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低調俱樂部
字數:1606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一樣的風 !
(一).
廬山談話會結束後,與會人員大都回到了當時的首都——南京。此時北平、天津早已開打,北大是回不去了,校長一時做不成了,胡適也和他們一齊回到南京。
廬山會議既然定了、宣布了當時國民政府堅決抗戰的決心,就要看如何具體落實到那些人、哪些部門了。但眾所周知,南京政府的一班人,從來就沒有團結過,國難當頭也不例外。
(二).
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之後,周佛海就在南京西流灣8號建造了一幢花園洋房,為了怕日後日本飛機的轟炸,特在花坊下造了一個大地下室。
1937年盧溝橋打響後後,顧祝同、朱紹良、梅思平、陶希聖、羅家倫、胡適、陳立夫、張君勵等人,常來此躲避空襲。他們常常討論時局,都對中日戰爭前景持“戰必大敗”的悲觀情緒。
胡適自嘲為“低調俱樂部”,這和蔣夢麟曾自嘲自己為“北大功狗”一樣,保持了當時北大人“擅於”自嘲的傳統。
汪精衛雖沒有直接參加“低調俱樂部”的活動,卻是這個俱樂部身後的影子,在國民政府的上層,無形中形成了以汪精衛為中心倡導所謂“和平運動”。“低調俱:“蔣委員長等主戰的結果,一個是丟,一個是燒,丟不了也燒不焦的地方,都給了共產黨的遊擊隊。共產黨指揮下的部隊以遊擊戰爭回避對敵作戰,人稱‘遊而不擊’,實際上他們是想借抗戰保全實力,待國軍消耗光了,他們就可顛覆國民政府。”
陳布雷、熊式輝也常來,他們的調子也不高,但他們是委座的“侍衛內大臣”。不久熊還帶來了蔣介石的告誡之語,大意是:不能動搖,不傳動搖的話,雲雲。
(三).
當7月28日,中國軍隊在南苑慘敗的消息,傳到當時的首都南京,傳到他們耳朵裏,更引起胡適他們的恐慌。他們積極活動,竭力主張於日本和談。
此前不久,汪精衛曾希望推薦胡適擔任外交部長。汪精衛推薦的依據,主要還是胡適同意他的主張;但“一把手”蔣介石卻暫未同意,主要原因大概是蔣怕胡適是汪精衛推薦的,如果他就任外交部長之後,一切都以汪精衛的意思辦,在外交上他蔣某人不是被架空了嗎?其實,蔣介石是知道胡適的才華,和胡在當時西方人眼中的地位的。
所以說,有時人太聰明和太有名望,也成了一件錯誤的事了。當時國家正在最急需用人之際,而胡適這位大家,直到此時,還沒有著落。
現在,“低調俱樂部”的一班人建議:外交路線不能斷,力推日本人欣賞的,既年輕又資深的外交官員高宗武負責打通關節,同時決定要找一個要能負責的,又能使蔣委員長言聽計從的政治家,來做曆史上常出現的那種力挽狂瀾的“社稷之臣”,希望他能像曆史上著名的郭子儀、曾國藩等等一樣,挽狂瀾於既倒。
胡適看重的人是陳布雷。於是便有了前文所述的上書委員長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