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沉浸於物

字數:3139   加入書籤

A+A-


    師傅之前就說:阿杏師妹心裏有誠,能夠沉浸於物,是那種能夠把日子過得細膩,過得滋味無窮的人。果然,這次阿杏上山後,不僅花了幾天時間把寺廟上上下下都仔細地清掃了一遍,還幫忙廚房做膳食,同樣的東西在她手上便多了一種讓人能回味無窮的滋味,雖然都是最簡單的菜式,端上來後卻是色香味具足矣。經過觀察師兄弟們發現原來她是根據食材的不同屬性進行烹飪,在進行搭配時還注意到它們屬性和時間上的融合,最大限度地發揮除食材本身的美味。

    活潑的夕臨有一次忍不住問她怎麽做到的,阿杏奇怪地睜大眼睛,才意識到這個問題,她想了想說:我沒有刻意怎麽樣,我隻是從心裏麵覺知它們,然後嚐一嚐體會和感受它們的性情和喜好,最後盡量展現出它們的本來味道。

    這番話讓師兄弟們目瞪口呆,最後夕臨揮了揮手,對負責廚房的師弟說:這麽高深的東西你也一時體會不了,就跟著師妹采取最笨的辦法好好學吧,把師妹的每道菜每個步驟都記錄下來,以後照本宣科就好,做的久了你自然就能慢慢有體會了。

    掃除亦是如此,阿杏這幾天把寺廟裏的每一寸地方都仔細擦拭過了,連地板都油光錚亮的,讓人心情舒暢。大夥都以為她會歇手了,沒想到她又開始蹲在地上一寸一寸地拔除庭院裏那些細小的雜草,邊邊角角都不放過。

    師兄弟看著就有些著急了,對這個善良而充滿靈性的小師妹大家都喜歡得不得了,看她這次到寺廟裏住了這麽多天,每天隻是悶頭做事,變得不愛笑了,也更沉默寡言,大家都意識到她肯定是經曆了什麽不好的事情了,他們都想能幫幫她。師傅卻說:不用管她,隨她去吧,她是用這種辦法來在清理自己。

    “我沒做什麽,一切皆是它本來。”杜玉清抬頭看了看肅靜整潔的庭院,這裏的灰瓦粉牆、青石板甬道和蒼勁的鬆柏總給她光陰沉靜、歲月安好的感覺,所以她想尋求心裏寧靜的時候不由自主地就想到這裏。

    那天她順利地逃出怡情館,回到房間洗漱後就如常上床睡覺了,她並沒有覺得有什麽異常。但第二天她醒來後她就覺得有些不對勁了,她怎麽能這樣平靜呢?她傷了人誒,整個過程她是如此冷靜,如此冷酷和凶殘,為什麽她心裏都沒有起一點兒的波瀾?這讓她嚇了一跳,雖然她並不後悔自己的報複行為,但中間起碼她應該有些緊張害怕吧?她沒有。竟然還能拿著那隻斷手在牆上寫字,而且回來後平靜如斯,照舊寫下日誌後洗漱上床睡覺。自己還有人之所有的正常情感嗎?還有,日誌裏她沒有對怡情館裏事情寫下一丁半點,好像當它完全不存在似的。對這樣冷酷且戒心十足的自己杜玉清覺得有些害怕了,莫非自己真是天生鐵石心腸的人,不然麵對如此血腥場麵怎麽能這樣無動於衷?

    說是蓮池大師讓杜玉清去烹茶,實際上到了房間是蓮池大師親手為他們煎茶,杜玉清和夕照跪坐大師幹淨空曠的房間裏,看著前麵的蓮池大師從都籃中拿出風爐、碾拂末、水方、漉水囊、瓢等茶器開始炙茶、碾茶,然後開始徐徐烹茶。三個人誰也不說話,或沉浸或欣賞大師的每一個動作。

    漸漸地房間裏有了火的味道,有了水汽氤氳和茶的清香。

    這是杜玉清第一次完整地欣賞唐宋煎茶之法,看著蓮池大師端莊肅穆的動作,她心裏充滿了敬意。

    蓮池大師最後煎出的茶首先供奉在隔壁佛堂的菩薩麵前,然後是杜玉清、夕照師傅,最後才是自己。

    杜玉清雙手合十躬身謝過大師,然後捧起茶盞,白色的泡沫細細密密地,一點一點地破滅,露出深幽的茶湯。她輕啜一口在嘴裏細致品嚐然後徐徐咽下,茶湯厚重,帶著苦澀的滋味,但一會兒的回甘便讓她感到滋味無窮,心胸為之開闊,仿佛肺腑裏的濁氣蕩滌一空。

    茶盞裏的茶不過三四口,便是小口輕輕地品啜也很快喝幹了。杜玉清意猶未盡,還有些惋惜,剛才大師是如此一絲不苟耗時耗力地煎茶,但她不論再怎麽樣珍惜還是不過幾口便喝完了。生活就是這樣,最後的果實采擷其實是最簡單的,如果不能沉靜地欣賞過程之美,體會著果實的成長和積澱,那麽他就不能充分地品味出果實的芬芳和甘美。

    蓮池大師放下茶盞,看著杜玉清問:“同樣是喝茶,為什麽簡單就可以泡茶解渴,還要有這麽麻煩地有所謂茶道?秉承恭敬之心去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

    杜玉清雙手合十,恭敬地回答道:“是為了在煩躁的生活中讓我們的心能夠靜下來,體會當下生活之道、生活之美。”

    “何謂生活之道?”

    杜玉清沒有馬上回答,這個題目太大了,要說的東西太多了。

    “你為什麽會想拔除庭院裏的雜草?”蓮池大師換了一個方式問。

    “因為雜草和其它植物爭奪養料,並且有礙觀瞻。”

    “雜草你今天拔了明天還會長,為什麽今天還要去拔除?”

    “今日拔除有今日之清淨,明日的留待明日再說。”

    “嗯~”蓮池大師點頭,一雙眼睛平靜而深邃,“孺子可教也。寺廟裏有佛祖、有菩薩,還有金剛,就是要在度化世人的同時,還要懂得降魔伏妖、震懾惡行,這也是一種慈悲,是為更大多數人的慈悲。阿杏,做了就是做了,愛就是愛了,恨就是恨了,經曆了,然後放下。接受自己,隻要你不是出於狹隘私心,是為了公眾和他人的利益,就不要怯懦自責。智慧是什麽?是理解這個世界的不圓滿,接受這個不圓滿,然後遊刃有餘地去生活,不讓自己粘上煩惱的堅利智。而真正的慈悲不是度世人,世人不可度,是力所能及地幫助人理清自己,理清世界,把它變得更美好。”

    蓮池大師一番話讓杜玉清淚如泉湧,這幾天的煩惱自責,失去朋友的悲傷,對自己冷血無情的害怕擔憂,都讓她覺得興意闌珊,蓮池大師的話無疑為她打破了心障,使得她能夠放下心中的包袱。

    “我們每個人的誕生都有自己在這世上的使命,有的人可以獨善其身,有的人要兼濟天下。阿杏,你的使命不是躲在這裏掃除做飯,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去吧,我給你找了一位師父,你今天就去她那裏去吧。”說罷朝夕照和尚點點頭,便低頭重新開始煎茶,再也不看杜玉清一眼。

    杜玉清跪地給蓮池大師恭恭敬敬地磕頭行禮,然後隨著夕照師兄退出房間。