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殘忍的董卓
字數:4210 加入書籤
袁紹現在非常惱火,不僅沒有達到削弱韓馥目的,還使得他的實力大大加強,僅是那幾千匹戰馬,就令他非常眼熱,更不用說還有潘鳳這樣智勇雙全的大將。
對韓猛,袁紹等人倒是沒有太多的在意。
現在他們的任務又多了一條,便是想辦法除去潘鳳。
軍師逢紀又出主意,建議袁紹向韓馥索要戰利品,至少要分得一半的戰馬,否則,將不會對其賞賜,並停止糧草補給。
袁紹沒有采納,這將會影響他的個人形象,必須想出辦法,讓韓馥自己把戰馬送來才好,他才有麵子。
還是武將淳於瓊的心思簡單,建議袁紹,直接以盟主的身份發布命令,讓韓馥等人乘勝拿下虎牢關,否則軍法對待;至於這次大勝的賞賜卻不能少,反正等將來奪取豫州後,能全部收回來;密令袁遺、王匡兩人,聯絡劉岱、橋瑁等人鬧事,要求分享戰利品,等鬧大了,袁紹便可以盟主的身份出麵處理。
率先發難的是袁遺,他的理由很充分,他負責運輸糧草的,每次作戰的戰利品他皆有權力分配。
王匡支持,劉岱也想從中獲得好處,便站在了袁遺這邊。
橋瑁心思耿直,否則也不會首先倡議起兵,他先是惱怒袁紹不出兵,後惱怒袁遺、王匡、劉岱等人貪婪,便站在了韓馥這邊,為此,橋瑁與劉岱、袁遺等人結下了矛盾。
鮑信分得了戰利品,內心高興,卻惱怒其人不參戰卻想分享戰利品,明眼人都能看出,若是沒有袁紹的支持,他們是不敢有如此行徑,發出感慨道:“袁紹為盟主,因權奪利,將自生亂,是複有一卓也。”
潘鳳初勝,豪情萬丈,豈容小人得逞?誰若想獲得戰利品,可前去攻城,虎牢關就在眼前,戰利品就在眼前,可是又有誰敢去進攻呢?
韓馥算是認清了袁紹貪婪的嘴臉,對袁家非常失望,為盟軍的分裂留下了伏筆。
盟軍的其他諸侯卻因為這次大勝而有了信心,特別是曹操和公孫瓚,皆希望一鼓作氣,打下虎牢關。
無奈袁紹心有籌劃,不急於進攻,卻每日催促韓馥攻城。
隨之時間的推延,袁紹的政策令大多數人的心思有了變化,會盟成為謀求私利和名聲的機會,而不是真的要打進洛陽解除國難。
洛陽,董卓等人得知消息,大驚。
李儒震驚於胡軫竟然不聽指揮,私自出兵,以至於大敗。
董卓震驚於盟軍中竟然還有比孫堅實力還強的人,又震驚於華雄被斬;他忌惱怒於胡軫,又心疼損失的騎兵。
參加盟軍的大都是袁家的人,或者是他所任命的地方官員,為此,他殘忍的本性暴露無遺,首先惱怒於周毖、伍瓊等人當初的舉薦,便將他們推出城外斬首示眾;又罷免太尉黃琬、司徒楊彪兩人的官職。
不過這依然難消他心頭之恨,於是命人將俘虜的孫堅和王匡的士兵全部斬殺,對其軍官,皆用麻布包裹,澆上麻油,將之點燃,把人活活燒死,手段極其殘忍;並嚴令此後對關東盟軍的作戰中,殺無赦,絕不留俘虜。
此時,準備出關劫掠的部隊已集結完畢,且聯係劉景升的使者已返回,與其達成協議,劉景升尊重和支持朝廷;由朝廷配合,把袁術從荊州南陽郡驅逐出去;荊州要按時、按量繳納朝廷稅賦;必須與叛軍劃清界限。
更讓董卓心喜的是,徐州刺史陶謙得到高順的暗中支持,宣布不會支持盟軍,更不會支持董卓;這對董卓來說已是難得的好消息了。
