請皇帝陛下發兵,援救盟友,以全兄弟邦國之友誼。”
    這些幾乎都是之前排練好的,李世民等的就是這一刻,大手一揮;
    “準!”
    滿朝文武都開始山呼萬歲。
    “陛下聖明。”
    其實說白了,李唐朝廷試圖恢複東突厥,擁立俟力苾可汗阿史那思摩,目的就是防止和抗衡薛延陀部的崛起,這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事兒。
    而薛延陀與新恢複的東突厥所進行的多次戰爭,也是抗衡李唐挑撥離間和欺負的自保行為,說難聽點,夷男沒有錯處,無非就是步子走得快了些,引起了李唐的戒備,僅此而已!
    但是李世民喜歡一邊立貞節牌坊,一邊脫褲子賣屁股,所以需要個師出有名的借口,安慰自己,要麵子嘛,遮羞布不能沒有。
    “既然愛卿們都附議,那麽接下來應該商量商量,怎麽出兵,有誰來帶兵做統帥的事情了,諸位愛卿有何良策可盡管說來。”
    “臣等遵旨。”
    李鈺看了看對麵的武將陣營,可做三軍統帥的李靖已經不在朝會上了。
    作夜他聽皇後想想提過,說是李藥師回雍州三原老家頤養天年了,他的徹底退出,也叫李世民放心踏實了不少。
    那麽如今的朝廷,能帶兵的統帥就剩下了李世績一人了。
    製衡自己的李靖回家養老了,李世績的心情並沒有輕鬆,反而更加沉重了,因為他知道皇帝不可能放心的,反而會更加的猜忌。
    果然!
    前年李世民親自點將段誌玄為帥,出任西海道行軍總管,帶兵征討吐穀渾部落。
    遷其為右衛大將軍、褒國公,又金州刺史,還加封號為鎮軍大將軍。
    目的就是想培養一個能製衡李世績的人物出來。
    李世績心裏當然是清楚明白的,所以那年他拚盡全力保舉段誌玄上位。
    作為段誌玄的鐵血兄弟,牛進達當然是上躥下跳的支持了,還拉著長安三傻另外兩人,程咬金和尉遲恭,三個人四處活動。
    終於在眾望所歸之下,段誌玄風光無二,也幸不辱命,把吐穀渾打的節節敗退,最後土崩瓦解。
    到這裏李唐朝廷應該消停了吧?
    事實上並不是想的那樣,因為段誌玄在草原上得了風寒,大病一場,還是想要恢複祖宗鐵血傳奇的意誌力,強撐著段大將軍,把仗打完。
    直到回了長安城,才徹底倒下,從此一病不起,這不,在府邸裏養身子呢,朝會上已經一年多不見人影了。
    李鈺猜測,可能是在青海得了高原反應,這個時代的人,因為缺乏醫學概念和醫療條件,所以是很不容易長壽的,特別是武將們,受傷流血幾乎是家常便飯,更不容易長壽。
    段誌玄四十多歲的身子,忽然得了高原反應,恐怕是凶多吉少了,以李鈺的猜測,恐怕很難再活十年的。
    所以,朝廷裏培養起來的製衡李世績的事情,又黃了。
    這個時候,叫誰出征掛帥合適呢?
    薛萬徹?
    這可是跟李世績沒差多少的人物,標準的真本事一身,絕對沒有水分。
    奈何出身李建成的派係,所以自動被滿朝文武給忽略過去了。
    開玩笑,你保舉皇帝日夜防範的人出來掌管天下兵馬大權,皇帝今夜就有可能叫你人頭落地的。
    李鈺和所有人的想法一樣,看了看對麵的英雄薛萬徹,輕輕的搖了搖頭。
    搖頭過後的李鈺又瞪著眼睛在武將堆裏找到了可愛可親的,李道宗。
    四十多歲的李道宗,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這是唐太祖李虎的曾孫,北周梁州刺史李璋之孫,東平王李韶之子,唐高祖李淵的至親堂侄。
    標準的世家門閥子弟出身,從小就學的一堆兵法武功,上馬就是統帥三軍的人物,下馬搖身一變,還能像文臣一樣出謀劃策。
    李靖回家養老了,薛萬徹一開始的出身不對頭,程咬金是李世民留下的青壯派代表,絕對的王牌,留著托孤的重臣,絕對不會輕易放出來的。
    那麽剩下的隻有這個皇家出身的李道宗了。
    李鈺自認為想的一點不錯,如果不想叫李世績再添新功的話,隻剩下這一位皇家成員,具備出征帶兵的資格了。
    想到這裏的李鈺腦子一熱,就鬼使神差的站出去三步,衝著對麵很喜歡自己的李道宗咧開嘴巴笑了笑,然後就躬身朝著上頭的皇帝參拜下去。
    對麵的李道宗麵無表情,心裏已經樂開了花,痛並快樂著。
    人老成精的李道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眼角的餘光掃一下,就知道年輕氣盛的侄子李鈺想要作甚了。
    可是自家的事情自己清楚,好多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釋明白的,李氏九房的內部和其他世家門閥同樣的複雜,正應驗了那一句古話,孩子沒娘說來話長呐……
    李世民問完該有誰帶兵出征之後,滿朝文武鴉雀無聲,都不是三歲孩子,也都過了年輕氣盛的時候,也都知道朝廷和皇家的情況,所以誰也不會來胡亂說話的!
