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劉備之衣帶詔

字數:3779   加入書籤

A+A-




    江東秦關沒有給予解釋,便單方麵終止了與魏續的交易,且在邊境地區布置斥候,限製雙方人員越境。

    這讓魏續有些措手不及,內心有種不好的預感。

    果不其然,半月之後,朝廷傳來命令,令他率領本部人馬返回長沙,在當地招募的官兵交由各縣縣尉接管,用於地方防禦;並調校尉樊稠率領兩萬大軍南下剿滅劉備。

    為了配合樊稠,李儒又派校尉胡封為監軍,前往武陵郡督戰,令中郎將昌豨加快進軍速度。

    魏續權衡利弊,最終打消了投靠江東秦關與荊南劉備的想法,乖乖的做了交接,帶領本部人馬返回長沙;此時他的本部人馬已減少為一萬二千人,比從長沙出發時少了八千。

    更讓他難受的是少了劉備的讚助以及與秦關貿易所獲得的利潤,他無法維持龐大的開支,很多官兵已對魏續失去了忠心,家屬遷往豫章郡和廬陵郡的官兵大量逃離。

    魏續狼狽返回,官兵人數少了如此之多,令呂布大為惱火,;要知道魏續在桂陽郡獲得的好處,定不會少了呂布的那一份;以至於對李儒和董卓產生了很大的不滿,感覺把他和魏續都調回長沙,是對他們的不信任。

    此時江東秦關陸續向豫章郡和廬陵郡增加兵力,呂布感覺機會來臨,再次申請駐外,又被李儒拒絕,心中更是惱怒。

    李儒已與江東達成協議,知道秦關不是針對朝廷的,自然不會輕易放呂布等人離開長沙,萬一有變,則更難剿滅劉備。

    江東中斷貿易,對劉備的大軍很大,特別是糧食,嚴重短缺。

    且江東紀靈的軍隊逼近桂陽郡曲江縣,將切斷他與孫權勢力的聯係,讓劉備感覺後路不安。

    而董卓又加大了對荊南三郡的進攻力度,讓劉備有山窮水盡的感覺。

    中郎將昌豨乃山賊出身,雖不大習慣南方氣候,但是擅長山區作戰;現在校尉胡封前來做監軍,令他不敢偷懶,保存實力;胡封雖級別不他低,但是他是李傕的外甥,來自涼州,是董卓的嫡係,昌豨絕不敢得罪。

    昌豨非常狡猾,大部隊在正麵佯攻,派出小股部隊通過山路饒到劉磐後方,連續偷襲,連南蠻都不是對手,打的劉磐損兵折將,節節後退,武陵郡馬上不保。

    若是失去武陵郡,劉備勢力也將被圍,令劉備心急如焚。但是武陵郡和零陵郡之間隔著雪峰山,大軍難以逾越,無法支援。

    而校尉樊稠也是征戰多年的老將,率領兩萬大軍南下,首先收編魏續留下的五千當地官兵,令其大喜。

    熟悉情況之後,樊稠宣布首級換土的辦法,又招募五千當地人入伍,靠土地來激勵他們去戰鬥,此法果然有效。

    一萬當地人輕鬆占領耒陽縣和便縣,直逼桂陽郡郡治郴縣。

    當地人已跑的差不多了,樊稠宣布逃離之人的耕地全部被官府沒收,他僅僅拿出一少部分耕地就足夠獎賞那些當地官兵了,兌現承諾,令當地士兵士氣更加高漲。

    樊稠也非常高興,既獲得了戰功,又能獲得財富,且能激發這些當地官兵的戰鬥士氣,於是又從當地百姓中招募了兩千官兵。

    官兵數量越打越多,且士氣高漲,樊稠乘勝進軍。

    沒想到魏續的貪心之作,最終卻便宜了樊稠。

    劉備安排的桂陽郡太守徐盛僅有不足一萬官兵,如何抵禦?隻得向劉備求援。

    這時,交州兩郡也切斷與荊州的聯係,加強了邊境防禦,更令劉備有山窮水盡的感覺;他的脖子上就像是套著一根無形的繩索,越套越緊,以至於令他無法呼吸。

    劉備現在身邊除簡雍外再無謀士。

    零陵郡大儒劉巴,也就是高順命趙雲多方尋找而未找到的人,在零陵郡已生活多年,在當地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劉備親自去拜訪幾次,希望得劉巴相助,可是劉巴皆拒絕了。

    在劉巴看來,天下統一,結束亂世,乃大勢所趨,再起兵反叛,無非是徒增百姓傷痛,多幾個有野心的諸侯罷了,早晚被滅,於事無補,朝廷已沒有救援的必要,對劉備這樣的投機者,還是遠離為好。

    劉備隻得與簡雍商量對策。

    目前他能打的旗號隻有劉皇叔和他的仁名;最終還是簡雍靈機一動,脫口而出道:“主公,衣帶詔!”

    “憲和,你說什麽?”劉備沒有聽明白。

    簡雍壓抑住激動的心情,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主公,我們可發布陛下的衣帶詔,號召天下英傑前來勤王。”

    劉備苦笑道:“我們沒有衣帶詔啊。”

    簡雍道:“臨時製作一條,豈不簡單?”

    劉備明白了簡雍的意思,現在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隻得讓簡雍以他的名義去運作。

    在他看來,天下已定,僅有荊南幾郡未平,世上哪還有忠漢之人?他不過是借此提高知名度罷了。

    果然如劉備所想,即便是他發布了衣帶詔,也沒有收到實際效果。

    不過反麵作用卻不小,董卓得知劉備發布衣帶詔,號召天下勤王,大怒,立即命人嚴加看管皇帝陛下,減少侍女,縮減開支,又接連砍殺幾位重臣,以儆效尤。

    同時,又派魏續從進攻零陵郡,加大對劉備的攻擊,對這種野心之人,決不能留。

    朝廷之臣,對劉備更是恨的牙根癢癢的,陛下和朝臣本身生活艱難,處境不妙,他還火上加有,令董卓有砍殺朝臣的借口,簡直是沒事找事;甚至有人寫信給劉備,令其速速歸降朝廷,絕不要胡作非為了。

    同時,這些大臣通過衣帶詔之事,也看清了天下大勢,繼續忠漢,乃是愚忠,乃是完成他們的個人信念和使命。

    因衣帶詔之事,令陛下陷入困境,令這麽多朝臣遭難,且沒有收到任何正麵效果,令劉備很自責,令他的名譽受到很大的打擊,在李儒的宣傳下,劉備被天下人當成了野心家。

    至此,很多人已不痛恨始作俑者董卓,而是痛恨搞小動作的劉備,逆大勢而行,天下禍亂之源。

    當然,也有不信邪的,比如,呂布很不得意,心情不好,被有心的王允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按照他的規劃,步步拉攏呂布,並希望他稱為他計策中的關鍵環節。

    呂布對王允的拉攏極力配合,雙方非常默契。

    現在呂布已對董卓完全喪失了信心,現在這種日子,真不若當初他在並州的時候活的舒暢,且功名利祿皆成空。

    若是能滅殺董卓,必使他呂布名動天下,不為皇帝,為了他自己的名聲,他也要與王允好好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