李儒與董卓一陣合計,剛打殘了孫堅,又出來一個潘鳳;而潘鳳是韓馥的部曲,此仇隻能尋豫州牧韓馥來報。
由於形勢變化,李儒對政策做出調整;計劃將盟軍圍困在兗州,將他們困死。
兗州雖富庶,卻無力供養五十萬大軍。
兗州西為董卓,北為冠軍侯高順,東為廣平侯房良,東南徐州的陶謙又不支持盟軍,隻需劫掠豫州,占領南陽郡,便能孤立兗州,使之無法獲得足夠的物資補給。
遠處的揚州,路途太遠,絕不能長途運輸大量物資補給。
此後隻需不時派出精幹的騎兵去兗州和豫州騷擾劫掠,盟軍會不攻自破。
董卓對李儒的計策大為滿意,命令立即執行。
首先任命校尉郭汜為大都督,率領兩萬騎兵馳援虎牢關,並接替中郎將胡軫的指揮權,胡軫務必在郭汜手下戴罪立功。
胡軫乃涼州豪族,董卓的五大中郎將之一;雖心有惱怒,卻不得不服從董卓命令。
郭汜乃涼州馬賊出身,為人狡猾,有智謀,善於用兵,且武藝高強、作戰勇敢,是董卓的嫡係,真正的核心力量。
由作戰經驗豐富的郭汜鎮守虎牢關,絕對能萬無一失。
隨之,已集結起軍隊的張濟和樊稠率先廣成關,分別劫掠穎川郡和汝南郡。
廣成關位於漢光武所置廣成苑的南邊,故名;這裏世稱“兩山夾一川”,其東北有長蟲山、娘娘山、和尚山、白雲山、盤龍山,西南有大馬山、大虎嶺,自古是通往汝穎的要塞。東漢時,在廣成關附近,有廣成澤,周圍四百裏,水出狼皋山中,東南流入汝水。由汝穎一帶北上京洛,這裏是必經之地;戰時這裏可埋伏重兵,斷絕南北交通,為曆代兵爭將奪的古戰場。
接著,又命令中郎將段煨帶兵南下伊闕關,協助劉表收複南陽郡。
伊闕關即洛陽南龍門山和香山的闕口,兩山夾峙,伊河穿流其中,重要關隘,是洛陽南下,荊襄北上的必經之道。
最後,又調牛輔的校尉李傕前來洛陽待命。李傕可是董卓的第一戰將,最得董卓信任。
此時,諸侯皆在酸棗集結,後方空虛,為董卓所趁。
劉表在荊州獲得了當地士族的支持,權力達到平衡,收回富庶的南陽郡,是所有士族的目標,隻有足夠大的蛋糕,他們才能獲得足夠多的好處;在中郎將段煨的協助下,輕鬆占領宛城,將袁術的勢力一掃而空;隻有主薄閻象等幾人騎馬潛逃,前往酸棗向袁術報信。
涼州軍劫掠成性,大軍所過之處被擄殺一空。
好在早就從京城傳回消息,潁川的大族皆已搬遷。
當地百姓不僅財物被奪,還被驅趕回洛陽,準備賣給冠軍侯換取糧食;膽敢反抗者,殺無赦。
當地官員和官兵,皆盡被殺。
城池搗毀,房屋焚毀,破壞掉水利設施、道路橋梁等一切可用之物。
令繁華、富庶的潁川郡和汝南郡瞬時成為一片廢墟。
此舉乃殺雞儆猴,令其它州郡不敢支持盟軍,但凡與關東盟軍有染者,必將會受到嚴厲懲處;更重要的是釜底抽薪,令會盟官兵失去補給。
三月底,審配訪問洛陽,讓董卓和李儒明白了袁家的心思,證明了他們此前的懷疑,董卓心想,但殺二袁兒,則天下自服矣。
於是,董卓先以朝廷名義發布聖旨,免除所有參與會盟人員的官職。
隨後,又以袁家裏通外合,欲滅朝廷為由,將太傅袁隗、太仆袁基等五十餘口斬殺。
並把袁隗和袁基的首級懸掛於虎牢關城牆外。
消息傳到盟軍處,立即引起一陣騷亂,董卓的殘忍震驚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