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董卓以退為進
字數:3347 加入書籤
周飛和沮授一麵向高順匯報與益州陳超達成的協議,一麵從隴西郡收編的步兵中調一萬人去武都郡,歸趙雲指揮、訓練;漢中郡多山,道路崎嶇、狹窄,步兵比騎兵有更大的優勢。
趙雲的沮授信件後,顧不上清繳轄區內的白馬羌和青羌,以及武都氐王造反之事情,全力練兵,圖謀漢中。
隨後,沮授依然不放心,該派去益州的斥候依然派出;他與陳超約定的時間很充足,等斥候傳回消息,確認事情的真實性後,再發動對漢中郡的進攻也不遲。
張魯與劉焉秘密聯絡,確認涼州對益州的意圖,為防患於未然,張魯加強對陽平關的防禦,必要的時候他可撤回益州;劉焉加強金牛道一路關城的防禦。
此時,袁術和劉表都忙著調兵遣將,戰爭一觸即發;雙方準備日久,皆準備的非常充足,力求畢其功於一役,取得輝煌的戰果。
高順勢力依然如故,不幹涉朝廷和中原事務。
豫州諸位軍閥相互對峙,誰都無力發動新的戰爭,處於短暫的和平期。
而在洛陽的董卓接受李儒的建議,已完成軍事部署,就等著南下搶奪荊州了。
現在,董卓的孫女成為皇後,他成為名副其實的外戚,掌握朝廷大權名正言順,皇帝和重臣皆無力反對,敢怒不敢言,董卓更是跋扈;而高順果然沒有幹涉他成為外戚,而是忙於對蠻夷的戰爭,讓他對高順更加放心。
而李儒卻不這麽想,若是高順平定了四方蠻夷,他如此多的軍隊會做何用?肯定是南下中原;高順有五州百姓提供錢糧,兵強馬壯,他們豈能是對手?
經過近一年的思索,李儒設計出一宏偉的長遠規劃:現在揚州劉繇實力弱小,僅能以長江天險自保,若是他們奪下荊州,便可輕鬆戰領揚州江東地區,到時候把朝廷南遷,進可攻,退可守,永立不敗之地。
與董卓進行了一次長談,董卓對洛陽極其不舍,經過李儒的耐心勸說,他最終意識到,在必要的時候將朝廷南遷,回避冠軍侯的鋒芒,確實是妙計。
董卓也不傻,他認為,必須等占領荊州,並在江南立足根基之後才能搬遷朝廷,否則,冠軍侯必會乘虛襲其後,到時候將是“進屈於敵,退無所歸”的尷尬局麵,那樣的話,他寧願與冠軍侯拚死一戰。
董卓和他的涼州鐵騎常年生活在西北,估計對南方氣候會很不適應,所以嚴令李儒必須把困難考慮周全,並做充充分的準備。
李儒陳述了高順的實力,董卓更是擔心,感覺此前對高順太過放縱,並過於輕視高順的實力,沒想到他能若此輕鬆的解決掉涼州羌人,這可是朝廷花百年之力都沒有解決的難題啊。
更重要的是,高順平定涼州叛亂之後,不僅消除了後顧之憂,而且擴編軍隊,實力更加強大;本來董卓希望把高順拖入涼州戰亂的泥潭,沒想到成就了他。
三輔地區離洛陽近在咫尺,在長安城駐守的大軍,對洛陽的威脅非常大,洛陽已處在高順勢力的三麵包圍之中,高順在北方的冀州和並州,離洛陽隔河相望,廣年侯和廣平侯分列東西的涼州和青州,且皆兵強馬壯,看來朝廷搬離洛陽已勢在必行,否則隻能被困死在這裏。
董卓深深反思,感覺此前他太看重士人了,而士人對他離心離德,他被牽著鼻子走,以至於導致諸侯並起,天下大亂,而亂後又沒有長遠的規劃,得過且過,錯失發展之機,而高順卻趁機獲得了更大的發展,實力更加強大。
亂世來臨,高順即便對朝廷忠心耿耿,沒有異心,難免他的手下沒有異心,被逼之下,隻能參與逐鹿中原,那時候,他絕非其對手。
所以董卓對李儒更是依賴,感覺遷朝廷到江南的規劃,非常及時,為了達成這個戰略目標,給予李儒完全的信任和放權,嚴令各部官兵必須聽從李儒的調遣,配合李儒的計劃,違令者斬
袁術和劉表的戰爭一觸即發,董卓和李儒對此非常重視,這可是決定他們戰略成功與否的關鍵。
年底,高順派審配再次出使洛陽,向董卓提出,因為遼東與烏桓人大戰,涼州平定叛軍,雍州還在與異族作戰,連年的戰爭,導致入不敷出,已無力向朝廷繳納賦稅。
這無異於在關鍵時刻給董卓來了當頭一棒,讓他感覺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若是在此時高順停止兩州的稅賦,那朝廷立即停擺,大軍何以南下荊州,奪取揚州?部隊不暴動已是不錯了。
李儒甚至懷疑有人把他們的戰略泄露給了冠軍侯,否則,高順豈能預測的這麽準確?且迅速做出準確的反應,一擊命中要害,讓他無法招架。
無奈之下,李儒隻好建議董卓先讓審配在洛陽住下,然後再尋找對策。
有高順強大的勢力做後台,審配不急,接受安排,便在醉仙閣住下。
董卓立即召集兩位女婿協商。
牛輔雖笨,但是不傻,提出一條讓董卓和李儒都目瞪口呆的建議:“太師,軍師,以輔拙見,不若放棄兗州三郡,回防虎牢關,既可節約大量的兵力,又能用三郡之地和百姓從冠軍侯處換得大量的錢糧,支撐我們南下,隻需占領富饒的荊州,我們還會缺錢糧嗎?隨便滅幾個大族,就足夠我們軍隊一年的開支了。”
董卓略一沉思,感覺這簡直是神來之筆,兗州三郡,既不能上繳稅賦,還浪費大量駐軍,戰略價值也不大,無險關大城可守,若是冠軍侯想要三郡,一波襲擊便可拿下,不若著重加強虎牢關的防禦更實際可靠;且按照冠軍侯一貫對地盤和人口的貪婪,毫無價值的兗州三郡,絕對能從高順手中換得豐厚的錢糧回報。董卓不由對這位忠厚的女婿高看一眼,還是自家
李儒也很支持這個觀點,心中大惱,為何他沒有提前想到這麽精明的辦法呢?於是對董卓說道:“太師,此策甚妙,既然我等已確立江南戰略,那兗州三郡便是無用之地,正好可以廢物利用,換取南下的物資,且可調回近十萬大軍,用於荊州之戰,那荊州垂手可得了。”
董卓感歎道:“既然冠軍侯可能看透了我們的戰略,他豈能會同意我們的意見?”
李儒笑道:“哈哈,太師,不要高估了冠軍侯對朝廷的忠心,或許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結果啊,否則的話,他早就停止向朝廷繳納稅賦,並向我們發動攻擊了,且冠軍侯從未放棄過到手的地盤,他對地盤的貪婪,天下皆知;我們以退為進的策略正合他意,他豈能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