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稅賦改革

字數:3975   加入書籤

A+A-




    今世,由於高順強勢崛起,相對來說貨幣非常穩定,且高順發布了嚴令,禁止磨邊、剪邊、不足重等的五銖錢流通,其後,又嚴禁私人鑄錢,以至於現在流通的五銖錢皆為高順投放市場的錢。

    從係統出的五銖錢,足重,且類似機器壓鑄的錢,表麵光潔,字跡清晰,人們樂意接受。

    且市場上的錢多了,高順便有意識的多投放物資,回收一部分,當市場上流通的錢少了,又主動向市場投放五銖錢,使得天下貿易流暢。

    即便後來董卓和李儒的勢力窮困不堪,他們也沒敢私自鑄造不足重的錢,而是嚴格按照此前朝廷發行的五銖錢鑄造,補充財政困難。

    在處理完武舉選拔和廢除諸侯王國之後,高順的精力便放到稅收改製上來了。

    漢朝的稅賦非常複雜,品種繁多,高順決定將其理順,簡單化。

    首先取消徭役(力稅),官府用工,也必須支付薪水;與之一起取消的還有兵役和更賦,這大大減少了百姓的負擔。

    其次取消口賦,口賦是1歲~14歲的孩子,不分男女,每年要交納23錢的口賦(皇室稅收,歸少府,其中有3錢是馬口錢,屬於特殊軍費,歸大司農),有時候朝廷也會改為向7歲到14歲之間的孩子收取。

    這樣做的目的,是減輕百姓的負擔,增加人口的數量。

    再次,取消獻費,獻費是成年男女,每人每年都要‘獻給’皇帝63錢,以供宮廷費用;取消選秀女。

    最後,取消車船稅和緡錢令;對商稅更加細化,減少關稅;目的是加速流通。

    最終,隻留下田賦、戶賦、口賦以及關稅和商稅。

    而且高順準備把田賦、戶賦和口賦當成打擊大族的利器。

    首先是田賦,實行差別累進征收政策,戶100畝以下的,三十取一,戶100畝到199畝之間的二十取一,戶200畝到499畝之間的十取一,戶500畝到999畝之間的五取一,戶千畝以上的五取二。

    其次,戶賦定為每戶籍年賦為100錢,未滿20歲且未成婚者不許拆戶。

    最後,口賦征收的範圍為15歲到50歲之間,每人每年為100錢。

    口賦又分為許多情況。

    奴婢和仆人等依附主人戶籍者,每人每年500錢的口賦,由主人承擔。

    對納妾之人實行重稅,納妾前需向官報備,每年需繳納1000錢的口賦;納第二個妾,口賦加倍;納第三個妾,口賦再加倍;依次類推,目的是減少納妾的人數,讓更多的人有娶妻生子繁衍後代的機會;且能納妾的人,都是富戶,也不會太在乎這點稅賦。

    為了配合政策的實施,又製定了嚴格的懲罰措施。

    任何人都沒有被免稅的特權,就算高順也要繳納戶賦和口賦。

    凡是隱瞞不報官府的耕地,隻要查出,則收歸為官田。

    凡是隱瞞而不上戶籍者,隻要被查出,則被收為官奴,終生為官府服役。

    對於官員協助隱藏者,將對官員抄家,且家族人員五代內不許出任公職。

    落籍的少數民族的人也必須按照規定繳納稅賦。

    高順此舉是避免土地過度集中,並避免大族提前分戶,逃避稅收;他深層次的意思是減少大家族出現的幾率,每戶越分越小,促進社會穩定。

    為了配合土豪們出售耕地,高順還利用糧食價格進行調劑,一次性降低糧價至兩百錢一石,直接降低了一半的價格,令存糧的土豪和士族虧損嚴重。

    高順有合理的理由解釋,現在天下穩定,各地皆獲得了大豐收,糧食價格自然下降。

    他有係統幫助,能隨時供應市場,不怕商戶、豪族等囤積居奇,且他還準備再次下調糧食價格,低價接手土豪們此前儲存的糧食。

    即便這樣,高順也擔心那些大戶挺而走險,令各地軍隊做好戰鬥準備。

    普通百姓對稅收調整非常支持,這降低了他們太多的負擔,且取消了其它的雜稅,每年承擔多少稅賦,明明白白,完全在他們所能承受的範圍之內。

    難受的是土豪和士族,他們占有大量的耕地,多的達到幾萬畝,甚至十幾萬畝,而有些百姓則連一畝耕地都沒有,貧富差距太大。

    現在高順兵強馬壯,他們又難以反抗,隻得默默接受。

    大戶為躲避高額稅賦,被迫出賣耕地,以至於耕地的價格持續下降。

    高順派出官員,以每畝耕地一貫錢的價格大肆收購耕地,作為官田。

    對酒、鐵、鹽等,還是由官府嚴格控製。

    當時糧食產出有限,而人口增長迅速,所以百姓和商戶可用釀酒,但是要承擔高稅收。

    商戶可用開采鐵礦、銅礦,甚至進行冶煉,但是官府要控製流向,並實行合理的稅收,鐵的稅收為十取一,銅的稅收為五取一。

    對於食鹽,必須由國家開發,控製源頭,但是百姓和商戶可隨意經營,擴大流通,取消暴利,讓百姓吃的起鹽。

    在沿海、河東郡以及益州等產鹽地,皆由官府控製。

    眾人感覺高順的稅收對普通百姓過於照顧,而對大族過於苛刻,且這樣會減少官府的收入。

    高順感覺,隻要社會穩定,沒有隱瞞的耕地和人口,官府的收入不僅不會減少,反而會大量增加;若是嚴格實施,必保他的後代三百年無憂。

    三百年後,百姓數量繁殖過多,耕地增加有限,產出不能滿足人口消耗,社會矛盾加劇,改朝換代就不可避免了,那時候的事情,便不是他所能考慮到的了。

    由於當時氣候條件和生產條件的製約,幾乎無向北擴展的可能,那些地盤就是戰領了,也不能成為耕地,所以,高順這麽多年來,隻是令平州對外封鎖蠻夷,斷絕貿易,並未直接出兵後世的東北地區。

    高順的目標為南方,像後世的菲律賓群島、柬埔寨、泰國等地,甚至南亞的印度,皆為良好的開發目標,那裏能承載更多的漢人。

    隻是對目前來說,成本過高,所以高順才任命高偉為廣州牧,大力發展航海、船運;令馬騰為交州刺史,並令馬騰向南擴展幾郡之地。

    若是能向南遷移人口,則多承載一億人口不成問題,那樣的話,也能極大的減小國內的矛盾。

    至於向西,距離過於遙遠,幾乎不能大量遷移人口,且也沒有適合農耕的大地盤,暫時不在高順的計劃範圍之內。

    高順的計劃很完美,稅收改革隻是第一步。

    穩定內部之後,他計劃親自前往益州,開發南中地區,那裏將是陸上南下的跳板,他不能完全依賴海路,現在的航海技術還不被他所信任,太落後了,還是陸上移民更加安全。(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