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趙雲施政(上)
字數:3576 加入書籤
從長安城到大散關,有近四百裏路,趙雲率領近萬官兵,全部騎馬趕路,輕車簡從,速度很快,隻用了兩天便到達陳倉城。
陳倉城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南為秦嶺,西為隴山,東部為關中平原;西部羌胡或者叛軍,不管是沿關隴大道還是沿渭水河畔的秦人走廊而來,陳倉城都扼其要衝;城池雖小,卻非常堅固,借渭水為屏障,易守難攻,即便有十萬大軍來攻,短時間也難以被攻克。
別部司馬於善(於毒)率領官兵駐守此處,承擔著為漢陽郡麹義和大散關駐軍提供後勤保障的重任。
有如此堅城為後盾,趙雲稍稍放心,在陳倉休整一天,便帶上後勤輜重,前往大散關。
從陳倉到大散關,沿河穀而上,僅有幾十裏的距離,非常近。
新太守上任,且帶來了這麽多強兵健將,大散關守將極為高興。
早在前來上任之前,趙雲的長吏、參軍等人已從軍師沮授處獲得了關於武都郡和漢中郡的部分情報;當時有三條陸路可通漢中,達巴蜀,子午道和褒斜道皆被漢中郡張魯控製或者破壞,隻有陳倉故道可達益州,趙雲對此勢在必得,否則他與高順商定謀取漢中郡的計劃便要失敗。
陳倉道係關中西側穿越秦嶺通往漢中郡的道路,以道路北端入山處為陳倉縣而得名;因秦嶺北側有散關扼控,又名散關道;又因途中沿故道水而行,秦時設置故道縣,又名故道。此道開辟於先秦時期,秦末漢初已成為溝通關中與巴蜀的慣行路線,劉項相爭時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即由此道北伐關中。
駱穀道修築時間較晚,應該是在三國時期修築,此時還未有此路。
趙雲心情迫切,立即召集軍官前來議事,主要聽取守軍對武都郡現狀的匯報。
“兵力如何部署的?”趙雲首先發問。
“太守,現有五千步兵,四千駐守大散關,一千駐守故道城。”
趙雲又問道:“故道城現有多少百姓?”
“太守,故道城以漢人百姓為主,有一千三百五十戶,計一萬零八十一人,不願意遷往三輔的漢人百姓滯留於此;城外有羌人、氏人的四個小部族在放牧,大約三千餘人,由於他們沒有參與叛亂,所以還能和平相處。”
趙雲道:“說說其它各縣、道的情況。”
駐守軍官詳細一說,與沮授介紹的相似,增加了一些更詳細的內容,武都郡以氏人為主,羌人其次,大約有近十幾萬蠻夷,白馬氏和武都氏為最,白馬氏在下辨縣,控製西漢水以北的地盤,武都氏在武都道,控製西漢水以南的大片地盤,還有大量零散的蠻夷小部落分布各地,另有大約一萬多漢人百姓滯留於各蠻夷地盤,不願回歸。
趙雲暗歎,這人口數量也太少了,一郡的總人口還沒有關東一個縣的人口多,短時間內沒有遷移人口去關中的必要了。
現在重要的事情是占領全郡,並完好的占領陳倉故道,於是他又問道:“陳倉故道的情況如何?”
“太守,我們主動從武都郡撤離軍隊和百姓的,並沒有與蠻夷發生衝突,陳倉故道成為連接河池縣到故道城和沮縣城的通道,從關中和漢中運來的少量物資能緩解蠻夷的生存壓力,他們那裏出產的毛皮等也是關中和關東百姓最喜歡的貨物,所以陳倉故道保持完好。”
“說說河池縣的情況?”趙雲欲把他的治所設在河池。
“河池縣城地處秦嶺餘脈的山間平原,南北皆為山脈,東向緊靠陳倉故道,位置非常重要,地處蠻夷、漢中張魯和我方的中心地帶,我方撤離後那裏作為緩衝區,既有蠻夷的小部落,也有漢人作坊,成為幾方的貿易地點;不過漢中張魯在占領沮縣後有圖謀河池縣的打算,以便增強漢中郡的防禦”
既然如此,趙雲決定在占領河池縣城後,先穩定郡內蠻夷和百姓,交好漢中郡,避免他們破壞棧道,等訓練出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後,再擇機奪回沮縣,威逼漢中郡。
在了解情況之後,調整駐軍方案,在大散關留一別部司馬(高級武將)率領兩千步兵留守;其他所有官兵暫時隨他進入故道城駐紮,此後將前往河池縣駐紮。
從大散關沿故道水南下,便是秦嶺南麓。
來了這麽多軍隊,故道城的漢人百姓極為歡迎,感覺有了底氣。
好在是夏季,軍隊在城外紮營,並沒有騷擾城內百姓,令當地百姓更覺安全。
第二天,趙雲首先宣布成立故道縣,任命了縣長、縣尉、縣丞等官員;縣尉下轄四屯步兵和一屯騎兵。
縣長上任,首先發布了免除兩年稅收和徭役的通告;其次,縣尉發布了招募官兵的告示,一並宣布了官兵薪俸待遇;這立即獲得了所有漢人百姓的大力支持。
同時派出熟悉氏人和羌人語言的文吏前往幾個蠻夷部落,宣布稅收政策和招兵告示,希望他們不要恐慌,並能積極參軍。
對優厚的待遇和一視同仁的政策,令幾個蠻夷族長大為興奮,他們也渴望融入漢人生活,過上穩定的日子,隻是此前他們備受漢人的排擠和打壓,根本不被當做人看待,生活所逼之下,涼州叛亂時有發生,從沒斷絕過。
不管是漢人還是蠻夷,皆踴躍參軍;選拔標準一如既往的嚴格,總共選取四百蠻夷騎兵,一百二十蠻夷步兵,五百漢人七百,五百漢人步兵;趙雲將這些新參軍者單獨編伍,組成十一屯騎兵,九屯步兵,分別派兩位軍侯負責訓練,等訓練合格後再分給五位別部司馬率領。
趙雲並從應征者以及現有的官兵中選拔出二十五位精通氏人或者羌人語言,並擅長讀寫漢語的文士,皆任命為文吏,享受二百石的薪俸。
其中四人被派往四個蠻夷部落,教授他們漢語、漢人的生活等,並負責監視他們的動向。
四人被留在組建的軍隊中,教授蠻夷士兵說漢話,並教授官兵認數識字。
還有兩人首先被趙雲派往河池縣,聯絡當地漢人,宣傳他的政策,希望能和平入住河池縣,並借機試探那些滯留漢人的態度,否則,他將率領強兵將他們屠戮殆盡,既然他們心向蠻夷,那他趙雲也不會手軟留情。
縣衙人員也沒閑著,有錢糧的支持,他們的工作簡單許多,加固城池,疏通河道,整修道路,丈量並分發土地,由於薪俸日結,不拖欠,獲得了當地百姓更大的支持。
在此期間,趙雲還派出斥候,提前偵查行軍路線,組建商隊,前往河池縣,秘密打探消息。
在高級文官的協助下,一切皆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隻等前往河池縣的文吏傳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