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金榜題名

字數:7080   加入書籤

A+A-


    算數總共十二道題目,全都是出自九章算術和算數書等古籍。

    對於懂的人來說,自然不算多難。

    可對於沒有看過算數書的人來說,卻是抓耳撓腮急的受不了。

    有心想要看看別人的答案,可四周甲士們那銳利的目光,卻是讓他們不敢擅動。

    好在此時還不是後世儒家一統天下的時候,看過算數書的人還是不少。

    第一張算數的卷子,並沒有難住太多的人。

    第二張試卷,主要是常識問題。

    包括如何統計整理戶籍與征收賦稅,如何春耕秋收,如何剿滅賊寇抵禦外敵,如何治水開荒等等。

    眾人都是心中了然,天子果然不隻是為了招募一批身邊的郎官,這分明就是在考核官吏呐。

    這些東西,對於前來參加考試的人來說,並不是多麽困難。

    甚至可以說,他們來之前都有所預計。

    所以第二張卷子反倒是沒有太大的難度。

    至於最後一張,隻有一道題目,那就是大漢該走向何方。

    是繼續黃老派的休養生息,還是法家為主重現前秦之世,又或者行其他學派主張。

    這就是給諸子百家一個暢所欲言自己學派主張的機會,讓他們把自己的好處都給寫出來。

    到了這裏,來參加考試的眾人,這才算是展露歡顏。

    這裏才是他們最為擅長的地方,所以著墨的時間最多。

    眾人也是對手中雪白的紙張非常滿意,因為比起竹簡來說,能夠書寫的更多,更加流暢。

    至於布帛,那麽昂貴的東西不提也罷。

    考試結束之後,王霄專門挑選出來的郎官們,開始進行閱卷。

    第一張的數學最為簡單,因為都有著標準答案,隻要按照答案去對照就行。

    第二張的話也還可以,畢竟這些事情都是各地父母官們要做的,這麽多年下來早已經是有了固定的流程。

    隻有最後一張,盡情舒展各自學派的主張這一點,郎官們倒是不太好判斷。

    唯有先把那些明顯有問題的都剔除出來,之後的都集中起來送到天子那兒去。

    接下來就是王霄的繁忙批閱時間。

    前兩張不用管,隻需要專門看第三張就行。

    幾千張的卷子,對於王霄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工作量。

    甚至就連皇後陳嬌找過來,王霄都沒有時間去應付她。

    對於王霄來說,這種枯燥的閱卷工作之中,唯一的樂趣就是尋找那些未來的名臣們。

    “主父偃”

    “睚眥必報的縱橫家,可惜這個時代裏,已經沒有太多縱橫家的生存空間。”

    縱橫家類似現代世界裏的外交家,春秋戰國事情合縱連橫,影響各國戰略方向的蘇秦張儀等人,就是縱橫家的代表。

    隻可惜現在中原大一統,對待周邊小國無需什麽縱橫。而對待唯一的大國匈奴,早已經定下了你死我活的戰略。

    所以才說,他們縱橫家真的已經是沒落了。

    “東方朔”

    “這個有意思,算命的和講相聲的祖師爺。”

    “董仲舒”

    “嗬嗬~果然是那一套。”

    “公孫弘”

    “這個不錯,一把年紀了還能自學成才。雖然是公羊派的,不過和董仲舒不一樣。”

    公羊派是儒家的一個分支,他們的主張是大一統。

    對於這一點,王霄是絕對讚同的。

    “桑弘羊?他才十幾歲吧。也對,十三歲就被以‘精於心算’聞名洛陽城。”

    看到桑弘羊的卷子,王霄特意把他的第一張算學卷子挑出來看了一遍,居然是全對。

    此時的洛陽城是關東的商業中心,而桑弘羊則是出於洛陽城的一家富戶。

    桑弘羊年紀輕輕就已經非常有名,甚至被詔書征召。這次是借著征召的機會,來到長安城參加了考試。

    曆史上他先後推行算緡,告緡,鹽鐵官營,均輸,平準,幣製改革,酒榷等經濟手段。為小豬的連年大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樣的經濟高手,當然是要錄用了。”

    “哈,是顏異,他也來參加考試了。”

    又見到一個名人的卷子,讓王霄有些疲憊的精神為之一振。

    顏異這裏真的是很有名,不僅僅是他自己,更是因為他的家族。

    顏家的始祖是複聖顏回,曆史上的名人很多,其中就有顏之推,顏師古,顏真卿等等。

    他們家族曆代都是寫史書的史官,而且家族的祖訓就是清廉。

    顏異也是一個清官,王霄也是比較看重他。

    這樣的人可以做史官,可以做議諫大夫都很合適。

    “王臧”

    “倪寬”

    “朱買臣”

    “”

