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沮授拜主

字數:5153   加入書籤

A+A-




    八月初,高順到達涿縣。

    向富和褚燕熱情接待高順一行人。

    向富和褚燕的家人分別居住在太守府和都尉府,張飛已成婚,妻子居住在張飛家的老宅子裏。

    褚燕提出到邊郡鍛煉,現在每日訓練官兵,沒有實戰,他們終歸是一群新兵,必須讓他們見見血。

    高順感覺現在還不是時候,還需耐心等待。

    在太守府,高順第一次見到向富的妻子,長的很漂亮,高順暗鬆一口氣向富的兒子已滿百日,高順為其送一份厚禮。

    八月旬,高順一行人到達中山國。

    甄豫已返回他家的老宅,所有的店鋪也歸還給他了,隻是土地沒有歸還,被建設成幾處莊園,甄豫對此並未在意。

    甄家也算是高順勢力的重要成員,現在不僅是中山國的棉布代理,還承擔著高順勢力在冀州的糧食貿易。

    好在有當初打下的基礎好,每個郡都有高順的莊園,重要的縣裏也有意一座小莊園,通過這些莊園,能比較容易的執行高順的命令再加甄家的渠道,冀州的糧食價格被執行的非常到位。

    冀州盛產糧食,高順此舉,獲得了冀州大小地主家族的歡迎,多多少少的緩解了他們對高順的抵製態度,這算是意外所得吧。

    還有一件意外之事,甄豫匯報說河間國有一小將,名叫高覽,以勇武聞名鄉裏。

    高順心中大喜,高覽能列入河北四庭柱,肯定不凡,準備忙完後親自前去招攬。

    從中山國離開後高順前往常山國靈壽縣,早就約定與秦關秘密會見一次給他們留下了兩千匹等馬、大量的武器鎧甲和糧食,以及數百位文武官員,並收走了秦關掠奪來的金錢珠寶等貴重物資。

    當初,在常山國真定縣建立了一座大的莊園,現在高順便在莊園中歇息,準備轉道巨鹿郡。

    莊園的主事向高順匯報,讓他尋訪的趙雲已有消息,不過現在趙雲學藝未歸,家中隻有兄長與妹妹。

    高順心有失落,本來還想著去招募趙雲,事有不順,便讓管事此後多加照料趙雲的家人。

    到達巨鹿城,居住在醉仙閣,隨後高順拜訪太守郭勳。

    高順與郭家有很深的淵源,不僅趙雄娶了郭家的嫡長女,連郭縕都擔任了高順的別駕,分支的郭典曾受高順的饋贈之恩,他本人受到高順的舉薦之恩。

    對於高順主動來訪,郭勳非常高興。

    待進入內堂,雙方敘舊完畢高順為其演示泡茶和品茶郭勳早就聽說過新茶,這是第一次見,非常感謝高順贈送的厚禮。

    本來郭勳要大擺筵席,被高順阻止了他擅離轄區,非常低調,不願意張揚而多生事端。

    郭勳理解他的難處,隻好作罷。

    第二天,高順隻帶了李強和十位中級武將前往沮授的住地,廣平國。

    房良被封為廣平侯以後,便以廣平縣為食邑地,改為廣平國。

    沮家是廣平國的大家族,雖慘遭黃巾破壞,不過底蘊猶在。他家並不在縣城居住,而是自有莊園、城堡,聚宗族成員一起居住。由於人員眾多,城堡外已形成集鎮規模。

    李強向前遞拜帖和禮單,高順在門外等候。

    不一會,沮授帶領家人到大門口迎接。

    沮授早就接到田豐送來的信件,知道高順會來訪,早就做了準備現在他非常羨慕田豐,取得了如此驕人的戰績更推崇高順,能坦蕩的放權給田豐和程立。

    “拜見君侯!”

    高順忙向前拉起沮授道:“先生何必多禮?快快請起”

    “君侯,禮不可廢!”

    高順無奈,隻好任其行禮。

    隨後大家進入莊園,到客廳落座。客廳裝飾的非常古樸典雅。

    沮授的弟弟沮宗在迎接完高順後便退下。

    高順查看其屬性,文才武略皆不突出,乃普通人。

    李強帶人在廳外守候。

    客廳內隻留下高順和沮授兩人。

    高順端詳著沮授。

    沮授隻好先發言問道:“君侯對天下有何看法?”

    高順感覺文人真是矯情,程立當初也問過類似的問題,不過他沒有把不滿表露在臉,而是誠懇的回答道:“危矣!天下大亂將至,軍閥四起,逐鹿中原,混戰不休,民生凋零,土地荒蕪,百姓易子而食,將十不存一,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

    “哈哈,君侯杞人憂天爾!”沮授並不信高順的話,動亂會有,卻不會如此殘。

    高順沒有理會沮授的態度,而是繼續反問道:“是時,四方蠻夷俱起,趁我中原贏弱,鐵騎殺入塞內,馳騁劫掠,請問誰人能擋?”

