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占領漢中郡(下)
字數:4617 加入書籤
張魯與使者快速的從南鄭趕到陽平關,使者再次出城,與趙雲商定了一些細節內容。
隨後,張魯打開關門投降,趙雲等被迎進陽平關內,趙雲派人接收各地。
張魯自稱“師君”,實行****的組織模式,在漢中郡有絕對的權威,任何人都不能質疑其決定,所有的交接工作進行的無比順利。
天地君親師思想已深入人心,而張魯身兼師、君兩重身份,利用宗教的力量來穩定其政權,又利用政權的力量促進宗教的推廣。
因其對民眾實行溫和、寬鬆的統治,民夷便樂之。
陽平關、沮縣、南鄭等地迅速升起了涼州戰旗,趙雲的大旗在南鄭升起;陽平關乃重中之重,留一別部司馬和五千步兵駐守,保護大軍後路。
等史阿到達的時候,沮縣已被接收。不過此舉令張魯吃驚不小,首先吃驚趙雲有一支如此強健的部隊,其次是暗道僥幸,若是不提前投降,陽平關也難保。
張魯向趙雲建議,在南鄭城不要升其戰旗,可引誘前來支援的巴郡太守趙韙入城,並將其消滅。
郭嘉笑而不語。
趙雲笑道:“哈哈,張道長隻需坐看便知。”
道長一詞最初是對道人與方士的尊稱。東漢年間道教創立後,道長一詞專是對道士的尊稱。乾表至陽,所以乾道指男道士,坤表真陰,所以坤道指女道士。
張魯繼續擔任漢中郡太守,不過郡丞、都尉以及各縣官員全部換成了趙雲帶來的人;至於傳教細節問題,需等高順批複後確定,張魯對此無異議。
功曹閻圃和楊昂皆被任命為參軍,跟隨趙雲和郭嘉入蜀,參讚軍政。
原張魯部將,楊任被任為別部司馬,領五千步兵;昌奇為軍司馬,領三千步兵;其他各將根據能力分別任用。
張魯之弟張衛被任命為功曹從事,負責組織漢中百姓修複褒斜故道。
穀有二口,南曰褒,北曰斜,故稱褒斜故道,南通漢中郡,北接關中平原,全長四百七十裏,兩旁山勢峻險,扼關陝而控川蜀,古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張魯占據漢中郡後焚毀故道,阻斷同關中地區的聯係,修通之後方便從關中地區調運物資。
趙雲承諾了豐厚的錢糧支持,此舉能為信徒們帶來額外的收入,改善他們的生活,張衛欣然接受命令;張魯命楊鬆等人協助。
三日後,趙韙率兵到達南鄭,趙雲和郭嘉率領文武官員出城迎接。
張魯再次震驚,原來趙韙早已投降涼州,幸虧他投降的早,否則現在已為任人宰割的魚肉了;於是裝作開心的笑道:“哈哈,劉璋父子凶殘弑殺,搞得天怒人怨,眾叛親離,報應啊”
相互介紹完畢,趙韙很震驚,沒想到張魯投降的這麽快,讓他白跑一趟。
甘寧見趙雲如此年輕,且外表如此俊秀,感覺其或許是一繡花枕頭,且對白跑一趟很不滿,便對趙雲一禮後說道:“卑職甘寧,在趙太守下任校尉,欲請君侯指點一下武藝。”
“興霸,不得無禮!”趙韙知道趙雲乃高順的妹夫,不好得罪,忙出麵阻止甘寧。
趙雲知道眾人不服氣,類似的事情發生過多次了,必須給他們一個下馬威,否則此後還會發生類似的事情,便裝作不以為意的笑道:“哈哈,無妨,趙太守毋須擔憂!”
眾人也想看看趙雲是有真本事,還是無能的小白臉,便都不吱聲了。
趙雲繼續說道:“雲在並州時,主公曾提起,益州甘興霸,乃有萬夫不當之勇,尤擅弓箭,不妨我們就切磋興霸最擅長的弓箭吧!”
眾人聽此言,皆非常羨慕甘寧,能得高順如此高的評價。
甘寧心裏很美,能得如此評價,讓他有些飄飄然,忙對趙雲一禮道:“單憑君侯吩咐。”
“那好,咱們就比兩次,一次步射,一次馬射,興霸先來吧!”
