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閃擊鮮卑

字數:4389   加入書籤

A+A-




    當高順忙著過年和結婚事宜的時候,田豐則率領兩萬騎兵出塞,在冰天雪地中與鮮卑人進行著殘酷的搏殺。高順本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則,授權田豐全權做主。

    從田豐到達北疆後便開始整編、訓練軍隊,為出擊鮮卑做準備。

    順利收編烏桓各部,解除了後顧之憂,高順確定對鮮卑戰略的基調之後,田豐便開始全力以赴的努力,事無巨細,他安排的麵麵俱到,就怕辜負了高順的信任。

    年前官軍的薪俸和補助,早早的下發,讓官兵輪流回家探親,穩定家人。

    在春節前部隊完成集結。

    過年前後,連降幾場大雪,氣候寒冷,道路難行,再加上是大漢傳統佳節,鮮卑人萬萬沒想到大漢邊軍會選擇在過年期間發動突然襲擊。

    田豐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出其不意。

    現在大漢邊軍,全部穿著新式的棉襖、棉褲、棉鞋,戴著棉帽和棉手套,騎兵還加一厚厚的棉大衣,既輕便,又暖和,無懼嚴寒。

    右北平以西至上穀為中部鮮卑,有十多個鮮卑部落,在以前備受鮮卑大王檀石槐的打壓,自從和連部落西遷後,中部鮮卑獲得了發展之機,每個部落的地盤都得到了相應的擴大。其中柯最、闕居、慕容三部獲得的地盤最多。地盤的擴大,暫時緩解了中部鮮卑各部落之間的矛盾。

    田豐製定的計劃是閃擊彈汗山,然後大軍自西向東一路橫掃過去;程立在右北平郡和遼西郡遙相呼應,牽製東部鮮卑,並威脅中部鮮卑的後方;田豐非常慎重,沒有分兵作戰。

    為了確保這次戰爭的勝利,田豐專門從烏桓各部解救出的漢人中選拔了一批年輕力壯、弓馬閔熟之人組成一支斥候隊,隊長為鮮於輔;邊郡之人,熟悉鮮卑特性和語言,對塞外非常熟悉。

    正月初五一早,在任何人都預料不到的時間,顏良帶領三千烏桓義從騎兵以及兩百斥候,輕車簡行,隻帶三天的幹糧,從寧城出發,直奔且如城。

    田豐與戈虎、張飛、李肅等人率領大部隊緊隨其後。

    為了加快行軍速度,全部是一人雙馬。

    曹性負責鎮守寧城,司馬趙瑞鎮守高柳城,保護後方。

    且如城處在寧城和彈汗山之間,是原代郡中部都尉所在地,離彈汗山僅有百裏之遙。有一個小的鮮卑部落在此放牧,作為鮮卑南部的一個警戒點,監視南部的大漢邊軍。

    邊軍建立這麽多年,隻有消滅烏桓部落的時候打過仗,凡是有戰功者都獲得了豐厚的獎賞;這次大軍出動,邊軍士氣高漲,特別是那些烏桓人,現在實行統一製度,增加了稅收,他們更渴望靠戰功獲得賞賜,讓家人生活的更好。

    顏良所帶的三千義從騎兵,屯長和軍侯皆為漢人,經過強化訓練,加強了紀律,義從騎兵戰鬥力大幅提升。

    在斥候的帶領下,一路飛馳,行軍速度極快。

    正月初七下午,離鮮卑營地還有五十多裏,顏良命令部隊紮營休整。

    第二天一早,大軍一早啟程。

    在離且如還有三十裏路的時候,騎兵放慢了速度,騎馬緩行,保存馬力,並減少地麵的震動,避免引起鮮卑人的警惕。

    還剩二十裏的時候,部隊分成四股行動。

    前三股各為一個部曲,任務是包圍鮮卑營地的西、北和東麵,避免鮮卑人逃逸;最後三個部曲從南麵發起攻擊,爭取以最短的時間內衝進鮮卑營地內,殲滅鮮卑部落。

    斥候早就偵查過了,且如城失去維護,上百年的風雨侵蝕,城牆大部分倒塌,城內早已殘破不堪,無法住人;鮮卑部落的營地依何而建,搭帳篷居住;這使得營地內的鮮卑人非常容易逃逸,務必全部包圍起來才能攻擊;若是有人逃逸,則會將大軍北上的消息暴露,起不到閃擊的效果。