    沮授神情一滯,高順說的不無道理。大漢在強盛之時可抵禦異族於塞外,現在大漢衰弱,異族崛起,鮮卑縱橫北疆,羌人動亂於涼州,若不是冠軍侯的突然崛起,幽、並兩州不會如此穩定,甚至連冀州也難逃厄難。

    若是將來大亂到來,則中原混戰不休,實力衰退,更不是蠻夷鐵騎的對手,如何防範他們的入侵?

    “敢問君侯之誌?”

    對於這樣的智者,高順不能隱瞞,且不知其態度,更不敢說大話,徒留笑柄,便說道:“順起於草莽,知百姓之苦,無奈能力所限,隻能外禦蠻夷,內撫百姓,盡人臣之力。”

    高順的話比較符合沮授的預期,現在的高順,絕不會把他真實的想法透露,能做到外禦蠻夷,內撫百姓,已是非常難得將來天下大亂,高順攜重兵挺進中原,敢問何人能阻擋這些經過異族錘煉的精兵強將?

    現在沮授對高順唯一不滿的是他對士族的態度,若是高順繼續選擇與士族對抗,無論他實力有多強大,終究不是士族的對手,即便將來統一中原,也無法正常統治,甚至會為中原帶來更多的戰亂和災難。

    於是問道:“君侯對士族是何態度?將來如何處置?”

    高順知道,這才是最關鍵的因素,便說道:“士族肩負文化傳承的重任,乃官員的主要來源者,無奈近來墮落者有之,自私自利者有之,古風不再,我等必須去其糟粕,堅守立場,弘揚美德,引導風尚。”

    高順不會將所有的士族都得罪或者滅除,這樣的話會增加他統一中原的難度,且他還要扶持眾多士族,與現有的士族對抗。

    沮授沒有懷疑高順的話,今年高順主動提高糧食價格,緩解與士族地主之間的矛盾,便推測高順不會選擇與所有的士族為敵且高順說的不假,現在的很多士族已墮落,必須將道德敗壞之人清除掉,否則,天下混亂不會得到扼製,隻會越來越嚴重若是如此的話,投奔高順不是壞事。

    此時,沮授已有投效的念頭,隻是現在幽州東部有程立,北部有田豐,不知道高順會怎麽利用他,便問道:“若授投效君侯,不知君侯如何安置?”

    高順感覺這是沮授為謀取利益,想起田豐此前的建議,便說道:“北疆烏桓大部已被收編,僅剩下遼東郡一部,已不足為慮中部鮮卑要麽被滅,要麽臣服東部鮮卑已被驅離到更北的苦寒之地西部鮮卑部落眾多,矛盾叢生,相互攻伐不斷,我等隻需逐漸蠶食其地盤,便能將他們逐出塞外現在隻有涼州羌人、氏人等繼續為患,朝廷派出大軍,花費甚巨,且勞而無功,收效甚微順與廣年侯情同手足,而朝廷早晚會派廣年侯挺近涼州,平定動亂順欲讓先生輔佐廣年侯,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高順與廣年侯和廣平侯的關係,沮授早已了解,高順能如此坦蕩,讓他甚慰若是前去輔佐廣年侯,負責涼州戰場,與羌人和氏人作戰,將會有更廣闊的舞台,會取得遠比程立和田豐更大的戰功他內心更感激高順的坦蕩和對他無私的信任。

    沮授非常心動,不過他裝作平靜的問道:“以君侯看來,廣年侯何時能挺進涼州?”

    高順心想,劉宏在位,肯定不會派周飛進入涼州,隻會用周飛來牽製他,等天下大亂,涼州又是董卓的後花園,不過劉宏卻下旨讓周飛收複北地郡和安定郡,從側方支持涼州戰局,於是說道:“涼州地域遼闊,要想平定羌人絕非一日之功,可先組建軍隊,訓練兵馬,擇機收複北地郡和安定郡,隨後修築馳道,穩定地方,逐郡推進,三到五年,甚至需要更長時間,方可平定整個涼州最忌急功冒進,將會導致前功盡棄,若穩打穩紮,將會勝券在握。”

    沮授並沒有認為高順在忽悠他,因為高順便是采取此種辦法對待異族,先是穩定代郡和穀郡,隨後收編烏桓邑落,隨後收複定襄郡,然後打擊中部鮮卑,再後收複雲中郡,穩打穩紮,損失最小高順要求涼州采取此種方案,在他看來非常可行,否則道路不暢,輜重運輸困難,新收複的地盤便不穩定,收複更多的地盤又有何益?

    高順的規劃令他非常心動,他要建功立業,心意已決,沮授起身對高順拜曰:“授拜見主公!”

    高順大喜,忙拉起沮授笑道:“哈哈,順得先生,如魚得水!”

    “謝主公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