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高順妥協

字數:3853   加入書籤

A+A-




    程立等人接到命令,迅速交接工作後便趕往鄴城。

    郭嘉乘船到達豫州,又騎馬北上。他的身體經華佗治療後,至今非常健康。

    這些人一邊趕路,一邊構思更合理的勸說方案。

    路途遠近不同,至興平十九年夏天,眾人方齊聚鄴城;不過在此之前,眾人已與高順討論過幾次,待郭嘉最後到達了,才正式議事。

    一起參與議事的除了這些軍師之外,還有李強、馬貴和孫成等人參加了會議。

    眾人猜測,高順既然召集大家前來商量,定是有了意動了。

    高順首先問道:“孤乃漢臣,崛起於邊郡,承諾過先帝,不插手朝廷事務,若是逼迫朝廷,逼迫皇帝陛下,豈不違背了當初的諾言?失信於天下。”

    程立反駁道:“世異時移,事已異矣!主公承諾先帝,鎮守邊郡,打擊蠻夷,現在四方穩固,蠻夷逃離,邊郡百姓安居樂業,已兌現了對先帝的承諾,此乃其一;其二,若不是這麽多年來主公的維護,早在先帝駕崩之初,董卓便已篡漢,朝廷又延續幾十年,皆賴主公之功;此已報答了先帝的知遇之恩。”

    沮授道:“朝廷偏安一隅,無法管理天下民生,若無主公,天下大亂,百姓將百不存一,主公若是登基,乃天下萬民之福,否則,天下又將陷入戰禍之中,主公難道欲置萬民百姓於不顧?”

    田豐更是直接:“主公,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望主公速決。”

    郭嘉道:“主公,此前嘉曾言,您不受權,天下將無人能承擔起如此重任,您辛辛苦苦建立起的基業,瞬間便會分崩離析,各州郡各自為政,獨立為諸侯軍閥,混戰不可避免。”

    賈詡道:“主公,若是別人受權,您感覺他們會信任高家?會放過高家?開弓沒有回頭箭,君子不立危牆!。”

    高順道:“縱有千般理由,奪人天下,乃不義也!”

    程立笑道:“哈哈,主公,天下乃天下人的天下,有仁德功勳者居之。”

    高順道:“若此,即便今日孤登大寶,亦會被人以同樣的理由取代,何苦折騰呢?”

    程立笑道:“哈哈,主公謹慎了,滅亡匈奴和烏桓,驅逐鮮卑,收服羌人、氐人和山越人等,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功勳遠超三皇五帝,又有誰能有如此之功?”

    .......

    隻有劉曄很少發言,他內心是苦澀的,但是他更知道,高順的功勞太大了,不說對外,即便對內,他也足夠做皇帝了;還有,若是他不稱帝,天下大亂不可避免,不管是諸位軍師,還是秦關、房良、周飛等帶兵大將,皆無一人敢於稱帝,最後他們隻能成為軍閥,各自為政,相互攻伐,天下又陷入四分五裂之中,百姓又遭戰禍蹂躪;若是高順稱帝了,他們到時候隻能爽快的交出兵權,誰都不敢有非份之想。

    所以,為了天下和平,為了天下百姓,他隻能選擇默默的接受這個現實。

    眾人討論一番,若是高順不接受登基之事,便是對不起天下百姓,天下也會因此而再次陷入混戰。

    高順笑道:“諸位,我們這是在閉門造車了,朝廷是何意?陛下是何意?天下的百姓和世家大族又是何意呢?”

    程立道:“此等事務毋須主公掛慮,隻要主公同意了,我等自會商量解決。”

    高順笑道:“哈哈,那好吧,你們先把類似的問題處理完畢,再回來協商。”

    眾人知道高順同意了他們的建議,隻是不能明說,於是,便由參加會議的諸人組成處理班子,解決逐項問題。

    高順感覺蠻夷之事才是大事。

    於是,第三天,便把郭嘉、戲誌才和賈詡請來,共商南中事宜。

    眾人讚同高順緩緩圖之的辦法,逐漸擴大漢人在南中的實力,逐漸擴大漢人在南中的影響,逐漸擴大文化在南中的傳播,令更多的蠻夷從中受益,培養親近漢人的蠻夷部落和蠻夷官員,逐步達到對南中諸郡縣的控製,待條件成熟之後,南中諸郡單列一州。

    郭嘉也不得不接受高順的命令,提前返回益州。

    眾人忙的不可開交,時常來請示高順,或者經常約在一起來拜訪高順,讓高順對某些事項拍板,弄得高順也非常煩惱,讓他徹底服氣,與其這樣,不如直接定下來的好,於是,又把他們召集在一起,確定了一些要務,對他們進行了一次分工。

    首先確定定都地點,高順與眾人商議之後,定都城在洛陽。

    其次,所有事務以戲誌才為主,眾人為輔;所有的律法、禮儀等都要有專人重新整理;所有事務定好之後由戲誌才拿給他定奪。

    再次,審配負責聯絡朝廷事務;審配很不情願,畢竟這將會是他終生的汙點。

    最後,商討中央構架,高順提出內閣和六部製度,令眾人協商;至於官職和官員等,待與朝廷談妥後再仔細協商。

    這下,高順不忙了,眾人卻還要繼續忙。按照高順的計劃,他準備在位絕不能超過十年,等穩定後,他便會傳位給兒子,然後去開創他的事業。

    這活人也是拚了,為了給高順粉飾,竟然查出了高順的先祖,薑太公8世孫文公薑赤,文公次子受封於高邑,稱公子高,依照周朝貴族禮儀,其孫傒取祖名為氏,為高傒,便是高家的先祖。

    係統升級的好處和誘惑,比皇帝位對他來說要大很多,他之所以花費這麽多的時間來維護整個漢人的利益,隻是出於一名穿越者該有的責任和義務。

    高順心想,借助諸人之力,早日登基也好,這樣的話,他便可以早日去開拓境外之地了,隻是要在曆史上留下一個篡漢的汙點了。

    眾人僅僅在審配出使之前,討論相關事宜就花費了半個月的時間,距離這麽遠,高順估計,要是再來回幾次,兩年時間就過去了。

    趁不忙,他便按照此前的思路,傳令黃忠,開始收拾鮮卑人、夫餘人等境外的蠻夷,隻要劫掠回來,皆可賣為奴隸。

    沒有不透風的牆,審配還沒出發長沙,社會上已傳開高順欲稱帝的消息,有人高興有人憂。

    那些武將是得利階層,當然希望高順盡快稱帝,越快越好。

    新進入高順視野的鍾繇家族也非常高興,他們家族能在高氏皇族中保持不衰;相對而言,陳群家族也能接受高順稱帝的事實。

    荀家則比較苦澀,卻不敢反對,甚至他家寄希望於世子接任地位之後,在孔家的支持下,定會繼續發展儒學,他們再擇良機出仕。

    那些劉氏族人心想,若是高順稱帝了,他們便不用擔心高順的秋後算賬了,所以也感覺是好事,不經殺戮,便改朝換代,對他們這些先朝皇室宗親而言,是最值得慶幸的事情。

    苦惱憂慮的隻有那些依然忠漢的臣子和家族了。(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