    正在大家沉默是金的時候,那人傻錢多的財神爺~開國縣公笑著站出去,算是給許多人都解了圍,也叫等著看熱鬧的那些派係官員們心花怒放。
    李鈺的脾氣秉性天下人皆知,唯恐天下不亂的人物,腦子一熱,在這太極殿上撒尿,估計他都敢的。
    這家夥鐵定又要折騰出來麻煩,看看他李世民這回如何應對?
    李世民看到大兒子站出來,心裏立刻就咯噔了一下,昨天還把這混賬東西教訓了半天,叫他今日上朝,千萬當個啞巴,聾子,瞎子,半個字兒都別說。
    就是怕他沒有經驗亂來,怎麽一眨眼的功夫,全給忘了?
    李世民著急看向程咬金那裏,希望這個心腹大將趕緊想辦法阻止下來。
    沒有秦瓊在身邊的李世民,隻剩下程咬金這個唯一可完全放心的重臣了。
    程咬金是誰?
    真的就是個混世魔王?
    錯!
    大錯特錯!
    程咬金的家族,代代都是大將,要不就是封疆大吏,程咬金從小就熟讀兵法,能文能武,心細如發,是個絕對性不可多得的人才。
    作為李世民的心腹大將加重臣,程咬金深知自己的位置在哪裏,更何況他浩如煙海的智慧?
    所以從出道以來,他一直扮演著混世魔王的角色,一個不對就朝人吐口水,還經常胡攪蠻纏,黑白不分!
    可那是情況所需,真正的程咬金比起秦瓊,也不遑多讓的。
    他看到李鈺站出來朝著李道宗微笑的時候,就猜到了大概。
    在看皇帝那求救的眼神,程咬金不敢耽誤片刻,緊跟著往外就走。
    人都沒有走出來,響亮的嗓門就先聲振寰宇。
    “啟稟陛下,臣保舉開國縣公李鈺為帥,統領十六衛兵馬,以活財神的名頭和本事,一定能踏平薛延陀部落,掃蕩四海……”
    “胡鬧!”
    “簡直胡鬧至極!”
    李世民啪的一巴掌拍在扶手上,怒容滿麵的看著程咬金和李鈺!
    “額陛下,臣說的是正兒八經的,沒有胡鬧啊!請陛下明鑒!”
    “不必多言,滿朝文武具備,功勳卓著的戰將比比皆是,統帥三軍的能人也有不少,怎麽輪得到一個沒有經驗的新將統兵?”
    “哦,陛下說的有道理呀,臣佩服佩服,那要不,臣保舉侄子李鈺,帶上些許兒郎,做個衝鋒陷陣的將軍,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可。”
    “嶺南之地多有土著刁民,不服王化,作為一郡之主,確實得去戰陣裏學習一些踏踏實實的經驗和本事,才好回去鎮壓四方蠻夷,此事準了。”
    “謝陛下讚同臣的完美提議,哦對了陛下,臣覺得吧,既然陛下您都同意李鈺帶兵上去廝殺了,要不咱們今天把帶的兵,也安排一下,豈不是一舉兩得的事情?請陛下準許。”
    程咬金這一番搗亂,把等著看熱鬧的那些派係,氣的肚子都疼了。
    什麽狗屁玩意兒?完美提議?還一舉兩得?這長安三傻最傻的程咬金,說話前言不搭後語,肚子裏一堆草料的貨色,還要學文人來拽斯文嗎?
    許多文官都開始竊竊私語了,也有人指指點點的,比劃程咬金和李鈺。
    弄得李鈺也直抓頭,畢竟他是第一次上朝會,完全沒有經驗的……
    李世民本來是想要嗬斥兩人退下去的,聽到程咬金說話,心裏也在飛快的思考事情。
    “也罷,愛卿你就說說你的想法,看看能不能站住腳底跟。”
    “遵旨。”
    “啟稟陛下,臣以為,我二兄的左武衛大營的兒郎,就該有侄子李鈺帶著,畢竟子承父業,乃是老祖宗們傳下來的,如今誰都知道,我家兄長重病在身,無法出來統兵效力君王了,總不能叫一衛的兒郎空閑吧,且我侄子前頭也在左武衛裏幹過,最是熟悉的,所以臣覺得應該有他出麵,暫時掌控,請陛下成全一二。”
    “陛下!”
    “啟稟陛下,左武衛大營,乃是精銳中的精銳,豈能胡亂指派新將?”
    程咬金剛一說完,下頭的文官們立刻炸了窩。
    “是啊陛下,請陛下三思而後行。”
    “啟稟皇帝陛下,這是國之重器,重中之重的軍國大事,程大將軍卻當做家事處置,此舉不妥,請陛下三思。”
    “就是就是,還真當做他秦程兩家的家將部隊了?什麽子承父業,簡直是胡扯八道。”
    “可不是嘛,把朝廷的大營當做自己的手下了還?”
    李世民麵無表情的看著下頭,出來蹦躂的毫無例外,都是對立的那幾個派係的人馬,也正是千方百計想要拿捏秦瓊手裏那一衛兵權的家夥。
    李世民怎麽可能叫這些黑心的人,如願以償?立刻扭頭看著武將陣營;
    “諸位大將軍們,以為如何?”
    李道宗可不是傻子,侄子李鈺明擺著要保舉他上位的,他當然得投桃還李不是?所以他第一個站出來支持;
    “啟稟皇帝陛下,臣以為不算框外之題,左武衛大營的兒郎,驍勇善戰,所向披靡,倘若是弄個生人過去,恐怕不好帶領的,李郡主熟悉左武衛大營的事務,又是本部統領大將的侄子,多有方便之處,請皇帝陛下明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