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陌生的老臉孔

字數:475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大明小郎君 !

    一棵柘樹也會為百姓排憂解難,而作為建極殿大學士的袁煒,在其位不謀其政,一門子的心思都放在寫青詞邀寵獻媚上,最後落得一個“青詞宰相”的名號供後人恥笑。…。…

    宰相本是古代最高行政長官的職務,是一種讚譽,而朱元璋於洪武十三年罷中書省,廢丞相後,宰相一職已成了過去式。

    在嘉靖年間戲稱這些靠寫青詞而獲寵的人為宰相,明顯是嘲諷的意思。

    不過也得承認,那袁煒也有驕傲的本錢,五歲能作對,十歲開始專習八股文,讀書過目則成誦。17歲補縣學生,熟讀經史,以博雅稱冠一時,嘉靖十六年參加鄉試,獲得第二名。次年,奪得會試第一名會元。

    學霸一樣存在。

    洛水玄龜初獻瑞,陰數九,陽數九,九九八十一數,數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誠有感;岐山丹鳳兩呈祥,雄鳴六,雌鳴六,六六三十六聲,聲聞於天。天生嘉靖皇帝,萬壽無疆。

    這是他其中寫得最膾炙人口的一首,工整、華美,拍屁股之餘,讓人挑不出半點毛病。

    要是隻有名聲沒有才學,估計他也不會被邀請作詩會的評委。

    可惜了。

    虞進看到徐家兄弟走遠了,搖了搖頭,繼續向前走。

    潭柘寺不光隻是一個單獨的小寺廟,而是一個大型的建築群體,從設計來看,潭柘寺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築可分為中、東、西三路,中路主體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齋堂和毗盧閣。東路有方丈院、延清閣、行宮院、萬壽宮和太後宮等。西路有愣嚴壇、戒台和觀音殿等。

    此外,還有位於山門外山坡上的安樂堂和上、下塔院以及建於後山的少師靜室、歇心亭、龍潭、禦碑,還有附屬的大片山場林地等,總麵積多達100多頃。

    經過幾朝幾代的經營和修聳,潭柘寺已成了一個美麗的風景區,一路走去,隻見樹木、建築和雪景融為一體。給人一種很和諧的感覺。

    當年在設計規劃時,肯定沒少花心思。

    潭柘寺很大,不過虞進第一次來也不擔心迷路,反正跟著大隊一起走就行。遊人多是衝著潭柘詩會來的。

    詩會第一個環節就是賞花,大冬天,賞的便是冬天盛放的梅花,當年姚廣孝喜歡梅花,便把居室設在離梅花近的地方。這次舉行詩會的梅園,就在少師靜室旁邊。

    虞進一行到梅園,就發現這裏已是人山人海,有人站在入口等著自己喜歡的才子,有的在交頭接耳,而有經驗的,早早占一個好的位置,在地上鋪上一塊油席,擺上美酒糕點,等著好戲開鑼。

    說是梅園。其實就是一片繁花盛放的梅林,平日也就是一個林子,為了這次詩會,有人用竹子做了一道圍牆把大片梅林圍起來,用作詩會的場地。

    不過那竹籬笆隻有三尺高,從外麵還是很容易看清楚。

    這有助拉近讀書人和百姓的關係,顯得較為親民。

    在梅園入口處,有一個涼亭,裏麵擺了幾張長桌,上麵放了文房四房。有不少人正在潑毫揮毫。

    “虞兄,來來來,這裏簽到。”徐邦瑞笑著把虞進拉到長亭。

    徐邦寧解釋道:“虞兄,這裏的簽到有點不同。需要賦試一首,題材不限,請吧。”

    虞進這時也看到,涼亭裏張貼了很多詩,有很多墨跡未幹,顯然是新作的。大多是“北國好風光玉女忙梳妝”一類吟風詠月的詩篇,反正風花雪月這一類題材一向都很受士子歡迎。

    咦,虞進突然瞳孔一縮:上麵貼著一首《題畫》的詩,全文是:

    結宇蕉陰桐徑邊,浮名無用世間傳。

    高情剩有閑中趣,寫出青山不賣錢。

    這是詩算是上乘佳竹,也不算多出色,不過下麵那署名讓虞進心中輕輕一顫,是楊雙智。

    想想也是,這詩會景王是最大讚助者,是他招賢納士的最好場所,作為景王的智囊,他出現在這裏一點也不稀奇。

    “虞兄,快寫吧,我們都等著你的大作呢。”徐邦瑞搓著雙手說。

    這算是參加詩會的入門檻,能參加這次詩會的,都是有學問的人,要是一首詩都寫不出或寫得太差,那也不好意思進去混吃混喝。

    虞進稍加思索,很快就揮筆寫了一首:《竹枝》

    莫折閶門楊柳夷,帶將離恨過楓橋。

    向道春愁不禁蕩,蘭舟長放櫓輕搖。

    “好詩,虞兄,這邊請。”看到虞進寫完,徐邦瑞笑著請虞進入梅園。

    聽得出,徐邦瑞話音中透著一些失望,估計是他本想虞進表現,最好是再寫出像初見那樣的絕世好詩,沒想到虞進隻寫了一首水準隻是一般的詩句,而那字寫得也一般。

    大冬天寫竹,也不應景。

    虞進一臉好奇地說:“兩位徐兄,你們的佳作嗎?小弟還想拜讀一下。”

    徐邦寧嗬嗬一笑:“這次詩會的主角是像虞兄這些才子,我們這些籌備組的就不獻醜了。”

    “虞兄,請,我們兄弟還有些事要做,就不陪你了。”

    “請便。”

    徐邦瑞兄弟是籌備組,不可能隻陪虞進一個,再說以他們的身份,也不會專業作陪,隻要把人帶到,他們就已經完成任務。

    由於人多,圈起來的麵積不大,所有人都不能帶婢女或下人進去,虞進讓青兒一行在外麵等著,自己一個人信走了進去。

    人真多啊。

    進到裏麵,虞進發現裏麵大約有上百人,都是三三倆倆站在一起,不時哈哈大笑。

    這就是“宅男”的無奈啊,放眼看去,好像一個也不認識。

    就在虞進感到有些尷尬時,終於看到一張熟悉的臉孔,而這張熟悉的臉孔也笑著向虞進走來。

    正是楊雙智。

    “虞兄,有些日子不見,別來無恙吧。”楊雙智笑容滿麵。

    好像忘了兩人屬於不能的陣容,也像不知道是虞進一手破壞了他精心給裕王設置的套圖,熱情得讓人有點意外。

    伸手不打笑臉人,虞進也笑著說:“沒想到在這裏碰上楊兄,有段日子沒見,沒想到楊兄還是風采依舊。”

    “失點成了落水狗,哪裏有什麽風采,這事虞兄又不是不知,虞兄就不要笑話我了”說罷,話頭一轉,楊雙智又笑著說:“楊某為了安身立命,謀了一份差事,但是骨子裏還是一個讀書人,這種一年一度的盛會,自然不能錯過。”

    這家夥,說話倒也坦白。

    虞進點頭讚揚道:“對,還是楊兄想得開。”

    楊雙智開口感歎道:“很懷念和虞兄一起的日子,可惜你我各為其主,難得虞兄還肯認我這張老臉,仗義啊。”

    “這話過了,虞某隻是一個小人物,上不了台麵的小人物,難得楊兄不嫌棄。”

    “嗬嗬,這話哄別人還不錯,可是再拿這話來誆楊某,我可翻臉不認人了哦。”

    虞進心裏一個激靈,以為自己的秘密被發現,不過還是麵不改色地說:“楊兄這話不是擠兌小弟吧?”

    楊雙智湊近虞進的耳邊說:“虞兄弟,你真是深藏不露,沒想到名聞天下的泰升鏡,竟然出自你之手,最近還在離島大加製作,嘖嘖,果然是真人不露相。”

    原來是這事。

    虞進心裏暗暗鬆了一口氣,還以為他神通廣大,把自己是錦衣衛總旗的秘密查出來,差點把自己嚇了一跳。

    至於離島和泰升鏡的秘密,自從拿來對付韃靼使團的那一刻起,虞進就知道保不住。

    知道了也好,虞進嘴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

    還怕你不知道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