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天下大亂

字數:3903   加入書籤

A+A-




    審配從京城返回冀州,高順對取得的談判結果非常滿意,這簡直是出乎意料的好消息了,此舉可增加許多地盤,更符合他當初先占四邊、圍困中原的戰略。

    戲誌才和郭嘉對此非常不滿,他們認為,朝廷都無力經營好涼州,靠高順的一己之力,豈能平定涼州叛亂?現在的精力應該放在發展內部建設上,等力量足夠,可先爭霸中原,至於邊角,徒耗錢糧,等穩定中原後再慢慢收複、平定。

    因為戲誌才和郭嘉根本不知道係統的存在,高順又不能讓他們知道,所以武斷一次,直接與李強和馬貴協商。

    李強和馬貴非常支持占領三輔地區和涼州。

    經過協商,高順決定由趙雄擔任並州牧兼任新興郡太守,下轄雁門郡、太原郡、上黨郡、河東郡和呂梁郡,為了方便補給,黃河以西的西河郡、上郡和朔東郡也劃給並州管轄,共計九郡,州治所暫時設在桃園堡。

    廣年侯周飛為涼州牧,駐守長安城,下轄六郡和三輔地區,沮授任軍師,帶領他所轄的官兵移駐長安。

    周飛所轄的軍隊,除了管亥的官兵和他的衛隊帶走外,皆留給了並州。

    為了保障黃河以西三郡的安全和涼州側翼的安全,徐晃被從呂梁郡調到朔東郡駐紮,就近,方便後勤補給;關羽繼續在太原郡駐紮,居中,可支援四方;宋憲繼續駐紮上黨郡;小將郝昭被提升為中郎將,駐紮河東郡;以上四將皆歸趙雄指揮。

    周飛和沮授所轄的軍官主要有管亥、麹義、程誌(程誌遠)、臧霸、範財(卜己),五位中郎將。

    蕭關派駐一位高級武將擔任都尉;管亥和他所轄的騎兵、步兵駐紮長安;沮授率領四位中郎將駐紮陳倉(寶雞),擇機向涼州進軍。

    對於這次調整,沮授非常滿意,這樣的話,他和他所率領的軍隊將有機會立下大功;麹義等人皆非常高興。

    隨同調令一起到達周飛手中的,還有高順的私信,交代周飛,對涼州叛軍,實行拉一派,打一派的做法,並著重強調,招安馬騰的可能性很大。

    戰術與沮授的想法差不多,不急於進攻,務必穩打穩紮;並招募涼州人從軍,利用涼州人來打涼州人;最後與程武合擊涼州。

    高順做出調整,下達命令,戲誌才和郭嘉隻好接受這個現實,並根據實際情況,開始謀劃未來,調整計劃。

    李儒的速度非常迅速,與審配達成條件後,立即與董卓協商,並做出安排。

    任命校尉楊定為南陽郡太守,將力量滲透進荊州。

    董卓對富庶的南陽郡可是垂涎已久。

    南陽郡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南可下可威脅荊州,東可擊豫州。

    楊定,字整修,乃涼州豪傑,深得董卓的信任。

    急著,下旨給冀州刺史劉表,命其東擊廬江郡,並驅逐長沙太守孫堅。

    劉表接到聖旨,拿不定主意,便招眾人前來協商。

    主薄蒯良建議,不急於進攻廬江郡,卻要盡快完成對荊州諸郡的控製,穩定內部,務必收複孫堅占據的長沙郡。

    於是,劉表按照與眾人協商的結果,命令武陵郡太守蒯越、南郡太守蔡瑁和江夏郡太守黃祖,三路大軍進攻長沙郡。

    孫堅兵少,不能力敵,率兵退入豫章郡。

    袁術得知消息大怒,劉表本就搶奪了他看好的荊州,又有劉表與董卓聯手占領南陽郡,後有劉表驅逐孫堅,占領長沙郡,致使袁術和劉表結下了生死大仇。

    隨後,朝廷又給徐州刺史陶謙下旨,命其攻擊九江郡壽春城的袁術。

    陶謙得到聖旨心中大喜,他正想南下攻擊張超,奪得對廣陵郡的控製權,此舉正合他意,至於占領廣陵郡後是否向壽春城發動攻擊,要看此後的局勢再說。

    兗州和豫州的局勢不穩定,隨時將會爆發大戰,陶謙不敢調動公孫瓚的軍隊,便調劉備的五千軍隊南下。

    而陶謙本人更是小心謹慎,不敢擅離老巢,任命徐盛為中郎將,率領兩萬軍隊以及劉備的五千軍隊,南下奪取廣陵郡。

    徐州的兩萬軍隊中,有一萬此前他招募的丹陽兵,戰鬥力非常強大,陶謙對廣陵郡誌在必得。

    劉備非常高興,他早就希望發生戰爭了,這樣的話,他好趁機賺便宜,最好能占一塊根據地。

    張超得知大軍來襲,命令官兵在郡外堅壁清野,關閉城門,準備居城而守;劉備的騎兵,早在會盟的時候張超便見識過了,經過戰火的錘煉,戰鬥力非常強,在野戰中,他的郡兵絕不是對手。

    同時,張超派人向袁紹、袁術、劉岱等人尋求支援。

    袁術得到消息,心中高興,他可借機占領廣陵郡,於是調孫堅北上,支援張超。

    軍師楊弘雖然不支持袁術占領廣陵郡,但是他更不希望陶謙收複廣陵郡,維持當前局麵最好,故此沒有反對袁術的決定。

    在軍師楊弘看來,讓張超作為袁術與陶謙的緩衝最好,若是陶謙南下,以救援張超的名義占領廣陵郡,也可與陶謙劃淮河而南北對峙,方便防禦。

    青州牧房良,在高順要求下,重整軍隊,中郎將黃忠駐守泰山郡,中郎將太史慈駐守琅琊郡,好隨時應付突發事件;中郎將於禁駐守曆城,好隨時支援;武安國也統領一隻實力強大的軍隊,用於穩定各郡;加上房良直轄的衛隊,青州僅僅騎兵便達到五萬多人,足以應付周邊事務。

    隨著聖旨下發,中原地區戰火四起,董卓和李儒非常高興。

    隨著消息不斷傳來,高順共調八萬軍隊進駐涼州和三輔地區,使得並州的兵力減少,對洛陽的威脅大減,他們心中不由得意,高順的軍隊不熟悉涼州事務,僅僅八萬軍隊在涼州可占不到便宜,且路途遙遠,遠離中原,僅僅是後勤輜重就占用高順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其它地區起戰火,袁紹也不甘寂寞,一直與謀士合計著,如何占領整個豫州,並順利占領兗州。

    曹操現在供養軍隊非常吃力,也想占領一塊地盤。

    許攸向袁紹出策,迎接曹操入豫州穎川郡,一是幫助阻擋董卓軍隊的劫掠,二是給豫州牧增加壓力,若是與曹操發生戰爭,可借機除去潘鳳。

    兩家一拍即合,曹操開始蠶食穎川郡諸縣。

    穎川郡各縣非常歡迎曹操入住,這樣的話可保護他們,免職董卓部隊的劫掠,保護百姓過上安穩的生活。

    兗州刺史劉岱見徐州刺史陶謙在整合徐州力量,也想把兗州掌控在他的手下。

    不安分的不止這些手掌軍隊的諸侯,連黃巾軍也蠢蠢欲動,開始走出山區,劫掠周邊。

    李儒心中明白,不進則退,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若是等高順整合完邊郡叛亂,絕不會留下現在的洛陽朝廷,也在籌劃謀取富庶的兗州和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