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利從何而來?

字數:4059   加入書籤

A+A-


    包道乙靜靜聽著蔡鞗所說的一切,除了偶爾劇烈咳嗽幾聲,並無開口阻攔或辯解,隻是靜靜聽著……

    兩人相隔丈餘默默注視著對方,包道乙突然笑了。

    “果然是天選之人。”

    蔡鞗一愣,心下莫名掀起波瀾。

    “五公子可能誤會了,老道和聖教沒有想要逼迫了公子。”

    說著又是輕聲一歎。

    “在公子前來開封時,老道想著可以請公子幫忙,幫忙買撲了一處鹽場鹽巴,可公子腳程太快了,如今……就算公子答應也是為時已晚,所以老道來了開封也未想著叨擾了公子,隻是……金芝被人抓入了監牢,這才想著請公子幫忙。”

    蔡鞗又是一愣,眉頭擰成一團,一臉的疑惑不解,別人不清楚摩尼教,他卻知道摩尼教並不簡單,誰也無法猜測到裏麵的水有多深,應當沒必要動用自己才對?

    蔡鞗一臉疑惑不解,無法確定老道話語真偽,試探性問道:“僅僅隻是救人?沒有其他的了?”

    包道乙鄭重點頭,說道:“隻是救人!”

    ……

    “日落前,人給你!”

    “門外的娃娃是開封流浪乞兒,公子可否招入學堂,給他一個活命機會?”

    “探子?”

    “不是,隻希望公子可以給他一口飯吃。”

    ……

    蔡鞗一遍遍掃視著包道乙神色,希望可以找到一絲撒謊痕跡,最後還是微微點頭。

    “可以。”

    蔡鞗起身就要離去,腳步一頓,再次轉身坐下,一陣皺眉沉默……

    “你們買撲鹽巴,若隻是正常販賣,也絕對賺取不了多少銀錢,當是私下裏販賣更多鹽巴,每年私賣多少,價值多少?”

    顧琴娘一陣呆愣,包道乙神色卻有些怪異,又有些皺眉不解。

    “此時已經過了買撲時間,難道公子還有其他鹽場售賣?”

    蔡鞗一陣皺眉,片刻後才開口。

    “大宋朝本土鹽場確實已經買撲完畢,但這不意味著就無其他產鹽之地,比如……流求島。”

    包道乙一愣,疑惑道:“杭州城也有公子收了琉球島流言,但琉球島一共也就千餘人,如何可以開了鹽場,而且就算開了鹽場,一時半會兒也不可能有太多產出。”

    蔡鞗一陣皺眉,他能夠理解包道乙話語,琉球島原本就有古越蠻人,雖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頂多也就數萬,那些蠻人在琉球島上生存了千百年,基本上都是自產自足。琉球島剛加入大宋朝,朝廷理當給些優惠政策……就算與大宋朝一般無二的重稅,就算強行每人每年食用十二斤鹽,這麽點人也不可能有多少利潤。

    為了保證鹽巴價格和就近售鹽原則,基本上各鹽場都有特定的售賣區域,一旦進入其他售鹽地,就已經是走私違法行為,各鹽場售賣鹽巴區域早已瓜分完畢,琉球島的鹽巴又能賣去哪裏?

    光明教走私,想賣去哪裏賣去哪裏,隻要有鹽巴就不是問題,但事實要複雜的多,朝廷不是光明教,開設鹽場如同開辦一家企業,不僅僅隻是原材料的事情,更為重要的是市場在哪裏,是否影響了大宋國的鹽價,因為鹽價的降低,就意味著稅賦的減少,意味著商賈買撲鹽巴時的錦帛、銀錢減少。

    僅僅隻是琉球島上那點人,朝廷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答應開了鹽場的,無法明令開設鹽場,自然沒了鹽巴買撲,也不可能為摩尼光明教提供鹽巴走私。

    私自開挖鹽池販賣呢?

    蔡鞗根本不用考慮就知道不可行,鹽場不是家庭作坊,偌大的鹽場放在那,他人又不是瞎子看不到,即使用銀錢砸琉球島遣派的官吏也不成。

    包道乙嘴裏說著“不成”,眼中卻難以壓抑渴望,期望低頭皺眉的蔡鞗可以給出肯定話語,數息過去,見摩挲酒盞的稚子還是皺眉不已,鋼牙一咬。

    “若公子提供鹽巴,每斤……三十文,有多少,聖教要多少!”

    “三十文……”

    蔡鞗緊皺的眉頭未有散開半分,知道他已經給出了很高的價格,朝廷官售鹽四十五文,原本僅有三五文成本的鹽巴,稅賦就要占了二十文,扣除人力、運輸……有形無形的成本,若再算上鹽鈔的貶值,三十文的售賣已經算是虧本了。

    收購他的鹽巴是一斤鹽三十文,走私販賣的價格隻能低於官售四十五文價格,拿三十文的鹽來走私……

    “你們先等些時間,若可能……我更願意給你們二十文一斤的鹽。”

    蔡鞗沒有將話語說死,也不再理會一臉期望的包道乙,轉身走出了簡陋房舍,守在門外的十七再次緊跟在後。

    ……

    “談妥了?”

    “差不多吧……”

    離開了簡陋的石頭房舍,蔡鞗也不知該如何回答劉一刀的詢問,隻得將兩人話語說了遍。

    聽了他的話語,劉一刀有些皺眉道:“流求島的北側較平坦,曬鹽是沒問題,隻是流求島人丁稀少,朝廷很難答應開了鹽場的。”

    蔡鞗微微點頭,說道:“流求島人丁稀少不假但開不開鹽場,究其根本還是利益的問題,有了利,就算琉球島一個人都無也照樣可以開設鹽場,若是無利可圖,就算島上人丁千萬,大宋朝也隻會自陸地運鹽售賣,而不是開設鹽場。”

    劉一刀微微點頭,認可了他的話語,還是苦笑說道:“利又從何而來?”

    蔡鞗眉頭緊鎖,說道:“大宋朝不缺少鹽巴,鹽場庫存鹽巴堆積如山,鹽多就會價低,之所以鹽價依然居高不下,還是因為朝廷財賦不足緣故,是朝廷控製了市場上鹽巴流出。”

    “本就鹽巴量多,朝廷自然不願再開設鹽場,就如當年海州開設鹽場,事後還是不得不因鹽價而廢棄。”

    劉一刀微微點頭,又疑惑不解,再次說道:“正如少主所說,朝廷並不缺少鹽巴,與其開設流求島鹽場,還不如將各地庫存鹽巴送入琉球島呢,朝廷如何能答應?利又從何而來?”

    ……

    “或許……大宋朝,也或許老蔡太師可以更無恥些也不一定。”

    “啊?”

    一陣沉默後,蔡鞗突然冒出一句讓劉一刀驚訝,顧琴娘側目,即使是十七也有些詫異看來。

    蔡鞗撓了撓頭,有些不確定說道:“有些事情需要先與老蔡太師談過才成,再說了,咱又沒真的答應了老神棍,成了自然是個好事,咱們多了個財源,不成也沒有損失。”

    見他撓頭無所謂樣子,劉一刀不由搖頭苦笑,也不認為老蔡太師會同意了脫褲子放屁的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