“是,君侯!”甘寧應下。
那邊早有護衛從校場取來一些靶子,分別在60步和80步的距離上立好。
甘寧先對著60步的靶子連放三箭,皆命中紅心,現場爆發出一陣歡呼,特別是甘寧所轄的千人,更是興奮呐喊。
又對著80步的靶子連放三箭,一箭命中紅心,另外兩箭也都命中靶子,現場官兵更是歡呼不已。
隨後趙雲連射六箭,三箭命中60步靶子的紅心,三箭命中80步靶子的紅心,明顯勝甘寧一籌。
接著比馬射。
一溜擺著五個靶子。
趙雲先射,騎馬高速奔馳而過,相距60步,連射五箭,分別命中靶子的紅心;甘寧隨後射,不過僅射出四箭,也都命中紅心;甘寧又比趙雲差稍許。
甘寧忙下馬對趙雲行禮道:“君侯神武,寧自愧不如!”
“哈哈,興霸過謙了!以興霸的武藝,在主公手下,差不多能進前二十了。”
漢中郡諸人感歎於趙雲的箭術高超,更驚訝於高順手下真乃人才濟濟。
甘寧聽此言,心裏很不好受,他自恃武藝高強,在高順手下竟然還排不進前二十,不知道趙雲這是誇他呢,還是貶他呢?
張魯問道:“以君侯的武藝,在主公手下能排多少名呢?”
趙雲尷尬一笑,說道:“嗬嗬,二十以前吧,估計很難進前十!”
“啊?”眾人非常吃驚。
張魯問道:“君侯,果真如此?”
郭嘉道:“哈哈,張道長,君侯所言不虛!主公手下強將如雲,智者如雨,西南邊陲之地,主公才派我倆來主持工作。”
甘寧問道:“軍師,那誰最厲害呢?”
“主公的意見是鎮軍將軍李孟文和平虜將軍黃漢升並列第一,世間無人能敵,兩人皆未遇到過敵手,而兩人不管是馬戰還是步戰,或者是弓箭,皆不分伯仲。”
眾人對此非常感興趣,還想詳細谘詢,趙雲道:“好了,趙太守遠道而來,車馬勞頓,還是先進城歇息,安頓官兵吧!”
“是,君侯!”眾人一起跟隨趙雲入城。
當晚,趙雲設宴招待眾人,連軍營內的官兵也都改善了夥食。
第二天,在趙雲、郭嘉、張魯和趙韙在商議進軍的時候,甘寧又與史阿進行比試,兩人拚個旗鼓相當,由於兩人皆是俠客出身,興情相投,很快便親密到無話不聊的程度。
甘寧非常在意他在高順勢力中的地位,一直拉著史阿不放,一定要谘詢清楚。
史阿自然認為他的師傅王越與李強和黃忠的武藝持平了,這可是他引以為豪的事情了。不過接下來的話,對甘寧打擊很大,史阿認為,甘寧連前三十也進不去。
甘寧很不甘心的問道:“既然主公手下有這麽多高手,為什麽不派高手前來占領益州呢?”
“哈哈,巴蜀蠻荒之地,對主公來說並不重要,隻是當做對趙君侯的鍛煉,就像是雍州,派去的也全是年輕將領,高手還是安排在更加重要的中原地區;有機會興霸到了並州或者冀州就知道了,連在桃園堡看守城門的戈虎都比我們厲害許多。”
此後,史阿又詳細給他們講了典韋、關羽、張飛、顏良等人的情況,這不僅讓甘寧對高順勢力敬佩有加,就是他的那些手下也暗自慶幸,幸虧提前投靠了涼州,否則與他們為敵,將來絕不會有好結果;這也讓甘寧等人一生對高順忠心耿耿,算是意外收獲吧。
史阿又安慰道:“興霸毋須失落,馬戰不是長項,可以發展其它長處,比如我更擅長步戰,也為別部司馬了;都怪張太守投降的太早了,否則這次拿下沮縣,占領陽平關,立下戰功,也該提升為中郎將了。”
這讓甘寧動起了小心思,他馬戰、步戰皆不出眾,但是他當過水匪,熟悉水戰,這可是他最大的長處了,何不從這方麵入手呢?等拿下益州,肯定會組建水軍,而這便是他的機會,到時候務必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