    這個時代的人才多如繁星,隻是王霄有印象的名字就有許多。沒聽過名字,但是寫的好的更多。

    幾天幾夜的奮戰之後,王霄挑選出來了至少數百份合格試卷。

    “把這些合格的名單都寫在露布上。”

    王霄囑咐明顯有些酒x過度模樣的司馬相如“在露布四周鑲嵌一些金箔,就說這叫金榜題名。”

    司馬相如恭敬行禮“喏。”

    漢朝人很直接的,求什麽就是直接表達出來。

    這些人才們從四麵八方匯聚過來,參加王霄舉行的考試,為的就是名與利。

    既然如此,王霄當然是要滿足他們。

    利先不提,單說是名的話,王霄給他們來個金榜題名絕對是會大為出名。

    這可是用考試的方式證明過自己的才華,並且被天子所認可的人才。

    漢朝金為貴,能上金榜的名字,自然是天下頂級的人才。

    王霄這也算是為這些人造勢了。

    果然,等到金榜被張貼出來之後,整個長安城都為之轟動了。

    漢朝的舉薦製度也是很嚴格的,最起碼前期很嚴格。

    能被舉薦的人,首先得在當地有足夠高的名望,之後也得有相應的才能,還得人品過得去。這才能達到被舉薦的程度。

    這樣的人不能說沒有,可就算是有也是在一年又一年的舉薦之中被舉薦去了朝廷,當即還能有幾個?

    這又不是地裏種的糧食,割了一茬還能再長出來一茬。

    而且以往對於人才的衡量,也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你說你是人才,如何來證明?

    你舉出一萬個例子出來,我也能有一萬零一條反駁等著你。

    詭辯唄,這有什麽大不了的。

    而王霄的考試,則是以最為直觀的方式,篩選出來的人才。

    這種方式不能說讓所有人都信服,可至少大部分人是認同的。

    都是一樣的考題,別人能夠做的出來,自然就是人才。而你做不出來,那自然就不是人才。

    顯然已經,一目了然。

    什麽是名,這個就是名了。

    上了榜單的名字,全都成名了。

    成名之後,利自然也是隨之而來。

    長安城裏別的不說,可功勳之家那是數不勝數。

    各式各樣的侯爺數以百計,他們看到榜單之後的第一反應就是拉攏。

    不僅僅是二十一世紀需要人才,任何時代都需要人才。

    諸侯們都是有各自封地的,他們的封地也需要人才打理才能獲得更多的收入。

    而且這些人才都是天子招募的,其中的佼佼者日後必然會飛黃騰達。

    在他們還沒有起飛之前就與他們交好,這絕對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所以在放榜之後的一段時間裏,長安城內的多家府邸幾乎都是夜夜笙歌,歡聲笑語連綿不絕。

    也就是王霄睜一眼閉一隻眼,否則的話按照‘酒誥’裏的規定,以蕭何製定的律令‘三人以上無故群飲酒,罰金四兩。’來執行的話,估計不少諸侯府邸都得破產。

    西漢時期的確是有禁酒令的,因為釀酒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而以這個時代的糧食產量來說,真心是消耗不起。

    至於說一群人聚起來喝多了就扯旗造反什麽的,那真不叫個事情。

    如果不是還有最後議論的麵試殿試沒開始,說不得已經有金榜題名的才子們迎娶諸侯家裏的佳人了。

    “見過皇後。”

    守衛在王霄寢宮門前的衛青,小心翼翼的向著陳嬌行禮。

    陳嬌揮手“讓開,我要見陛下。”

    衛青頭上開始冒汗,可他還是硬著頭皮說“皇後,陛下說現在誰也不見。”

    “我是皇後!”

    陳嬌怒了“陛下怎麽可能不見我。”

    衛青也是鬱悶的不行,可天子的命令他必須執行“皇後,陛下說”

    “來人!”

    陳嬌大怒,當即喊人“給我拿下!拖出去打!”

    一群宦官當即上前,準備拿下衛青。

    雖然這群宦官在穿甲的衛青麵前不堪一擊,可衛青卻是不敢抵抗。

    因為這是皇後下的命令,抵抗的話就意味著徹底得罪了皇後。

    他在未央宮之中當值的時間不長,可該知道的規矩早就知道了。

    得罪了皇後,就等於是得罪了皇後身後的長樂宮。

    那可是天子都救不下來的地方。

    多年前竇太後為廢太子劉榮報仇的時候,連景帝都保不住自己的心腹致都。

    而現在的天子即為沒多久,力量比起曾經的景帝來說的差得遠了。

    他衛青若是得罪了長樂宮,那就等於是死定了。

    所以,衛青此時此刻隻能是默默的忍耐。

    就在這個時候,衛青身後的寢宮大門被打開了。

    穿著常服的王霄,邁步走了出來。

    “在我門口,吵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