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謠言四起
字數:4011 加入書籤
高順過年前欲打壓儒學、支持其它學派的言論,很快傳了出去,令天下震動。
經學是很多大家族存世的基礎,若是動搖了儒學的地位,那麽,他們此後將再無崛起的機會了。
至於那些工匠以及其他學派的人,雖然內心歡喜,但是他們不掌握話語權,實力無法與大族抗衡。
加上高順打壓糧食價格,實行累進計稅等,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利益。
這些大族自然不甘於束手就擒,他們已經忍耐了很久了,迫於高順的武力壓製,沒人敢於起兵造反,但是這不妨礙他們利用輿論反擊。
特別是高順所任命的太守級官員中,天下多達一百多個郡,但是出身世家大族的太守不超五人,世家大族被壓製的太狠了,他們自然也會反擊。
開始的時候,這些大族是各自為政,出於自身安全的考慮,皆秘密進行。
首選,在河內郡傳出,高順是黃巾起義的策劃者和主謀,所有參加黃巾軍的人都被高順利用了。
這條謠言之下海附帶有大量的例證,比如高順收編了眾多的黃巾勢力,高順的很多手下大將皆為黃巾軍出身,難道他們世家大族的人還不如黃巾軍?
還有,李強成為世家攻擊的目標之一,因為李強娶了張角的女兒,現在已不是秘密,這也是高順策劃黃巾起義的罪證之一。
還有,秦關也是高順支持的黃巾軍。
高順在他們的宣傳下,簡直就是奸詐狡猾的亂臣賊子,早在幾十年前就有取代漢庭的策劃,是社會動亂的根源,人人得而誅之。
兗州傳出的是高順不解救朝廷,不解救皇帝,是他有稱帝的想法。
徐州傳出,高順與董卓其實是一夥的,否則,當初為什麽不討伐董卓?為什麽資助董卓這麽多糧食等物資?董卓為什麽把洛陽讓給了高順?甚至有人傳言,高順通過誘騙的手段,從陶刺史手中騙取了徐州;高順就是典型的亂臣賊子、野心家、偽君子。
東漢流行遊學,高順也沒有刻意限製人口流動,這更加劇了謠言的傳播速度。
以至於到了興平十五年夏,天下各州都在流傳高順的惡行,這令高順不得不重視起來;他心想,可能是他太善良了,大家皆認為他不會殺人吧。
這個時代,輿論還是掌握在大家族手中,普通百姓隻是被動接受這些信息,他們根本無力辨別是非;特別是有家人死於黃巾之亂的百姓,對高順的態度也逐漸轉變了。
那些從江南被秦關驅逐到北方的大族,又沒有從高順那裏取得優待,這下,心裏找到發泄口了,他們因對現狀的不滿,成為謠言的主要傳播者,這正中北方大族的心意。
李強和秦關也成了他們攻擊的主要對象。
李強內心憋屈,其他黃巾軍將領也心有不忿。
高順召集眾人商討辦法。
戲誌才道:“主公,謠言止於智者,不去管他們,他們自討沒趣,且沒有錢糧的支持,謠言自然而止。”
高順感覺戲誌才真是聰明一世胡塗一時,怎麽出如此建議?於是轉向賈詡道:“賈先生有何建議呢?”
“要麽不出手,要麽出雷霆之手,將他們一網打盡。”
高順道:“難,能抓住的隻是台前的跳梁小醜,真正的大魚是善於自保的,他們肯定不會露出破綻。”
賈詡笑道:“哈哈,主公,這如同割韭菜,哪能一次做到斬草除根呢?”
高順道:“抓捕一次,此後他們便更加詭異、隱密,要想對付,將更加困難。”
賈詡不以為意的說道:“哈哈,主公,按照當前政策,再過十幾年,還有與主公抗衡的大族嗎?那時候,他們已是塚中枯骨,自顧尚且不及,有何可懼?”
高順感覺有道理,是他急於求成了,隻需消除當前謠言,並繼續實施對他們的打擊力度,這下大族很快便煙消雲散了。
馬貴問道:“主公,抓捕了這些人後全部斬首嗎?”
高順決定道:“不,男子全部當做官奴,送到弘農郡進行耕作,直至他們老死;女子分給眾人為奴吧。”
現狀弘農郡已無百姓,耕地荒蕪,把這些人送到弘農郡耕作,便於管理,更不擔心他們逃跑。
賈詡阻止道:“主公,此舉不可,還是全部都送到弘農郡為奴吧,這樣便於保密,隻是要給他們皆帶上腳鐐,並禁止他們婚配便可。”
高順點點頭,同意了賈詡的建議,這樣的話確實便於保密,且不允許他們留下後代,減弱社會影響力。
於是,各州軍師和州牧皆接到高順密令,對這些傳播謠言者,在同一時間,進行大肆抓捕,連同他們的家人也不放過。
這麽大的動靜,想隱瞞是隱瞞不過去的。
有些大族保持了沉默。
而有些家族卻借機更肆無忌憚的攻擊高順,各地軍師和州牧、刺史,對這些主動跳出來的家族也沒有手軟,一並抓捕,皆陸續按照高順的指示,秘密送達弘農郡。
這麽久沒有戰爭了,這些士兵也很無聊,突然有軍事行動,皆積極主動;但凡有反抗者,皆被殘殺。
高順在弘農郡安排一騎兵別部司馬和一步兵別部司馬以及一太守,嚴密監管這些奴隸。
帶著沉重的腳鐐,長途跋涉,加上飲食不好,大量的人死於路途。
至此,這些人方知道高順真不殺人,不過卻讓他們生不如死,他們家族覆滅在即,悔恨不已,當初就不應該趟這渾水。
對各地匯報上來的戰果,高順還算滿意。
從揚州北上的大戶家族基本被一網打盡。
徐州的曹家和陳家皆被抓捕,無一漏網,本來他們認為刺史陶謙死後該由他們獲利,沒想到被高順截胡,心中自然不甘。
兗州的邊家被抓捕,邊家太清高,根本看不起高順的出身。
並州宋家被抓捕,卻是因為宋憲之事,與高順不睦,借機生事。
河東郡裴家被抓捕,純粹是嫉妒衛家,內心不平,嫉妒之心太重。
讓高順遺憾的河內的司馬家族卻沒有受到影響;潁川郡的諸多家族也沒有被波及到,高順可不會相信他們會如此老實,隻是手段更高明吧。
讓高順欣慰的是,被廢除封地的劉氏皇族卻無一人參與此事,讓他們躲過了一劫。
相對而言,平州、安州、幽州、並州、冀州以及涼州和雍州是相對穩定的地方,那裏的百姓受謠言影響較小,百姓很感激高順穩定邊郡的功績,讓他們免遭異族屠戮,過上了穩定的日子。
高順準備讓世子主持鄴城事務,他將前往益州,若是這些大族還不穩定,等他返回後,再割一遍韭菜。(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