    經過斥候的偵查,估計該部落人口不超千人,三千士氣高漲的騎兵,絕對能輕鬆碾壓,將其全殲。

    還剩五裏的時候,前三股軍隊加速前進,第四股軍隊停止前進,換馬,並做好衝鋒準備。

    好在斥候厲害,周圍零散的鮮卑人早被除去,使得部隊沒有被提前暴露;且斥候已秘密在鮮卑營地的北部分散開來,準備獵殺逃逸的零散鮮卑人

    一刻鍾之後,顏良帶領三部曲的義從騎兵發起衝鋒。此時其它三部曲已完成對鮮卑營地的包圍,正在縮小包圍圈。

    奔騰的馬蹄聲立即驚醒了鮮卑人,他們通過馬蹄聲,判斷敵人不會超過兩千人,若是固守營地,還有一定的勝算,部民便在部落酋長的指揮下開始做迎戰準備。

    很快,四麵都傳來馬蹄聲,且數量巨大,鮮卑人大驚,他們被包圍了,頓時,營地內亂作一團。

    五裏路的距離,戰馬狂奔起來,僅需三分鍾便可到達。

    鄰近鮮卑營地,一曲騎兵放開沒有騎乘的戰馬,並狠拍一下,令其加速衝往鮮卑營地。

    鮮卑營地外圍是地排車和簡易的柵欄,作為障礙物,用於防守。

    戰馬狂奔而去,有些戰馬高高躍起,直接跳進鮮卑營地,有些戰馬撞上柵欄或者地排車,立即將他們撞的粉碎,剩餘戰馬趁虛而入。

    突如其來的戰馬群,打亂了鮮卑人的防禦,很多人被戰馬踐踏而死。

    義從騎兵緊隨其後,緊跟著衝進來鮮卑人的營地。

    顏良一馬當先,帶領兩個部曲衝進營地後便開始瘋狂殺戮。

    一個部曲封住南部的口子,預防鮮卑人逃逸。

    顏良大刀飛舞,鮮卑無人能敵。

    營地四周的騎兵不斷與鮮卑人對射,既令他們不敢突圍,又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不能全力對付營內的顏良。

    被這麽多騎兵包圍,營內的鮮卑人臉上滿是恐懼之色。

    由於義從騎兵還是穿著他們傳統的服飾,沒有換裝,以至於這些鮮卑人認為來者是草原其它部落的騎兵。

    烏桓人和鮮卑人同出東胡,交流頗多,大部分人都熟悉鮮卑語言。

    按照事先交代好命令,四周的騎兵用鮮卑語高喊著:“投降不殺!”

    “投降不殺!”

    震天的呐喊聲更瓦解了鮮卑人的鬥誌,很多鮮卑人絕望的放下了武器,放棄了抵抗。

    按照草原規矩,若是他們投降了,則會被收編,壯大對方部落的實力;要是他們猛烈抵抗,對方獲勝後很會把他們當做奴隸;若是對方損失慘重,則會將他們全部殺戮,以泄憤恨。

    痛快的投降,是保護妻子兒女的辦法之一。

    這大大減輕了顏良的阻力,將部落酋長和他的嫡係護衛斬殺後,戰爭順利結束。

    顏良沒想到戰爭進行的如此順利,心中大喜,忙命人收繳鮮卑人的武器,並將所有的鮮卑人集中關押,文吏按照家庭進行統計,將其中的貴族和嫡係護衛的家人選出,等待田豐到來後處理。

    至此,這些鮮卑人才知道他們被大漢突襲了,眼神中滿是恐懼,非常不甘心,不過為時已晚。

    隨行的軍醫對受傷的義從騎兵進行包紮救治,否則在寒冷的季節,他們很可能會為此喪命。

    其他文吏審查、登記鮮卑人的財富。

    各級官員進行戰功統計,並依級上報。

    另有軍人負責殺羊慶功。

    還有人原路返回,向田豐報喜,並迎接大部隊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